根據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五中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就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1、充分認識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2、深入紮實地進行農村思想政治教育;3、積極推進農村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關於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 發布文號:寧黨發[2000]46號
- 發布時間:2000-10-17
- 生效時間:2000-10-17
發布信息,意見,
發布信息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關於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寧黨發〔2000〕46號2000年10月17日)
意見
根據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五中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就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1.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實現農村穩定的重要保證。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全面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證作用,對於促進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在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兩個文明一齊抓,積極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與農村的改革、發展還不夠協調,部分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還不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一些農村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地方社會治安混亂,封建迷信、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滋生蔓延。同時,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複雜,社會生活中的“四個多樣化”,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各級黨委,政府都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歷史任務的高度,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鞏固農村社會主義思想陣地的高度,切實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下方針原則:
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要繼續深入持久地對農民進行鄧小平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進行“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幫助農民提高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要通過開展愛祖國、愛寧夏、愛家鄉、愛集體以及學科學、學文化、學技術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廣大農民民眾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建設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山川秀美的新寧夏共同奮鬥。
必須緊緊圍繞黨在農村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是黨在農村的中心任務,維護改革、發展、穩定是黨的農村工作大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緊緊圍繞農村經濟發展和穩定來開展。要按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堅持以全面建設小康總攬全局,面向廣場,依靠科技,緊密結合深化農村改革,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等,進一步拓展思路,開闢新的領域,為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素質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必須立足於區情,從農民民眾的思想實際出發,把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把堅持教育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區分層次,有的放矢,突出效果。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各項規章措施,使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制度,形成規範。要傾聽民眾呼聲,了解民眾情緒,關心民眾疾苦,從民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切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民眾心坎上。
必須從實際出發,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斷探索新方法,注意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民眾喜聞樂見,講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耐心細緻、潛移默化,切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簡單生硬。要善於總結民眾在實踐中的新鮮經驗和好作法,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二、深入紮實地進行農村思想政治教育
3.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基本政策武裝黨員幹部、教育民眾。農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根本,以培養和造就“四有”新型農民為目標,以青壯年農民為重點,從實際出發,區別對象,區雖進行。縣鄉領導幹部要利用中心組和二、五理論學習日,繼續抓好《鄧小平文選》的學習,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利用“三會一課”和冬季輪訓,抓好《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農村通俗讀本》、《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讀本》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從今年(2000年)開始,各縣鄉都要制定培訓計畫,利用農村黨校,分層對基層黨員幹部每年進行一次理論培訓,利用冬季農閒季節,對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進行黨的農村基本政策宣傳教育。
4.堅持不懈地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細則》,密切聯繫改革開放2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聯繫香港澳門回歸,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廣大農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各地在教育中要把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作為具體內容,堅持以團隊精神為重點,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生產,壯大集體經濟。各縣鄉都要根據自治區農村小康建設規劃,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康村建設。要大力提倡和發揚互濟互助、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精神,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堅決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5.深入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團隊精神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為落腳點,通過開展為鰥寡孤獨老人、軍烈屬和困難戶提供服務的扶貧濟困獻愛心以及樹典型、評優秀、表彰先進等活動,努力在農村形成遵紀守法、見義勇為、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風尚和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風尚。要加強道德規範建設,各縣鄉要結合文明鄉村評選和小康村建設,每年評選和建設10-20個“三德”教育示範鄉鎮和村莊。各鄉村要結合實際,制定內容具體、便於操作的鄉規民約和村規民約。
6.廣泛開展唯物論、無神論和移風易俗教育。要堅持不懈地對農民大力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宣傳和普及科學知識,積極幫助和引導民眾樹立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劃清唯物論與唯心論、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崇尚科學,破除迷信。要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對違犯規定亂建寺廟、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行為以及聚眾賭博,求神問卜的封建迷信活動等,要理直氣壯的進行干預和制止。積極支持婦女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的活動,引導他們發揮作用。要大力宣傳計畫生育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育。農村黨員幹部要在移風易俗活動中積極帶頭,為廣大民眾樹立榜樣。
8.進一步加強新時期創業精神教育。教育農民民眾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和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山區各縣要繼續深入開展扶貧工作,引導農民負重拼搏,艱苦創業,使經濟收入每年都有所增加。川區各縣市要積極引導農民以最佳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繼續發展鄉鎮企業,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各地都要教育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牢固樹立“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思想,堅持厲行節約,樹立勤儉辦一切事情的良好風尚。
9.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民族團結進步,事關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各地要結合實際,採取多種形式,全面、準確地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各級廣播電視及報刊要進一步大力宣傳力度,繼續辦好“五色土”、“回族之窗”、“民族團結”等欄目。要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典型,認真總結和推廣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經驗。“十五”期間,要力爭推出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三、積極推進農村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10.認真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按照“兩高一優”農業和現代化大農業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科學文化教育事業,抓好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青壯年農民的成人教育。川區要進一步提高“兩基”成果,山區要認真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加大各種科技文化知識培訓的力度,使廣大農民尤其是農村新增勞動力普遍受到必要的文化知識培訓。
11.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充分運用農民文化技術學校、文播電視學校等陣地和民眾比較集中的集市、集會等場所,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推廣和普及農業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農民吸收和運用農業實用技術的能力。今後5年內,要力爭在全區內再建立3-5個科技先進縣,50個左右的科技示範鄉,200個左右的科技示範村,並達到縣縣有科技副縣長,鄉鄉有科技副鄉長,85%以上的村有科技副村長。到“十五”末,爭取使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
12.積極企業文化下鄉,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認真落實中宣部等十部委《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科普工作。文化藝術、廣播電視、圖書出版部門要根據農村實際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積極組織反映農村生活、適合農民口味、體現時代精神的好影片、好戲劇、好圖書下鄉為農民放映、演出、借閱,以滿足農民學文化、學科技、學政策、學法律的需要。醫療衛生等部門要經常組織開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幫助鄉鎮衛生所提高醫療水平,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協調配合,積極引導農民建設居住舒適、環境優美、衛生整潔的生活環境,改變農村衛生“髒,亂、差”現象。縣、鄉、村要積極組織農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藝匯演、書畫展覽、知識競賽、體育比賽等活動,辦好廣場文化,豐富農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開展創建文化先進縣、鄉、村活動。到“十五”末,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制定的標準,力爭再建成3-5個全國文化先進縣,50個自治區級文化先進鄉(鎮)和200個文化示範村,建立2個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
13.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各地要把加強文化市場管理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部門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職能,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崗絡。宣傳、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工商、公安等部門要協調配合,依法加強對農村書刊點、錄像放映廳、電子遊戲室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管理,堅持開展“掃黃打非”,淨化農村文化市場。
四、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14.各地要根據形勢變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緊圍繞農村中心工作和提高農民的素質,不斷總結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經驗,探討進一步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徑、新方法和規律,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健康發展。
15.廣泛開展農村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把評選文明家庭活動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細胞工程,按照《關於評選自治區級“十星級文明戶”的管理辦法》的要求,以愛黨愛國、發展經濟、遵紀守法、重視科學、講究衛生、禮貌待人、鄰里和睦、敬老愛幼、扶貧濟困、移風易俗、造福鄉里、見義勇為等為內容,深入紮實地開展創建文明家庭活動。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十五”期間,力爭使自治區級文明家庭達到500-600個,市縣級文明家庭達到全區總農戶的30%-40%。
16.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活動。各地要把文明村鎮建設同小康建設結合起來,按照自治區文明委《關於評選自治區級文明村鎮的管理辦法》要求,把農村經濟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落實、文化教育加強、村容村貌改變等作為創建內容,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定期進行評選。每個縣(區)每年要至少抓2-3個水平較高的文明鄉(鎮)和3-5個村,全區每年要建成20個左右的自治區級文明鄉(鎮)、50個左右的自治區級文明村。
17.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共建活動。繼續推廣青銅峽市開展“四共”的活動的經驗,開展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城鄉共建、村企共建等活動,不斷豐富共建內容,努力提高全區精神文明創建水平。“十五”期間,要在全區再建成5-6個國家級“雙擁模範縣”,每個縣市也要推出2至5個自治區級“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先進單位。
18、加強典型宣傳,充分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帶動民眾。近年來我區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湧現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他們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實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楷模。要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高尚情操。各地都要注重發現和總結農村中勤勞致富、科技致富、富而思進的典型,使民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全社會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五、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陣地建設
19.要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和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抓好宣傳、文化、廣播電視以及其他從事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專職人員的配備。要堅持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從農村中選聘一定數量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知識比較豐富的人員擔當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的報告員、宣傳員。鄉(鎮)黨委要對他們定期進行培訓,安排工作任務。農村中的村幹部、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復員軍人、知識青年等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鄉村黨政組織要注意發揮他們的作用。
20.積極加強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各地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出發,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農村“三通”要求,加強廣播電視台(站)建設,切實解決農民民眾看電視難的問題。根據我區山川的不同特點,山區要重點抓好無線調頻廣播和小點多布電視網路建設,川區要大力發展光纜傳輸的有線廣播電視。到“十五”末,力爭農村廣播電視的覆蓋面分別達95%以上,使98%以上的農村民眾都能收聽收看到廣播電視。
21.努力加強農村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認真組織實施文化扶貧工作,切實加大投入,加強農村宣傳文化中心、電影隊、影劇院、圖書館等宣傳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辦好鄉村黨校和農民文化技術學校,保證農民民眾開展文化活動有陣地、有場所、有設施。“十五”期間,使全區各鄉鎮都建起設施配套、活動正常、管理規範的宣傳文化中心,川區100%、山區 90%的行政村建起集政策宣傳、思想教育、科學普及、信息傳遞、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活動室,沿高速公路,從大武口至西吉、隆德建設一條千里文明長廊。
22.進一步加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農村精神文明陣地設施建設和活動開展所需資金,地方財政要給予必要的投入。針對目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經費嚴重緊缺的現狀,各縣市地方財政要在保證基本所需的活動和建設資金前提下,劃撥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並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加大比重。在國家投入的同時,各縣鄉都要採取多種措施,通過集資、吸納社會力量資助、興辦文化實體等,多渠道籌措資金,解決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不足的困難。
六、切實加強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
23.縣(市)委要從實踐江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高度,從鞏固黨的領導、完成黨的歷史任務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把這項工作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真正落實兩個文明建設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的工作機制和一把手負第一責任的工作職責。其他領導成員也要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各級領導都要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經常研究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為基層工作提供指導,帶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縣市每季度要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具體分析研究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各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每年至少要拿出1/4的時間深入基層,了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況,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
24.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處於農村工作的一線,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負有直接責任。要根據本地實際和農民思想狀況,制定明確具體的目標,確定工作重點,切實抓好落實。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廣大農民的參與,各鄉鎮和農村都要從解決農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入手,通過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來激發和引導農民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共同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
25.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齊抓共管。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黨委、政府及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各級宣傳、組織、紀檢、文化、教育、科技、體育、衛生、公安、司法以及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和組織,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努力,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6.建立健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體制和管理機制。各縣(市)、鄉(鎮)都要從有利於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出發,建立起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聯繫會議制度,加強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充實和完善組織領導機構。要從實際出發,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制定規劃,量化、細化目標任務,嚴格考核評比,切實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