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於2020年7月28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
- 法律效力: 地方性法規
- 制定機關: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務委員會
- 時效性: 有效
- 公布日期: 2020/7/28
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於2020年7月28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於2020年7月28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第一條 為了傳承黃河文明,弘揚黃河文化,加強對寧夏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
中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網站 中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網站,是寧夏2023年建成並試運行的 網站。建設背景 為充分挖掘寧夏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價值,寧夏建設了中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網站。發展歷程 2023年,寧夏建成並試運行了中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網站。
寧夏古灌區(ancient irrigation area in Ningxia)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古代引黃灌區,創始於西漢元狩年間(公元前122年~前117年)。當時從匈奴統治下奪回這一地區,實行大規模屯田。相關記載 《漢書·匈奴列傳》說:“自朔方(郡治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黃河南岸)以西至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北),往往通渠,...
寧夏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展示中心建設等方面工作。負責分管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分管規劃計畫處、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處、水旱災害防禦中心、水利工程定額和質量安全中心(質量監督、工程稽察)、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中心、水利工程建設中心、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中心。聯繫七星渠管理處、鹽環定揚水管理處。
吳忠市村莊規劃條例於2020年9月28日吳忠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2020年11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准。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範村莊規劃管理,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村莊,促進鄉村振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有關...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系圖 圖片 江澤民同志(左三)視察寧夏引黃灌區 李鵬同志(左三)視察寧夏引黃灌區 朱鎔基同志(左二)視察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右一)視察固海揚水灌區時與灌區民眾親切交談 200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左三)視察寧夏引黃灌區 國家副...
第二條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類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適用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本法所稱黃河流域,是指黃河幹流、支流和湖泊的集水區域所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第三條 黃河流域生態...
《黃河與寧夏水利》是2007年寧夏人民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寧夏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內容簡介 全書分上、下兩卷(共六章)出版。上卷收錄的是回憶寧夏引黃灌溉、水能開發利用、揚黃和蓄水灌溉建設方面的文章:下卷收錄的是回憶寧夏黃河航遠、人物和事件,以及寧夏水利藝文等方面的文章。作者簡介 第...
黃河上游的大型灌區,是中國設計灌溉面積最大的灌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巴彥淖爾市。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12月5日,河套灌區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揭碑儀式舉行。灌區概況 北依陰山山脈的狼山、烏拉山南麓洪積扇,南臨黃河,東至包頭市郊,西接烏蘭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黃乾渠10條...
寧夏青銅峽庫區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黃河青銅峽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局,行政級別為正處級,內設辦公室、保護管理科、科研監測科、公安派出所四個職能科室,下設鳴沙湖和胡麻湖兩個管理站。總體編制20人,其中處級領導3人,辦公室3人,保護管理科6人,科研監測科4人,公安...
文化遺產 寧夏重要文化遺產 靈武岩畫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 莫家樓渡IZl沉浮記 吳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麻繩編織工藝 絲綢之路 靈武與絲綢之路 紅色記憶 紅旗漫捲西風——寧夏紅色文化遺產 寧夏回族自治的足跡 中共地下黨在陶樂 單家集的紅色記憶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記永寧縣委黨校 文化長廊 韓東:“...
規劃範圍為黃河乾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省(區)的69個市(州);規劃主要對象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為保持文化傳承弘揚的關聯性,在謀劃實施相關重要舉措時,根據實際情況可延伸至與文物聯繫緊密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
(三)北部引黃灌區的土壤鹽漬化 (四)草場、森林等植被退縮 (五)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 二、農業環境污染及危害 (一)污染狀況 1.工業“三廢”排放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2.農用化學物質施用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二)主要危害 1.危害地表水資源 2.危害土壤 3.危害農產品 三、保護農業環境對策 (一)修建水平梯田...
中國古渠系灌溉工程的典範。2000多年以來,秦渠、漢渠、唐徠渠、七星渠、惠農渠、大清渠等引黃古渠至今汩汩流淌,它們象鐫刻在大地上的銘文,記錄著寧夏水利滄海桑田的歷史。曾有人說,寧夏大地上有一座活的水利博物館,這一點也不言過其實。所獲榮譽 2022年12月,入選第二批寧夏回族自 治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青銅古鎮位於寧夏吳忠市(地級市)青銅峽市(縣級市)青銅峽鎮,坐落於寧夏引黃古灌區的分支——古秦渠旁。青銅古鎮以黃河文化和古秦渠文化為核心,結合“保護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及“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發展思路,將總建築面積28694.19㎡的古鎮規劃為四大商業組團,分別為徠·湯泉、阿寶的萌...
土門峴河,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與西吉縣,西流經新塬、土門峴、草灘至河畔鄉兩迎水注入祖厲河。集水面積1703平方公里。會寧縣境內河長61公里,坡降6.84‰,徑流量1915萬立方米,徑流深9.3毫米,年輸沙量928萬噸,侵蝕模數6000噸/平方公里。水質苦鹹。關川河,發源於華家嶺西北麓,從定西縣入境,經關川在...
因為,今日寧夏,包括今寧夏北部,也包括寧夏中部以及南部山區各縣市,寧夏山區目前還有不少乾旱缺水的貧困地區。目前,在中央的領導和支持下,當地人民政府正在投入大量資金,努力解決山區農民的居住和生活問題,例如在南部山區實施引黃河水上山的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包括紅寺堡灌區和固海灌區,或者把南部山區貧困地區農民移民...
鄭國渠 第九期 2600餘年歷史的蓄水工程:芍陂 第十期 中國最大的堆石壩:小浪底水利樞紐 第十一期 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古老水利工程:木蘭陂 第十二期 水行於圩外田成於圩內:太湖漊港 第十三期 流淌千年的塞上明珠:寧夏引黃古灌區 ...
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後,阿拉善左旗劃分三個行政區,第三區人民政府設立在示範區境內的原超格圖呼熱蘇木(頭道湖),管轄阿拉善左旗南部的嘉爾嘎勒賽漢、超格圖呼熱、騰格里、溫都爾勒圖、查漢布拉格和哈什哈六個蘇木,頭道湖成為阿拉善左旗南部經濟、文化、教育中心。70年代初,在“大搞草原農田...
1962年他參加國家科委制定《1963—1972年科學技發展規劃》,擔任農田灌溉、防鹽等學組的副組長,力主建立國自己的農田灌溉科技體制。他十分重視深入實際調查研,並協助當地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先後五次赴新疆,兩次赴江支援當地農墾水利規劃設計,勘定寧夏青銅峽和內蒙古治區巴盟三盛公兩處引黃工程,參加三門峽一河口段黃河...
黃河石嘴山段遊蕩性河道治理傳統技術人工卷埽、草土進占等缺乏保護和宣傳,近年的四排口鎖壩工程、河東分散揚水及生態移民灌區變遷等亟需加強留存和保護。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
第二節 河西走廊的灌溉農業 第三節 沿黃(河)地區高揚程提灌 第四節 東部地區的集雨節灌工程 第二十七章 青海省農田(草原)水利建設 第一節 農田水利建設概況 第二節 農田水利機構的沿革 第三節 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 第四節 農田水利建設的經驗 第二十八章 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灌區建設 第二十九章 新疆維吾爾...
寧夏修漢、唐舊渠(1370年)蘭州建黃河浮橋(1372年)河決開封(1375年)耿炳文浚涇陽洪渠堰(1375年)河決蘭陽、封丘等地(1378年)河決原武、祥符等地(1381年)河決朝邑、滎澤等地(1382年)僧宗泐路經河源(1382年)黃河連決河南各地(1384~1397年)修築河南各地堤防(1404年)開封、陳州河決(1409~1410年)宋禮修浚會通...
第一節 引黃工程 一、白龍灣灌區 二、簸箕李灌區 三、大崔灌區 四、歸仁灌區 五、王集灌區 六、灘區灌溉 第二節 引河工程 一、攔河蓄水工程 二、揚水站 第三節 鑿井工程 一、土磚井 二、淺機井 三、深機井 第四節 蓄水坑塘 一、八方寺窪蓄水塘 二、小張蓄水塘 三、仇家蓄水塘 第五節 排灌機械 一...
《清河縣水利志》是清河縣水利志編寫組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清河縣水利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灌溉工程、水井灌溉、水利管理、水利機構等。作品目錄 封面 清河縣水利志 著作權頁 圖片 劉景華題詞 李洪貴題詞 清河縣行政區劃圖 清河縣水利工程圖 清河縣水利志研討會會場 清河縣水利志研討會全體與會人員...
在每集節目中,該片依據案例故事延展出高端訪談,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檢察院的大檢察官、中央部委相關負責人、權威法學專家等,展現了我國社會各界以法治之力守護黃河的群策智慧,也向大眾普及著有關黃河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有效實現了宣傳黃河法治保護、提升全民生態和法治素養的目的,彰顯了欄目法律性、可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