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民間武術

寧夏回族民間武術

武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凝聚著我國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回族民間武術以其民族性和創造性,成為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枚璀璨奪目的明珠。 寧夏地處祖國西北邊陲,古代“地雜戎、狄、羌、蕃,自為習尚”。回族先民在寧夏早期的活動可追溯到唐代。元代的寧夏是“探馬赤軍”的一個重要的定居墾區,“從六盤山到黃河的寧夏地區和甘肅的河西,五條河等是一個重要的農墾地區”。從此以後,回族與漢蒙等民族雜居,世代繁衍在黃河之濱、六盤山腳下。《朔方道志》記載“寧夏山川雄壯,民性健勁”,回族“有尚武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回族民間武術
  • 地區:寧夏
  • 民族:回族
  • 類型:民間武術
介紹,流派,民族特色,擊技特點,價值及特點,發展概述,

介紹

回族謹遵穆聖言行,以習武為聖行(遜乃提);回族先民來到中國“大分散,小集中”。在封建社會的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中深感力單勢薄,習武抗暴成為回族人民反抗壓迫和殘害的必要手段,清真寺是回族人民習武和抗暴鬥爭的重要場所,故史有“齊集寺院,彈腿打拳,玩槍弄棍,切磋琢摩,互試比賽”之記載。清末金積堡回民起義歷時9年,慘遭鎮壓以後,寧夏各族人民又橫遭蹂躪,民不聊生,回族武術活動一度衰落。1949年寧夏人民迎來了新生,回族民間武術逐步受到了黨和政府重視。

流派

寧夏回族民間武術在傳習發展中形成了諸多流派:“張家的槍,何家的棍,馬家的軟功,趙家的勁”早已成為口碑,說明回族民間武術在廣大人民民眾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張家槍
又名“小徑槍”,源於寧夏靈武縣郭橋鄉張家灣子,清朝鹹豐年間武舉人張明德博採眾家,精研槍法,深得“小徑槍”之妙,馳名四方。張明德將槍法傳給家孫張天洪、張學仁,張天洪傳與吳生保,吳生保又傳楊金柱。張家“小徑槍”經幾代人的傳習發展逐步完善,將槍法總結提煉為“十三槍”,槍藝更為精湛,有月形套路、單練、對練和槍譜。
何家棍
何家棍又名
“單頭模子棍”或“十八模子棍”,是吳忠回族著名拳師何金德家傳武技。何的曾祖父何登魁是清朝一位膂力過人的武術家,曾花重金拜師學得“單頭模子棍”,其棍法精湛,在何家承傳已有五代人。此外何家武術還有“久練錘”、“四路刀”。何金德先生是何家武術全面的繼承者。
馬家軟功
是著名回族民間武術家馬振武在甘肅武威松濤寺拜石和尚為師習得“十八羅漢拳”(此拳是正宗佛門武功,以羅漢造型和武術軟功見長)發展而來,馬振武還擅“青龍劍”、“青龍大刀”、“行者棍”、“武松刀”、“24式滾躺刀”、“登州錘”等50餘種拳械和功法。
彈腿
彈腿種類很多,演練形式基本相同,動作卻因門派或拳系不同而有所區別。“從南京到北京,彈腿出在教門中”。據說彈腿自明清流傳至今。回族有“教門彈腿”。寧夏回族自治區武協主席王新武出身武術世家,是回民彈腿的承傳人之一。其“十路彈腿”有歌訣、拳譜,體勢謹嚴,功力純正。王新武還擅長“亮銀槍”、“大刀”,也是我國太極拳名師。
九節鞭
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武術具有代表性的項目。1958年九節鞭傳人蔣鴻燕調入寧夏體委,從此九節鞭在寧夏紮根,並被稱為“九節鞭的故鄉”。蔣鴻燕還擅長“西涼掌”,此掌重視上肢及掌功訓練和掌法的運用,也注重下肢的樁功,有“一百零八手法如鼓錘,九九八十一響如鼓點”之說。
回回十八肘
傳說“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由其女法蒂曼和勇將阿里巴巴、歐麥爾傳習。後由元朝宰相老篩海沙納魯丁在中國傳習,已傳了54代”。據資料看“回回十八肘”是一個較大的拳系,包括“伸縮劍”、“關靈劍”、“古蘭劍”、“燕尾劍”、“魚尾劍”。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武術家居奎青年時在京為鏢師,拜通縣阿訇楊萬祿為師習得回回十八肘及五種劍法。居奎後遷居寧夏固原縣,近傳數人。
西夏軟拳
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和毗鄰的甘肅中部地區回族中,在甘肅中部又叫做“軟拳”。此拳在長期的傳習中兼收形意等拳術之長而成為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拳術。寧夏社科院名譽院長、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懷中先生自幼習練此拳,1963年參加全國九項全能武術錦標賽,西夏軟拳受到重視和好評。
穆斯林八卦太極拳
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伊協主任於子祥阿訇所創。於出身武術世家,曾多次從師學習楊式太極拳。他又根據清代回族著名學者劉智所著《天方性理》書中太極圖精研拳理。此外於先生還擅長形意拳、八卦掌等多種拳術和健身功法,所傳弟子多分布寧夏各地區。
湯瓶七式拳
自清末以來一直流傳在回族之中,近代主要流傳在寧夏,其代表人物是楊耀鈞和其子楊華祥。有“七個基本單練式,七式中每式又變化七式,七七四十九式”。器械有母子劍、梢子棍等,還包括有“內含內養內氣內功的湯瓶功法”,並有拳譜。
寧夏回族民間武術和健身功法內容非常豐富,除了上述主要流派和名家以外,還有“心意十大形”、“六合形意拳”、“穆林拳”、“穆聖拳”、“八極拳”、“七星錘”、“琵琶棍”、“西陽鞭”、“查拳”、“鞭桿”、“踏腳”等。擅長民間回族武術的俊彥還有馬洪、馬為元、夏成琪、丁德明、王志亮、馬萬武等人。

民族特色

回族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清真寺是穆斯林禮拜的場所,也是回族宗教、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中國許多清真寺還設有武場,有的阿訇本身就文武雙全,除了講經上課外,還自任武術教練,幫助指導滿拉習武”。如於子祥既是西吉縣阿訇,又是回族武術家,其曾祖父於文龍、祖父於風喜都是大阿訇,“祖孫四代對於武術都有傳襲,形意、八卦、太極、長拳均有掌握”。由於清真寺專設武場,回族把自己創造、傳習的拳法稱為“教門拳”。回族自稱“西域回回”,一些回民把回族武術歸於“崑崙派”,著意與其它武術流派既相區別又“與少林派、武當派、峨嵋派相提並論,為中國武術四大技術流派”。這一觀點過去廣為流行,至今仍盛行於世。這是否符合中華武術也包括回族武術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實況。部分學者認為值得商榷。回族武術的成因也是一個需要繼續研究探討的問題。回族教門十路彈腿歌曰“崑崙先師世界傳,名曰彈腿奧無邊”。崑崙山位於西域,“西域回回”則是指來自崑崙山以西的伊朗高原、兩河流域和中亞地區的回回穆斯林,回族武術的某些拳械或某些擊技是否來源於其先民的故鄉波斯和阿拉伯國家,研究人員還未曾發現和查閱到確鑿有據的史料,但是從流傳在回族民間口碑資料來看,回族武術的一些特徵與伊斯蘭教和其宗教文化的傳播確有某種聯繫。如傳說回回十八肘“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由其女法蒂曼和勇將阿里巴巴、歐麥爾傳習,後由元朝宰相老篩海沙納魯丁在中國傳習至今已傳54代”。與回回十八肘同源的5種劍法相傳在公元7世紀的阿拉伯戰場上也各有來歷和用途,“伸縮劍是先知穆罕默德使用的,伸縮關靈劍是其女法蒂曼用的,古蘭劍是勇將阿里巴巴(亦稱爾利,有“穆聖的獅子”之美稱),燕尾劍是將軍們用的,魚尾劍是士兵用的,阿拉伯劍與漢族劍型制不同,是雙手使用的,劍把8寸,劍身長4尺4寸,劍頂寬3點5寸,劍穗短,一根線兩個穗,線穗是駱駝絨制的”,“與其它劍最大的不同點是劍前有兩個叉”。劍法的特點是“劈、剁、刺、立、穿、撩六個字,以閃、挪、刺、撥等劍法組成,它的招勢沒有一般劍多,但它比一般劍靈利,前後左右中撩劍多”。每套劍術開門架子均有立劍念經。“踏腳”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民間特有的武術活動項目。據涇源縣園子村回族老人口碑轉述,“踏腳”是中唐時期由阿拉伯、波斯商人傳入唐都長安的。湯瓶是回族穆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統盥沐水具,回族先民把這一傳統用具和習俗從阿拉伯世界帶入中國;回族“花兒”唱道:“紫銅、青銅、黃銅打下的湯瓶。吃喝不成都行,沒把湯瓶是不行”。湯瓶也成為回回民族和宗教習俗的象徵物,“湯瓶七式拳”著重表現這一特徵,左臀彎曲在腰似壺把,抬右臂握拳屈臂似壺咀,下肢呈馬步或弓箭步,右手伸出食指表示真主獨一無二。“湯瓶七式整個動作與穆斯林禮拜動作相似”。練功前須按伊斯蘭教儀式“沐浴大淨”,故又稱之為“伊斯蘭教神聖的保家拳”。流行在固原地區的“穆林拳”主要動作是:穆民接都瓦、穆聖看經、湯瓶功架、聖人卦經、依瑪尼立指、阿咪奶收經結合單拳法、雙拳法、單掌法、雙掌法、肘法、膝法、踢法、摔法和各種步型、步法。不僅內容豐富,也具有濃厚的回族風格和特色。

擊技特點

回族具有勇武、剛強,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與優良傳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由於內外鬥爭的嚴酷性,為了生存,回族非常重視武術的擊技性和實用性,回族武術也顯示出回族人民是一個具有很高智慧和創造才能的民族。回族對肘技有獨到的認識和研究,“回回十八肘,從明朝末開始流行,是以肘法為主的短打招勢與沙家桿子、馬家槍一併為武林人士所矚目”。回回十八肘要求“先練肘,後練手”,認為肘硬而尖是攻擊力強的利器,而且肘的招勢穩而速,短而險,變化莫測,攻守兼備,尤其在近戰或貼身撕搏中更顯示其威力。古拳譜曰“肘打四方人難防,手肘齊發人難擋”,“遠使手,近使肘,貼身靠打情不留”,並且還有“寧挨十手,不挨一肘”的說法,表現了肘在實戰中的威力,還認為善用肘者於敗勢中施發,往往能反敗為勝。回回十八肘對肘法的研究和總結表現了回族人民的創造才能。
棍是最古老而且流傳最廣的兵器,古代武術家對棍法和棍的特點有許多精闢的論述。而西北的棍法內容豐富,有齊眉棍、短棍〔鞭桿〕和條子〔長於身高〕之分,且流派眾多,棍藝之精湛居華夏之冠,深為國內外武林俊彥所看重。“西北漢子生的硬,出門都帶一條棍”是甘肅、寧夏各地流傳很廣的民謠。何家單頭模子棍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堪稱“西棍”棍法之上品。何棍動作質樸、簡練實用,絕少“花架子”。其主要棍技為“擱、掠、撥、削、掃、劈、搬、翻”。特點是“棍用一頭,棍長齊眉,剛勁勇猛,靈活多變,進攻主動,防守嚴密,守中有攻,攻中有守,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先發制人,借勁還勁”。明代武術家程沖斗著《少林棍法闡宗》一書中記述棍“握其中而留其半”,“露把”而用;清代武術家吳殳認為“持棍後手宜留三、四寸,以便換手”,握棍之法與前者相同,表現了棍用“兩頭”的特點。而何家單頭模子棍,握棍不留後把,擊打“棍用一頭”,這是有別於其它各派棍法的,何棍棍藝精湛兼含槍法,正如古諺所說“打人千下,不如一紮”,突出表現“棍加槍硬似鋼”的技術特徵。所以何棍禦敵既能“棍打一大片”,又有槍法神出鬼沒,兼槍帶棍威力無比。近200年來何棍有不傳外姓的傳統,演練分外場功和內場功。外場功多為強壯體魄,表演揚威之用,而內場功一般密不示人,常是父子、兄弟或族內之人單盤、對打、精研招法,加強功力。
自古槍為軍中之利器,素有“槍乃長兵之王”之美稱。槍法自元代始,也是回族擅用之武藝,明代回族“沙家桿子馬家槍”馳名遐邇。中華武術雖有“東槍西棍”之說,但是西北自古以來就是用武之地,民風勇武強悍,習武成俗,將才輩出。“在寧夏府。自清初至乾隆中期產生了武進士51人(其中狀元4人),武舉人489人,此外武官120人,其中許多人子孫相襲為將領,在家鄉形成了一批聲勢顯赫的豪門大姓”。流行在寧夏和西北其它省區的槍家有梅花槍、高家槍、六合槍、響槍、六合大戰槍、小金槍、小花槍、鎖喉槍、月明槍、子龍槍等,名家眾多。所以就槍藝而言,“西槍”也絕不遜於“東槍”,寧夏張家“小徑槍”槍法有“吃、摟、封、閉、刁、掃、崩、點、拉、劈、雲、扎”等稱為張家十三槍。演練時“身隨槍勢,手隨槍滾”;禦敵則“先發制人,以巧取勝,避實就虛,以毒攻毒,借勁還勁,徑小路近,出槍領先,小徑核心,靈活小巧”。張家槍還有單練、對練、月形套路和槍譜,表現了西北回族槍藝的成熟性。並以精湛的槍藝享譽武林。

價值及特點

《朔方道志》記載寧夏回族“勤苦潔淨,不染菸酒,有尚武精神”,概括了回族穆斯林良好的生活習俗和民族傳統。回族以習武為聖行且世代相傳,歷史悠久。回族人民對習武強筋壯骨,修心養性,延年益壽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並積累、總結和創造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功法,健身價值和特點各有所長。
銀北地區的丁德明是八極拳的故鄉——河北滄州孟縣丁村人,自幼習練八極拳,動作剛健樸實,內外合一,氣貫丹田,崩憾突擊,功力純正。八極拳是以剛為主,剛柔相濟的拳種,由於發力渾厚暴烈素有“八極硬開門”之說。久練八極拳筋骨強健,肌肉發達而靈敏,力量飽滿而猛烈。馬振武的十八羅漢拳則以羅漢造型和軟功見長而飲譽武林,馳名國內外,1988年在杭州舉行的國際武術邀請賽上,馬振武以82歲的高齡出場,他的腿功軟似麵條,“劈叉”、“朝天蹬”、“燕子銜泥”輕鬆自如,十八羅漢造型亦莊亦諧,栩栩如生,跌扑滾翻,樣樣精絕,瀟灑利落,令人嘆為觀止。西夏軟拳柔而不軟,剛柔具備,發力猛烈。此拳對腰功腿功要求柔韌熟到,演練時卻以“變、快、脆、響”為要訣,以氣催力,以聲助勢,氣勢凌厲,多用腿法,強調“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充分顯示了西北回族穆斯林的氣質性格和陽剛之美。楊懷中先生自幼習練此拳,現在雖已年過六旬,仍然身手不凡,功力深厚。王新武出身武術世家,其太極拳確有名家之風範,出手落落大方,輕鬆柔和,自然圓活,勢若行雲流水,盤中走珠,沉穩而不失輕靈;綿軟而不失靈動,表現出爐火純青的武功造詣。太極拳在寧夏紮下了根而且遍地開花,對全區人民習武健身運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黃帝內經》曰“百病生於心”,此後中國道家主張“性命雙修”。這些思想對中國武術、氣功養生和其它健身功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以內為主,內外兼修,相濟互補的思想在明清時代成為中國武術健身的主導思想。穆聖創教初期就有“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的訓示。生活在華夏的回族一直在不斷地吸收漢族武術文化,有時是直接擷取,深受濡染,有時則改造為適合回族的形式,賦予回迴風格和特徵。如“湯瓶七式拳”及“湯瓶功”就是以內為主,內外兼修,相濟互補的拳術和功法,練功要求“靜心守真元,低樁盤古根,日月同相伴,功到自然成,意傳內氣行,手疾眼更明,靜如海中礁,動如雷轟鳴”。其外修功法有“六字九宮流水樁或獨字齊眉樁、沙袋功”和各種架子功、單練、對練以及器械。又如“穆斯林八卦太極拳”也表現出這一特徵。回族武術家於子祥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又吸收八卦掌動作,“在陰陽變化中變革出穆斯林八卦太極拳”。使太極拳具有回族風格和特點,突出了回族武術的形式和健身價值。
“踏腳”是回族特有的民間武術項目。集娛樂、健身和擊技為一體的武術運動形式。在涇源縣園子村,從小孩到老人每逢農閒就聚集在一起進行熱鬧的“踏腳”活動。“踏腳”用腳不用手,可雙人對踏,亦可多人對踏和以少踏多。腳法有平踏、跛腳、背腳、連環轉、飛腳等。參加這一活動不僅可掌握各種各樣的腿技,也使練習者身體矯健、反應敏銳、身體強壯。

發展概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寧夏回族民間武術開始煥發生機和活力。1951年寧夏人民運動會上武術被列為表演項目。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一些武術人才,如王新武、蔣鴻燕調寧支援文化建設,區體委多次舉辦各種規模、形式的武術比賽和表演來促進寧夏武術事業的開展,推薦和選拔優秀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這一時期回族武術家和優秀運動員有馬洪、馬振武、王新武、蔣鴻燕、楊其生、何金德、楊懷中等。在第一、二、三屆全運會武術大賽中蔣鴻燕的七節鞭首獲二等獎,以後九節鞭又獲全國第二、六名,太極拳獲第四名,並且還獲全國總項目優秀表演獎。王新武先獲太極拳第三名、大刀三等獎,1975年取得了全國太極拳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著名回族老藝人、民間武術家馬振武1979年在南寧全國首屆傳統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表演了“十八羅漢拳”,以精湛的武功絕技首獲金牌獎,此後又在第二、四屆、五屆全國傳統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連續獲得傳統武術優秀獎。1988年馬振武在杭州舉行的國際武術邀請賽上再獲傳統武術優秀獎,並且被選入京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全國黨代會代表表演武術。國家體委也非常重視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寧夏體委已舉行過四屆全區少數民族運動會,並選拔出於子祥、馬振武、馬生紅、王樑、馬卉、何建功、馬萬武等一批優秀回族武術運動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1991年在南寧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王樑獲九節鞭第二名。寧夏涇源縣“踏腳”代表隊榮獲表演一等獎,為寧夏回族穆斯林爭得了榮譽。尤其在去年昆明舉行的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寧夏回族運動員王樑獲九節鞭第三名,吳越獲撲刀第二名、八極拳第八名。回族女運動員哈瑾、馬榮對練獲第六名,馬榮獲九節鞭第七名,寧夏回族青少年運動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顯示了寧夏回族武術事業後繼有人,欣欣向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輩武術家王新武以寧夏武協主席的身份被選為全國武協副主席、武術國家級裁判。蔣鴻燕以寧夏武協副主席和高級教練員的身份入選為全國武協委員。國家級裁判還有寧夏體校的回族教練員黃俊敏。1979年初國家體委發出了《關於挖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區體委成立了武術“挖整”小組,歷時一年多,對全區民間武術進行了走訪調查,普查了152名拳師、16個拳種569個套路、20種練功方法、20多部武術著作、拳譜和史料,對70歲以上的老拳師錄相留檔。尤其對回族武術的珍稀拳種“回回十八肘”、“魚尾劍”、“穆斯林八卦太極拳”、“穆林拳”進行了重點挖掘整理。挖整工作在登記和文字記述基礎上彙編出《寧夏拳械錄》。它對推進寧夏武術尤其是回族民間武術的研究功不可沒。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1.寧夏回族武術主流屬於西北民間武術,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與甘肅、青海等地的民間武術既相區別又有著廣泛密切的聯繫,尤其與甘肅的民間武術有著源流共生關係。解放後,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拳系又以不同方式傳入寧夏,從而豐富了寧夏武術內容,並促進了寧夏回族民間武術的發展。
2.歷史實踐表明,回族民間武術包括“教門拳”,實際上是回族人民在捍衛民族生存的鬥爭中總結、發展、創造出具有回族民族特徵的武術拳系和流派,是中華武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套路為主要演練形式是中華武術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回回十八肘”及其“五種劍法”未能例外。由此可見,回族武術正是華夏武術這棵古老而又繁茂的大樹上結出的碩果,與兄弟民族武術水乳交融,互相影響又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武術這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3.寧夏回族具有奉教尚武的優良傳統,回族重視武術的實用性和擊技性並多有建樹。由於回族習武歷史悠久,且世代相傳也總結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健身經驗和功法,有著很高的健身價值。寧夏回族武術家大都長壽,如馬洪、於子祥、居奎都曾是年近百歲的長壽老人。著名的回族民間武術家馬振武1997年時已是90歲的高齡了,耳不聾、眼不花、頭腦清楚、身體硬朗、精神爽爍,仍在習武練功。1990年全區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寧夏百歲老人33位,其中回族百歲老人26位,占78.8%”。這也表明回族長壽除了其它因素以外,與回族勤勞潔淨、虔誠奉教、不染菸酒、尚武健身的優良傳統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