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牌子鑼鼓

寧化牌子鑼鼓

寧化牌子鑼鼓,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民俗,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寧化牌子鑼鼓是寧化客家人融匯地方戲曲、民族器樂、宗教音樂之所長而形成的民族器樂形式。由於民族器樂的發展和歌舞藝術的影響,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寧化牌子鑼鼓形成,主要用於以娛神為目的的祭神、祭祖活動,廟會迎神和集體外出朝神進香,慶典,民間遊藝活動等。寧化牌子鑼鼓的特點:一是樂隊的人數和樂器種類與件數均有嚴格的選擇和限制,由6至7人組成,使用9件樂器,一般不使用弦樂,吹奏樂器為大、小嗩吶;二是曲牌的組合有規,牌子指的是這些曲牌,鑼鼓在演奏時,須根據活動的內容性質與情緒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曲牌組合。通過具體的旋律、節奏等音樂手段的運用,營造熱烈、紅火、歡樂、喜慶的氣氛,形成了濃郁的客家風格。

2007年4月,寧化牌子鑼鼓入選三明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化牌子鑼鼓
  • 批准時間:2007年4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演奏樂器,演奏形式,曲牌來源,音樂特點,流行地區,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寧化牌子鑼鼓的形成與發展和閩中、閩西北政治、歷史、經濟、文化、地理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寧化自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建縣,原屬古汀州管轄,現隸屬三明市。自“永嘉之亂”始,中原漢人延續了九百多年的大遷徙,閩贛邊界的寧化成了先民躲避戰亂的主要聚散地。客家先民進入寧化定居繁衍的鼎盛時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時期。後來先民們又以石壁為據點,向外拓殖。客家先民一邊播撒中原文明的種子,一邊汲取當地文化的營養,無論是在遷徙途中還是在暫居之地,先民們不會忘記的就是祭拜祖先、供奉神靈,希望祖先能給自己帶來平安和溫飽。在這種情況下,以祭祀娛神為主要目的音樂形式——牌子鑼鼓便應運而生。
據寧化當地老藝人口口相傳,寧化牌子鑼鼓傳承於唐代,繁衍於明代。又據石壁鎮嗩吶藝人朱某回憶,朱某的師傅曾留一本手抄的工尺譜嗩吶曲,該譜用毛筆抄寫的線裝書,上面書有“明正德XX年”字樣。許多資料表明,嗩吶是金元時期從西方傳入中原的吹管樂器。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嗩吶已在中國各地廣泛套用。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他在他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武備志》中寫道:“凡掌號笛,既是吹嗩吶。”一般認為“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各地民間樂種的形成,不會早於明代初期”, 由於寧化牌子鑼鼓的主奏樂器是嗩吶,沒有嗩吶就不成為牌子鑼鼓。所以,可以由此推斷,寧化牌子鑼鼓出現的時間不會遲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
牌子鑼鼓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發展,山村的每個慶典活動都有牌子鑼鼓。直至文革期間才停鑼息鼓。改革開放之後逐漸恢復,而且將一些現代流行歌曲改編為新的曲牌,納人各種組合,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東方紅》《十五的月亮》《縴夫的愛》等。

民俗內容

演奏樂器

寧化牌子鑼鼓由嗩吶、小鼓、邊鼓、拍板、鑼、鈸等樂器組成。一棚完整的牌子鑼鼓樂器不超過九件,樂隊人員一般由六至七人組成:大、小嗩吶各一人,小鼓、邊鼓、拍板共一人,大鑼一人,小鑼一人,大鈸一人,小鈸一人(一般不加其他管弦樂器)。
牌子鑼鼓主要流行兩種嗩吶:一是大嗩吶,其規格為桿長28.5厘米—36厘米,音色柔和;二是小嗩吶,又叫“馬蹄子”,規格為桿長19厘米—27厘米,音色嘹亮清脆,常與大嗩吶同時演奏,或輪流演奏。嗩吶的表現力強,又是牌子鑼鼓唯一演奏旋律的樂器,是寧化牌子鑼鼓必不可少的重要樂器。
除嗩吶外,大鑼、大鈸在牌子鑼鼓的演奏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寧化牌子鑼鼓的大鑼一般的直徑為36厘米左右,多為光鑼,或稱蘇鑼(因發音悠長而低沉,俗稱蘇音)。敲擊大鑼時,左手提鑼或將大鑼懸掛於前方,右手持鑼捶敲打。大鑼的演奏方法有放音、邊音和悶音三種,配合旋律的變化,在演奏的過程中,掌控敲擊的力度變化。
鈸,又稱“鐃”,民間又叫“鑔”。寧化牌子鑼鼓常用大鈸,直徑約32厘米,碗徑約15厘米,鈸面寬大而厚,發音渾厚而悠長。牌子鑼鼓的小鈸,直徑一半為18厘米,碗徑約8厘米,發音清亮,善於表現熱烈歡快的場面。在鑼鼓合奏中,小鈸常打花點為大鈸做陪襯,為大鑼與小鑼起調和作用。由於大鑼、大鈸的音色低沉厚實,給人於莊重肅穆的感覺。
牌子鑼鼓所用的鼓,俗稱小堂鼓,鼓面直徑約25厘米左右,鼓高15厘米,發音堅實明亮。演奏時,和邊鼓並排放置在一個木製的框中,由一人挑著行走,前頭掛一面大鑼,由挑者打鑼。鼓板師傅則跟在鼓板架後面,一邊行走,一邊演奏。
牌子鑼鼓的板鼓是形體矮小的單面鼓,鼓身用硬質木材製作,鼓皮用牛皮,直徑25厘米左右。一般用中堂板鼓,演奏時在板鼓的不同部位擊打出各種不同的節奏,引導樂隊共同表現樂曲所要表達的氣氛和情緒。
牌子鑼鼓使用的板,又稱鼓板,由三塊板組成。每塊長29厘米、上寬5.5厘米,下寬6.5厘米,厚0.9厘米,兩面平,蓋板和底板稍薄,由一面中間隆起呈脊狀,蓋板的平面和中板用絲線纏繞前頭,合併為一體。在寧化牌子鑼鼓的演奏中,板常在樂曲樂隊強拍上擊奏。打板鼓的樂手,既打拍板,還要打小鼓、邊鼓,還要協調、指揮整個樂隊把握好速度與節奏,以及更換樂曲時的轉板、續接。

演奏形式

寧化牌子鑼鼓演奏方式分為行走演奏和坐奏兩種。行走演奏由一人肩挑“鑼鼓擔”,木製鑼鼓擔一頭安放鼓板,另一頭掛大鑼,其他奏樂人隨後,這種樂隊排列是寧化牌子鑼鼓的重要標誌。
牌子鑼鼓多為邊走邊奏的表演形式。為了便於在行走的同時進行樂器演奏,藝人們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簡化了樂器種類和件數。二是為了在人員少的情況下,保證吹打樂必須具備的樂器,人們設計製作了一個木製框架,長60厘米、寬30厘米、高20厘米。框架的提把高約60厘米,前頭掛一面大鑼,(由挑擔人按要求敲擊)內置小堂鑼、邊鼓,由一人用扁擔挑起。打鼓板的人跟在框架後面,邊行走邊打鼓板,指揮整個樂隊。行進時的樂隊排列是:小鑼、小鈸、大鈸、嗩吶、鼓板、大鑼。
在法事、打醮等活動中,牌子鑼鼓則多用坐奏。樂器的排列為神位案桌的兩側與前頭:神位案桌前頭為鼓板,左側依次為大鈸、大鑼、嗩吶;右側圍依次為小鈸、小鑼、嗩吶。

曲牌來源

曲牌,在寧化俗稱牌子,由南北曲以及民間小調組成。寧化牌子鑼鼓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的積澱,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曲牌體系。據調查,在寧化城鄉廣泛流傳著反映不同內容和情緒的曲牌近200個。曲牌的來源有五:
一是唐宋時期遺留的詞牌,如《玉樓春》《破陣子》《望江南》《虞美人》《漁家傲》《點絳唇》《風入松》《相見歡》《浪淘沙》等。
二是金元時期的散曲雜劇曲牌有《小桃紅》《節節高》《水仙子》《清江引》《朝天子》《得勝令》《普天樂》等。
三是明清以來的民間小調、歌謠俚曲。而曲牌樂大都原為聲樂曲,後在戲曲中改為樂器演奏,逐漸演變為器樂曲,後經民間藝人的潤色、修改和完善,成為牌子鑼鼓的固定曲牌。由於曲牌的來源不一,故其名稱繁多,內容複雜,有的以地名命名,如《廣東歌》《江州歌》;有的以原命名,如《買花聲》;有的因字而傳錯訛,轉義為名,如《朝天子》《醉翁子》;有的出於原曲歌詞的部分詞句。
四是原民間小戲音樂。如源自客家採茶戲和南詞的 《湘子化齋》《賣花線》《牡丹對藥》《打八仙》等。
五是紅歌和流行歌曲的改編。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寧化嗩吶藝人還把《東方紅》《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南泥灣》《縴夫的愛》《好日子》《十五的月亮》等民眾廣為傳唱和喜愛的紅歌和流行歌曲稍加變化,納入牌子鑼鼓演奏。這種配上鑼鼓經的新編曲牌,讓人感到既新鮮又親切,不但保留了寧化牌子鑼鼓的傳統風格,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音樂特點

(一)結構清晰
寧化牌子鑼鼓的曲式結構為聯曲、聯奏形式,結構清晰,邏輯性強,往往是“大曲”演奏完即奏“小曲”,周而復始、段落分明。除開始的前奏和結尾的尾聲外,中間段落全由長短不一的間奏(過門)把各種大、小曲牌串聯起來,演奏時一氣呵成,形成整體,如流行於石壁一帶的“立新牌子鑼鼓”就是由 《青光引》《浪淘沙》《懷胎歌》《玉美人》《節節高》《美女進城》《和番尾》《供堂》《點絳唇》《風入松》《急殺松》和《尾聲》等大小曲牌組成。牌子鑼鼓的長短,一般由司鼓人根據迎神賽會的實際需要而定,可多、可少、可長、可短,演奏時樂手還常常變化演奏、加花等靈活處理。
(二)調式交替
寧化牌子鑼鼓的音樂中,調式、調性色彩豐富,但以徵調式和宮調式居多,常常出現五聲調式中的“偏音”。如流行於泉上下村一帶的曲牌《萬年青》,就是在樂段中間通過以“清角為宮”等手法,變換調式,使得旋律風格不斷發生變化。而流行於城郊巫坊村、方田朱王村一帶的曲牌《凱歌》的中段,旋律中大量出現清角與變宮,通過 “變宮為角”等手法,使調式色彩產生了明顯的變化。
(三)交替調式
寧化牌子鑼鼓大量存在交替調式的現象,其基本特徵是首尾調性(主音、音列或調式)不一致,或者首尾與中間段落的調性不一致。以同音列交替居多:構成交替的兩個調的音列是共同的,不同的不只是調式主音,調式也是不同的。在這一類的交替調式中,常見的是具有強烈支持力的四度五度關係的調。徵—宮交替,如 “立新牌子鑼鼓”《節節高》;宮—羽交替,如“巫坊牌子鑼鼓”《凱歌》;徵—羽交替,如 “巫坊牌子鑼鼓”《和番》、“中山牌子鑼鼓”《大骨牌》;宮—徵交替,如“南田牌子鑼鼓”《耍金扇》;徵—羽交替,如“南田牌子鑼鼓”《煙花女告狀》等。這些參加交替的前後兩調式之間有的出現過渡性質的片段,也有的是在結束處突然發生交替,轉換到其他調式。
(四)雙終止
在寧化淮土嗩吶藝人吹奏的牌子鑼鼓實踐中,可以看到在一個長時值的宮音結束後,緊接著再加吹一個下方小三度的羽音來表示全曲的完全結束。這種具有調式交替功能的雙終止,其本質也是交替調式。這種宮—羽交替,新調式出現的時間雖然短暫,使用的音也可能不多,但由於它處於關鍵性的結束部位,並能完滿地結束全曲,因而能夠建立起新的調式。

流行地區

寧化牌子鑼鼓主要流行於寧化的東、中、西部,尤以寧化西部的石壁、淮土、方田、濟村等鄉鎮較為密集,約占寧化全縣總數的一半,最多時達二三百棚以上,寧化全縣有二三千人參加這一活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寧化牌子鑼鼓是中原傳統文化與寧化本土文化,長期磨合與潛移默化下形成的既有北方民歌和鼓吹樂的粗獷、激越,也有南方音樂的柔美婉轉,是中原河洛和吳越、閩贛等地鄉土音樂的融合體,被廣泛運用於民間祭祀、禮儀及文化娛樂活動之中。寧化牌子鑼鼓是中國客家音樂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傳承狀況
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民眾對文化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可供選擇的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而牌子鑼鼓的基礎人群卻越來越少,能夠完整演奏牌子鑼鼓大牌子曲牌的藝人已經不多,若不採取措施加強其傳承和保護,寧化牌子鑼鼓將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危險。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16年10月15日,第22屆世界客屬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石壁客家祖地聚散廣場上表演了牌子鑼鼓等民俗節目。
2017年10月16日,第23屆世界客屬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客家祖地集散廣場上具有牌子鑼鼓等民俗表演。
2018年10月16日,第24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祭祀儀式之前,具有牌子鑼鼓等民俗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