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福建省寧化縣位於福建西北部閩贛交界處,屬遠離經濟文化中心的偏僻山區縣,治平鄉高地村又地處寧化縣相對海拔最高的北部深山中,地理位置尤顯封閉,兼之經濟水平、人口結構、民間文化信仰等因素,使得寧化縣治平鄉高地村較穩固的保存了池氏關刀文武花燈祭祖儀式。
傳說南宋時池氏先祖池夢鯉為恩科狀元,受到皇帝的封賞,賜予令旗、令箭、刀、斧衛士。池狀元為了感恩和光耀門第,在元宵鬧花燈時,按皇上賜於他的令旗、令箭、關刀、斧頭等模樣製作各種花燈,池氏文武花燈由此而來。宋淳祐二年(1242年),隨著池氏始祖卜居高地,文武關刀燈隨之傳入。幾百年來隨著池家後人每年的祭祖習俗傳承不輟。
民俗內容
活動程式
池氏文武關刀燈活動的主要程式有:成立籌備理事會、籌款、組織人員、扎燈、燒香祭天、請燈、設“燈堂”、啟燈、祭祀、出燈、接燈、穿燈、安燈、燒燈等。從祭祀開始,到出燈、接燈、穿燈為整個儀式活動的高潮。
游燈的儀式從“請燈”開始,點燈後從香火廳啟程,一路鞭炮、鑼鼓將花燈請到池氏祠堂;大年初二出燈前要在池氏宗祠內設“燈堂”,舉行隆重的祖先祭祀活動。“啟燈”,也叫“起燈”,所有族丁聚集在燈堂內,敬拜祖先牌位,祈禱祖先保佑,平安出燈。“祭祀”為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在池氏祠堂內,由12名池氏子孫扮成古代武士,分兩隊,每隊六人,每人手執紙紮的池氏文武花燈,按照“高照”“令旗”“令箭”“關刀”“月斧”的順序排列。火銃發出三聲巨響,兩軍“將士”分別在鑼鼓聲中從祠堂左右兩側魚貫而出,進入祖祠。向祖宗牌位恭恭敬敬地行三叩禮,宣告祭祖儀式正式開始,在祠堂內由12位子孫拿著燈盞配合相應的音樂和“舞燈”動作走出十個陣勢;“出燈”“接燈”“穿燈”。祭過祖先後,將燈請出祠堂,喚作“出燈”。池氏族丁依次“接燈”到家裡進行“穿燈”儀式。燈班裡有人專門從事聯絡事宜,拿著請帖通知人“接燈”,主人家接了帖子,要在堂屋燒香點燭,擺供品,放鞭炮“接燈”。活動從正月初二開始,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主要陣法
池氏文武關刀燈祭祖儀式過程中所擺的陣法,寧化當地人稱之為“舞燈”。依次有:一字長蛇陣、三山月兒陣、龍門陣、迷魂陣、圓門陣、八門金鎖陣、團和陣等。
樂器伴奏
活動有樂器伴奏,樂器為嗩吶、二胡、笛子、鑼、鼓、大鈸、小鈸等。打擊樂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結構較為規整,音調直率。穿燈舞燈的動作配合韻律,載歌載舞,具有鮮明的地方風格及特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池氏文武關刀燈是閩西客家的典型性祭祖儀式,其祭祀活動具有中古傳統禮制的嚴瑾系統和象徵意蘊;舞燈所採用的行軍布陣來體現其流動的藝術美;儀式的音樂具有美感功能、“通靈”功能,以及娛人、娛神、祭獻的文化意義。
池氏文武關刀燈祭祖儀式的程式、功能、語言、音樂、舞蹈、服飾等方面均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在文武關刀燈祭祖儀式發展成熟的過程中,本身也成為了客家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成為傳承演繹客家文化的一個色彩斑斕、形象生動、雅俗共賞的載體與符號。
傳承狀況
池氏文武關刀燈原本共有10個陣勢和16盞燈,流傳下來7個陣勢和12盞燈,其餘的都已失傳。能吹拉彈唱、舞燈、打擊樂器的村民越來越少,後繼乏人。
傳承人物
池氏文武關刀燈代表性傳承人:池賢添、池挺瑤。
保護措施
寧化縣治平畲族鄉高地畲族村民委員為“池氏文武關刀燈”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18年10月16日,第24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祭祀儀式之前,石壁鎮、翠江鎮、城郊鄉、城南鄉、淮土鎮、治平鄉、安樂鎮等鄉鎮帶來的牌子鑼鼓、採茶戲、旱船、馬燈舞、文武燈、游儺、木活字展示等民俗表演輪番上演。
2020年10月16日,第二十六屆世界客屬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治平鄉的文武燈、淮土鎮的馬燈舞等節目輪番上演。
2020年11月11日,寧化縣治平畲族鄉舉辦第四屆畲族文化商貿旅遊節,旅遊節以“觀竹品筍,訪畲探源”為主題,在文武燈、船燈、畲鄉腰鼓踩街活動中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