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虎禪師信俗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
- 保護單位:寧化伏虎禪師文化研究會
- 項目編號:Ⅹ-54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流行地區,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寧化伏虎禪師信俗始於北宋,源於寧化籍佛教高僧葉惠寬。
葉氏,五代末期生於寧化安遠伍坊村,少具慧根,與佛有緣,父母亡後即往汀州開元寺削髮為僧,賜法號“惠寬”,出家後遍游諸方叢林,訪師學道,領悟佛學要旨,學成後返回汀州。其時汀州境內猛虎為患,四鄰不安,惠寬禪師入深山,探虎穴,以解脫慈悲力為虎說法,群虎俯伏如受戒,禪師騎虎而出,自此虎患遂平,於是眾稱之為“伏虎”禪師。後禪師前往長汀調軍嶺創立普護寺,時遇汀州大旱,赤地千里,城中長者上山請求禪師出山建壇祈雨,禪師祈禱上蒼,並自置於木柴堆上,發下宏願,祈禱七日仍未雨,願自焚以求上天憐憫。至第七日大雨,萬民歡呼雀躍。
宋建隆三年(962年),禪師圓寂於普護寺。宋熙寧三年(1070年),汀州太守上奏朝廷,賜庵名“普護”,宋真宗詔改“壽聖精舍”,宋宣和詔改“廣福禪院”;宋紹興七年(1137年)敕封“淨戒慈應大師”;乾道三年(1167年)加賜“靈運”;淳熙元年(1174年)汀州太守將禪師與定光佛一道迎入州衙後庵奉祀,淳熙十一年(1184年)又得加號“普惠”;南宋嘉熙(1237—1240年),再得朝廷加號“妙顯”,至此,寺院累封已至8字,為“威濟靈應普惠妙顯大師”。
成化丙午年(1486年),上賜“天華寺”匾額,欽定為“護國祝聖道場”;至明嘉靖,朝廷加封為“妙顯威濟靈應普惠禪師”,以彰其德。官員不斷上奏,朝廷不斷加封,驗證了伏虎禪師信仰深入人心,在官民中有深厚的基礎。
伏虎禪師與定光古佛是客家崇奉的“二佛”,閩西北地區更將之與觀音並稱“三太老佛”,視為閩西客家農耕社會的保護神。這與客家人狩獵、林木採伐、深山采菁、農耕祈雨、求子延嗣等信仰需求有著密切的關係。
民俗內容
伏虎禪師信仰主要有“採伐信俗”“保長工”“保禾苗”“搶佛子”等活動,穿插各地的戲曲、曲藝、遊藝、音樂、舞蹈等。
寧化伏虎禪師祭祀活動豐富多樣,各鄉鎮都有“保禾苗”活動,城郊鄉都寮村古佛廟、安樂鄉丁坑口鷲峰寺供奉伏虎禪師和定光古佛,每年農曆芒種後到各村去接受香火,打醮“保禾苗”。石壁與淮土等地的“保禾苗”以“朝華”的形式進行。伏虎禪師神像遍布寧化城鄉寺廟庵堂。
文化特徵
伏虎禪師信仰具有地域性、世俗性的特徵,蘊含著農耕、採伐、狩獵、繁衍等元素,衍生出客家牌子鑼鼓、回回舞、鐵桿故事、花燈、武僧比武等豐富內容。伏虎禪師事跡見諸《閩雜記(卷七)》《搶佛子》《寧化縣誌》《客家民間信仰》《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等。
流行地區
伏虎禪師信俗流播廣泛,以寧化為中心,分布於閩西北、閩南、閩東、閩中以及贛南、粵東、浙南、台灣等地,尤以閩西客家地區為盛。寧化、長汀、邊城、武平、上杭、南平、大田、尤溪等地均有祭祀廟會。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伏虎禪師信俗是福建及中國南方客家地區及東南亞華人社會重要的民間信俗文化。文獻與民間傳說中禪師救旱、保民、禦寇等靈異事跡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尤其體現在通過民間佛教的形式提高客家群體的向心力、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伏虎禪師信俗對和諧社會、穩定秩序、溝通鄰里起到積極的現實作用。研究、保護、傳承和發展好伏虎禪師信俗文化,對研究和發展客家文化,豐富民眾社會文化生活,促進閩台文化交流合作具有實際意義。
傳承人物
伏虎禪師信俗具有代表性傳承人:吳吉昌、釋雲慈、雷道泳。
保護措施
安遠鎮伍坊村成立了伏虎禪師信俗文化研究會。
社會影響
文化交流
2016年10月13日,龍巖學院閩台客家研究院與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長汀縣首屆“汀州伏虎文化研討會”在長汀縣客家劇院舉行。參加研討會的代表60多人。
2017年7月28日,2017年伏虎禪師信俗文化論壇在寧化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