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慣用語詞典

實用慣用語詞典

慣用語是描述性的習用俗語,用以描述事物的形象、性質和狀態。它以通俗形象、簡明生動的特色在漢語語彙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基本介紹

  • 書名:實用慣用語詞典
  • 作者:朱偉英,凌忠 
  • ISBN:9787508258744
  • 定價: 35.00元
  •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9-1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慣用語是描述性的習用俗語,用以描述事物的形象、性質和狀態。它以通俗形象、簡明生動的特色在漢語語彙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我們對慣用語的認識和理解主要基於以下方面:
第一,慣用語既有三音節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較靈活的結構。如:背黑鍋、碰釘子、出風頭、吃大鍋飯等。它的修辭轉義是通過比喻、借代、誇張等方法而獲得,即通常所講的有兩個意義:字面意義和比喻、借代、誇張意義。如:“回老家”的比喻意義是“死亡”,字面意義是“回到故鄉”;“把死人說活”形容能說會道(誇張);“發洋財”原指與外國人做買賣的活動中賺了大量錢財,借指獲得意外財物。但多數慣用語的意義是其比喻意義。
第二,慣用語語義活潑生動,常用來比喻一種事物或行為,相當於一個詞或詞組,它的意義往往不能簡單地從字面上去推斷。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壞人的幫凶。又如戲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沒有它,戲台就要倒塌,於是人們就用“台柱子”來表示戲中的主要演員,進一步又比喻一個集體中的骨幹。“敲邊鼓”是指從旁幫腔或助勢,並非真的是去敲邊鼓。這些詞語格式大都比較固定,具有一個特定的意義且具有強烈的修辭色彩,被統稱為“慣用語”。
第三,慣用語是人民民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表義精練準確。在使用時,應該注意辨析它的意義,弄清它的感情色彩。如:“磨洋工”和“泡蘑菇”,兩者意思很相近,一個偏重指工作時拖延時間,懶散拖沓;一個指故意糾纏而拖延時間。
第四,慣用語的來源和形成過程多種多樣。

圖書目錄

前言
凡例
詞目首字拼音檢字表
正文
詞目筆畫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