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
資本主義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辦工業的要求大為增強,振興實業的呼聲很高。孫中山看到,戰爭結束後歐美
帝國主義國家為戰爭服務的
工業設備將大批閒置無用,眾多的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將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如果中國能夠趁機利用這些設備和人才進行實業建設,就可大大加速中國經濟的發展。為此,他於1919年用
英文寫了此書,以呼籲“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
內容簡介
全書包括
自序、篇首、六大計畫和
結論等幾個組成部分。自序講作者寫此書的動機和經過。篇首概述全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第一計畫至第三計畫主張在中國沿海修建三個
深水港,即位於
渤海灣青河、
灤河口之間的北方大港、位於東海
杭州灣乍浦、
澉浦之間的東方大港和位於南海
珠江口外的南方大港,並且以三大港為中心,在中國北部、東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內地整修水道、修建
鐵路、
公路、開發資源、移民墾荒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第四計畫是鐵路計畫,主張按中央、東南、西北、東北、高原五大鐵路系統修建十萬
英里鐵路,組成遍布全國的鐵路網。第五計畫是發展食、衣、住、行、
印刷等基本生活資料生產的計畫。第六計畫則是開採煤、鐵、
石油和其他礦藏並設定採礦、
冶金等設備製造廠的計畫,也即是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計畫。結論部分總述實現實業計畫對改變中國落後面貌和促進世界文明的作用,呼籲“國際
資本家為共同經濟利益”予以協助。
中國實業建設的目的
孫中山繼承了他以前的
資產階級思想家關於振興實業以求中國獨立富強的思想,把實業建設看作“興國之要圖”,“救亡之急務”;同時,他又對改善人民生活十分關心,強調中國的經濟建設應以“救窮”為急務,通過發展實業來使“民生暢遂”。
中國實業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點
作者認為:“鐵路、道路之建築,
運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設”是“實業之利器”,而農礦工業則是“其他種種事業之母”。同時,又認為吃飯、穿衣、居住、旅行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因此,實業建設應把這些行業作為發展重點和主導部門,帶動整個經濟建設“萬端齊發”。
實業的經營方式 作者主張實業建設應由國家和私人兩方面同時進行,但須劃分雙方經營範圍:“凡夫事業之可以委諸個人,或其較國家經營為適宜者,應任個人為之,由國家獎勵,而以法律保護之。……至其不能委諸個人及有獨占性質者,應由國家經營之。”作者把自己的這種大實業國營主張稱作“社會主義”。其實,這並不是
社會主義而是
國家資本主義。作者看到西方
國家壟斷資本對中、小資本的排擠、壓迫,認為如果對有壟斷性質的大實業實行國有國營,就可防止壟斷資本的產生,保護中、小資本的利益。這實質上是民族資產階級下層的一種幻想。
實業建設的資本來源
作者鑒於中國的貧窮落後,缺乏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所需要的資本、技術和技術人才,認為要加快建設進度,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在不很長的時間內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就要實行“
開放主義”;“無資本,即借外國資本”;“無人才,即用外國人才”;“方法不好,即用外國方法”。實業計畫就是建立在這樣一種“開放主義”之上的建設計畫。作者把自己的這種意圖概括為:“欲使外國之
資本主義,以造成中國之社會主義”。
但是,作者認為利用外資必須以不損害中國主權為前提,主張根據平等互利原則同外國資本集團訂立契約,可以給予外國資本以合理的經濟利益,但不能允許其侵犯中國
主權。作者把這個問題看作“中國存亡關鍵”,認為,“發展之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
由於資產階級領導的
民主革命在中國不能取得勝利,《實業計畫》為中國設計的那種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在當時是沒有實現的可能的;但書中包含的有關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系列思想,卻是一份極為珍貴的經濟思想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