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歌》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古體詩。詩中描寫了詩人晚年的貧困生活,但他窮且益堅,老當益壯,不忘國事,慷慨悲歌,浩然正氣令人敬佩。這首詩構思新穎,結構巧妙。議事抒懷,任其自然,撫今道昔,縱橫捭闔。長短句相間,且多用排比,具有很強的節奏感。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寒夜歌
陸子①七十猶窮人,空山②度此冰雪晨。
既不能挺長劍以抉③九天之雲,又不能持斗魁④以回萬物之春。
食不足以活妻子,化⑤不足以行鄉鄰。
忍飢讀書忽白首,行歌拾穗⑥將終身。
論事憤叱目若炬⑦,望古踴躍⑧心生塵⑨。
三萬里之黃河入東海,五千仞之太華⑩磨蒼旻⑪。
坐令此地沒胡虜,兩京⑫宮闕⑬悲荊榛⑭。
誰施赤手⑮驅蛇龍⑯?誰恢天網⑰致鳳麟?
君看煌煌藝祖⑱業,志士豈得空酸辛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陸子:作者自稱。
②空山:荒涼空曠的山村。
③抉(jué):挑,排開。
④斗魁(kuí):北斗七星的一至四星為魁,五至七星為柄。《淮南子·時財訓》:“斗柄指東,天下皆春。”
⑤化:教化;道德行為的感化。
⑥行歌拾穗:代表安貧樂道的生活。《列子·天瑞》載:林矣年且百歲,而“行歌拾穗”,不以為憂。行歌,邊走邊唱歌。
⑦炬:火把。
⑧踴躍:跳躍。
⑨心生塵:指心情興奮激動,像有塵土飛揚。
⑩太華:指西嶽華山。
⑪蒼旻(mín):蒼天,天空。
⑫兩京:長安、洛陽。此兼指汴京。
⑬宮闕:宮殿。
⑭荊榛(zhēn):荊棘。形容草木叢生,一片荒涼。
⑮赤手:徒手,空手。
⑮蛇龍:借指金人。
⑰恢天網:張開天網。比喻廣泛搜羅人才。
⑱藝祖:歷代開國皇帝的通稱,這裡指宋太祖趙匡胤。
⑲酸辛:悲傷。
白話譯文
我陸游七十多歲了還是一個窮人,在荒寂的山村挨過冰天雪地的清晨。
我既不能抽長劍排開九重天的烏雲,又不能握斗魁讓斗柄向東迎來萬物回春。
生活上,我不能養活妻子兒女這骨肉至親;德行上,我不能感化近鄉比鄰的好友親朋。
我忍飢挨餓埋頭苦讀,不覺老態龍鐘白髮鬢鬢,我將同林類一樣邊唱歌邊拾穗度過餘生。
談起國家大事,我便怒斥連聲,目光像火把焰焰騰騰,回顧古代史事,我便雀躍興奮,心情像塵土亂舞飛升。
三萬里的黃河呵奔流直向東海之濱,五千仞的華山呵聳立直觸青天彩雲。
如今卻讓這神聖的河山淪入金人的垢塵,悲痛地看著長安洛陽的宮殿滿是荊棘叢生!
呵,誰能施展身手盡把蛇龍樣的金人驅逐乾淨?呵,誰能張大天網招來鳳麟樣的濟濟群英?
你看多么輝煌呵!宋太祖創建的開國殊勛!怎能讓叱吒風雲的志士無所事事,空自悲傷酸辛!
創作背景
《寒夜歌》作於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正月,這時陸游已年高72歲。陸游生當民族危難之際,一心想過戎馬生活,報效國家,但又偏不得志,兩度閒居山陰,乃至終老。作《寒夜歌》的時候,正是第二次賦閒。這再度賦閒的原因,是因為陸游曾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在後輩詩人張鎡南湖園飲酒,席間,張請出小姬新桃為陸游歌舞勸酒。隨後,陸游又應命題詩於團扇,其中有句云:“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為高樓一笛風。”詩本為戲作,但誰知三年後,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竟成為“嘲詠風月”的罪狀,被諫議大夫何澹所彈劾而罷官退歸鄉里。
作品賞析
文學鑑賞
開頭兩句寫詩人晚年饑寒交迫的窘境。 “七十猶窮人”,詩人寫這首詩時已七十二歲,說七十歲,是取整數。此時,他窮居鄉里,生活簡樸,還時常躬身勞作。冬天的早晨,北風呼嘯,冰雪瀰漫,空曠的山村更顯得荒涼清冷。窮人遇寒冬,極寫饑寒交迫。
接下來四句感嘆年高無能,壯志難酬。首先是不能拔出長劍挑開九重天上的烏雲。這裡的烏雲,是指金人。詩人早年就懷有報國之志,他三十二歲時寫的《夜讀兵書》中云:“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拏。”到了壯年時,他又曾以嘯鳴的寶劍自比。在《寶劍吟》中開頭便是“幽人枕寶劍,殷殷夜有聲。”盼望飛騰萬里,消滅金人。可是如今老了,不能親臨戰場,拔劍刺敵。其次是不能拿著北斗星的斗魁讓斗柄指向東方,使萬物回春。詩人曾說過“讀書本意在元元”,要為民造福。可是,年事已老,已不能如願了。接著描寫在生活方面,不能養活妻兒;在德行方面,不能感化鄉人。這既是詩人的自謙之詞,也是未盡之願。
七至十句描寫詩人的生活態度。人窮志不窮。一是忍譏讀書,至老不變;二是儘管貧困,但不悲觀,行歌拾穗,安貧樂道,三是雖偏住鄉里,仍關心國事,憤怒叱駕弄權敗國者,毫無顧忌,目光像火把一樣明亮;四是回顧歷史,曾經有過的昌盛篇章,便興奮進舞,胸中像有塵土飛揚,十分激動,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祖國必然會由衰變強,中興有日。這四句詩層層遞進,意境不斷升華,將作者的磊落胸懷袒露無遺。
最後八句抒發了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先是讚頌,三萬里的黃河東流入海,五千仞的華山上觸蒼天,氣勢磅礴,壯麗無比。令人為之自豪。作者忽然筆峰陡轉,寫出了令人痛心的事實。這些大好河山如今卻陷沒在金人手裡,兩京的宮殿長滿荊棘。吟詠至此,使人頓生悲慨。曹植《送應氏》:“洛陽何寂寞,宮寶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陸游的這兩句詩取有曹植《送應氏》的詩意,但“坐令”兩字卻超乎其上,這就不僅僅是曹植詩中那一般的描寫,而且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造成這種慘景的原因。這就使人們很自然地想到朝廷的無能和怯懦。正是他們“坐令”江山失守。這正好與“論事憤叱目若炬”相呼應,是作者對腐敗無能的朝廷的有力譴責。作者不只是一般性的指責,而是積極地提出對策,寄予希望。先是兩句設問,排比疊出,語氣急切。接著詩人作了回答:歌頌了宋太祖輝煌的功業,以此呼籲朝廷繼承太祖功業,搜羅志士,廣聚英才,讓他們施展身手,去驅逐金人。豈能讓志土無所作為,空自悲傷。此結句正好與“望古踴躍心生塵”相呼應。以古鑒今,點明主旨。詩人憂國之心可見,強國之策可行。
從個人辛酸寫到國家危難,從中原失陷引出對於統一的憧憬。敘述簡潔,聯想豐富,忽而用急促的短節,忽而用舒緩的長歌,或驚嘆,或設問,或巧用典故,或如實描繪,或是一連串的對偶句,或有意插進一兩個普通句子,構成了一種舒徐委婉的節奏。在韻腳上,又選擇了一個平聲韻,一押到底,如同一線貫珠,累累不斷,韻昧深長。
名家點評
浙江古代文學研究會秘書長鬍浙平:全詩悲而不傷,舒而不軟,既無艱深之語,又非一覽無餘,誠如清劉熙載所說:“放翁詩明白如話,然淺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昧。”(《藝概·詩概》)一曲寒夜歌,萬古志士情。(《陸游詩詞賞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