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強兵

富國強兵

富國強兵,指的是使國家經濟繁榮富有,武裝力量強盛。《管子》一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管仲學派的“富國強兵”思想,富國與強兵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富國是強兵之本,只有國富,國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財力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國強兵
  • 外文名:Rich military power
  • 出處:《管子
  • 讀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 近義詞強兵富國
成語解釋,成語典故,辯證關係,社會影響,

成語解釋

【釋義】使國家經濟繁榮富有,武裝力量強盛。
【用法】: 作定語;指國家富足,兵力強大

成語典故

管子》一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管仲學派的“富國強兵”思想,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
①以富民為前提。“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治國》),民富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同上)。
②以農業為基礎。“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同上)。
③採取政治、經濟和軍事相結合的措施。“作內政而寓軍令”,“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農、工、商”各就其業,各盡其力;“參其國而伍其鄙”,“武政聽屬,文政聽鄉”,使民忙時務農,閒時習武(《小匡》)。這樣,就可以使國家平時保持雄厚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戰時具有衛國制敵的堅實基礎,守則固,攻則勝。
晚清時期,魏源學習和掌握西方先進技術,作為富國強兵的重要條件,提出“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富國強兵”(《聖武記·道光洋艘征撫記》)。

辯證關係

富國與強兵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富國是強兵之本,只有國富,國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財力基礎。強兵也是富國的重要保證,沒有鞏固的國防,一旦外敵入侵,經濟建設就無法進行;為了保持一個安全的經濟建設環境和生活環境,必須建立與國家地位相適應的國防。這是社會發展史反覆證實了的客觀規律。

社會影響

毛澤東批判地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富國強兵思想,在革命戰爭時期,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支援戰爭的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進一步提出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關係的理論。他指出,國防不可不有,為了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但只有經濟建設發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
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進一步指出,國防建設要服從經濟建設的大局,國家經濟力量強了,就可以拿出比較多的錢更新武器裝備,加強國防。富國是強兵的基礎,但國富不一定兵強;國家經濟條件是國防力量的物質基礎,而不是國防力量本身。國家經濟力量要變成為國防經濟實力,還要通過一系列轉化環節,如國:防工業和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武器裝備生產能力的形成等,因此,要富國強兵,就必須在大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以適度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來加強國防建設,使國民經濟和國防力量取得協調一致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富國強兵的內容及途徑也在變化。與農業手工業時代相比,現代國富的標誌,已不僅是粟帛鹽鐵,而主要是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發達的工農業生產;現代的兵強已不是刀槍劍戟及其兵士,而是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和素質優良的合成軍隊。從發展的趨勢看,世界許多國家通過增強以經濟、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特別注重發展高新科學技術,增強經濟實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實現富國強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