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張吏日》的作者是宋朝詩人汪炎昶,精彩詩句:勁翮刷雲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濤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寄贈張吏日
- 作者:汪炎昶
《寄贈張吏日》的作者是宋朝詩人汪炎昶,精彩詩句:勁翮刷雲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濤漸。
《寄贈張吏日》的作者是宋朝詩人汪炎昶,精彩詩句:勁翮刷雲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濤漸。咀霞嚼雲香滿髯,魏公之孫顏朱覘。嵐光染秋迸疏簾,喔詩屢禿霜毫尖。岷峨清風颯帷幨,刮磨幽翳輝銀蟾。剖析不構雁鶩鉗,或馬驟畈迂術箝。鹿門煙蘿扃鍒...
《寄贈張縣丞》是宋代詩人呂南公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二年來往南豐路,飽聽鄉民說縣丞。剛果已如秋漢鶚,潔清仍似玉壺冰。室無奸吏縱橫入,門有書生旦暮登。何事廉車帷幕厚,不將高位待賢能。作者簡介 呂南公, 宋建昌南城人,字次儒,號灌園先生。神宗熙寧中一試禮闈不遇,度不能逐時好,退築室...
《寄贈張隱君》是明代詩人劉崧創作的一首雜言詩。作品原文 寄贈張隱君 仙人身著紫綺裘,昨者來自南陵州。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疊嶂之危樓。煙光涌翠當碧落,石瀑飛嶂鳴清秋。庾公謝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飄然戲笙鶴,南過三湘去。落日下洞庭,長歌攬巫楚。楚王台榭杳靄間,青鳥飛去何時還。三十六天...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昌黎(今遼寧義縣),世稱“韓昌黎”,又稱“韓吏部”“韓文公”。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廣東潮安)刺史、國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職。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
贈王侍御 將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寄盧庾 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御 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 同長源歸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方中聞李儋過門不訪聊以寄贈 同德精舍養疾寄河南兵曹東廳撥 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 同...
最不好理解的,是那吳佩孚十四省聯軍的秘書長張其鍠。該張即非卒伍出身,也不是封疆大吏,也未見有任何軍功,也未曾領軍獨當一面,只是一介儒生,參與吳之幕府捉刀而已,卻少將中將一路走來,後又得授上將,搞不懂這之中有什麼貓溺。若以曾任要職計,則65人中,有5人擔任過國家元首,即黎元洪、馮國璋、曹錕、...
種瓜113 台上遲客114 晚出灃上贈崔都水114 寄令狐侍郎114 野居書情115 第五章 仕於長安為比部員外郎時期 始除尚書郎別善福精舍119 答趙氏生伉119 相逢行120 途中書情寄灃上兩弟因送二甥卻還120 送宣州周錄事120 詠徐正字畫青蠅121 和張舍人夜直中書寄吏部劉員外121 送蘇評事122 夏冰歌122 ...
明·陳子龍《贈濟南張公總憲南台序》:今上之十有二年,南京都察院都御史缺,吏部以聞,天子以濟南張公有剛毅之德、塞淵之度,起公田間,命掌院事。先是,公嘗總憲於留都,天子嘉尚其績,詔領北台。海內益仰其風采,而公累疏乞休予告,顧天子心獨重之。至是,公凡三領台事雲。……今觀張公自束髮登...
明 何景明 《寄贈張方伯》詩:“行人尚聞歌 叔度 ,童子猶思迎 細侯 。”裴曰修字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南昌新建人,清代名臣、文學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吏部侍郎、軍機處行走、禮、刑、工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諡文達。曾奉命與魯、豫、皖三省巡撫巡視黃河,劃疏浚之策...
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請吏護之,遂不及於難。鄭厚張之德甚,因飾饌以命張,中堂宴之。復謂張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猶君之所生也,豈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之禮奉見,冀所以報恩也。乃命其子曰歡郎,可十餘歲,容甚溫美。次命女曰:鶯鶯,出拜爾兄...
人日寄贈楊機部太史充東宮講官 【29歲】玉樹朝暉接畫轓,橫經青禁日臨軒。鳳條已見棲苟邃,龍翰還應讓邴原。(機部以講席讓予座師黃石齋先生。)彩勝競傳春綺麗,御香分賜夜清溫。知君罷講西池上,可憶垂綸傍海門。【考證】《明史 楊廷麟傳》:“崇禎十年冬,皇太子將出閣,充講官兼直經筵,廷麟具...
楊畋大概在嘉祐三年(1058年)中歸朝任三司戶部副使,官階也升為吏部員外郎。是年續在京師擔任國子監直講的梅堯臣曾贈他詩一首,題為《楊樂道留飲席上客置黃紅絲頭芍藥》,詩中云:“我亦愛明月,常滿不願落,上弦過楊侯,乃值寒雨作,共飲三四人,不覺傳鳴柝。”是年八月辛亥,宋廷原本委任他以戶部副使...
寄許生雪江三首(選二)閒居 宗子相墓 七歌(七首選四)哭槨兒五首(選二)村塾示諸徒 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 銅雀台 詆水 贈瓮山無方上人二首 追憶莫愁湖納涼 嶧山 山寺 贈博也上人 喜雨 弘量上人精舍二首 題畫 悍吏 私刑惡 撫孤行 別梅鑒上人 再到西村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芭蕉 梧桐 山中雪...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059 田家三首(選一)060 柳州峒氓060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061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062 漁 翁062 江 雪063 拾 肆 “肯將衰朽惜殘年”的韓愈064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066 短燈檠歌067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067 游太平公主山莊068 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068 晚 春069 早春...
示江南大小諸吏 凱旋言懷 示江南浙江守土諸臣 為考試嘆 靜坐讀書自喻 趙執信:道旁碑 氓入城行 兩使君 沈德潛:制府來・並序 鄭 燮:私刑惡・並序 愛新覺羅・弘曆:賜大學士張廷玉 雜 詩 割麥行 蔣士銓:梅花嶺吊史閣部 張問陶:贈韓介堂廷秀同年,時新選陝西 平利縣 四月二十九日南城得代留別官吏 望...
俄聞人語,悵然而歸,寄贈《踏莎行》云:“醉柳迷鶯,懶風熨草。約郎暫會閒門道。粉牆陰下待郎來,蘚痕印得鞋痕小。花日移陰,簾香失裊。望郎不到心如搗。避人愁入倚屏山,斷魂還向牆陰繞。”後竟諧伉儷焉。竊杯女子詞 徽廟時,上元張燈,許士女縱觀。一女子竊匿所飲金杯,衛士見之,押至御前。
初,娶宗女,隸籍右選,監太原工作,有貴人子同事,驕倨不相下。鑄廉得盜工作物,屏侍吏,閉之密室,以杖數曰:“來,若某時盜某物為某用,某時盜某物入於家,然乎?”貴人子惶駭謝“有之”。鑄曰:“能從吾治,免白髮。”即起自袒其膚,杖之數下,貴人子叩頭祈哀,即大笑釋去。自是諸挾氣力頡頏...
論修養帖寄子由 導引語 錄趙貧子語 養生難在去欲 陽丹訣 陰丹訣 樂天燒丹 贈張鶚 記三養 謝魯元翰寄(日耎)肚餅 辟穀說 記服絹 記養黃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齒 龐安常耳聵 夢寐 記夢參寥茶詩 記夢賦詩 記子由夢 記子由夢塔 夢中作祭春牛文 夢中論左傳 夢中作靴銘 記夢 夢南軒 措大吃飯 ...
至公元八零六年(唐憲宗元和元年),兩人又同時移職江陵,韓愈任法曹,張任功曹,期間張曾病,韓愈於李花將盛之季探訪。不日張又任邕州經略使判官,遠涉南荒,至寒食日,韓愈出遊,張贈憶花詩九篇與韓愈,韓愈見桃李綻放,又得知張所作詩,憶詩思人,感慨頗多,夜形之於詩,並遠寄張,即是此詩。詩詞原文 寒...
己丑五日 明遠樓春望 春宴(物與吾何異)丙戌十六夜月 古意 望極(二 一)登臨(二 一)下吏 獄夜雷電暴雨 野戰 得家書 撥悶覃園 野風 繁台歸集 河上秋興(十 二)春宴(白首聞歌異)熊子河西使回三首 東園偶題 酬京師友人見寄作 送秦子 寄錢水部榮 憶何子 田生聞余浩然訪於東郭花下*集(二 一...
長安交遊者一首贈孟郊 孟生詩 利劍 重雲一首李觀疾贈之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 答孟郊 古風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 忽忽 汴州亂二首 贈河陽李大夫 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 贈張徐州莫辭酒 齪齪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 雉帶箭 嗟哉董生行 鳴雁 駑驥 贈族侄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歸彭城 ……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卷二 ...
題畫寄姚晉侯 送孫無言歸黃山 送姊丈趙退思歸湄潭 寄贈李制府平西山 訪龔柴丈山中 秋蘭和柴丈 題王西樵吏部《桐陰讀書圖》湖上送王子荊憲副歸江北 清明後三日集吳山超然台 吳太守與詩堂落成 從征美人燈和王玉映 愛山台宴集 作畫贈唐祖命中翰系以詩 遂安留別姚明府 訪吳太守園次題贈 贈吳吳興園次 題...
愛此丘中物,煙霜盡日看。無窮碧雲意,更助綠窗寒。燕居 秋齋膏沐暇,旭日照軒墀。露重芭蕉葉,香凝橘柚枝。簡書隨吏散,寶騎與僧期。報國得何力,流年已覺衰。寄黔府竇中丞 漢臣旌節貴,萬里護牂牁。夏月天無暑,秋風水不波。朝衣蟠艾綬,戎幕偃雕戈。滿歲歸龍闕,良哉佇作歌。書樓懷古 何獨文翁化...
我從此就要去東海垂釣,釣得大魚即寄與諸位知己,與好友共享知交之情。創作背景 李白此詩以樂府古題寫自己安史之亂後的遭遇。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春天,李白因避安史之亂,離開宣城南赴剡中途中,遇大書法家張旭於溧陽,作此詩以贈張。《李太白全集》王琦註:“是詩當天寶十五載之春,太白與張旭相遇於...
陳昱被冥吏誤追 豬母佛 王翊夢鹿剖桃核而得雄黃 徐則不傳晉王廣道 先夫人不許發藏 記范蜀公遺事 記張憨子 記女仙 池魚踴起 孫掻異人 修身歷 技術 醫生 論醫和語 記與歐公語 參寥求醫 王元龍治大風方 延年術 單驤孫兆 僧相歐陽公 記真君簽 信道、智法說 費孝先卦影 記天心正法咒 四民 辨五星聚...
劉繪:“張君十四著才名,橫筆風煙動錦城。二十射策明光殿,天子稱詞似馬卿,憶昔江州識君面,絳唇綠鬢子相見,匠門老吏嘆終童,金閨學士迎王粲。慚子衰髯悲秋風,羨君文藻爭春艷。”(《長歌贈張瀘山》)王世貞:①定軍之西,忽隕巨星。涪巴涸流,岷峨權傾。廟隳偉棟,國隤長城。(《祭張肖甫太保文...
寄贈許璋少府 姚鵠 若說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公庭唯樹石,生計是琴書。詩句峭無敵,文才清有餘。不知尺水內,爭滯北溟魚。寄雍陶先輩 姚鵠 知音杳何處,書札寄無由。獨宿月中寺,相思天畔樓。露凝衰草白,螢度遠煙秋。悵望難歸枕,吟勞生夜愁。寄友人 姚鵠 西風又開菊,久客意如何。舊國天涯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