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張襄州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注釋翻譯,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張襄州(1)
襄陽州望古來雄,耆舊相傳有素風(2)。
四葉表閭唐尹氏,一門逃世漢龐公(3)。
故家遺俗多應在,美景良辰定不空(4)。
遙憶習池寒夜月,幾人談笑伴詩翁(5)。
注釋翻譯
(1)張襄州:襄陽人張問。張問(1013——1087),字昌言,襄陽人。仁宗景祐初進士,通判大名府。為府吏持詔奪民田事,上書朝廷。仁宗諭大臣曰:“吏用心悉如問,何患赤子之不安也。”擢提點河北刑獄。徙江東、淮南轉運使,加直集賢院、戶部判官。神宗熙寧四年(1071),貶知光化軍。未幾,復為河北轉運使、知徐州。入為度支副使,拜集賢殿修撰、河東轉運使。熙寧末,知滄洲。元豐間,歷知河陽、潞州。哲宗元祐元(1086),為秘書監給事中。二年卒,年七十五。張問是一個清正廉潔、關心民生疾苦,而且敢於直言進諫的官員。與蘇軾兄弟、黃庭堅、范祖禹等均有詩歌唱和。
(2)州望:州中的名門望族。 “耆舊”,故老。年老的舊好。素風:純樸潔白的家風或遺風。蘇軾《題永叔會老堂》:“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
(3)四葉:四代。“唐尹氏”,唐代襄陽孝子,四代皆受到表彰。《襄陽府志》 卷26《耆舊》有傳云:“尹懷,字守中,襄陽人。性淳至,恪於敬養。母卒, 銜戚逾禮。貞觀中特蒙旌表。時年十三,結廬墓側,志將終焉。奉父殫力南畝, 任勤茹辛,色養彌篤。父疾,巾裳不解,。父卒,廬墓以棲,畚土成墳。朝夕號慟,紫芝產墓側。州將楊洪奏乞旌表。龍朔中,刺史封道洪改其里為南陔里。 張柬之為記其事。子慕先,字冬筠。孫仁恕,字南金。皆有孝行,俱被旌表。於是,一門四闕。”又在《藝文》中,載有元代《重建唐尹氏孝德碑記》一文。“尹懷”作“枰”;“字守中”作“字守均”,未知孰是。
龐公:東漢末年襄陽隱士。習鑿齒《襄陽記》:“龐德公,襄陽人,居沔水上,至老不入襄陽城,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息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 荊州牧劉表數延請,不能屈,乃自往候之。謂公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其所棲;龜鼉穴於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趨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但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每釋耕於隴上,妻子耨於前。表詣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之間而不肯當祿,然後世何以遺子孫乎?’公曰:‘時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 雖所遺不同,亦不為無所遺也。’表曰:‘何謂?’公曰:‘昔堯舜舉海內授其臣而無所執愛,委其子於草莽而無所矜色,丹朱、商均至愚下,得全首領以沒;禹湯雖以四海為貴,遂 以國私其親,使桀徒南巢,紂懸首周旗而族受其禍,夫豈愚于丹朱、商均哉,其勢危故也。周公攝政天下而殺其兄,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羹,居蓬蒿之下,豈有若是之害哉?’表乃嘆息而去。”
(4)故家:故鄉,家鄉。“美景良辰”,指秀麗山水景色和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