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土壤

寂靜的土壤

《寂靜的土壤》是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龔子同、陳鴻昭、張甘霖3位著名土壤學家共同創作的國內首部大型土壤科普著作,於2015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舉行了首發式,第3次印刷版已上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寂靜的土壤
  • 別名:Silent Soil
  • 作者:龔子同、陳鴻昭、張甘霖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46080-6
  • 類別:土壤/生態/環境
  • 定價:59.00
  • 開本:720×1000 1/1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創作背景,社會評價,衍生作品,

內容簡介

被我們踩在腳下並不起眼的薄薄一層土壤,與人 類的關係極大。土壤是人類的“搖籃”,是農業之本 ,也是糧食安全、水安全和*廣泛的生態系統安全的 基礎。3位作者長期從事土壤科學研究,根據自己對土壤和土壤科學的認識、反思和感悟寫成此書。
本書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土壤的前世今生,從敘述土壤的生產功能、環保功能、生物基因庫功能等8大功能開始,解析土壤形成多樣的自然條件和複雜的社會環境;第二部分,土壤學的歷史文化,論述土壤學歷史上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及其在土壤學發展過程中澱積的文化內涵;第三部分,我們的土壤夢,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當前土壤面臨的挑戰和美好的未來。
本書內容充實,富有理念,也很實際,同時包含大量土壤景觀和土壤剖面的精美圖片,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目錄

前言
第1章 土壤的功能
1.1 土壤功能的基礎
1.2 土壤八大功能
1.3 土壤功能的改變
第2章 土壤的起源與發展
2.1 地球——人類共同的家園
2.2 土壤觀念和認識的發展
2.3 土壤起源與發展
第3章 土壤與人類社會發展
3.1 從人類的起源說起
3.2 早期社會
3.3 農牧業發展以後
3.4 產業革命以來
第4章 土壤學的重大成就
4.1 李比希的“礦質營養學說
4.2 湯普森和韋的“土壤吸附—交換學說”
4.3 道庫恰耶夫的“土壤發生學說”
4.4 黑爾里格爾和惠爾法斯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
第5章 土壤環境異常與土壤環境事件
5.1 環境條件與生物有機體的內在聯繫
5.2 土壤環境異常和人體健康
5.3 硒、氟、碘的空間分異與地方病
5.4 農業開發中的土壤環境事件
5.5 現代工業化條件下土壤環境事件
5.6 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土壤生態事件
第6章 土壤文化傳天下
6.1 “土壤”一詞是世界性的
6.2 諾貝爾文學獎中的土壤情結
6.3 世界名家談土壤文化
第7章 中國的土壤文化
7.1 土壤文化源遠流長
7.2 古代土壤文化
7.3 文學、科技界的土壤文化作品
7.4 土壤文化的傳承
第8章 中國土壤與成土條件
8.1 自然條件與土壤
8.2 土壤類型和資源
8.320 世紀幾部綜合性土壤專著
8.4 全國土壤普查
8.5 土壤科學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貢獻
第9章 中國土壤利用面臨挑戰
9.1 土壤利用特點
9.2 土地占用
9.3 土壤侵蝕
9.4 土壤荒漠化
9.6 土壤養分貧瘠化
9.7 土壤污染
9.8 土壤酸化
第10章 我們的土壤夢
10.1 土壤科學為我國國民經濟作新貢獻
10.2 保護土壤,建立新型城鄉一體化生態系統
10.3 提高全民土壤文化水平
結束語
後記

作者簡介

龔子同 1931年10月生,江蘇海門人。1954 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早年留學蘇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主著《中國土壤系統分類》(1999年)、《土壤發生與系統分類》(2007年)、《中國土壤地理》(2014年)等專著10餘部。長期為WRB 指導委員會委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次。
陳鴻昭 1936年4月生,廣東揭陽人。1959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理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土壤地理分布、分區與製圖、土地資源調查評價、土壤地球化學等研究。參寫《中國土壤》、《西藏土壤》等專著25部,參編地圖集7本,發表論文140多篇。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4次。
張甘霖 1966年8月生,湖北通山人。1987 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土壤與農業化學系,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土壤發生分類、土壤地球化學、土壤地理等研究。曾任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土壤發生委員會主席等職務。發表論文300 多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次,省部級成果獎4次。

創作背景

《寂靜的土壤》的寫作,首先得從這本書的倡導者龔子同先生說起。他熱愛土壤,早就與土壤科普結緣,有夢想、有規劃、有行動。1954年,他從浙江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第一次出差就到海南島,在李慶逵先生領導下,參加海南島自然科學綜合考察隊,把紅旗插上五指山。歸來後寫成《我們攀登了五指山》,1956年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3萬多冊。此後在長達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走遍全國各地、涉足近30個國家,馳騁於土壤調查、土壤地球化學、土壤資源改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無論到基層蹲點、田間調查,參加野外考察、學術會議、國際交流訪問,他總是用隨筆講述與專業有關的風土人情和故事,饒有趣味。他勤學習、常思考和廣泛的興趣愛好也感染了他周圍的同事和學生們。2001年退休後,被大家推選為南京土壤研究所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首任理事長,主編的“五色土”內容豐富,反映土壤科技工作者為祖國做貢獻的科研人生,頗受歡迎。2013年,他在承擔的專著出版後,找我們商量,要把對土壤和土壤科學的看法、反思和感悟寫成科普著作,以償還積壓在心中多年的願望。當然寫書客觀上有困難,然而出於我們對土壤學的感情,並擁有一定原始素材、諳熟土壤學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一些積累,就著手寫作。二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和機遇。隨著工業的發展,對土壤過度索取,造成生態失衡,人地關係尖銳。在總結經驗基礎上,人們意識到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回歸人土共存共榮天人合一的大環境,地球上的生命才可持續。土壤科學研究不能再僅以土壤作為一個實驗樣品,而應加強學科交叉、滲透和綜合,既重現自然條件又考慮經濟社會條件,還要聯繫當前的社會實踐,這是當下國際土壤學發展的趨勢和理念。沒想到在本書快定稿時,恰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又得知2015年“國際土壤年”、中國土壤學會成立70周年等信息,寫這本書與這幾件大事契合,真是機緣巧合。

社會評價

圖書上市一年以來,收穫國內外廣泛關注與好評。美國土壤學家Arnold,日本土壤學家永冢鎮男、久馬一剛,俄羅斯土壤學家羅斯里科娃,法國土壤學家Volkoff等人來信、郵件對該書出版表示祝賀與讚賞。永冢鎮男在日本《土壤學家雜誌》上發表書評,詳細介紹了該書並認為是"值得推薦、務必一讀的好著作"。國內土壤學家和生態學家王兆騫、李天傑、朱鶴健、王秋兵、吳達高等教授在《土壤》、《土壤通報》和《生態環境學報》等相關領域期刊發表了對該書的評論文章。新聞媒體方面,中國科學報科學網搜狐網騰訊網、《土壤觀察》微信公眾號等紛紛給予積極評價,社會影響廣泛。
  1.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振聲院士為本書題詞:“寂靜的土壤養育著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
寂靜的土壤
《寂靜的土壤》
2.美國農部水土保持司原主任Dick Arnold來信高度評價《寂靜的土壤》,認為這是“對土壤科學感興趣的中國人準備了這樣一部傳世之作”。
3.把土壤寫活了
文/王兆騫 (浙江大學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教授)
來源:《土壤》(2016年第1期)
有幸再讀龔子同等同志新作《寂靜的土壤》,如飲佳茗,回味無窮。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看似寂靜,實則生機勃勃的大地土壤的深刻認識與理解。字裡行間處處閃露著一位畢生貢獻給土壤研究的學者對土壤——這位大地母親的熾熱的感情與無比崇敬。作者是用“心”在寫,帶給讀者的也就會是用心去讀。
從章節內容鋪排直到觀點、內容、事例的敘述無不表露出作者以地球生態系統和土壤生態系統的觀點來觀察與研究土壤。這就如實地把土壤寫活了。因為土壤本來就是活的,需要愛撫,特別是人類的愛撫與培育。
這本書既反映時代又符合發展需要,是一部既能深入而又能淺出的說理透徹、舉例恰當的好書,是一部包羅歷史與現代土壤科學成果的巨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 在讀者面前。
4.我國首部系統講述和詮釋地球土壤的科普書籍
來源:《土壤》(2016年第1期)
龔子同等我國知名的幾位土壤學者撰寫的最新出版的講述土壤故事的科普讀物《寂靜的土壤》,可說是我國首部系統講述和詮釋地球土壤的科普書籍,彌加珍貴。欣讀之餘,感想多多。
該書以土壤學者專業和文化的獨特視角,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地講述了地球土壤的特性、功能、前世今生和豐富的多樣性;土壤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土壤科學發展歷史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響;面對地球土壤凸顯的重重危機,作者在呼喚世人對地球土壤的認識和思考,如何保護好和珍惜這一支撐地球綠色生態系統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自然資源,使之可永續利用和發展。它是關係到保障人類能否健康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筆者認為該著是一本脫離了枯燥乏味的專著思維邏輯束縛,而能引人入勝、回味無窮、雅俗共賞、值得人們認真閱讀的好書。令筆者感到意猶未盡或略感不足的是,需要更加讓人們認識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具備類似地球地表系統自然條件的星球,特別是能生長綠色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地方才可產生和存在這獨一無二的地球土壤。
5.把專業工作與理念、夢想相連是此書高品位的體現
朱鶴健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來源:《生態環境學報》(2016年第1期)
龔子同教授送給我一本他與同事合著的、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寂靜的土壤》新作。作者說這只是科學普及書。我讀完此書,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這是過去讀土壤讀物所不曾有過的清新感覺。
似是通俗而不通俗,蘊藏許多深邃的科學道理;似是專業而不專業,涵蓋了許多喜見樂聞的故事。此書應是兩者相結合的共同體,謂之奇葩而不為過。此書對普通讀者與專業讀者都有很強的可讀性,我找不到恰當的辭彙來形容,只好借用“雅俗共賞”四個字。
世人認識土壤之重要多止於“萬物土中生”。此書歸結土壤有八大功能,從生產引伸到環境與文化層面,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技巧,用活生生的歷史事實,呼喚世人要關愛土壤。
我讀過不少土壤科普讀物,記憶中似乎都是描述技術情節,能像此書這樣高度理性表達,似不多見。書中把土壤喻為母親,哺育代代相傳的人群,演繹世代文明。發出吶喊,若不善待土壤,地球災難將會降臨。這般說理,怎不令人動之於情,回歸良知,熱愛土壤。
濃郁文化氣息突顯此書特色,此書引述土壤的燦爛文化。土壤學術先驅者留下珍貴的土壤文化遺產,那都出於愛土之心,獻身於土的精神,值得今人珍惜。詩人墨客留下許多歌頌土壤的讚歌,升華我們熱愛土壤、熱愛自然的思想。我曾承受過野外生活的勞苦,也為土壤研究效益難以短期兌現而苦悶,幾十年苦苦求索,卻未想過去想分享的就在身邊的精神美歺。此書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這個美好精神家園的大門。
把專業工作與理念、夢想相連是此書高品位的體現。我特別欣賞書名“寂靜的土壤”。我於1953年從大學畢業後一直與土壤打交道,至2016年有 63 年的歷史,深切體會到土壤是寂靜的,土壤工作也是寂靜的。因為土壤改良利用的效益是長期的,難以立即兌現,容易被世人忽視,所以土壤工作常常處在“寂靜”狀態。但它又是長效的,根本性的,忽視它,正如此書所言,“寂靜的土壤可能不再寂靜”。
我舉一個事例:近期我見到農民喻為“空中綠化”的景象,那就是在土壤流失地區只顧造林,追求綠化率,無意改良土壤,結果林木因土壤瘠薄,長得細弱,呈現遠看綠油油,近看水土流,有綠化之名,而無保土之實。這種情景警示了不能怠慢土壤。此書借“寂靜”之詞給專業工作者很好的啟示:要像土壤一樣,樸實無華,任勞任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只要耐得住寂靜,才能確保土壤寂靜。這將大大地提高我們專業工作者的思想境界。
此書還引導讀者構建“讓土壤回歸自然,與萬物共榮,期盼人人都來愛土、護土、用好土”的美夢。達到“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的目標。可是這個目標“路還很長,任重道遠”。此書提示這既是土壤科學工作者的責任,也是眾人共同的責任。
龔子同教授是中國卓有成就的土壤科學家,研究成果纍纍,他創建了中國土壤診斷學分類體系,為中國土壤科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已屆耄耋之年,還騰出手來,做了學術回歸人民的事跡,體現出一個土壤學者的情懷,令人起敬。書中學習所得,敬志於此,以示敬佩之情。
中國科學報專門撰文推薦該書,認為該書“專業卻很通俗”,能夠“喚起公眾對土壤的重視”。
7.《土壤觀察》微信公眾號多次撰文給予積極評價。

衍生作品

  1. 土壤那么美,你不去看看?
  2. 土壤:地球的皮膚
  3. 土壤不“土”,滿滿都是文化~
  4. 土壤形成,究竟要多久?
  5. 土壤健康密碼:這裡的土壤很特別~
  6. “泥巴”如何走入博物館
  7. 寂靜的土壤要說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