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饗的故事

宴饗的故事

《宴饗的故事》是2009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全書跨越五千萬年的時空背景,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食物的歷史以及食物對社會和地球生態系統的巨大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宴饗的故事
  • ISBN: 9787209047975
  • 頁數: 343頁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信息,商品描述,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基本信息

平裝:正文
語種: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09047975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在《宴饗的故事》中,作者馬丁·瓊斯藉助於最新的考古科技手段,為我們重建了食物發展的歷史——從黑猩猩分享獵物的場景到大學教授們參加的正式宴會-從羅馬帝國的盛大酒宴到電視快餐,以及貫穿人類飲食歷史的驅動力。
今後你再與家人或朋友聚會分享食物時,或許要問問自己,人類為什麼會擁有這種其他大多數動物都不具備的獨特儀式?人類和平地坐下來共享食物在自然界著實是個不舊尋常的現象。也正是這種現象,對全球的環境以及人類社會的進化歷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么,這種對於其他動物而言陌生而又頗有影響力的行為,究竟如何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馬丁·瓊斯 譯者:陳雪香 解說詞:方輝
馬丁·瓊斯(Martin Jones),劍橋大學考古系喬治·皮特一利弗斯教授,長期致力於人類早期食物遺存的考古學研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擔任“古代生物分子研究首創計畫”的主持者,該項目開創了將多種重要考古科技新方法套用到古代食物遺存研究領域中的先例。作者還著有The Molecule Hunt:archaeology and the search for ancient DNA等。
陳雪香,女,山東大學考古系講師、山東大學生物學流動站博士後,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植物考古。
方輝,男,山東大學考古系教授、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商周考古。

目錄

地圖目錄
插圖目錄
1.再現火塘邊的故事
2.人類是否與眾不同——猿的進食方式
3.圍獵大型動物
4.火、炊煮與大腦的發育
5.飲食與命名
6.陌生人之間
7.宴饗的季節
8.等級制度與食物鏈
9.宴飲之目的
10.遠離火塘
11.食物與靈魂
12.全球食物網
參考文獻
插圖致謝
地圖致謝
編後記

序言

真正的大學者一般都是平易近人,從不裝腔作勢,馬丁·瓊斯(Manin Jorles)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大學者。
馬丁是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的教授。英國的大學體系與我國很是不同,一所大學的每個學科方向僅有一個教授席位(Professorship),通常冠以捐助人及家族名稱,例如著名的“盧卡斯數學教授”(Lucasiall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就是劍橋大學的數學教授席位,其第二任是牛頓,現任(第17任)是霍金。但是,劍橋大學考古系卻有個例外,同時擁有兩個考古學教授席位,一個是“迪斯尼考古學教授”(Disney Professor of Archaeology),現屬於系主任格雷姆·巴克博士(Dr.Graeme Barker),另一個是“喬治-皮特一里弗斯科技考古學教授”(George Pitt-Rivers Professor of Arcllaeological Scierice),是新為馬丁而設立的(首任),由此可見馬丁在英國乃至國際考古學界的學術地位。馬丁的學識非常廣博,他是個考古學家,但他的研究同時又涉及生物分子學、放射化學、植物學等自然科學研究領域。他曾撰寫的另外一本書是《分子的搜尋——考古學與古代DNA的探索》(The Molecule Hunt:ArchaeoJogy and the Search for Ancient DNA)。將前沿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與傳統的人文科學研究課題緊密結合,這就是馬丁的研究特點。
馬丁待人謙和,頭次見面,他總是要求對方直呼其名“馬丁”。久而久之,我已經習慣於向別人介紹他為“馬丁博士”,而忽略了他實際是姓“瓊斯”,正確的稱呼應該是“瓊斯博士”(馬丁與《奪寶奇兵》中的考古大俠“瓊斯博士”既沒有親屬關係也沒有學術來往,他倆同姓同身份同專業純屬巧合)。馬丁為人低調,在各種學術會議上他總是以普通學者的身份參與討論,不論對方是教授還是學生,他都能夠認真地聆聽,平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至於許多人在會議結束時,都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馬丁-瓊斯教授。
真正的學術著作一般都是通俗易懂,從不故弄玄虛,正如這本《宴饗的故事》。
《宴饗的故事》的宗旨是探討飲食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吃出文化,吃出品位”,這是當今在餐桌上時常能夠聽到的一句調侃,但人們也許並沒有意識到,“吃”與“文化”之間確實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飲食不僅是為了生存,而且帶有文化的烙印,這是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吃什麼,怎么吃,在哪裡吃,什麼時間吃,與誰一起吃,所有這些與飲食相關的人類的基本行為,實際上都受到了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甚至制約。例如,中國古代文獻所記述的“肉食者”(《左傳·曹劌論戰》),就是將特定人群所吃的食物種類作為其社會等級的標誌。再例如,世界上許多宗教信仰或文化傳統在食物種類或飲食方式上有其特定的禁忌,這類例證俯拾即是,不必贅述。許多人也許還記得,2002年在日本和韓國舉辦第17屆世界盃足球賽,由於韓國的飲食傳統有吃狗肉的習慣,遭受到一些西方組織和團體的強烈抵制,最終導致國際足聯的官員和韓國政府的相關部門不得不出面專為狗肉問題進行外交斡旋,以確保足球比賽的順利進行。狗肉、足球、政治,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如此糾纏不清,可見飲食與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所以,探討飲食與文化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嚴肅高深的科學課題。
《宴饗的故事》以人類分享食物的行為作為引線,系統地向讀者展示了人類飲食的歷史,以及主導著人類飲食發展與變化的文化背景。這是馬丁凝聚了他幾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匯集而成的一本學術專著。雖然是學術專著,但編寫體例和文字敘述卻十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例如,書中的許多篇章的開頭都是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作為引子,但這些故事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根據某個考古發掘出土的遺蹟和遺物,經過科學的分析復原而成的。再例如,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考古發掘和田野考察的成果,以及科技考古的實驗室測試和分析結果,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這些枯燥的考古實物證據和科技考古實驗測試數據,而是如同講故事一樣,來龍去脈,娓娓道來,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中了解到了這些與飲食歷史相關的考古成果,領悟到了飲食與文化的關係。
《宴饗的故事》這本書翻譯得又快又好,應該感謝陳雪香博士為此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這本書的英文版原著是2007年才出版的新書,我也是在今年秋季才得到馬丁贈送的一本原著。說實話,當我被邀請為本書撰寫序言時,英文版原著我尚未讀完,這本書後半部分我讀的是陳雪香博士翻譯本的底稿。雖然說我曾在國外學習生活了整10年,讀英文原書是不會有問題的,但畢竟是中國人,還是感覺讀翻譯的中文版來得爽快。當然,這還因為陳雪香博士翻譯得漂亮,不僅內容準確,而且文筆也很流暢。翻譯是一件艱苦的創造性工作。說其艱苦,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要對原文有很深的理解,不僅要讀懂還應讀透。說其有創造性,是指在翻譯過程中除了要忠實原意外,還應儘量將文字翻譯得通順流暢,這不僅需要有很高的外文水平,又需要有紮實的中文功底。我曾將已經讀過的英文原著的前半部分與中文譯本相互對照了一下,陳雪香博士的翻譯不僅在內容上忠實於原著,而且在文風上體現出了原書的風格,生動流暢,可讀性很強。
民以食為天,飲食的問題是人生的基本問題。《宴饗的故事》講述的人類的飲食歷史,這不僅是個專業學者關注的學術課題,也是個大眾讀者感興趣的知識問題,再加之豐富翔實的考古實例,生動活潑的文筆,我相信,不同的讀者都可以從閱讀中獲得知識和樂趣。對專業讀者而言,可以通過本書獲取相關的考古資料和科研數據,對如何開展研究得到一些思路和啟示;對大眾讀者而言,可以通過本書認識人類的飲食歷史,了解考古學這個帶些神秘色彩的學科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知識。

後記

余秋雨先生說過:一名考古工作者,必須具有詩人的情懷和科學的實證態度。馬丁作為劍橋大學考古系兩個考古學教授席位的擁有者之一,其專業素質當不容置疑。在編輯過程中,我時常沉浸在一個個原始捕獵和人們圍坐暖融融的火塘邊聊天的場景中,仿佛已經跨越了時空和地域。馬丁的浪漫情懷給嚴謹、嚴肅的考古學披上了一層令人迷醉的輕柔外衣。這也正是本書《宴饗的故事》名稱的由來。科學,在馬丁筆下,既是嚴肅的又是令人著迷的。
宴饗的故事,或者說飲食的歷史,不過是人類發展史中很小的一支。但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以小見大,讓您得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馬丁教授筆下的圖景,開闊我們大家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在輕鬆的閱讀中,開啟我們的逾時空文化之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