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碉樓,一種既像碉堡,又像高樓的客家民居特色建築。早期碉樓主要是客家人為防禦土匪騷擾而建,後來,防禦的意義漸弱,逐漸轉變為生活居住用,有的還直接用作商鋪。到了晚期,建碉樓已成為風俗,許多在海外發達的華僑回到故鄉後,為彰...
碉樓是一種特殊的中國民居建築,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國分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是廣府民居之一。1855年至1867年隨著客家人的遷入,開平土地上爆發了一場本地人和客家人的恩怨鬥爭。當時開平本地人出海外經商、工作...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境內,是廣府建築之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
深圳觀瀾現存的客家碉樓已經只剩下114座,年代最早的建於清代嘉慶到道光年間,距今約250多年歷史,年代最晚的建於20世紀30年代左右。觀瀾的碉樓,建築形式、結構造型逐漸由純客家風格向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演變,鮮明地反映了近代深圳中西...
鳳崗客家碉樓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大約120座碉樓分布在油甘埔村、竹塘村、三聯村、黃洞村、塘瀝村、天堂圍村等地。據可考史料,現存碉樓最早建成的是天堂圍村的“忠義樓”,始建於1898年,最晚建成的是油甘埔村的“來進樓”,建...
八角樓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坑村,始建於清代,是當地規模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260多年前,一位叫葉本菘的長者在乾隆年間從政,告老還鄉後耗費數萬兩白銀,歷時16年建成了一座四方型城堡式的建築、房角各設一碉樓俗稱四...
是鶴山現存規模最宏偉的客家大宅,屋全長53.6m,深30.1m,占地16616m2,,是由兩座三進上五下五、三頭落厫、一槓橫屋、一幢碉樓聯合而成,是九廳十一井的大宅。全宅房間63個,兩條各長30m直巷,對外大小門戶有9個,任意進一門...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樣式之一,它的功能與客家圍屋、客家土樓相似,有很強的防禦功能。這種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傳統民居建築,被專家命名為排屋樓,為客家人所獨有。客家排屋的傑出代表就是東莞的大王嶺村、油甘埔村、黃洞村、大和村、...
是依託碉樓、客家建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集傳承歷史、日常休憩、節日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文化示範的主題廣場。旅遊信息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松元廈社區工作站左側 交通:捷運四號線松元廈站;公車M289、M302等至松元公園下車...
2.2 早期的開平碉樓 2.2.1 開平碉樓的起源 2.2.2 清代的“早期開平碉樓”2.3 開平碉樓源流的考證 2.3.1 客家碉樓與開平碉樓的起源 2.3.2 漢代塢壁與開平碉樓的起源 2.3.3 開平碉樓的源流 2.4 結語 第3章 近代開平碉樓...
司城客家古建築群位於晨光鎮司城村附近的明清客家古建築,具有典型客家建築風格。清道光年間所建的楓山里古屋,建築結構有九廳十八井,內部功能齊全,建築藝術精密;清鹹豐年所建的新屋下圍屋是典型的客家圍屋,圍屋旁的五層防禦型碉樓...
圍樓內為開闊空地,西碉樓角下有一眼水井。整座樓為通廊式單間房組合,每層62間,三層共186間。現東樓已倒塌,僅剩外牆。歷史文化 四角樓 躲世圍是客家民居建築中的“四角樓”。其特點是能增強村屋自衛功能,防匪防盜,打擊外侵。
仙坑八角樓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歷時16年建造完畢,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是廣東客家民居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之一。簡介 仙坑八角樓占地面積約3600多平方米,所用建築材料全是經工匠精心鑿成的約2—3米長的長方條麻石。該...
中軸兩邊為對稱的兩條天街,前後還有兩條橫天街,中軸兩邊四個碉樓組成一個“回字型”內圍。外圍是庭院式住房,四周屋角又建造四個三層樓高的閣樓,這樣就形成了具有八個碉樓的大型客家城堡式圍樓。曲水樓為城堡式圍樓,樓上槍眼林立...
將軍樓舊址,位於儋州市國營西聯農場場部以西,原用來防禦土匪,後用來打擊日軍和國民黨軍。“將軍樓”舊址位於儋州市國營西聯農場場部以西5千米,南距那大鎮10千米。地處偏僻的江茂村客家碉樓本是用來防禦土匪的,但是在抗日戰爭、解放...
仙坑村八角樓為府第式客家四方圍屋,是河源市規模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亦是河源客家圍屋的經典之作。仙坑村八角樓坐西南向東北,是由一頭門三堂四槓橫屋加一護城牆和半圓形魚塘構成的客家四方圍屋,因護城牆四角有四座碉樓,...
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圍龍屋、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樓、四角樓、碉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和最為...
該建築側重防禦功能,外觀宏偉,工藝講究,對研究新豐地區清代客家建築特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12年列為新豐縣不可移動文物。建築特色 碉樓頂部線條優美,裝飾呈鍋耳狀,當地人也稱其為“鍋耳樓”。大門條石為框,木槓精巧,門檻石刻...
有著近400多年歷史的世德堂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銅琶村下店,是一座三堂兩橫三圍龍的客家圍龍屋建築,占地近7000平方米。置身古屋,猶如行走在一座偌大的“皇宮”之中,門外有門、屋中有屋的建築構造,讓人頓感這座圍龍屋...
深圳坂田就昌樓位於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是一座客家炮樓,據《龍崗紅色史跡尋蹤》一書記載,1926年由一華僑修建,由炮樓和一棟二層樓聯體而成。炮樓高12米,樓頂雕刻“就昌樓”三字,二層樓高6米,每層有四個房間。據坂田村原住民...
排屋和碉樓 在鳳崗鎮內有兩種有別於一般客家地區的建築———排屋和碉樓。鎮上現存的120座碉樓中,大部分都是華僑出資建設,這些碉樓是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結晶,也是鳳崗客家人的驕傲。專家認定,鳳崗排屋是客家建築繼土樓、圍屋之後的第三...
“九廳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幾種典型代表(圍屋、土樓、圍龍屋、九廳十八井、碉樓)之一,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客家地區,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徵,採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相結合而...
磐安圍,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葉塘鎮河西村麻嶺頂東麓,為三堂四橫一圍的四角碉樓轉圍龍的圍龍屋,建築占地面積5060平方米,是興寧境內已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四角圍龍屋。磐安圍由劉氏十七世乾昌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龍田世居是客家城堡式圍屋,由三堂四橫加外圍、四角碉樓、圍外兩橫屋、護塞河、外塞牆等組成,後圍呈弧形,保留了較多的民族、家族演變信息和人文發展元素,被喻為深圳保存不多的民族民俗博物館。1987年,龍田世居被列為寶安縣第一批...
谷大茂樓位於海豐縣平東鎮谷兜村,是一座民國時代的大宅,為“圍樓”型客家民居,,占地600多平方米,完整時擁有48個房間。主樓附樓高兩層,兩進深,三個天井,屋頂燕尾飛翹,附樓的風火山牆硬朗的占據著一角晴空。碉樓高達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