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世圍

躲世圍

躲世圍,位於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五星村,為黃陂鐘氏九世祖鐘桂玉兄弟四人合建。據說是清朝鹹豐年間為躲避“長毛”(即太平天國軍隊)所建。躲世圍東西長52.8米,南北寬53.8米,建築占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

躲世圍為四角碉樓,四圍樓高三層,四個碉樓高四層。原建築向北只開一個大門,向外不開窗戶,只開碉眼(即槍孔),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外圍牆體用三合土夯築;內牆泥磚砌築。樓四角設梯登臨,全樓二、三層原有廊道相通。整座樓為通廊式單間房組合,每層62間,三層共186間。

2009年8月10日,躲世圍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躲世圍
  • 地理位置: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五星村
  • 所處時代:清朝鹹豐年間
  • 占地面積:2600 m
  • 保護級別:興寧市特色古民居
  • 批准單位:興寧市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躲世圍為黃陂鐘氏九世祖鐘桂玉兄弟四人合建。據說是清朝鹹豐年間為躲避“長毛”(即太平天國軍隊)所建。

建築格局

躲世圍為四角碉樓,坐南向北,建於田間。四圍樓高三層,四個碉樓高四層。原建築向北只開一個大門,向外不開窗戶,只開碉眼(即槍孔),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房屋平面呈四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寬53.8米,建築占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外圍牆體用三合土夯築,厚60厘米;內牆泥磚砌築。樓四角設梯登臨,全樓二、三層原有廊道相通。圍樓內為開闊空地,西碉樓角下有一眼水井。整座樓為通廊式單間房組合,每層62間,三層共186間。現東樓已倒塌,僅剩外牆。
躲世圍
客家建築-躲世圍

歷史文化

  • 四角樓
躲世圍是客家民居建築中的“四角樓”。其特點是能增強村屋自衛功能,防匪防盜,打擊外侵。傳說中,每逢戰亂或土匪猖獗時附近的村民便遷入樓內躲避固守。這種圍屋式造型的獨特防禦功能,適應客家人聚族而居、對內開放、對外封閉及山區社會環境惡劣的特殊要求。客家人的祖先,帶著中原漢民族的傳統建築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南遷中,為了在客居地求得生存和發展,建造居所的目的除了要應對環境的威脅外,還要應對來自於人類自身的殊死爭鬥,中原村屋中城堡式居所形式——四角樓便應運而生,“躲世圍”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建成的。在興寧羅浮、羅崗、黃陂、刁坊等鎮均可見到保存完好的四角樓。

保護措施

2009年8月10日,躲世圍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躲世圍位於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五星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