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方言分區
- 釋義:客家方言在地區上的劃分
客家方言分區,客家方言分為粵台(分梅惠、龍華兩小片)、粵西、惠州、粵北、汀州、寧龍、於信、銅桂八片含兩小片。客家方言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方言的顯著特點,就是古次濁上聲和全濁上聲字今讀都有讀陰平的。如“馬”“美”“惱”“暖”“...
客家語(英文:Hakka ,客語白話字:Hak-kâ-ngî,客拼:Hag5-ga1-ngi1),簡稱客語,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是漢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語言和進行身份辯識的工具之一,國際語言代碼:ISO 639-3 hak,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1-6...
客家地區(Hakka area),是梅州 [192] [198]、惠州 [191] [199]、河源 [190] [200]、韶關 [189]、深圳 [1] [188] [201] [204]、龍巖 [193]、三明 [194]、贛州 [195]、賀州 [196]、桃園、苗栗、新竹 [197]所轄區域...
客粵雙方言區是指一部分客家地區的語言,由於粵語滲透,受粵語影響,成為客粵雙方言區。形成 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經濟逐步發展起來,通行於這些地方的粵語便隨著經濟交往而向粵北、粵東北及東江流域的客家地區滲透。滲透的結果,是一部分客家...
閩西漢劇是從外來劇種脫胎出來、吸收閩西客家方言和民間音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戲曲劇種。音樂以西皮、二黃為主,並有崑腔、梆子腔、弋陽腔、佛調、民間小調等多種聲腔。最具特色的樂器是吊規、大蘇鑼。吊規狀如牛角又叫...
方言主要指同一民族的語言因地域的不同而產生的地域變體。漢語的各種方言就是漢民族語言中的地域變體。主要分為北方方言、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七大類。其中,北方漢語方言覆蓋的地域最寬,包括東北、華北、...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分布在閩西的寧化、清流、長汀、連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閩南的平和、南靖、詔安的西沿,以長汀話為代表。在閩、客、贛3種方言之間,明溪、將樂、順昌一帶也可以說是過渡區,因為那裡的方言兼有3種方言的特點。...
浙江省境內的方言島包括:官話、閩語、客家話、贛語、吳語、徽語、畲話、九姓漁民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區。浙江省方言島的人口約有50萬人,其中使用畲話方言島的約17萬,使用徽語方言島的約十多萬。官話方言島 官話方言島主要有象山...
方言區是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漢語存在七大方言區:官話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但每個方言區有分成若干個次方言區;例如官話方言,可分為東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等,其中覆蓋範圍最廣使用人數最...
一 與梅縣、興寧等客家方言的關係 二 與五華客家方言的關係 三 與龍川客家方言的關係 四 與粵北乳源等客家方言的關係 五 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區 ……第三章 四川客家方言與四川官話接觸下的語音研究 第四章 四川客家方言與四川官話接觸下...
習俗、價值觀上並不與梅州一帶很吻合,而是與福建、潮汕一帶相接近;同時由於與潮汕人長期接觸而有了很濃的潮汕味道,例如這裡也吃潮汕滷味、潮汕小菜、潮汕蘿蔔乾(俗稱菜頭),語言略帶有一點潮汕味道,但基本上屬於客家方言的一部分。
桂北平話語音系統與西南官話、桂北湘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均不像,混合程度高,通用程度低。桂南平話在語音、辭彙及語法等方面受粵語影響較大,內部差異不大,王力曾認為應屬粵方言。以南寧市亭子平話為代表的桂南平話語音...
作為客家文化(贛南)重要標誌的贛南客家方言古樸獨特。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的語言,是維繫客家民系的紐帶。與閩西和粵東的客家方言相比,贛南客家方言有兩大特點:第一,贛南北部是贛方言和客方言的交匯區域,因此,從贛南客家方言中更...
當前中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根據教育部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徽方言、平話土話。各方言區內又...
這七大方言區是:官話方言(又稱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客家方言區,粵方言區,閩方言區。方言的分區隨著方言調查工作的不斷深入,方言資料的不斷增加,今後會有新的調整。近年來有的語言學者認為客家方言和贛...
謝留文、黃雪貞在《客家方言的分區》將中國客家語分成八個大片,相比1987年版方言點有所減少,原粵北片有不少點被劃入新粵台片。粵北片主要分布在樂昌、仁化縣、翁源縣、始興縣、南雄市、陽山縣等6個縣市境內。這個地區的客家語與江西...
粵北漢語方言十分複雜,除了廣泛分布的客家話外,尚有歸屬未明的“粵北土話”(《中國語言地圖集》稱為“韶州土話”)及粵語、閩南方言島和西南官話。發展歷史 自古以來就是華夏之地 《史記》載:(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
“ 六南”最初被語言學家用來指代中國漢語方言中分布在南方的六種非官話漢語方言。按照早期的漢語八大方言的分區,即把漢語方言分為:官話方言(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客家方言區、粵方言區、閩南方言區、閩北...
粵東大部分為閩語區,東部居民常說潮州話,部分西部居民說福佬話。粵東地區的方言非粵東閩語主要包括:客家話、粵語、軍話和畲語四種,畲語、軍話及粵語的使用範圍都比較窄,尤其畲語與軍話,大多都以“方言島”的形式零星散布在粵東一帶...
漢語方言 華南地區較具影響力的漢族方言主要是:粵方言系、閩方言系、客家方言系。其中粵方言系的方言包括廣州話(粵語)、四邑話、圍頭話、陽江話、桂南白話、粵西白話等,主要分布在廣東;客家方言系的方言包括梅州話、河源話、韶南話...
主要的方言,仍以三大民系流行的漢語方言為主。其中,主要包括粵方言、客方言,以及圭州本城方言等。在境內農村地區,以流行客家方言為主;在境內城區,以流行粵語方言(白話)為主,本城方言次之。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新移民不斷遷入...
客家人稱土著為本地人,客家居地雜居的本地人,語言已被客家話同化。城關和城東等西部7鄉鎮為本地人居地,但也散居客家。南端的龍渣瑤族鄉是客家與瑤族人雜居地。全縣客家人約占縣總人口的60%。 客家方言主要包括東南片大部和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