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審定情況
2002年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3年四川、浙江、貴州、雲南、陝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株高114.6厘米,株葉形態好,長勢繁茂,葉姿挺直,分櫱力偏弱,成穗率較高,穗型較大,後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7.5萬穗,穗長25.2厘米,每穗總粒數160.4粒,
結實率81.7%,
千粒重26.4克。抗性:葉瘟8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率25.1%;
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8.7%,
長寬比2.65,堊白米率33.8%,
堊白度5.5%,
膠稠度63毫米,
直鏈澱粉含量22.2%。
產量表現
2001年參加
長江上游中秈遲熟優質組和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優質組區域試驗,上游平均畝產586.1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0.59%(不顯著),中下游平均畝產623.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2.74%(極顯著);2002年續試,上游平均畝產560.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3.62%(極顯著),中下游平均畝產556.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1.16%(不顯著)。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0.6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32%。
根據歷年審定資料整理:
江西區試比對照增產5.33%,安徽區試比對照增產5.77%,南方稻區區試比對照增產6.32%,浙江區試比對照增產9.1%,四川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9.3%,陝西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15.34%,廣西早造試驗比對照增產21.5%,貴州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25.3%。國家區試長江上游平均畝產586.1公斤,長江中下游平均畝產623.3公斤,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0.6公斤,比對照增產6.32%。大田生產中,高產栽培條件下畝產可達750公斤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播期同汕優63,畝播種量8~10公斤,秧齡30~35天;
2、合理密植:長江上游稻區畝栽1.2~1.5萬穴,中下游稻區畝栽1.5~1.8萬穴,每穴栽2粒穀苗;
3、科學用肥:施足
基肥,早
追肥,氮、磷、鉀配合施用;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加工品質和蒸煮品質較好,有香味,外觀品質中上。適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雲南、貴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陝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優點
審定範圍最廣的香型優質稻品種
宜香1577先後通過了四川、貴州、陝西、安徽、浙江、廣西、江西等7個省審定,並通過了長江上游與長江下游國審,根據公告,其法定適宜推廣區域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雲南、貴州省及陝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因此宜香1577是目前國內審定和適宜區域最廣的香型優質稻
香型優質稻
宜香1577是四川省宜賓市農科所用自育不育性系宜香lA和自育恢復系宜恢 1577組配而成。其母本宜香lA是宜賓市農科所用雲南濃香型糯稻經γ射線輻射的中間材料N542作父本,與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的D44B雜交人工制保,再以D44A作母本,經多代連續選優定向回交轉育而成;其苗、株、穗、粒均具濃香味,為典型的Basmati香型,與非香恢復系組配的雜交稻米四分之一具香味;2000年通過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鑑定,2001年通過四川I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其父本宜恢 1577是宜賓市農科所利用雲南地方偏粳型紫稻與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選育的抗病優質恢復系R16雜交育成的重穗型強優新恢復系,1999年通過四川省技術鑑定。
因此宜香1577是名副其實的香型優質稻 。
創全國優質稻畝產最高紀錄
2003年9月2日,受四川省科技廳委託,雲南省麗江市科技局、農業局邀請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農科院稻麥所、四川省農科院水稻所。雲南省麗江市農技推廣總站及永勝農業局等同行專家現場實割驗收,在雲南省永勝縣濤源鄉宜香1577畝實產高達1121.22公斤,創我國香型超級優質三系雜交稻單產最高記錄。
2004年9月16日,在雅安市科技局組織下,邀請水稻推廣、栽培、植保、管理等方面專家組成驗收組,對四川省宜賓市農科所選育的優質超級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 “宜香1577”,在四川省漢源縣九襄鎮劉家村中心示範片156畝田進行現場驗收。驗收組通過實地觀摩種植現場,對全示範片田塊進行分類站隊,按產量高、中、低分別確定三類田塊比例,再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三類田塊各實割20平方米左右進行挖方測產;同時,選取了一塊產量中等、面積1.0畝以上的田塊進行實收計產。結果是:高產田塊占15%,乾谷平均畝產達949.0公斤;中等產量田塊占45%,乾谷平均畝產達884.4公斤;低產田塊占40%,乾谷平均畝產達839.1公斤;中心示範片乾谷平均畝產達875.9公斤;產量水平中等田塊(農戶李俊謙)實收乾谷平均畝產達881.0公斤。這是該品種繼在雲南省永勝縣濤源創下平均畝產1121.22公斤的我國香型雜交稻超高產記錄以來,創下的又一百畝連片超高產產量水平。
產量高、適應性廣
全國南方稻區區試產量表現 長江上游中秈遲熟優質組:2001年平均產量8.81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0.59%;2002年平均產量8.42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3.62%。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優質組:2001年平均產量9.34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2.74%;2002年平均產量8.34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1.16%。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86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6.32%。
四川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四川省2001年中秈遲熟優質A組試驗,平均產量8.48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5.40%,居第3位;2002年續試,平均產量8.61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7.63%,居第1位。2002年生產試驗宜香1577平均產量8.62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9.3%。
江西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江西省2001年一季稻組試驗,平均產量7.34t/公頃,較對照博優752增產5.33%,居第l位;2002年一季稻A組續試,平均產量7.52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2.07%,居第2位。
廣西區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2001年早造組試驗,平均產量7.26t/公頃,較對照特優63增產21.5%,居第l位;
陝西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陝西省2001年優質組試驗,平均產量9.82t/公頃,較對照勝泰l號增產l1.25%,居第l位;2002年參加優質組續試,平均產量l0.50t/公頃,較對照勝泰l號增產l1.8%,居第5位。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98 t/公頃,較對照勝泰l號增產l5.34%。
貴州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貴州省2001年中秈遲熟優質組試驗,平均產量7.4l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6.20%,居第6位;2002年中秈遲熟優質組續試,平均產量7.72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24.8%,居第2位。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80t/公頃,較綜合對照(II優多系l號、K優5號、汕優63、金優63)增產25.3%。
安徽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安徽省2001年中秈遲熟A組試驗,平均產量8.94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5.77%,居第4位;2002年續試,平均產量8.68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1.65%,居第6位。
浙江省區試產量表現 宜香1577參加浙江省2001年晚秈組試驗,平均產量7.84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3.40%,居第3位;2002年續試,量7.90t/公頃,較對照汕優63增產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