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額標準資料是制定時間定額的依據。
定額標準,基本原理,制定,
定額標準
定額標準資料是制定時間定額的依據。它是運用統計分析和現場觀測的方法,把所取數據資料經過系統加工而制定出來的。定額標準有兩種:
一是典型零件工序時間定額標準。它是在相類似的零件中制定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工序時間定額標準。有了典型零件工序時間定額標準就可以用類推比較的辦法制定同類型零件的工序時間定額。
在制定定額中存在著一種矛盾,即速度和精度的矛盾。速度要求快,定額的精度就要相對差一些,因為使用的方法粗。精度要求高,速度就必然要慢,因為使用的方法細,工作量大。現在,採用定額標準資料來制定時間定額,雖然開始制定定額標準時,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和時間,但以後就簡便了。它既可以做到速度快,又可以達到精度高。
基本原理
定額標準資料之所以能夠作為制定時間定額的依據,其基本原理如下:
1、零件的類似性
在加工零件中儘管有幾何形狀、尺寸、重量等不同,但按它的工序結構特徵歸類,總有加工工藝順序相似的同類型零件。比如齒輪類、軸類等零件。所以制定出同類相似零件的典型定額,就可以用它作為樣板類推其他同類零件的時間定額。
2、工序的相同性
零件儘管不同,但各種零件總有相同的加工工序。比如,在機加工中,不外乎就是車、銑、刨、磨等工序。在車削工序中,不外乎就是車外圓、車內圓、車段面、鏜孔等。在車外圓中,不外乎就是粗車、半精車、精車等。如果為同類工序制定了定額標準,就可以適用於各種零件。
3、作業要素的類似性
在實際作業中儘管工序不同,但有相類似的作業要素(操作、操作組、工步等)比如安裝、拆卸和量尺寸等輔助操作,在機加工工序中都有。因此為這些共同操作制定定額標準,可普遍適用。
4、動作的普遍性
儘管作業要素不同,如果把每個操作細分,可以發現這許多不同的操作,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動作要素,按照操作要求分別組合而成。所以只要給基本動作要素制定定額標準,就可以用來作為制定操作時間定額的依據。
5、變化的規律性
類似操作的延續時間,隨著加工零件的重量和尺寸等因素不同而變化。這種變化存在著規律性的數量關係。所以,找出這種變化規律,就可以制定出類似操作在不同影響因素條件下的時間定額標準。比如,安裝3千克零件的操作時間為0.44分鐘,安裝5千克零件的操作時間為0.54分鐘,則安裝4千克零件的操作時間,必然介於0.44和0.54分鐘之間。
制定
定額標準資料可以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時間定額標準。這主要指手動作業時間定額標準。二是加工規範標準(或稱切削用量)。這是通過規定機械設備的加工參數,計算機動時間。三是典型定額標準。這是通過典型零件確定典型工序的定額標準。
1、時間定額標準的制定
(1)、確定製定的對象,分析工序的組成部分。對象是指操作還是指動作,以哪一個為對象,實質上是確定製定時間定額標準的精細程度。這種粗細程度取決於對時間定額標準的精度要求。這種要求和生產類型有關。生產類型高,要求定額標準精度高,在大量大批生產的情況下,應以動作為對象制定時間定額標準。不過制定這種標準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均以操作或操作組為對象制定時間定額標準。對象確定後,根據要求劃分工序的組成部分,並確定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以及工作內容。
(2)、分析工序每個組成部分的影響因素,找出其中主要影響因素。影響工序組成部分延續時間的因素很多。例如,在工具機加工的裝卸零件操作中,零件和工具機的距離、零件重量、夾具類型等,都是影響這一操作時間的因素。但在這許多影響因素中必然會有對操作時間影響比較大,而且經常起變化的因素。這種因素就為主要影響因素。在上例中,零件重量就為主要影響因素。正確地分析影響因素和選擇主要影響因素,對保證時間標準的質量有重要作用。
(3)、根據主要影響因素,收集系統數據。這種數據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加工整理過去積累的資料;二是進行現場測時。然後把所取資料填入自行設計的時間標準表內。
(4)、用坐標圖整理分析已取得的資料,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在正常情況下,操作的延續時間是隨著主要因素變化而變化。這兩者是一對相關聯的變數,為函式關係。如果把這種具有函式關係的數據,用坐標圖整理出來,就出現某種圖像(直線或者曲線)。這種圖像就表明了主要影響因素和操作延續時間的變化規律,就可據此來制定時間定額標準。例如,某工件刮研的資料如下表1所示,根據以上資料,就可在坐標圖上繪出如下直線,如下圖1所示。
(5)、確定時間數據和為次要影響因素制定校正係數。時間數據又稱定額步,是指相鄰兩個時間數值的距離。這個數據定多大是個重要問題,定大了會影響時間定額標準的準確性,使用也不便,常需運用插位法,增加制定時間定額的工作量;定小了制定時間定額標準工作量增大,也不一定需要。所以,規定時間數據要符合精確、適用的要求。
校正係數是指在按時間定額標準制定定額時,當實際的次要影響因素和制定時間定額標準所依據的次要影響因素兩者不相一致時,對操作延續時間進行修改的折算係數。例如,安裝零件的時間定額標準是按照工件和夾具之間距離在2米的情況下制定的。而在制定定額時出現工件和夾具之間距離有的大於2米,有的小於2米。由於距離大小的不同,需要的工時長短也不同,所以就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影響程度)制定校正係數。一個操作次要影響因素較多,要抓主要的,否則定的校正係數過多,會影響制定時間定額的準確性。
(6)、編制時間標準表。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礎上,根據坐標圖和其他依據來編制時間標準表。表中時間數據,便是制定工序時間定額的依據。表中時間數據,便是制定工序時間定額的依據。時間標準表的格式如下表2所示。
2、加工規範標準的制定
加工規範標準是關於工具機加工的各項參數(如切削深度、進刀量、切削速度等)的規定。按照加工條件從加工規範標準中查出有關數據,經過科學計算,就可以制定出工具機加工的基本時間定額。所以加工規範標準是制定工具機加工時間定額的重要計算依據,是工具機加工定額標準資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工規範標準,是在深入調查,掌握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後制定的。在制定過程中,既要調查本廠工人實際操作情況,又要調查先進廠有關情況;既要掌握實踐中提供的資料,又要參照科學技術文獻;還要考慮到最新科學技術成就和先進生產經驗。制定加工規範標準,要符合本廠工具機設備、工藝裝備和工人技術水平等條件,在保證產品質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各項技術參數合理地結合起來,以達到縮短加工時間的目的。有了上述的加工規範標準資料,就可以按照加工要求,計算出基本時間(機動時間)。在實際的工具機工作中,基本時間(機動時間)是由設備的切削用量決定的。因此,提高切削用量是減少基本時間的關鍵,其中最主要的是工具機轉速和進刀量。而工具機轉速和進刀量則決定於工具機設備的功率、性能、刀具耐磨度以及工人的技術水平等因素。因此,為了降低基本時間消耗,必須從改進工具機設備、刀具狀況和提高工人技術水平著手。
3、典型定額標準的制定
典型定額標準是用類推比較的方法來制定工序時間定額的計算依據,採用類推比較法制定定額,要先制定典型工序的時間定額,然後再類推出其他相似工序的時間定額。制定典型定額標準的主要步驟如下:
(1)、正確劃分零件類型,確定典型工序。首先根據零件的特徵,如幾何形狀、加工部位與加工方法等,對零件進行分類,把特徵一致的零件歸入一類中。特徵一致的零件稱為同類型零件。然後再依據規格、尺寸、材料的不同,從同類型零件中選出有代表性的零件確定其典型工序,作為制定典型定額的對象;
(2)、規定典型的工藝規程和技術條件。例如,加工方法、切削用量、所使用的工具設備和工作地條件等;
(3)、確定影響延續時間的主要和次要因素,並為次要因素規定修正係數;
(4)、進行測時和寫實,整理分析所得資料;
(5)、編制時間標準圖表。
有上述典型定額標準資料,就可運用類推比較的方法制定其他同類零件的工序定額。
典型定額是一種比較粗略的定額標準資料,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因為,單件小批生產零件品種多、規格雜,生產重複性少,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深入細緻地分析零件工序的組成部分,只能把整個工序當作制定對象,籠統地制定整個工序的時間定額。利用典型定額來制定勞動定額,比較簡便,有一定的準確性,在單件小批生產中,採用這種方法,是比較切合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