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王崛起
當
忽必烈令雲南蒙軍在大理段氏山地騎兵的協助下,將日暮西山的
蒲甘王朝打得土崩瓦解之時,決然想不到,他們所做的只是為另一個東南亞強權的崛起作嫁衣。而新的對手,將絕非他們可以駕馭。
攻敗
蒲甘王朝之後,元朝在緬甸境內設立
緬中行省,行省丞相由緬國(
蒲甘王朝)國王兼任,自辟官屬,且財賦不入都省。國王、世子受元朝冊封。又因為元在此沒有駐軍,所以嚴格意義地說,緬中行省並不能算元朝的領土。
不過,
忽必烈晚年,征日征越相繼慘敗,因為窮兵黷武,國內財政狀況開始惡化,通貨膨脹嚴重。是以當忽必烈去世之後,西南的野心家們很快失去了對於大元王朝的敬畏,開始磨刀霍霍。
其中最強大的梟雄,無疑是傣族的猛虎,思汗法。
蒙古人在攻滅
大理之後,又經過七年的苦戰,征服了雲南西南部的
後果占壁傣族政權,改果占壁為“金齒”,並設定金齒宣撫司,立金齒六路總管府於永昌(保山),下設麓川(瑞麗、隴川)、平緬(梁河南部及隴川北部)、鎮西(盈江)、茫施(芒市、遮放)、柔遠(保山潞江壩)、鎮康(永德、鎮康)六路予以管轄。
蒙古人在金齒的統治,並不得民心。為了與緬甸交戰,元朝多次對金齒宣撫司六路課以重稅,濫用民力,使得傣族人民不堪其擾,敢怒而不敢言。
1294年,金齒宣撫司的麓川路總管芳罕去世,次女南玉罕良襲總管職。1310年,南玉罕良去世,麓川路總管無人繼承,“波勐”商議,迎回被芳罕趕走的小妾召南宛母子三人,擁立其子混依翰罕繼承麓川路總管。
1312年,站穩腳跟的混依翰罕脫離元朝金齒宣撫司,在勐卯(瑞麗)稱王,以猛虎曾躍過頭頂而自號“思汗法”,建立“
麓川王國”。並召集民工修建新都城,將新都命名為“允姐蘭”。
滇雲的猛虎,從此仰天長嘯,威震中南半島。
思汗法利用傣族諸首領對於
蒙古人的不滿,派出使節,結盟諸土王,勐英頭人混傣博不來,思汗法用兵如雷霆,馬上攻而殺之,奪取其地!
各地頭人聞訊紛紛表示擁護思汗法,連被傣族奉為“詔法弄”的魯賴王族族長詔傣蚌父子也表示稱臣。
1313年,思汗法派出10人使節團前住勐密、景老等地,請詔傣恆、詔傣蓋、詔傣道、詔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到允姐蘭議事,詔傣恆等拒邀殺來使,調軍直入勐卯。思汗法聞報,命軍隊反擊,與詔傣恆在勐滾展開象戰,勐密軍全軍覆沒,詔傣恆逃走,勐密的“波勐”、“混乾”向思汗法求和,並派人到允準果刺殺詔傣恆,獻其妻室兒女投降。1315年,思汗法委任詔傣蓋為勐密王,勐密被麓川據有。
1316年,思汗法率4萬大軍東征,號稱四十萬,一路攻下騰越(騰衝盆地)、永昌(保山盆地),直抵勐些(漾濞江河谷平地),適逢耿馬土司胡島法出兵勐卯,遂與元朝劃瀾滄江而治,思汗法班師回勐卯。此時,坐鎮勐卯的“混乾”、“波勐”已經在底麻、臘龍大敗胡島法,胡島法在戰亂中被殺。
1317年,思汗法揮師征服景邁(清邁)、景線、景棟、勐泐、臘門、臘光等地,擊敗法思董,法思董稱臣納貢。
同年,思汗法起戰兵輔兵合計9萬,號稱90萬,以胞弟混三弄為總兵,刀思雲、刀帕洛、刀思漢蓋等為大將,率兵西征,直抵勐頓順罕(
阿洪王國)。
這個
阿洪王國在何地?正是印度東部的阿薩姆邦!
阿洪王國多山,其民素以善戰著稱,即便是後世的莫臥兒王朝也拿他們無可奈何。然而此時的思汗法一擊之下,阿洪王國舉國雄兵如同冰雪遇到陽光一般融化消解,不得不束手來降,成為麓川的附庸!
麓川的擴張,終於引來元軍的大規模征討。(1316年的東征,思汗法就已經擊敗不少地方元軍,逼迫正因為內部不穩而焦頭爛額的元仁宗將昆明以西大片土地賞賜給自己)然而此時已經羽翼豐滿的思汗法,又何懼外強中乾的蒙古鐵騎?
1343年,思汗法在瑞麗江河谷大敗前來進犯的元軍,後至芒市河下游三台山再戰,亦大勝,麓川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大理。元朝損兵折將,喪師失地,不得不派出使者宣諭求和,給予賞賜,如同北宋王朝向西夏提供歲賜一般。思汗法考慮到國庫空虛,於是於1355年命其子莽三到北京納貢請和,元朝於其地設平緬宣慰司,冊封思汗法為世襲宣慰使,然而元朝給予麓川的撒幣,又該是麓川付出貢品的千百倍了。
極盛時期,麓川政權勢力範圍北至永昌、大理,南至勐潤(今泰國),西達今印度阿薩姆邦,東至勐老(今寮國)。上面這張圖,只能顯示出麓川的實控領地,並沒有計算其勢力範圍所至。而如果要看麓川膨脹之下,大元的雲南行省還剩多少地盤,可以參考下圖。
以紅線為界,紅線以南都被麓川所占據。而在元初的雲南行省,是比當代的雲南省大很多的,還包括緬甸北部,寮國一部。可以說,即便認為元朝在雲南只剩下大理、昆明兩座孤城,只怕也不過分了。
虎踞西南,屢挫元軍的麓川王國,影響力輻射到整個東南亞,武德充沛,堪稱中南半島霸主。1369年,思汗法離開這個燦爛人間的時候,留給後人的是一個強雄不可一世的江山,然而,麓川人的好日子,很快要到頭了。
大明降臨
經過一番內部鬥爭,思汗法的次子思倫發奪得王位,並很快穩定了局勢。
就在大明平定元朝在雲南殘餘勢力的一年,已經開始籌備經略麓川。傅友德率大軍還師之後,明軍指揮王貞進入麓川境內,在永昌築城,預備駐軍。
附近諸夷以“不恤眾”為由,推舉前土官高公為首領,勾引麓川王思瓦發率兵數萬來攻,“生擒王貞,盡夷其城而去”。隨後,思瓦發又被思倫發所殺。
1382年,明軍占領雲南,思倫發為與明朝交好,派使團出使明朝,送還王貞,並將元朝所賜印信交於明朝,希望維持麓川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
然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之前傅友德給予大理段氏家主段世的答覆,同樣也可用於麓川——
“大明龍飛淮甸,混一區宇,陋漢唐之小智,卑宋元之淺圖,大兵所至,神龍助陣,天地應符。汝段氏接武蒙氏,運已絕於元代,寬延至今,我師已殲梁王,報汝世仇,不降何待?”
元朝能允許大理段氏維持自治,但在大明不可能。而麓川的核心領地,已經是在漢疆唐土之內,而非緬甸境內。是以允許麓川這樣一個西南小霸完整地存在於大明的國境當中,又豈非天方夜譚?
思倫發並非庸主,他在內爭的血雨腥風中殺出,將麾下眾多土司治理得井井有條,當然也眼高於頂。
當年蒙古鐵騎尚且折戟沉沙,汝等怎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在派出使節的同時,思倫發也做了全面決戰的準備。
景東烽火
思倫發當然不怕。
麓川坐擁人口數百萬,擁有號稱三十萬雄兵。
這個三十萬,肯定有人會說是吹水。
別忘了,
西夏也是號稱擁兵三十萬。而鐵血強宋曾經花了100多年時間,也沒能拿西夏有什麼辦法。
地形上,麓川甚至比西夏更加險遠,山地縱橫,而充滿蚊蟲和瘴氣的雨林也不適合北兵活動。
之前,隨著王貞被擒的訊息傳到朱元璋的案頭,他也開始調查這一敢於觸犯龍鱗的地頭蛇之情況。
“(麓川)地方三十六路,元朝時都設官,後被蠻人專其地,已四十年矣。近因雲南、大理不和,其蠻又侵楚雄西南邊遠乾、威遠二府,梁王無力克復,至|今蠻占。”
“(麓川)在雲南西南數千里,其地方萬里。景東在其東,西天古刺在其西,八百媳婦在其南,吐番在其北;東南則車裡,西南則緬國,東北則哀牢今之金齒衛也,西北則西番、回紇。”
可以這樣說,麓川勢力已經有了唐時南詔國的視感。
這一定是前朝(元朝)體制的問題——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隨後他派人出使麓川,表示和解。
思倫發越發得意,他想起了軟弱的前元政權,認為自己甚至可以在明朝的眼皮子下,把麓川的兵鋒繼續擴張,建立一個龐大的蠻王帝國。
不過很快,明王朝就給了他一記悶棍。
洪武十五年三月,原本屬於麓川的威遠、遠乾等地被朱元璋劃到楚雄府境內。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帝國改鎮康府為州, 灣甸為縣,並親自設定土官管轄,而這些地方此前曾是麓川設官管轄。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再次建立金齒衛,並大置屯田,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設營,率兵屯種。
這是公然憑著宗主的名分,挖麓川的牆角。
麓川是個新生的國家,朝氣蓬勃,然而同時整合程度也頗為不夠。在大明的優厚條件下,土司們紛紛倒向明方,麓川的控制範圍正在急劇縮水。
思倫發知道,這種問題只能用武力來解決。
他點齊五萬兵馬,號稱十餘萬,直取景東府。土官知府俄陶率土兵兩萬餘人防守者吉寨,占據險要,易守難攻。
思倫發一聲令下,大批壯士站出,手持標槍發力投出,如同密雨一般落在山嶺上頭,敵陣內鮮血滾滾。
麓川人有一套獨有的叢林戰法。他們不喜歡使用弓矢,而擅長利用森林的資源優勢,大量製造標槍。由於雲南多有銅礦,而炎熱鐵易銹,所以麓川人的盔甲多有銅甲,銅鐵互相夾雜。
這樣一支軍隊,看起來倒頗有些像西方2000年前的馬其頓軍團。但就此也能看出,麓川軍絕非很多人想像中使用竹槍、赤裸上身作戰的蠻族部隊,他們控制了中南亞與南亞之間的商路,財力頗為可觀,披甲率極高。
然而攔截麓川人的兩萬土兵卻無疑是烏合之眾,在麓川軍如同狂風驟雨一般的攻勢下,很快被擊敗,兵敗如山倒。
明軍都督馮誠得到訊息,火速增援。然而此時者吉寨已經淪陷,思倫發占據制高點,派出的探馬更是掌握了明軍的動向。
意識到突起的大霧將遮蔽明軍的視線,思倫發布下伏兵,阻擊馮誠。馮誠率領鐵騎疾馳,在大霧當中遭到埋伏好的麓川軍伏擊,標槍突出,戰馬紛紛中槍慘嘶,現場一片混亂。
力戰之下,馮誠艱難逃走,兵力損失近半,千戶王升戰死。景東被麓川軍占據。
景東之戰,又以麓川軍的勝利告終。
名將出馬
大明絕不能重演北宋、元朝的覆轍,被邊陲小國打得屢戰屢敗,只能通過賞賜對方來求取和平!
這是大明朝廷上下的一致意見。
所以要打,而且要一次性將不知天高地厚的麓川打個粉碎。
朱元璋為了剿滅麓川,制訂了周密的計畫。
【若彼有三萬,我將四萬對住,另將好軍或一萬,或二萬、三萬,卻去他來路上等著,或相去一程、二、三日程,截他歸路。看緊慢就取者吉寨,並打景東與他相對著的軍,日夜粘住,不許他退。設若那廝見後面軍大攻,動城寨退的緊,卻十分追得緊。凡要打那一個寨,先教人看了賊周回地勢,何處可安七稍炮。若可安時,預做下炮,或二十人墜一座,三十人墜一座,這等炮做一百座。臨行一根木頭,四人可扛行者,到根前圍了,立起來便打。此時馬軍不知實有多少數,若有三五千,止將三五千馬出在那廝後面三四程,攻打後寨。那象也則是嚇人,如今京城見有牙象八十隻,使他打人並打草人一般打,則是行遲,沒馬一小行快,人趕得上,他若無馬時及馬少時,你每則步軍對住陣後往來,著馬折衝,或數千馬或一萬馬來往,沖近根前射象,不多時便拿得他。若大軍到了二十萬時,止將對得住的幾萬與相持著,便著十四五萬去後面五六程下營,攻取城寨。】
就朱元璋的旨意而言,是要打一場徹底的殲滅戰,一舉摧毀麓川政權。明帝國為盪滅麓川思氏共發兵215000人,耗時13個月,動員了湖廣、雲南布政司的百姓或遷徙或從征,可謂泰山之勢。
大明的動員能力,確實出乎思倫發的意料,絕不是財政貧弱的元朝可比。
多達20萬的戰兵,規模堪比當年的北伐大戰,這樣龐大的兵力,麓川當然無法抵擋。
但思倫發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時間。
他需要在明軍全部趕到之前,趁著自己還有兵力優勢,取得一場大捷。這樣一來,眾土司就會忠誠於自己,不會背叛,而他再守緊各隘口,失去士氣的明軍無法取得突破,必然因為遙遠路途導致的補給困難,而不戰而退。
那時候,他仍然是東南亞的霸王!
這個算盤當然打得很好。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還沒等明軍完成動員,思倫發便因摩沙勒寨首領普賜歸順明帝國不依附麓川,發兵攻打馬龍他郎甸下屬的摩沙勒寨。
這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思倫發也沒有親自出馬。
《明實錄·太祖實錄》載:“百夷思倫發誘群蠻入寇馬龍他郎甸之摩沙勒寨,西平侯沐英遣都督甯正擊破之,斬首一千五百餘級。”
這次失敗令思倫發非常不爽,但亦感到無關緊要。
此時,大明在雲南的軍事最高負責人是沐英,也正是沐英派屬下甯正擊敗了思倫發的軍隊。
沐英,字文英,漢族,濠州定遠人,朱元璋養子。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後又於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兩次西征,拓地數千里。洪武十三年以奇兵襲和林,擒元國公脫火赤。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月渡臚朐河擒元知院李宣。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與傅友德、藍玉平定雲南,洪武十六年(1383年)留滇鎮守。
在大明開國如雲的將星當中,沐英雖然年輕,但在東征福建、西略川藏,北擊殘元的一系列戰役中,已表現出了其非凡的軍事領導才能。
但思倫發並沒有將沐英放在眼裡,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依靠裙帶關係封侯的紈絝子弟而已。如果能趕在明朝大軍匯集之前擊殺沐英,大局就定了。
然而沐英也在想另一個問題。
兩漢的耿弇在劉秀的主力趕到之前,就以少擊眾,打垮了齊地的霸主張步。
思倫發的兵力比他多得多,而且麓川兵善戰,可謂西南聞名。他能否創造奇蹟,以證明自己足以與徐達、常遇春、傅友德等老一輩戰神並駕齊驅?沐英在多年的戰爭實踐中,最擅長的就是長途奔襲、以少勝多。加上這些部下都是隨他西征北伐驍勇善戰的優秀將領,所以,沐英有這個自信。
濃重的戰雲,在雲南的上空凝集起來……
揚威定邊府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他發動了全國動員,率大軍三十萬,戰象百餘頭,進犯定邊府。定邊位於今南澗縣境內,離大理城不過咫尺之遙。
按《百夷傳》:【無軍民之分,聚則為軍,散則為民。遇有戰鬥,每三人或五人出軍一名,擇其壯者為正軍,呼為“錫剌”。錫剌持兵禦敵,餘人荷所供。故軍行五六萬,戰者不滿二萬。】
則麓川雖然全民皆兵,然而戰兵輔兵劃分非常嚴格。總共動員三十萬人,戰兵八萬到十萬,相對於麓川舉國數百萬的人口,無疑是可信的。
麓川的步兵雖然在方陣作戰技巧上不如明軍,但更擅長游擊、伏擊和山地格鬥。訓練度方面,麓川也頗有直屬於君主的精銳武士。來自印度、緬甸和寮國的僕從軍,則能夠提供數量可觀的優秀弓手,與麓川本國培養的精銳標槍手互相配合,形成很強的遠程火力。
甚至在騎兵上,麓川也可以說實力不菲。滇馬中並不缺乏可以用於作戰者,最原始的馬鐙就發源於西南地帶。由於馬匹體型較小,麓川騎兵無法披掛厚重的馬鎧,防禦力不足,然而耐力頑強,擅長翻山越嶺,更加適合叢林山地作戰。
麓川軍聲勢浩大、兵容強盛,附近各土司蠻部不敢觸其兵鋒,紛紛持觀望態度,不少蠻部更生二心。
沐英明白,如果定邊府失陷,憑著現今雲南的兵力,一旦士氣崩潰,後果不堪構想,大理、昆明都可能淪陷在思倫發的手中。
於是,沐英挑選驍勇三萬人,晝夜兼行,於三月15日抵達定邊。
此時,麓川軍正在圍城,他們的攻城技巧並不遜色於中原,修築了堅固的土木工事,建造大量攻城武器攻城,定邊府已經被他們攻打得搖搖欲墜。
沐英見麓川軍營地堅固,沒有倉促發動進攻,而是在麓川軍營對面設立營寨工事與其對峙。
隨後,明軍三百名鐵騎出營挑戰,麓川軍派出步兵數千人、戰象三十餘頭出戰。麓川的領軍將領乘坐戰象直衝明軍陣列,雲南前衛指揮張因率領前鋒騎兵五十餘人直衝對方戰象。張因發騎弓射中敵將乘坐的戰象左膝,戰象受傷撲倒後,麓川將領被甩落,之後被明軍騎兵射殺。將領身死,麓川軍無不膽寒。
明軍三百名騎兵趁勢全軍突擊敵陣,麓川軍抵擋不住徹底崩潰逃回營寨。此戰,明軍告捷,斬首數百級,大大打擊了麓川士氣。
然而,這一戰並沒能打破定邊府的圍困。思倫發的兵力驚人,損失區區數百人,全然不足為道。
之後,沐英召開軍事會議,他認為這次麓川攻打定邊是有備而來,兵馬眾多、聲勢浩大。而定邊被圍攻,已經快支撐不住。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拖下去此消彼長,定邊很可能失守,那時候局勢將不堪構想。
於是眾將一致同意,發下戰書,次日與麓川軍作總決戰。
面對三倍於己的敵軍,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思倫發也覺得沐英是個傻子。
正常的打法,應該是趁著己方猛攻定邊府時,尋找圍城工事的薄弱之處進擊,試圖與城內守軍裡應外合,使得麓川大軍混亂崩潰。
這樣堂堂之陣,不正遂了兵力有絕對優勢的思倫發之意?
思倫發更清楚,沐英的重要性,遠大於這一座定邊府,若能將其擊殺,明軍全線崩潰,他便很可能拿下雲南全境,天險盡為己有,皇圖霸業,不過談笑之中。
他仿佛已經看到彩虹般的未來向他招手。
另一方面,沐英亦鼓舞將士,宣稱:麓川軍隊依靠的只是戰象,其步兵戰不列陣、行無佇列不足為慮。
所謂“不足為慮”,當然只是相對的。麓川在短短數十年間建立起如此霸業,必然有一支紀律嚴明、裝備精良的核心部隊。實際上,即便是數百年後衰落得只剩孟養一地的思氏,仍然能憑藉少量精銳武士,將東吁王朝的霸主莽應龍打得丟盔棄甲,僅以身免。
然而明軍在紀律和裝備上,相對麓川人的確有其優勢。沐英遂貶人抬己,化解了士兵們客場作戰、以寡擊眾的畏懼,使得士氣高昂。
他們曾橫掃天下,曾鐵騎遠逐漠北。縱橫歐亞的蒙古人,被他們打得惶惶如喪家之犬,遠遁大漠。
他們是大明最精勇的子弟兵。區區南荒小霸,有何可懼?
士卒們遂萬眾一心,立志效死。
第二日,明軍三萬名騎兵分為三隊,都督馮誠領前隊,都督同知寗正領左隊,湯昭領右隊。開戰前,沐英告誡明軍眾將士:“今深入寇境,與之相持,勝則必生,敗則必死,吾輩受主上深恩,報德成功正在今日,吾與若等約,有功者必賞,退衄者必斬!”
字字如鐵,正氣凜然,擲地有聲。
麓川軍除了留下少量兵力圍城,也全部出營與明軍決戰,陣勢龐大,就如同茫茫大海一般。
兩軍相遇後,麓川軍便驅趕戰象沖陣。其戰象全部身披鎧甲,背上立有戰樓,象兵便立於戰樓射箭。戰象左右兩旁又各有短槊一根,配合戰象衝刺。
過去南漢王國的戰象兵曾被北宋名將潘美用強弩所破,此後熱帶各國都開始訓練鐵甲戰象,而麓川的象兵裝備最為精良,刀槍箭弩皆不可入,簡直如同冷兵器時代的坦克。
然而沐英絕不準備完全用冷兵器時代的戰法作戰。
一聲令下,火銃兵紛紛開火,硝煙瀰漫。
麓川步卒聞聲,不知道是什麼,紛紛膽寒。然而戰象經過嚴格的訓練,十分悍勇,起初竟然不怕,頂著槍彈向明軍繼續衝擊而來。
然而明軍按照計畫擺成三列,用火器循環射擊,火銃聲響滿震山谷。
戰象漸漸受到驚嚇,不敢再沖,全部調頭回奔,麓川軍龐大的陣勢遭到戰象衝擊,中軍飛速向內塌陷。
然而麓川騎兵隨即如同利箭一般,從兩側的山坡居高臨下殺來。
思倫發的應變,確實驚人。中軍吃虧,被戰象踐踏,如果能在兩翼取勝,而後向中央夾擊,仍然可以獲得勝利。
這一思路,甚至有米太亞德在馬拉松,漢尼拔在坎尼的風格。
然而指揮張因、千戶張榮祖馬上乘勝率領騎兵跟進,與麓川騎兵廝殺在一起。麓川騎兵以槍槊作戰,是近戰的格鬥騎兵,卻因為馬種緣故,缺乏盔甲,雖有數量優勢,卻在盔甲精良的明軍猛攻下,同樣不支。
沐英更是擺出火炮勁弩,一起發射,聲響震天,狂暴的火力打擊在麓川軍陣中,令麓川軍的混亂越發加劇。
不甘心的思倫發仍然像作困獸之搏,令麾下驍將昔剌亦率國王直屬的精銳武士,直衝明軍左軍。這些武士在亂軍當中,秩序全然不亂,先投標槍,命中率極高,造成巨大殺傷,而後揮刀衝殺,明軍左翼竟然一時被逼退。
沐英在高處掌握全局,以令旗和號令指揮全軍戰鬥,看到昔剌亦在陣中縱橫馳突,馬上意識到己方兵力較少,局部的退卻很可能導致整體與勝利失之交臂。
他馬上令取佩刀叫人取左路軍大將,都督同知寗正的首級來。因為先有軍令“退衄者必斬”,這是完全正當的。
寗正眼見有人從高地上持沐英的佩刀奔下,心知不妙,為了立功贖罪,立即抗聲高呼,親自領兵突進敵軍陣營,遂反敗為勝。
昔剌亦見寗正部突然間銳氣百倍,不知何故,但他再支撐不下去,入陣而走。
麓川軍失去鬥志,因為過於龐大成為一個泥足巨人,精兵被紀律較差的軍隊所拖累。
他們試圖逃入工事,進行頑抗。然而明軍以火炮粉碎了工事的關鍵部位,攻破麓川營寨,隨後放火焚燒,麓川軍崩潰奔逃。
此戰,明軍大獲全勝,斬首三萬餘級,俘虜一萬餘人,還捉獲了三十七頭戰象。麓川戰象幾乎損失殆盡,士兵除了被明軍擊殺、俘獲外,在回逃的路上或傷病,或失散,或飢餓,死者不知凡幾,死屍枕藉。
沐王爺高坐於定邊府外,指畫如神,三十萬蠻王大軍,轉眼灰飛煙滅。
戰後餘波
此戰後,
麓川元氣大傷,已無力與明帝國抗爭。思倫發逃回後急忙進牛羊以供,與明帝國進行談判,不敢再戰。四月,
沐英捷報送到應天(南京)。洪武帝朱元璋得知思倫發敗逃後下旨給沐英進行戰後事宜。
雖然此戰獲勝,但
朱元璋認為思倫發“夷性頑獷,苟未引咎乞降,必再入寇”,所以不能輕易放過。於是命令西平侯沐英步步緊逼,移兵景東震懾
麓川,之後抓緊時間屯田築堡,等到明帝國動員的二十餘萬大軍到達,便兩軍合一大舉攻伐,消滅
麓川。
不過,如前文所說,
朱元璋早就提出了接受
麓川投降的條件,要求麓川支付這次明軍出兵的全部費用,進貢馬一萬五千匹、大象五百頭、耕牛三萬頭、馴象的象奴三百人。總之,雙方的戰事還在繼續。
六月,雲南東川等部反明,於四個月後被平定;九月,雲南越州彝族酋長阿資與羅雄州營長發束反明,於次年二月平定;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四月,雲南都勻苗族部落反明,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何福率兵進剿,“斬首4700餘級,擒獲6390餘人,收剿寨洞152處,糧谷31100石有奇”。
數敗之後,已經喪膽的思倫發遣使入明,辯解稱這次叛亂並非自己本意,而是下屬刀廝郎、刀廝養所為,並乞貸其罪,願輸貢賦雲南。十一月,朱元璋派遣楊大用回使麓川,楊大用帶著朱元璋的諭令責罵思倫發。接到諭令後,思倫發表示服從,賠償了明軍所有軍費,並進貢馬匹、耕牛、大象等明帝國所要求的東西,又“追獲雲南逃去叛賊自處等2人,把事刀廝郎等137人”。至此,雲南漸漸穩定,明帝國也不再用兵,二十萬大軍剿滅麓川之事就此擱置。
沐英憑藉火器之功,步騎弩嚴密配合,揚威定邊,將麓川王國的東南亞霸權打得土崩瓦解。此後,麓川所轄土司紛紛脫離其掌控,勢力大幅度縮水,從西南霸主淪落為土司級別。
思倫發並非沒有軍事才幹的庸主,布置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之前也曾在景東戰役中擊敗明軍。其軍事才幹雖然比不上乃父,然而也足有可稱。
然而他的對手是如日中天的大明王朝,沐英又是堪比徐達、傅友德、藍玉的一代神將。思倫發的霸業夢想,終於如煙飄散,此後威望大跌。當他被臣子篡奪王位時,甚至需要大明發兵救助,以維持西南的平衡局勢。
麓川人沒有放棄復興的夢想,在明英宗時代一度復起,卻又被名將王驥、蔣貴打得幾乎滅亡,不得不放棄老巢,占據緬甸北部的孟養。
此後,思氏又一位雄主思倫(名字與思倫發頗為相似)聯合木邦王、孟密王興兵南下入侵阿瓦王國,激戰八天,攻陷阿瓦王城,殺死阿瓦國王莽紀歲(即瑞難喬信)及其妻子兒女,阿瓦大部分領土被孟養占領,木邦、孟密獲得阿瓦東北部分領土,分別退兵。思倫派其子思洪鎮守阿瓦城,自己班師回孟養。
至此,麓川控制了緬甸中部的阿瓦王朝,似乎要就此復興。然而東吁的莽瑞體之崛起,粉碎了麓川的迷夢,此人是堪比當年思汗法的一代梟雄,在同樣能征慣戰的妹夫莽應龍幫助下,短短十餘年間不但奪取了上下緬甸,更是實現了中南半島的制霸。
(《明史》說:“莽紀歲有子瑞體,少奔匿洞吾母家,其酋養為己子。既長,有其地。”即認為莽瑞體是被思氏攻殺的阿瓦國王莽紀歲的兒子,這是錯誤的記載,可能與日後莽瑞體自稱上下緬甸之王有關。)
後來莽瑞體被刺殺,莽應龍繼承其位,北上侵犯大明,卻在戛撒之圍中被名義上依附於明朝的思氏家主,孟養土司思個打得慘敗,幾乎僅以身免。在莽應龍、莽應里父子與明朝的纏鬥當中,堅韌彪悍的思氏殘餘勢力,一直是緬甸東吁王朝極為頑強的對手,當然,那些都是後邊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