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完顏宗敘本名德壽,是
完顏闍母的第四個兒子。宗敘少年時身形奇偉,志向遠大,喜歡和別人談論軍事。天德二年(1150),宗敘出任
海陵王的護衛,被授予
武義將軍之散階。第二年,授任為世襲
謀克,提升為御院通進、翰林待制。正隆初年,轉任符寶郎,在皇宮內共任職五年,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不久,宗敘升遷為大宗正丞,由於守母喪而離任。喪期未滿,宗敘被奪情起用,升任侍衛親軍司馬都指揮使,後改任左驍騎都指揮使。第二年,海陵王巡行南京(今河南開封),宗敘先行到達南京。
被俘逃脫
當時,契丹人
撒八率眾起義,宗敘出任
鹹平尹,兼任本路兵馬都總管,海陵王交給宗敘四千甲士,允許他便宜行事,征討撒八。宗敘率軍從
松亭關出發,在廣寧擊敗了撒八的部下牛遞。不久,宗敘聽說
金世宗在上京即位,就要去歸附他,廣寧尹
完顏按答海的弟弟燕京勸說宗敘,他就回到
興中府勸說
白彥敬、
紇石烈志寧歸降世宗。這兩人讓宗敘代為上書表投降,宗敘到梁魚務見世宗,被委任為寧昌軍節度使。第二年二月,契丹義軍攻寧昌,宗敘只有女真、渤海騎兵三十人、漢兵一百二十人,他就率領這支孤軍迎敵。當時宗敘和義軍一千多名騎兵遭遇,宗敘麾下的漢兵四散逃走,宗敘與女真、渤海騎兵三十人盡力戰鬥,身受兩處重傷,他所騎的戰馬中箭倒下,這才力盡被俘。被義軍關押一百多天后,混入義軍的
臨潢府百姓移剌阿塔等人偷來戰馬交給宗敘,這才讓他逃脫。
奏報敵情
由於宗敘在義軍的軍營中待了很長時間,對義軍的虛實非常了解。他剛一脫困就拜見了元帥
完顏謀衍、平章政事
完顏元宜,向他們建議說:“敵人都是烏合之眾,毫無紀律,打敗他們易如反掌。”於是元帥府想委任他軍職,宗敘見謀衍貪圖掠奪,失去了戰機,就想回去稟告金世宗。宗敘不肯接受謀衍委任的職務,他解釋說:“我有機密要事,必須當面向皇上奏報。”於是當天晚上宗敘就逃出軍營。到達廣寧後,宗敘假傳命令獲得驛站的馬匹,晝夜兼程趕到京城。然而謀衍卻搶先奏報,誣告宗敘不尊將令。世宗派人責問宗敘說:“你身為節度使,不考慮敵我兵力對比,導致戰敗被俘。現在僥倖逃回,卻拒絕帥府的命令,擅自騎乘驛馬來到都城,我暫且寬恕你的罪行,你必須迅速回到軍中,同心協力打敗敵人。”宗敘回答說:“我並不是推脫困難的人,實在是有事情需要當面稟奏,不得不來到都城。”於是宗敘被召進宮中,他逐條上奏了義軍的情況,以及官軍進退不合時機的現狀。世宗詔令大臣討論,都認為宗敘說得有道理。金世宗命令
仆散忠義代替完顏謀衍為元帥,同時任命宗敘為兵部尚書,以本職領右翼都統,率領
完顏宗寧、
烏延查剌、烏林答剌撒等將領進攻義軍。
平定義軍
宗敘率軍到達花道時,遇到義軍,雙方剛一交戰,金軍左翼都統
完顏宗亨率先逃走,宗敘率領本部軍馬迎擊,他指揮部下三百士兵捨棄馬匹徒步作戰,擋住了義軍。這時金軍主力趕到,和宗敘合兵猛攻,義軍不敵,全線敗退。元帥右監軍紇石烈志寧率軍到達,在陷泉大敗義軍。宗敘又和志寧、徒單克寧追擊到七渡河,再次大敗義軍。平定起義後,宗敘入朝擔任了右宣徽使。
其時宋朝欲發動
隆興北伐,金世宗命宗敘出任元帥右監軍,抵禦宋軍。宗敘駐紮山東,分兵據守要害,宋軍無法前進。大定四年(1164年),宗敘入朝,奏曰:“暑月在近,頓兵邊陲,飛挽頗艱,乞俟秋涼進發。”金世宗從其請。及還軍,授以成算,賜襲衣、弓矢。九月,金軍渡淮河,宗敘出唐、鄧,一直打到襄陽,屢戰皆捷。翌年,宋金達成
隆興和議,宗敘被拜為河南路統軍使。
大定十年(1170年),世宗召宗敘回到京城,任命他為參知政事。大定十一年(1171年),宗敘奉詔巡視邊疆。當年六月,宗敘到達軍中,長途跋涉讓他身染重病,世宗下詔以右丞相紇石烈志寧代替他的職務。七月,宗敘病勢越發沉重,他盡力地支撐病體,寫下了關於論朝政得失、邊防利害的奏章,讓他的兒子上奏給世宗。不久,宗敘去世,時年四十六歲。世宗看到他的遺表,悲痛不已,停朝數日,同時派宣徽使
敬嗣暉去祭奠宗敘,並賜銀一千兩、彩色絲織品四十端、絹四百匹。世宗對大臣們說:“宗敘為國家操勞,是其他人趕不上的。”
當初,宗敘曾建議招募貧民在邊疆屯田,由國家供給他們糧食,宗敘認為這樣做貧困的人沒有缺食的憂患,可以專心從事農業生產。世宗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限於形勢,沒有立即實行。大定十七年(1177年),世宗對大臣們說:“守邊的士兵每年冒著嚴寒酷暑,來來往往地守衛邊疆,我很同情他們。我想讓百姓安心生產,而邊防也得到鞏固,你們有什麼辦法嗎?”左丞相
紇石烈良弼說:“邊地無法耕種,不能長期守衛,所以必須輪番戍守。”世宗說:“當年參政宗敘曾為我說過這件事,他才是盡心於國家的人啊!”
世宗追思宗敘,聽說他的子孫經濟困難,就下詔賜錢三千貫。明昌五年(1194),配享世宗廟。
史料索引
《金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九 完顏宗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