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銅方鼎是元符三年(1100)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銅方鼎
- 館藏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元符三年(1100)
- 類別:青銅器
宋銅方鼎是元符三年(1100)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宋銅方鼎是元符三年(1100)青銅器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文物尺寸通高15.1厘米,口橫10.1厘米、縱7.6厘米(左);通高8.4厘米,口橫10.4厘米、縱7.7厘米(右)。文物特徵其一僅餘一足,其二四足均脫落。...
西周厚趠方鼎為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通高21.3厘米,口部縱長13.3厘米,口部橫長17.5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西周厚趠方鼎,為飪食器。口沿外折,雙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漸有收分,下有四條細長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 均飾獸面紋,獸面紋長角下垂於兩側,體軀省略,圖式稀見。內壁有...
商小臣方鼎是商代的一件方形飪食器。小臣『0011』方鼎,方唇,二直耳,長方形腹,四柱足。頸飾夔紋,以雲雷紋為底飾,腹飾大獸面紋,每面兩側下部均飾一倒夔紋。器內壁鑄銘文4行22字:王賜小臣『0011』(音午)渪 積五年,『0011』用 作享太子乙家 祀尊。『0012』父乙。大意是:商王賞賜其近臣『0011』...
叔尹方鼎,西周禮器之一。1974年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山灣子村窖藏坑出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青銅鑄造,口縱17.4,橫13.5,足高7.3,通高21.4厘米,重4.55公斤。方體、長方圓角形口,圓唇外折,唇下有一道凸弦紋,下腹外鼓,四柱足,雙耳位於縱向口沿的正中。外底有三道凸弦紋組成的交叉寬頻紋...
商田告方鼎 商田告方鼎是商代的一件銅器作品。【簡介】商田告方鼎,鼎長方體,方口唇,雙立耳,直壁,四柱足。有蓋,蓋扁平,上有一環形鈕。口下飾獸面紋,腹上有三排乳釘紋,排列成“凹”形,足飾三角雲紋。蓋與器有對銘,各2行6字:田告作 母辛尊。銘文記田告為其母辛做祭器。
康侯方鼎高27.8公分,口徑20.4×15.5公分。銘文:康侯豐作寶尊。為成王時武王弟康侯自作以祀宗廟之禮器。器物功用 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器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
清雷紋四足方鼎是清代文物,高14.8cm,寬13.3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簡介 清雷紋四足方鼎是清宮造辦處仿照西周早期的青銅方鼎製作的器物,高14.8厘米,寬13.3厘米,此鼎體呈長方形,平折沿,束頸,口上有雙立耳,平底,四柱足。腹部四面均飾有雷紋和直紋,直紋居中,雷紋環繞於直紋四周。外底中央刻有“...
羊父丁方鼎,青銅鼎雙耳、三足或四足,有烹煮肉食、宴饗等各種用途。鼎是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古代社會對於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用以劃分等級、區別身份。 鼎歷來與權力相連,比喻帝王、豪門、顯貴,象徵其尊貴地位,盛大氣勢 ,...
二里頭夏代青銅文化,在中國青銅冶鑄史上是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2、鑄造高峰的商代青銅器 商代青銅器的發展可分為兩個時期:從商湯立國至盤庚遷殷前為前期;盤庚遷殷至商亡為後期。商代前期以河南鄭州二里岡出土的青銅器為代表。已有較多的禮器和武器,能鑄造大型方鼎和圓鼎,器物裝飾性加強了,銘文已萌芽。這時期...
十一 秦漢青銅器__61 十二 銅鏡__67 附錄__73 中國青銅時代與古代文明__74 從眉縣楊家村窖藏談青銅器研究的五個方面__78 青銅器分期研究的十個課題__83 談新出現的婦妌爵__92 論子龍大鼎及有關問題__96 作冊般銅黿考釋__101 “天亡”簋試釋及有關推測__107 論宋代著錄的周公方鼎__114 釋金文“亡...
圉方鼎是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中期-公元前10世紀中期)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33厘米 徑18.2厘米 此鼎器蓋可倒置做淺盤。口沿下裝飾的雙身共首龍紋系同時表現龍的兩個側面,體現了當時獨特的藝術透視法。器蓋內、器腹內鑄有相同銘文:"休朕公君,燕侯賜圉貝,用作寶樽彝"。銘文...
從器物種類看,有商周時期的禮樂器,兩漢時期的是生活用器及宋以後的仿造器等等。本卷選取的是商代至戰國具有代表性的青銅禮樂器一百八十九件(套),既體現了中國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制度,同時又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物質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目錄 獸面紋款足鼎 商 或鼎 商 歷且已鼎 商晚期 小臣缶方鼎 商...
商小臣缶方鼎銘文中的小臣缶、太子乙與王族之間的關係值得注意,銘文說明小臣缶和太子乙是父子關係,他們有共同的族名。如果太子乙可以理解為王太子的話,則舉說明即商王族的名號。商小臣缶方鼎中的“小臣缶”是商王時人,甲骨卜辭中有記載。商代青銅器銘文中所記載的人物,大多在甲骨文中找不到。商小臣缶方鼎銘文...
《寧鄉青銅器》收錄寧鄉縣境內歷年來出土和收集的青銅器100餘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商周青銅器,收錄文物70件,包括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和一批青銅器鐃、鐘、兵器等。第二部分:後期青銅器,收錄文物30餘件,包括漢、唐、宋、元、明、清、民國時期各類標本。前一部分是《寧鄉青銅器》的主要部分,也是《...
“安州六器”,指的是宋代人發現的西周早期青銅器。據宋人王黼等著《博古圖錄》記載,重和戊戌年(1118)出土於安州安陸郡孝感縣,凡方鼎三、圓鼎二、甗一。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中稱為南宮中鼎、中鼎、召公尊、父乙甗。其中一件青銅鼎上,出現數字卦二。文物介紹 “安州六器” 以其出土年代早、銘文...
”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司母辛方鼎 除出土了司母戊方鼎以外, 河南安陽於1976年,在安陽殷墟還出土了“司母辛方鼎”,是兩件,一件高80.05cm,重117.5kg;另一件高80.1cm,重量差不多;器壁角和足飾扉棱。器身與足飾獸面和乳丁紋.和司母戊方鼎形式相同;就...
10.商青銅異形器 (1986年安陽市殷都區同樂花園北區出土,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1.商帶鉤青銅矛 (2009年安陽市殷都區宜家苑M33出土,現藏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2.商“司母辛”銅方鼎 (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共有2件,形制相同,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3.商“婦好”銅圓斝 (1976年...
鼎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青銅器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後朝歷代基本都有仿造青銅器的作品誕生,特別是在唐宋以後直至清末,從三足鼎演變而來的三組香爐備受人們喜愛。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款三足鼎,是比較早期的一件作品:青瓷三足鼎。青瓷是中國最早起源的...
公元前21世紀,方興未艾的夏王朝用各諸侯朝貢的銅鑄造了9隻氣壯山河的大鼎,鼎上鑄有九州山川名物。自此,九鼎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徵,擁有九鼎,就擁有全國最高的政治權力。只是九鼎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迄今尚未發現,夏代的青銅文化仍在尋覓、探索中。概況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九鼎由3件圓鼎、6件方鼎...
但其中也有象鄭州發現的高達1米的方鼎那樣需要相當高鑄造成水平的大型器物。晚期以安陽殷墟所出為代表,年代從盤庚遷殷至商末。此時銅器發展到極盛階段,數量很多,年代也較可靠。這個階段的中期最富自己的特點,以婦好墓所出銅器為代表,有很多新的器類,器形也更豐富多姿,禮器一般都較厚重,花紋繁縟,並開始出現...
1959年,一位農民上山開荒種地,挖到了已發現的以人面為主飾的商代青銅方鼎。記者來到黃材河邊時,溈山風景區管委會黎主任和寧鄉文物局李局長指著一塊高堪說,這就是出土青銅瓿的地方。2001年6月16日,幾個小學生在河裡游泳,突然發現高堪挨水的地方,露出了一點與周圍黃沙異樣的青銅綠。童性讓他們開挖,結果越挖...
蟠虺紋,又稱“蛇紋”,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秦·蟠虺紋鼎,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夏商時期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一般來說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有...
[商代] 獸面紋銅斝 [西周] 獸面紋銅方鼎 [西周] 方座銅簋 [西周]母方罍 [西周] 叔牝方彝 [西周] 斜線紋銅鬲 [西周] 召伯虎銅 [西周] 兔紋銅觶 [西周] 雙面人四足器座 [西周] 人俑銅轄 [西周] 玉牛形調色器宗人斧 [西周] 原始青瓷罍 [東周] 金村大鼎 [東周] 齊侯銅鑒 [東周]錯金銀銅鼎...
大盂鼎,清道光年間(公元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一說出土於陝西岐山縣禮村,出土後便被販賣至文物市場。它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時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與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轉輾買賣 清朝道光時期的岐山首富宋金鑒把銅鼎買下,因為器...
二、岳石文化遺址的銅刀、銅環及銅錐 第四節 中原地區 一、約6000年前中原仰韶文化遺址的青銅器 二、中原龍山文化遺址的銅鈴與銅齒形器 三、二里頭文化遺址的銅工具與青銅禮器 第二章 商、西周 第一節 商 一、獸面紋方鼎 二、饕餮紋爵與饕餮紋斝 三、獸面紋建築構件 四、獸面紋壺 五、龍虎尊 六、鐵刃...
其中代表作有雲紋銅禁(春秋)、“婦好”鴞尊(商)、“婦好”夔足方鼎(商)、“王子午”鼎(春秋)、龍耳方壺(春秋)、蓮鶴方壺(春秋)、嵌寶石金蝴蝶(明)、嵌綠松石雲紋方豆(戰國)、鑲紅銅龍紋扁壺(戰國)、三彩童稚木偶戲圖枕(宋)等。先後為台灣自然博物館、國家錢幣博物館、國家大劇院、中國科學技術館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