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華銅文化

圖說中華銅文化

《圖說中華銅文化》是201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華覺明、譚德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說中華銅文化 
  • 作者:華覺明、譚德睿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120444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銅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銅器的出現,成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誌之一。世界各大文明都先後經歷過青銅時代,但只有中華文明創造出青銅時代的別樣輝煌,使人類青銅文化臻於鼎盛。銅以其獨特的延展性、堅固性、耐腐蝕性成為一種比甲骨、竹簡、錦帛、陶瓷更易於長久保存的文化載體。中國古代青銅器自誕生之初,就被賦予很多特殊內涵,遠遠超出其一般的實用功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的思想與信仰等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烙印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它夯實了中華文明的根基,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演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和傳說,色彩斑斕,絢麗燦爛,也成為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一種表征。
本叢書特邀請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鑄造學會、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的業界dingji專家團隊及銅陵市博物館相關專家編撰本套“銅文化書系”。從巨觀角度對中華銅文化的產生、發展及演變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也從微觀角度選取安徽銅陵這座中國銅文化歷史發展縮影的城市為代表,發掘銅文化精華、弘揚銅文化精神。
《圖說中華銅文化》將仰韶中期至現當代的跨度分為八個歷史時段,以全景式展示史前至當代各時期銅器的特點、製造工藝和鑑賞方法,全面、多元地反映了中華銅文化的豐富內涵,展現銅文化的全貌。

作者簡介

華覺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譚德睿,亞洲銅裝飾協會會長,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會長,中國藝術鑄造專業委員會會長等職。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銅石並用時代和夏代
第一節 西北地區
一、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的青銅刀
二、青海宗日遺址的環形耳飾
三、齊家文化遺址的銅器
第二節 北方地區
一、朱開溝遺址的銅工具、武器和飾品
二、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的耳環、杖首與銅冒
第三節 海岱地區
一、山東三里河遺址的黃銅鑽頭
二、岳石文化遺址的銅刀、銅環及銅錐
第四節 中原地區
一、約6000年前中原仰韶文化遺址的青銅器
二、中原龍山文化遺址的銅鈴與銅齒形器
三、二里頭文化遺址的銅工具與青銅禮器
第二章 商、西周
第一節 商
一、獸面紋方鼎
二、饕餮紋爵與饕餮紋斝
三、獸面紋建築構件
四、獸面紋壺
五、龍虎尊
六、鐵刃銅鉞
七、后母戊方鼎
八、鶚卣
九、婦好偶方彝
十、四龍中柱盂
十一、旅盤
十二、鑲嵌銅骰玉矛
十三、菱形紋鏟
十四、銅貝
十五、四羊方尊
十六、象尊
十七、虎卣
十八、皿方罍
十九、立人像
二十、縱目人像
二十一、獸面紋胄
二十二、獸面紋方壺
二十三、獸面紋立鹿耳覷
二十四、獸面紋犁鏵
二十五、雙面神人像
二十六、獸面紋鼓
二十七、黃觚
二十八、鶚紋觶
二十九、龍紋觥
三十、亞魄鉞
三十一、獸面紋錛
第二節 西周
一、龍紋鼎
二、□伯簋
三、伯矩鬲
四、戶方彝、戶卣、斗和禁
五、乳釘紋四耳簋
六、鳳鳥紋簋
……
第三章 春秋、戰國
第四章 秦漢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六章 宋元、遼金西夏
第七章 明清
第八章 現當代的中華銅文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