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海(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

宋正海(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正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1938年生於浙江海寧,1964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畢業,分配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至1998年退休。長期從事地理學史、海洋學史、科學史理論、歷史自然學研究。發表論文、文章400篇;出版專著和主編論文集20餘部。1990年創辦“天地生人學術講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正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海寧 
  • 出生日期:1938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中國古代海洋學史》 、《歷史自然學進展》 
  • 主要成就:創立“天地生人學術講座”、出版專著和主編論文集20餘部 
  • 職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 
人物經歷,人物觀點,學術著作,

人物經歷

1938年,生於浙江海寧。
1964年,宋正拔兵詢海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工作。研究方向:地學史、海洋學史
2006年,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發帖徵集簽名,要求有關部門切實採取措施,讓中醫脫離國家醫療體制。對此,宋正海和天地生人學術講座組織了150多名學者,聯名發表《不要讓“偽科學”一詞成為滅亡傳統文化的藉口》,號召廢除“偽科學”提法。劍鋒直指方舟子、何祚庥為代表的“打假人”。宋正海稱,“偽科學”一詞原來是指“偽造科技成果或剽竊他人成果”,但卻被人濫用,“打擊的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紮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戰性的科技原創性成果和民間科學。”
社會活動
創立“天地生人學術講座”
1990年宋正海在北京創立“天地生人學術講座”。
這是一個由天文學研究、地學研究、淚樂戰生物學研究、人文學研究等諸多方面學者組成和主持的龍精民間性質的學術交流平台。講座致力於在當代科學的綜合性發展潮流中,推套備希動宇宙—地球—生物虹提備—人類社會的大交叉綜合學術研究,發掘中國古代自然國學整體論思維的資源,對複雜性科學問題的解決進行探索,關注人地關係的矛盾及解決,是一個全開放、純公益的多學科學術交流平台。
到2012 年3 月10 日,共組織完成1000 場講座,二十餘年來,圍繞自然災害綜合研究、中國自然國學的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中醫的復興、民間科學研究的振興、科學觀念辯證、複雜系統的整體論科學思維的發展、中國科技體制創新等主題進行了長期的討論和探索。
偽科學問題世紀大辯論
2006年,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發帖徵集簽名,要求有關部門切實採取措施,讓中醫脫離國家醫療體制。對此,2006年11月15日,宋正海通過電子郵件給幾百名學者發信―――《不要讓“偽科學”一詞成為滅亡傳統文化的藉口》,號召學者們聯合簽名,廢除“偽科學”提法。劍鋒直指方舟子、何祚庥為代表的“打假人”。截至11月30日,共有150名學者簽名表示支持。
宋正海稱,“偽科學”一詞原來是指“偽造科技成果或剽竊他人成果”,但卻被人濫用,“打擊的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紮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戰性的科技原創性成果和民間科學。”

人物觀點

民間科技發展需要政策支持
宋正海認為,民間科學家的處境很可憐,經濟上沒有條件開展科研,文章也發表不了,國家可以想辦法管起來,給予適當資助,說不定這府戀屑充裡頭就能產生大的科研成果。
“偽科學”一詞使用過濫
宋正海認為,當下“偽科學”一詞有濫用的危險,這樣下去,將不利於不符合西方科學體系的傳統科技的發展,比如中醫。也有可能對人們的科技創新精神造成壓制。
“我們的科學是整體性科學”
我們的科學是整體性科學,中國很多重大發明都建立在整體思維的基礎上。21世紀人類面臨不斷增多的環境、生態等問題,很難重複驗證,各因素也很難分割,需要用整體論去把握。

學術著作

  1. 劉道遠,宋正海 . 洪堡,海洋出版社,1985年
  2. 高建國,宋正海(主編). 歷史自然學進展,海洋出版社,1988年
  3. 瞿寧淑,李革平,高建國,周一,宋正海 . 黃河黃河—黃河流域重大災害及其綜合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年
  4. 宋正海,郭永芳,陳瑞平 . 中國古代海洋學史,海洋出版社,1989年
  5. 宋正海,孫關龍,陳瑞平,丁志紅,高建國 . 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6. 宋正海,孫關龍,艾素珍(主編). 歷史自然學的理論與實踐:天地生人綜合研究論文集,學苑出版社,1994年
  7. 宋正海 . 東方藍色文化:中國海洋文化傳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8. 李文范,宋正海(主編). 地球科學年表,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年
  9.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邊緣地帶:來自學術嫌舉朵戶前沿的報告,學苑出版社,1999年
  10.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圖說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 宋正海,等(主編). 相對論再思考,地震出版社,2002年
  13.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相關性年表總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 郝建宇,宋正海,楊金成(主編). 時空理論新探:相對論再思考進展,地質出版社,2005年
  17. 學苑出版社,2006年
  18. 孫關龍,宋正海 .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海天出版社,2006年
  19. 艾素珍,宋正海(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年·表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
  20. 高建國,宋正海(主編). 中國近現代減災事業和災害科技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 宋正海 . 潮起潮落兩千年:燦爛的中國傳統潮汐文化,海天出版社,2012年
  22. 宋正海 . 以海為田,海天出版社,2015年
“我們的科學是整體性科學”
我們的科學是整體性科學,中國很多重大發明都建立在整體思維的基礎上。21世紀人類面臨不斷增多的環境、生態等問題,很難重複驗證,各因素也很難分割,需要用整體論去把握。

學術著作

  1. 劉道遠,宋正海 . 洪堡,海洋出版社,1985年
  2. 高建國,宋正海(主編). 歷史自然學進展,海洋出版社,1988年
  3. 瞿寧淑,李革平,高建國,周一,宋正海 . 黃河黃河—黃河流域重大災害及其綜合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年
  4. 宋正海,郭永芳,陳瑞平 . 中國古代海洋學史,海洋出版社,1989年
  5. 宋正海,孫關龍,陳瑞平,丁志紅,高建國 . 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6. 宋正海,孫關龍,艾素珍(主編). 歷史自然學的理論與實踐:天地生人綜合研究論文集,學苑出版社,1994年
  7. 宋正海 . 東方藍色文化:中國海洋文化傳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8. 李文范,宋正海(主編). 地球科學年表,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年
  9.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邊緣地帶:來自學術前沿的報告,學苑出版社,1999年
  10.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 宋正海,孫關龍(主編). 圖說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 宋正海,等(主編). 相對論再思考,地震出版社,2002年
  13.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 宋正海 .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相關性年表總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 郝建宇,宋正海,楊金成(主編). 時空理論新探:相對論再思考進展,地質出版社,2005年
  17. 學苑出版社,2006年
  18. 孫關龍,宋正海 .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海天出版社,2006年
  19. 艾素珍,宋正海(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年·表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
  20. 高建國,宋正海(主編). 中國近現代減災事業和災害科技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 宋正海 . 潮起潮落兩千年:燦爛的中國傳統潮汐文化,海天出版社,2012年
  22. 宋正海 . 以海為田,海天出版社,20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