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心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洛陽
- 出生日期:1989年
- 職業:古箏演奏家
-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
- 主要成就: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金獎
文華獎金獎
金鐘獎金獎
個人簡介,人生經歷,榮譽獎項,外界評價,
個人簡介
1989年秋天,宋心馨出生在洛陽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宋劍波從部隊轉業後在洛陽軸承研究所工作,母親關曉紅是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的一名員工。小心馨4歲那年,她的爺爺給她帶回來一台電子琴。看到孩子非常喜歡,心馨的父母一合計,把她送到一個音樂班學習。在那裡,她遇見了自己的啟蒙老師孫麗麗。
人生經歷
開學第一天,孫老師用手拍著巴掌教孩子們熟悉音樂的節奏,藉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孫老師驚奇地發現,不管多長的一段音樂,她只要拍過一遍之後,宋心馨都能非常準確地重複出來。孫老師高興地摸著她的頭說:“小姑娘,你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音樂演奏者。”不出孫老師所料,宋心馨很快就表現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並在一年後的“六一”兒童節洛陽市電子琴表演大賽上奪得兒童組第一名。
1996年,7歲的宋心馨師從洛陽古箏藝術團團長婁金萍,開始學習古箏演奏。宋心馨回憶說,10歲前的那段練琴時光對於她來說是漫長而又略顯枯燥的。也難怪,正值好動貪玩的年齡,上國小的她每天放學回家後不能看電視,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卻要一頭扎進書房裡練琴,而且一練就是3個小時,這對一個孩子來說能不覺得枯燥嗎?在那3年裡,他們家每天吃晚飯的時間都以心馨練琴結束的時間為準。
宋心馨說,從小她就喜歡看電視,自打練琴後父母就再也不允許她看了。有時候她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把電視機打開,看上一會兒,到了父母快下班的時間就趕緊把電視機關上,然後用濕毛巾敷在電視機的散熱殼上,並打開空調降溫。為了能看會兒電視,大冬天她也把空調打開降溫。這一招讓她躲過了母親不少責罰。不過,聰明的父親似乎總能發現心馨偷看電視的蛛絲馬跡,但是體諒到孩子的苦衷,他從不點破。
1998年至2000年,宋心馨在別人的推薦下到北京拜師求學,先後師從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古箏演奏家孫欣和中國古箏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回憶起這段求學經歷,宋心馨說,那是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經和古箏演奏融為一體,她徹底愛上了這項民族藝術。
從被父母逼著苦學,到自己主動練琴,一天不摸琴就茶飯不思,宋心馨完成了心靈上的蛻變。她說,那段日子裡,每隔一兩個星期,到了周五晚上,母親就會帶著她坐上開往北京的列車。周六上午,娘兒倆趕到老師的家中接受幾個小時的訓練,晚上再匆匆搭上返程的列車,到次日早晨才風塵僕僕地回到洛陽。
關曉紅說,當時一家人的收入並不高,為了省錢,頭幾回她買的是硬座票。發現心馨疲憊的狀況直接影響到了練琴的狀態後,她就咬牙給孩子買了臥鋪票,一家人節衣縮食省出錢來給心馨創造條件學習。關曉紅曾試探著問心馨:“心馨,練琴這么苦,還花錢,咱們不練了吧?這樣就可以給你買好吃的零食和漂亮衣服了。”不料,10歲的心馨一臉嚴肅地告訴媽媽:“不行,我喜歡古箏,你們一定要對我有信心!”
榮譽獎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時期的宋心馨,先後獲得洛陽市青少年才藝大賽優秀表演獎、中小學生聲樂大賽第一名。這些成績更堅定了她前進的信心。異鄉求學 孤獨感使她把古箏當成心靈的至交
2001年,經過半年多的精心備考,宋心馨以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國音樂學院附中。12歲的她,只身前往北京求學。身在異鄉,無親無友,能夠和她相伴的只有一架陪了她5年多的古箏。
平生第一次住校,宋心馨表現出了些許不適應。在她就讀的班級里,40多個同齡人差不多近一半有家長陪讀。而宋心馨的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根本無法長期在北京停留,母親關曉紅只能每過一個月抽空到北京看孩子一次。心馨自小非常獨立,也很要強,在北京的日常起居她很快做到了自理,但背井離鄉的孤獨感卻時常籠罩著她的心田,想家時她就常常躲在被子裡偷偷哭泣。為了驅散心中的孤獨感,宋心馨每天花去一半的時間練琴,就連上文化課的課間10分鐘她也要跑到琴房去,看一眼自己的“摯友”。漸漸地,她和古箏有了一種心靈相通的默契,感到孤獨時就撫琴一曲。宋心馨說:“我沒有把古箏當成一件純粹的樂器,而是把它當成知音,當成心靈的至交。我的喜怒哀樂都通過指端訴說給它聽,它能幫我分享孤獨。”
在北京的6年時間裡,宋心馨一直跟隨王中山老師學古箏。在這裡,她體味到了古箏給心靈帶來的那種震撼般的快樂和心靈的升華。
她說,每次授課的時候,王老師著重給她講解的並非彈奏古曲的指法,也不過分要求每個音符的精準度,而是重點介紹古曲的背景故事,旋律和音符要傳達的信息、要表達的主題和意境。宋心馨漸漸明白,磨礪內心要比苦練基本功更為重要,因為只有不斷提升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才能體味到樂曲當中的玄妙,才能通過指端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出來。
此後,她喜歡上了唐詩宋詞,喜歡上了那種淒婉憂傷又略帶繾綣的情愫。在她彈奏的樂曲當中,以江南的古曲居多,直到今天她仍義無反顧地喜歡柳永的詩詞。她常備有一個小本子,將讀罷詩詞之後的感觸、那種心有靈犀未可名狀的情緒都隨手寫下,然後在古箏彈奏練習中細細回味。
文化薰陶和音樂滋養的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對宋心馨產生了厚積薄發的效果。2002年,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青少年藝術大賽首屆民族樂器獨奏比賽中,她獲得了古箏少年專業組的銅獎。同年10月,她又獲得了中國音樂學院“第六屆劉明源獎學金”樂器大賽第一名。她參賽的曲目《溟山》,即便音樂學院的研究生都要練習半年以上,而她一個國中生只練習了不到兩周就獲了獎,受到了評審們的一致好評。
宋心馨說,自己對音樂獨特的領悟以及刻苦練習才使她在短期內取得了長足進步。為了練好《溟山》,她每天練琴10個小時,為此弄得手臂肌肉拉傷,腫起了厚厚一大塊,險些未能參賽。母親得知心馨的情況後,關切地提醒她要適可而止,否則有可能影響到將來的音樂壽命。
天道酬勤,2005年是宋心馨收穫的一年,16歲的她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賽少年組金獎、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銀獎等。
“用心去彈奏,去細細地品味、享受比賽,才是最快樂的事情”
時隔一年後的6月,中國音樂金鐘獎的比賽再次包含了古箏項目。宋心馨欣然報名參賽。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親友團的助威,宋心馨獨自到了南京。
宋心馨說,她參加比賽從來都不為自己設定預期的名次。“用心去彈奏古箏,把賽場當成一種特定的演出場所,去細細地品味、享受比賽,這才是最快樂的事情。至於比賽結果,並不重要”。
正是擁有這樣的心態,靠著紮實的基本功和對古箏樂曲的獨特理解,宋心馨一路闖關,最終將金獎攬入懷中。
有意思的是,當主持人宣布金獎得主是3號選手時,性情恬淡的她正在回味剛演奏完的那首樂曲,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周圍的選手向她鼓掌祝賀時,她才意識到自己就是那個獲獎的3號。
面對未來,宋心馨充滿期待。她說,古箏演奏並非簡單的音符處理的技巧,它需要演奏者在文化素養和音樂修養上具備深厚的功底和豐富的內涵,來不得半點浮躁。她會珍惜生活賦予她的人生經歷,從中去感悟生活、感悟音樂,堅定地在古箏演奏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成為一名造詣深厚的古箏演奏藝術家。
7歲習箏,2000年師從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老師。2001年以古箏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在校期間,連續多年以專業全年排名第一的成績被評為專業優秀生及一等獎學金。2007年成為被中央音樂學院免試錄取的第一位外校學生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李萌教授。
所獲獎項2002年:獲文化部“全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古箏少年專業組銅獎;中國音樂學院第六屆“劉明源獎學金”第一名。
2005年:獲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雙鶴杯”古箏比賽一等獎;
文化部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
第二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古箏少年專業組金獎;
小型樂器組合組銅獎;
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銀獎。
2006年:獲中國音樂學院第八屆“劉明源獎學金”第一名。
2007年:獲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金獎。
2008年:獲文化部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三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古箏青年專業組金獎;
小型樂器組合組銀獎;
2008年度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成為全國藝術院校首位獲得此項獎學金的學生。
多次參與CCTV風華國樂欄目的錄製,擔任獨奏,並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樂器》等多家雜誌媒體也對其的獲獎經歷進行了專訪。
2005年,16歲的宋心馨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賽少年組金獎、2005年獲文化部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少年專業組金獎、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銀獎等。
在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中,年僅18歲的青年演奏家宋心馨一枝獨秀,最終將晶瑩剔透的金鐘獎金獎水晶獎盃緊握手中。
宋心馨7歲學習古箏,2001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王中山,2007年免試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李萌。參加過多項古箏賽事,2002年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民族器樂獨奏比賽中獲古箏少年專業組銅獎,2005年獲文化部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全國民族樂器演奏少年專業組金獎,同年獲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銀獎。
外界評價
談及自己的得意門生,王中山言語之中透著讚許:“接觸宋心馨,從11歲到18歲了,教了她這么多年,我也常感慨她為什麼會有這么好的表現。首先她有很好的音樂素養。和當下許多喜歡時尚的年輕女孩不大一樣,宋心馨很古典,她推崇嚴肅音樂,內心有音樂思想;她喜歡看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書籍,還學著寫古典詩詞,具備了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這就使人感覺古箏和她很搭調,在她身上體現得很統一。我也有別的優秀的學生,像上一屆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任潔,我也曾經教過她,但她和宋心馨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任潔的音樂里透著時尚現代,而宋心馨的音樂表現更側重於建立一種對傳統繼承發揚的情感,有一股感人的力量貫穿其中,年齡不大,表現音樂卻非常深入。其次是她自國小習古箏,受過艱苦的訓練,比其他同齡人付出了更多的代價,紮實的功底使她的音樂在整個表現中功利性不強。很多人是為了取悅於評審、觀眾而去表現音樂,而她的音樂很有個性,摒除了一切功利的雜念,只讓音樂成為最終的出口,這也是她的音樂深刻感人的原因。別看她長得一副娃娃臉,表現音樂卻很有力量,感人肺腑。
另外,她能取得金鐘獎金獎這么好的成績,也和她平常超大時間量的刻苦練琴、多參加比賽不斷鍛鍊自己、提高自己有關。金鐘獎作為全國唯一常設綜合性專家大獎,各地音樂院校都非常重視,選手都是久經沙場,準備充分的,為了備戰金鐘獎,宋心馨每天都要花八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琴,時間長,曲目量大,難度大,一項項的困難和挑戰她都努力克服了,所以才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