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遺址簡介,出土文物,漢代墓葬,唐代墓葬,宋代墓葬,保護意義,
遺址簡介
墓葬層層疊加起一個近5米高的土墩。古人認為背靠山,面朝水的地方風水很好,虎丘與蘇州西部山區連為一體,地勢比較高,非常適合作為墓葬區,歷來被視作風水寶地,因此虎丘四周墓葬高度密集,成為整個古城區之最。另一方面,虎丘地處木瀆春秋古城和現代蘇州古城區的交界處,有著得天獨厚的地
理優勢。
出土文物
漢代墓葬
在宋家墳墓葬群發掘的一個漢代古墓中,10個麟趾金散落在墓室里,同時出土的還有20多件器物。純金的麟趾金是漢代的一種貨幣,這次出土的麟趾金質地為釉陶,在當時是作為冥幣的隨葬品。這10個釉陶質地的麟趾金看上去非常規則,每個直徑大約5、6厘米,厚2厘米,釉陶上還布滿類似蜥蜴腳趾的浮雕圖形。一般漢代墓葬里放一到兩個麟趾金陪葬比較常見,同時隨葬十個麟趾金的情況則非常罕見,在發掘古墓的時候,這個墓室里還有多個器物口朝上放置在墓室里,在考古人員整理挖掘物的工作間裡還有一個高40厘米的青釉獸面扳耳壺和一個高近35厘米獸面紋瓿,這兩件器物頸腹部都有花紋,釉色飽滿,形制碩大,保存完整。考古人員在為這些器物清理淤土的時候,發現每個器物中淤土的顏色都不同,推斷當時這些容器中可能存放了類似酒、醋的液體,所以造成同樣的淤土呈現不同的顏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古墓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個等比縮小的迷你灶:袖珍的小鍋、火堂、煙囪等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虎丘地區綜合改造指揮部文史組組長寧方勇介紹說,漢代有“視死如生”的墓葬習俗,所以儘管該墓室尚未發現墓志銘,墓主人的身份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無論從墓室的規模還是出土器物的等級來看,這個漢代的墓主人不像普通百姓,很可能是士大夫之類的貴族。
唐代墓葬
粉盒藍色底上印著的白色小花,素雅精緻,色彩飽滿。在挖掘一個唐代墓室的時候,考古人員發現了散落在墓室里的彩色碎片,經過修復,這個粉盒呈現出了它原本光彩奪目的模樣。從它的精緻程度來說,這在當時算得上是比較稀罕的婦女用品,和之前發掘的墓室相比,後發掘出來的墓室規格都相對較高,甚至可能是貴族的墓葬。
在這個墓室里,考古人員還出土了一些殘缺的陶俑,其中一個40厘米高的陶俑,衣著長衫大袍看上去像是文官,另外還出土了一男一女頭像,男的像是一個僕人,女的雙臂展開,考古人員推斷這可能是一個歌舞伎的陶俑。據介紹,從人物的五官外貌看,這些陶俑都是以西域人為原型製作的,是唐朝文化交流發達的一種見證。
宋代墓葬
在墓葬群的宋墓中還發現了象棋,是青瓷象棋,發掘出5個,分別有兩個‘卒’,一個‘炮’,一個‘馬’,還有一個‘象’,其它的棋子並沒有被發現。這種青瓷質地的棋子外形上和現在的棋子沒有什麼區別,就是分量重了一些,估計墓主人生前是個資深“棋迷”。現場還展示了出土的金釵、銀釵,還有大小不等的銅鏡,這些銅鏡大的有十幾公分,小的有五六公分,雖然這些文物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但是上面的精美雕飾依然清晰可見,當時手工藝技術的精湛可見一斑。
保護意義
宋家墳墓葬群考古發掘充分證明虎丘地區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人文鼎盛、經濟發達的地區,對整個蘇州的歷史文化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門戶地區。各個朝代都有人把墳墓安葬在這裡,但是地表會隨著時間的遷移發生巨大的變化,原先的墳墓被沙土掩埋後就看不出來了,下一個朝代的人便繼續在上面安葬墳墓,於是就出現了棺槨重疊的現象。這片古墓群呈現‘墓打墓’的現象,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現象頻繁。這是個跨越六大朝代的古墓群,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早期,各個朝代的古墓層層重疊,蔚為壯觀,在蘇州考古史上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