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王應麟》是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傳傑,鄭昕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7434504
- 作者:鄭傳傑、鄭昕
- 出版社:寧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 頁數:331
- 定價:30.00元
- 裝幀:平裝
《宋儒王應麟》是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傳傑,鄭昕
《宋儒王應麟》是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傳傑,鄭昕內容簡介《宋儒玉應麟》是關於介紹其生平事跡的傳記。王應麟自幼聰明好學,發憤讀書,九歲時便通曉《六經》,十八歲時,也就是宋理宗淳佑元年中進士,調揚州教授,以博學多才名...
”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蒙者,鹹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一般來說,《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
《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難於確定。清代人多認為《三字經》是宋儒王應麟所作,不管《三字經》的作者是誰,都不影響這部書的價值,因為《三字經》有著豐富的內容。近代經學大師章太炎說:“其書先舉方名事類,次及經史諸子,所以啟導蒙稚者略備。”也就是說《三字經》是一部內容全面的啟蒙讀物。《三字經》的...
漆雕開,《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原名,漢人避漢景帝名諱改為“開”,春秋末期魯國(一說蔡國)人,生於公元540年,卒年不詳。漆雕開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讓他去做官,他說對做官沒有信心,孔子聽了表示很讚賞。漆雕開具有不屈的勇氣,《韓非子·顯學》中說:“漆雕之議,不色撓...
漆雕開,《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原名,漢人避漢景帝名諱改為“開”,春秋末期魯國(一說蔡國)人,生於公元540年,卒年不詳。漆雕開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讓他去做官,他說對做官沒有信心,孔子聽了表示很讚賞(參見《論語·公治長》)。漆雕開具有不屈的勇氣,《韓非子·顯學》...
漆雕開,《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原名,漢人避漢景帝名諱改為“開”,春秋末期魯國(—說蔡國)人,生於公元前540年,卒年不詳。漆雕開是孔子弟子,孔子曾讓他去做官,他說對做官沒有信心,孔子聽後表示很讚賞(參見《論語·公冶長》)。漆雕開具有不屈的勇氣,《韓非子·顯學...
上古時期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但到了漢代,《儀禮》只剩了17篇,宋朝王應麟將這17篇分為四類,《特牲饋食禮》《少年饋食禮》《有司》三篇記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禮,屬於吉禮;《喪服》《士葬禮》《既夕禮》《士虞禮》四篇記喪葬之禮,屬於凶禮;《士相見禮》《聘禮》《覲禮》三篇記賓主相見之禮...
)《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其原名。因漢景帝名啟,以違“聖諱”,故將“啟”改為“開”。他是春秋時蔡國華陂人,孔門高徒,儒教學派的領軍人。生於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0年),卒於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享年五十一歲。他的出生頗有傳奇性色彩。至今當地民間仍流傳著:...
宋初儒學承襲漢唐註疏之學餘緒,儒者“守訓詁而不鑿”(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八)。這一時期儒學沒有什麼建樹,在儒學史上地位不高。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士大夫階層中出現了一股要求改變國家“積貧”、“積弱”局面的改革思潮,並釀成了一次歷時很短的改革運動——慶曆新政。與這股政治改革思潮相...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國小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蒙者,鹹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
“漆雕氏之儒”:綜合《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文獻資料的記載,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們是: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孔子家語·弟子解》作漆雕從),學術界一般認為“漆雕氏之儒”是以漆雕開為代表的。漆雕開,《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原名,漢人避漢...
關於《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後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於是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1] 王應麟是南宋人,《三字經》原著中的歷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為止。隨著歷史的發展,為了體現時代變遷,各朝代都有人...
王應麟,南宋官員、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而遭罷斥,後辭官回鄉,專意 著述二十年。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 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其他若杜佑、鄭譙、馬貴與王應麟之徒,能博而不能深,則文流於蔓矣。游、楊、金、許、薛、胡之儔,能深而不能博,則文傷於易矣。由是有漢學、宋學之分,斷斷相角。竊欲取二者之長,見道既深,且博以為文,復臻於無累。”曾國藩為文,深受桐城派的影響,黎庶昌認為:“曾氏之學,蓋出於桐城,固知其...
第四節 王應麟對科學的重視 第八章理學對宋末科學發展的影響 第一節 理學對數學的影響 第二節 理學對醫學的影響 第九章 宋學與宋代科學發展的關係 第一節 宋儒對自然知識的重視與研究 第二節 宋學精神與概念對科學的影響 第三節 宋學對宋代科學發展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樂愛國,男,1955年11月...
鄭傳傑,寧波市鄞州區人,1956年生,做過農民,當過兵,1978年考入大學,先後任中學(高級)教師、《鄞州區志》編輯。有著作《宋儒王應麟》、《二登相位鄭清之》、《一門三宰相——史氏家族傳》、《南宋鄞人時代》,論文《三字經作者讀解》、《鄞如是說》等。圖書目錄 上篇鄉郡領風騷 一、名著一鄉 二、慶曆...
宋·胡安國(1074一1138)撰。安國字康侯,福建崇安人,紹聖進士,曾任太學博士、提舉湖南、成都學事,以不肯附權貴,為蔡京、南仲所惡;高宗即位,官給事中,中書舍人,上《時政論》二十一篇,力陳恢復略,後以反對重用朱勝非去職,為學宗程頤,主要著作尚有《資治通鑑舉要補遺》等。據王應麟《玉海》記載,紹興...
袁桷字伯長,生於1266年,卒於1327年,是年受教於當時大儒王應麟、翰林國史院檢閱官、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翰林修撰、翰林待制、集賢直學士、翰林侍講學士等職。當時朝廷制冊、勛臣碑銘多出其手。他曾奉旨修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大典。泰定初年,袁桷辭官歸里,閉門讀書著述,自號“清容居士”,晚又號...
”而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一書中,就反覆批評宋儒視理為得於天而具於心的觀點,認為宋儒執意見以禍國殃民,甚至造成“以理殺人”的惡果。段玉裁在“求真”學術理念的支撐下,批評王應麟著《困學紀聞》和顧炎武著《日知錄》的著書方法,認為這種著書方法有兩種弊端,一是好為異說,二是剿說雷同,中無所得,...
宋王應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謝,任姓,黃帝之後。”《世本》是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史學著作,記黃帝迄春秋時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這是謝姓出於黃帝的最早說法。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
第三節 王應麟及其思想主張 第四節 不墨守陳規的儒者――黃震 第三十七章 宋儒的新經學與義理之學 第一節 新經學的興起及其原因 第二節 新經學的代表人物及其經說 第三節 新經學與義理之學 第三十八章 元代理學 第一節 元初理學在北方的傳播及理學列為官學 第二節 元代程朱學派 第三節 元代心學派 第四節...
《困學紀聞》 王應麟撰,閻若璩注 宋人始為考證學者,顧亭林《日知錄》頗仿其體。《通藝錄》 程瑤田撰 清代考證家之博物書。《癸巳類稿》 俞正燮撰 多為經學以外之考證,如考棉花來歷,考婦人纏足歷史,輯李易安事跡等;又多新穎之論,如論妒非婦人惡德等。《東塾讀書記》 陳灃撰 此書僅五冊,十餘年乃成...
同時,作者還分析並探討了朱熹《詩集傳》《楚辭集注》的著述及其叶音說,方崧卿《韓集舉正》及其古韻考釋,王應麟《急就篇》古韻協讀考釋,客觀分析和總結了以叶音注釋為本體的宋代古音學的形成與發展概況。作者還花了很大氣力全面蒐集了宋儒文集雜著中關於占音問題的散論,如龔頤正《芥隱筆記》對古韻的疏證,袁文...
隨案:(一)“引《四庫總目提要》之《榕壇問業》條釋”(二)“《諸儒學案下四》‘忠烈黃石齋先生道周’條辨正”述二十八、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二條 隨案:“引《四庫總目提要》之《困學紀聞》條釋”述二十九、何焯《義門讀書記》卷二條 隨案:“引《四庫總目提要》之《義門讀書記》條釋”述三十、...
”[16](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二閻若璩按語)又見譚嗣同氏有言:“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仁學》卷下)。皆為通透之語。荀子處在一個緊急迫烈的時代,時君傾其全力應對存亡問題,難以經營長治久安之道,所以,在荀子時代儒學還難以發揚光大。但荀子為儒學的走向政治找到了一個正確的出口,他把儒家的社會...
牛毛,漢語詞語,拼音為niú máo,意思為多或繁密、細小。解釋 1、指多。2、指細而多。3、指附在牛身上的毛。出處 《北史·文苑傳序》:“及明皇御歷,文雅大盛,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三“考史”:“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子《萬機論》。”宋·蘇軾《讀孟郊詩》詩:...
這在清初對於致力於經文本義,衝破宋儒“傳注之重圍”,歸還儒經本來面目,具有積極的意義。萬斯大經學研究偏重《三禮》 ,被當時學者譽為“冠古今必傳之作”。蕭山毛奇齡雖學術淵源於理學,但他融末學義理於經學考據中,反對杜撰臆說,主張“說經貴有據”。他遍治群經,引據古人,辨訛正誤,如認為《大學》無古文...
王應麟《考證》謂當作三十二篇。劉向《校書序錄》稱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複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為十二卷,題曰《新書》。唐楊倞分易舊第,編為二十卷,復為之注,更名《荀子》,即今本也。考劉向《序錄》,卿以齊宣王時來游稷下。後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廢。然《史記·六國年表》載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