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青釉菊瓣紋瓷缽是一件宋代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青釉菊瓣紋瓷缽
- 館藏地點:海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宋代
- 類別:瓷器
質地 | 單一質地 無機質 瓷 |
外型尺寸(cm) | 高5.4 口徑9.2 底徑10.0 |
具體質量 | 0.296kg |
藏品級別 | 未定級 |
宋代青釉菊瓣紋瓷缽是一件宋代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質地 | 單一質地 無機質 瓷 |
外型尺寸(cm) | 高5.4 口徑9.2 底徑10.0 |
具體質量 | 0.296kg |
藏品級別 | 未定級 |
宋代青釉菊瓣紋瓷缽是一件宋代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1文物特徵 質地單一質地 無機質 瓷 外型尺寸(cm)高5.4 口徑9.2 底徑10.0 具體質量0.296kg 藏...
明青釉菊瓣紋瓷碗與匣缽粘結缽 明青釉菊瓣紋瓷碗與匣缽粘結缽是明代時期的文物。
宋代景德鎮窯瓷器是中國宋代重要瓷窯之一, 產品器類豐富,有缽、碗、盤、杯、碟、 盞、盞托、 注、注碗、執壺、瓶、罐、蓋瓶、洗、爐、 枕以及盛放香料、 化妝品的盒等,式樣繁多。宋代景德鎮是中國宋代重要瓷窯之一,在今江西景德鎮。其燒瓷始於唐武德年間(618~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現的宋代燒瓷...
定窯蓋罐,是宋代達官貴人用來盛放小食品或茶葉的器皿。定窯的發展 定窯為宋代六大窯系之一,窯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因宋代屬定州,故名定窯。定窯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定窯在唐代時已是...
南宋官窯是官方的燒造瓷器的窯場,南宋時期勞動人民的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時,建立修內司、郊壇下窯,生產宮廷專用御品,故稱“南宋官窯”。1976年,南宋官窯的恢複試制工作才全面開始。杭州瓷廠承擔了研試任務,1978年,仿官窯灰青釉和月白釉二類試製品研製成功。1986年,杭州南宋官窯...
鈞窯天藍釉菊瓣碗是元代的一件瓷器。文物鑑賞 碗斂口,蓮瓣形弧壁,圈足。通體內、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無釉,胎呈鐵褐色。此碗因燒成時的缺陷,與裝燒的漏斗形匣缽粘連在一起而被遺棄在窯址,它直觀反映出元代鈞窯的裝燒工藝,頗為難得。工藝 在窯爐內相應位置後,即可點火焙燒。用匣缽裝燒...
宜陽窯在河南宜陽三里廟等處,故名。為宋代瓷窯。以燒青釉為主,兼燒白釉,白釉黑花及黑釉等品種。青釉施釉較厚、色多樣。裝飾有印花、刻花等。青瓷刻花先刻出花葉輪廓線、花筋葉脈以蓖狀工具劃刻,風格與耀州窯完全相同,碗內滿刻菊瓣紋,罐的蓋面刻百折紋,也與耀州窯風格相近。汴京官窯:北宋後期設在...
長沙窯用褐、綠、藍彩在瓷胎上繪畫,花紋有各色圓點組成的圖案、花鳥、人物、走獸、詩詞等,技法嫡熟,構圖美觀,為瓷器的裝飾開闢了新的溪徑。不過長沙窯所燒制的是青釉釉下彩繪瓷,與後世的白釉薄胎彩瓷風格迥異。簡介 到了宋、金時期,彩瓷有了新的發展,磁州窯系的白釉黑彩、白釉醬彩、綠釉黑彩、白釉紅綠黃...
2. 第二期 相當於北宋早中期 產品有青釉、褐釉兩路,種類比較複雜。胎釉特徵 瓷器胎骨呈淺灰或灰色,質量較前期堅緻,釉層仍較薄,施釉多不及底,少量滿釉,有流釉現象。釉色可分為青、褐兩大類,青釉呈青灰或淡青色,褐釉多呈醬黃色,少數是純黑色。造型特徵 典型器有撇口碗、敞口碗、直口碗、帶流缽...
【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紋花口碗與明·萬曆仿品】【明·萬曆仿款青花鹿紋小碗】【明·宣德仿青釉刻花小碟與明·萬曆仿青釉刻花小碟】【南宋官窯葵式洗與明代仿品】【宋哥窯雙耳爐與明代仿品】【明·宣德青花仕女紋碗與清·康熙仿品】【明·宣德青花纏枝花紋缽缸與清·康熙仿品】【明·宣德青花龍紅海水紋盤與清...
同安窯青瓷產品釉色以淡褐黃釉為主,其次為青釉、青白或灰白釉。器形有碗、碟、瓶、罐、洗、缽等。胎體灰白或白色。裝飾使用刻、劃、印等技術。常見的紋飾有卷草紋、篦點紋、菊瓣紋、蓮瓣紋等,印有雙魚或屈前肢的小鹿圖案,其燒造年代為南宋至元代。查資料 根據調查資料表明,宋元時代生產類似同安青瓷的...
散存的瓷片主要為青釉、白釉兩種,在個別器物上,也有黑釉和褐釉,還有繪花裝飾。青釉瓷器類似於汝窯瓷系,器形有碗、盤、盆、缸、盞、碟、枕、器蓋、器座等。歷史文化 宋代鄧窯 宋代的鄧窯以燒青瓷為主,以碗、盤為大宗,器表有的表面無紋,有的印花,刻花較少。施釉較厚,垂釉處如透明玻璃珠,釉色...
2.青釉缽 3.青釉五角蓋瓶 4.青瓷五管瓶 5.青瓷執壺 5.淡青釉蓋瓶 第二節 宋代龍泉窯 1.青瓷五管瓶 2.青瓷牡丹紋蓋粉盒 3.青瓷盂口瓶 4.青瓷膽式瓶 5.青釉刻花蕉葉紋五管瓶 6.青釉刻花瓣紋蓋罐 7.青釉刻花蓮瓣紋貼塑五葉犬紐蓋瓶 8.青釉刻花斗笠碗 9.青釉貫耳小瓶 10.青瓷龍瓶 11....
窯基遺址窯磚、匣缽、墊餅和大量瓷器殘片等。釉色以淡褐黃釉為主,其次為青釉、灰白釉、物底露胎。碗類敞口尖底、圈足淺或平底無圈。瓷片堆積在壩頭山、汀溪山、章厝山、後山等處,範圍約3平方公里。根據歷次調查採集標本,該窯產品以青瓷為大宗,多淡褐黃釉,兼燒青白或灰白釉以及少量褐釉;器形有碗、碟...
計有西周乳釘紋銅簋、漢代朱雀銅熏爐、蓋鼎、盤、鏡、燈、三國重列式神獸章紋銅鏡、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銘歙硯、鏨花銅匜、菊瓣形雙龍紋白石盤、螺杯盞、石單耳杯、執壺、“湖州照子”銘銅鏡、鎏金銅箸、匙以及宋代的青釉刻花花口瓶、鑲銀花口青釉刻花缽、包金包銀青釉瓷盞托、蚌雕圍棋子等器物。...
商周原始瓷器是繼承陶器的造型,到春秋時期仿照青銅器的風格,六朝早期時的瓷器矮胖、後期直到隋甚至唐初都是趨於瘦長,唐代瓷器造型豐滿、圓潤,宋代總的風格又變修長,元代厚重,大件器物較多,明代敦厚、古樸,清代瓷器輕薄、新穎。所以,總的風格趨勢要記住。如:青釉雞頭壺,最早出現在西晉,隋唐五代都有燒制,但各時代風格...
中國傳統的釉上彩瓷器,最早是六朝時期的點彩裝飾。這種點彩於西晉晚期出現,到東晉時普遍套用。南朝時褐色點彩仍然流行。據考古發現,北朝出現黃釉綠彩、白釉綠彩。這些簡單裝飾打破了早期青釉瓷器清一色的格調。真正在瓷器的釉面上彩繪圖案紋飾,是在宋、金時代北方瓷窯中出現的,如定窯的金彩描花,磁州窯的釉上...
釉裝飾除有青、褐(醬)、黑、綠、乳白等多種單色釉外,還善於多種色釉搭配使用,比如內白外褐、內青外褐等,還多用不同色釉作口沿包邊裝飾,如在乳白或青釉碗盞口沿施一圈醬釉仿“包銅口”,或在青、醬釉器口沿施一圈乳白釉仿“包銀口”效果。此外還在施底釉未乾的器物上用不同色釉在局部作多層次...
紋飾有刻劃的雲氣、篦點、蓮瓣、菊瓣和模印的蓮、菊、葵、飛鳳、水禽、嬰戲、連珠、勾連雲雷紋等。窯具有墊缽、復燒組合支圈、支座等。其年代約為南宋晚期至元初。庵尾山Y5為土坯磚砌築,斜長74.6米、寬1~3.3米,窯底坡度10~15度,平均13度,窯爐平面略呈“S”形,出土器物皆為青釉和醬褐釉的罐...
截至2014年9月,新余市博物館拾年山遺址出土系列藏品有:陶鼎、缸、瓮、罐、豆、壺、缽、簋;石钁、鋤、斧、鏟、錛、鉞、流星、刀、環形穿孔器、磨棒、鑿等400餘件,年代距今約6000~4000年。它所反映的文化面貌與中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及嶺南地區均有聯繫,填補了江西石器時代考古學編年系列缺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