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鑑賞常識

盛世收藏,如今收藏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熱門話題。文物鑑賞知識是文博工作者以及收藏愛好者的津津樂道的話題。下面從瓷器、玉器、書畫三方面簡單地談談如何鑑賞文物及藏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物鑑賞常識
  • 屬性:藝術學領域術語
一、 瓷器的鑑賞常識(一)、看造型
  1、整體風格。一件器物的造型,與其時代總的風格是分不開的。商周原始瓷器是繼承陶器的造型,到春秋時期仿照青銅器的風格,六朝早期時的瓷器矮胖、後期直到隋甚至唐初都是趨於瘦長,唐代瓷器造型豐滿、圓潤,宋代總的風格又變修長,元代厚重,大件器物較多,明代敦厚、古樸,清代瓷器輕薄、新穎。所以,總的風格趨勢要記住。如:青釉雞頭壺,最早出現在西晉,隋唐五代都有燒制,但各時代風格不盡相同。從造型上看,西晉時雞頭壺,矮、粗,罐狀,雞頭無頸無流。東晉壺體高了一些,趨於瓶狀,壺頸變細變長,出現了略高於壺口的把柄,雞頭處也有了伸出的脖頸。南北朝,壺身更高更細了,雞頭也變得高大挺拔。隋代,壺體瘦高,壺柄變成豎直的雙龍造型,而且高於壺口多些。唐代,壺體豐滿,壺嘴短小直挺,被置於壺肩之上,壺柄變小。五代時,壺身下部向內收斂,壺嘴變長變彎,柄變大,顯得很秀氣。掌握了這些要點,再綜合胎釉等其他因素,就可以判定出年代。再如瓷枕,最早年代為唐,其形制為:方形、腰圓形,唐晚期以後出現花形、獸形、童子形、元寶形等,同時,器形加大,枕身變長。元代出現了如意形瓷枕、鏤空瓷枕、戲文故事枕,形制較前代更大。這就是說,瓷枕形制越大年代越晚。
  2、造型的局部變化。例如盤碗,一要看口沿。六朝至唐代往往都是圓口,厚口緣,唐中期至五代出現花口沿,宋代出現了無釉芒口。景德鎮明清窯器無論盤碗瓶壺,凡邊沿外翻者,多做圓口,平切口者常見於民窯直口碗類。二要看底足。漢晉,平底沒有足,南北朝出現了假圈足,唐代以實心餅形足、玉璧底足為主,晚期至宋初又有玉環底足和少量圈足。唐至五代,圈足呈外撇狀。元代,樞府瓷為小圈足,底面平切,明清時的碗盤總體上的淺圈足,但明比清稍高,足牆呈內八字形,盤碗底多數下榻。清代圈足較直,底平等。
  3、器型的時代性。例如:青瓷穀倉瓶,僅限於六朝時代有;元代蓋罐,蓋子大多為荷葉形;球星熏爐一般是宋代而以宋代居多;鼻煙壺都是清代或清代以後製品;雙聯瓶、五聯瓶,都是清代乾隆以後的。
(二)、看胎釉特徵
  瓷器製作在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因時代、地區、窯口,在取用瓷土、製作工藝燈方面不同,變現出的胎釉特徵不大相同。首先是胎質。古代至此工藝是在手工方式下進行的,宋以前的瓷器,胎子大多為灰色、灰白色、紫灰色、橙黃色、米黃色、褐紅色等,這種情況直到宋代才有改變。宋元時景德鎮等南方瓷窯燒制的青白瓷,胎體薄,胎質白,制胎工藝有很大進步。另外,元代瓷器器底多數不施釉,火石紅現象很多,明代少量出現,清代基本消失。以上這些特徵,是瓷器鑑定的要點。
  從瓷釉上看,首先要記住什麼釉在何時出現、盛行和消失,各時期分別有怎樣的特點。比如,宋代哥窯器,除了胎呈紫、黑色,器型較薄、紫口鐵足特徵外,還有釉質肥潤(甚至釉質比胎要厚)、釉色青中偏黃、開片較規整、不飾花紋等特點。再如定窯,始於五代,盛行於宋代,受邢窯影響很大。邢窯白瓷釉為雪白色,鞏縣窯為牙白色,定窯為奶白色,有淚痕(白中閃黃),芒口、覆燒、胎白精細。黃釉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安徽的壽州窯、河南密縣等燒黃釉器,但決不是明清時代意義上的黃釉。弘治黃釉代表著明清兩代的黃釉的最高水平,以鐵為著色劑,用氧化焰低溫燒以後逐漸減少,天啟停燒。清代從康熙年起,歷朝都燒制黃釉,有澆黃、蜜蠟黃、蛋黃等。康熙時蛋黃釉釉色深,釉層透明。到乾隆時因釉中摻有玻璃白,釉汁混而不透,呈色淡嫩,此釉直至道光仍有燒造。紅釉元代由景德鎮燒造,到明代有了很大發展。永樂時紅釉比較鮮艷稱“鮮紅”,釉面厚潤。宣德時紅釉發深,稱為“寶石紅”,其顯著特徵:一是橘皮釉現象比較明顯,二是器物口沿部分自然形成一條白線,紅白分明,被稱之為“燈草口”,康熙時期的紅釉器多有仿製,但應是人為加上去的白釉,看上去不自然。成化時紅釉較為難得,色澤濃艷。嘉靖時鮮紅釉技術失傳,改為礬紅,至清代才恢復生產,並出現了若干個新品種。康雍時祭紅釉艷麗,乾隆時黑紅,嘉、道比乾隆時淺,但不如康雍時鮮艷。
(三)、看裝飾風格
  瓷器裝飾大體有三類,即胎裝飾、釉裝飾、彩繪裝飾。胎裝飾有刻、劃、剔、印、堆貼、鏤空、雕塑等手法和形式。如西晉器物,常見的有刻劃的弦紋、水波紋、模印的網紋、圓珠紋,貼花、堆塑大多為人物或動物。東晉南北朝盛行蓮花瓣裝飾。唐代越窯流行刻劃花蝶、花鳥紋。長沙窯採用模印貼花裝飾。其後又有耀州窯、臨汝窯、定窯、磁州窯及景德鎮影青等刻劃剔印裝飾手法,及至明清彩瓷仍有此種裝飾工藝穿插其間。
  釉裝飾除了各種單色釉外,另有其他諸多種,如宋代建陽窯、吉州窯燒造的玳瑁、油滴、兔毫釉等結晶釉裝飾。還有在一件器物上施以兩種以上不同色釉的裝飾方法。比如,唐代的花瓷,宋元鈞瓷的窯變,明清時的三彩,清代爐鈞、窯變紅釉等。宋代鈞瓷釉面比較細密平整,釉里有蚯蚓走泥紋,用彩釉斑塊裝飾,顏色主要有藍、紅、月白、海棠紅、玫瑰紫。元代鈞瓷胎體為土黃、黑灰色胎,釉不到底,足內不施釉,足底有沙粒現象。釉質變粗,釉面可看出明顯的氣孔、氣泡,多數為藍灰、月白色,很少見有天青色,彩斑顏色也不如宋代艷麗。清代雍正開始出現模仿鈞窯的窯變紅釉品種,又稱“鈞紅”。其特徵是:雍正窯紅釉是藍色多於紅色,乾隆是紅色多於藍色,達到了宋鈞彩色斑的效果。嘉、道時期紅色更多些,鹹同光時幾乎都變成紅色,釉面很粗糙,有槽坑。光緒時在窯變紅中又出現了由紅黑兩色顏色交織組成的瓷釉器。
  彩裝飾最早出現在西晉晚期。在當時南方的一些青瓷上,就出現了由褐色斑點組成的簡單圖案。進入隋代,已使用黑彩點畫人物的眉毛、眼睛、衣紋等。唐代,出現了長沙窯的釉下褐彩,磁州窯的白胎黑花。釉上彩始於宋代,有白釉紅綠彩的盤、碗類器物。青花、釉里紅、金彩嶄露頭角。明代宣德、成化時期,各種彩瓷相繼出現,如釉下青花、鬥彩、五彩,改變了以單色釉和青花為主的裝飾方法,入清以後,景德鎮又創造出籃彩和翠彩。康熙年間製成琺瑯彩,粉彩,並在雍、乾時達到鼎盛階段,清中期以後,粉彩稱為彩瓷主要裝飾品類,隨著西方裝飾藝術傳入中國,又出現了洋彩,進一步豐富了瓷器的裝飾。
(四)、看紋飾風格
  瓷器的裝飾紋樣極為豐富。裝飾手段有刻、劃、剔、畫、彩繪等。各時代紋飾圖案均有自己的特色,是鑑別瓷器時代、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現僅就明清常見紋飾圖案擇要作以分類歸納。
  1.植物圖案。主要有蓮花、,牡丹、菊花、蘭花、蕉葉、卷草等紋飾。(1)蓮花紋。從南朝起蓮瓣紋大量用於青瓷裝飾,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上幾乎每件器物上都有纏枝蓮或各種蓮紋及蓮瓣紋,蓮瓣之間留有空白是元代特點。蓮花也是明清瓷器常見的圖案,常以輪廓線形式出現。(2)牡丹紋。有纏枝、鳳穿牡丹等,還常和梅、菊、水仙花組成四季花卉;再加之杏、桃、石榴、荷、葵、桂、芙蓉、山茶,組成十二月花卉。其裝飾方法,以青花為主,其次有鬥彩、琺瑯彩和粉彩。雍、乾官窯牡丹有粉紅、黃、藍、綠、紫等顏色。(3)菊花紋。明代洪武時,常見扁菊花紋形式出現,花心為格線狀;永樂官窯以單層菊瓣較為常見,民窯多為寫意之作;宣德官窯花葉有明顯的勾脈,民窯勾線填色留白;成化官窯花大葉稀,民器粗獷;弘治民窯構圖繁密,雙層花瓣;康熙官器線條流暢,花瓣細長,民器花頭圓潤飽滿;乾隆官窯構圖繁縟,輔助紋飾見多,民窯圖案化傾向明顯,花形誇張,層次較少。(4)卷草紋。由南北朝時期的忍冬紋發展而來,唐代定型為捲曲的纏枝草葉紋,明清兩代經常用做瓷器邊飾。洪武時為一筆勾畫,無葉片;永樂時變為勾線平塗有葉片;萬曆出現了五彩卷草紋;清代卷草紋主要用於青釉印花、鬥彩、粉彩以及仿永樂、宣德青花瓷上,其特點又變成洪武時的纖細、捲曲,無葉片。
  2.動物圖案。瓷器上的動物圖案,有龍、鳳、麒麟、朱雀、 獅、虎、鹿等神和野獸類;牛馬羊、鶴雁鳥、魚鴨鴛鴦等家畜和飛禽,以及水禽類。在此僅以龍紋為例:龍紋最早出現在唐代瓷器上,其形象似獸狀,龍首有角無須。宋代以後為蛇形,身、尾漸細。元代龍身細,頭尾小,爪瘦勁有力,以三爪居多。明代龍兩隻眼睛點在同一側面,龍嘴向前突出,稱為“豬嘴龍”。多數為張嘴龍,五爪剛勁,為“風車爪”,腿部帶火焰紋,龍發豎直向前飄動。明代龍紋種類有龍穿花、海水龍、雲花、飛翼龍、游龍、龍鳳紋等。成化時的夔龍,尾巴似香草,分叉、捲曲,又稱“香草龍”。嘉靖時出現正面龍。清代龍頭部增大,牙齒減少,鹿形長角,無頸,龍發向後披散,身子較粗胖,爪似雞爪。明清時期,龍紋被大量用於各類瓷器裝飾上,裝飾方法有刻、印花和堆塑、繪畫。在繪畫中按用料的不同,可分為青花、五彩、鬥彩、粉彩、青花抹紅等;以顏色不同又分為白地綠龍、白地藍龍、白地紅龍、藍地白龍、黃地綠龍、綠地紫龍等。以上龍紋特徵,是鑑定明清瓷器時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
  3. 人物圖案。有單個人物,也有成組人物形象。總體風格是:明代任務多寫意,清代多寫實。常見圖案有八仙、羅漢、刀馬人、嬰戲、歷史典故、戲曲故事等。其中,麒麟送子、嬰舞龍燈、百子圖、福祿壽三星是清代特有的圖案。明代瓷器上的人物圖案比起動植物圖案要少得多。絕大多數是民窯產品,而且除成化鬥彩外,多為青花瓷器。康熙以後五彩、粉彩繪製的人物圖案增多,特別是康熙朝的粉彩刀馬人圖案,色彩鮮艷前所未有,至晚清民國時期,以歷史故事人物為題材的瓷板畫甚為流行,景德鎮出現了繪瓷名家“珠山八友”,作品中有不少粉彩,淺絳彩人物圖案。
  除以上舉例外,還有吉祥圖案、山水、幾何、文字等紋飾圖案。在瓷器裝飾上具有各自不同的裝飾風格特點。
  瓷器鑑定是對歷史文物的綜合考證,除用上述鑑定要點外,還要注意觀察起舞燒造支點、施釉方法、銘文、款識等其他方面的特徵,如,凡是盤碗裡面有三個支點的,都應是唐代以前的器物;景德鎮燒造的盤、碗,元代至明前期幾乎都是砂底;隋唐器物施半截釉,其中向下流淌似燭淚痕的是唐器;宋龍泉足內施滿釉,元代足內不施釉,明代足內點釉等。總之,這些特徵,包含著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和信息,需要去認真研究、掌握和探索。
二、玉器鑑賞常識( 一)、玉石的概念及品類
  從礦物學角度講,玉石是指硬度為5.5至7度,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狀,具有溫潤色澤的礦物的集合體。我國新疆崑崙山、天山山脈及陝西藍田等地為名產地。按其礦物組成性質可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如,我國俗稱翡翠為“硬玉”。但軟玉並非指硬度低的玉石,而是專指透閃石和陽起石的微晶集合體組成玉石總稱。以顏色劃分可分為白玉、黃玉、青玉、碧玉、墨玉、糖玉等。廣義的玉石除硬軟玉外,常見的還有岫巖玉 、南陽玉、瑪瑙、綠松石、青金石、孔雀石、水晶等。對上述石材進行加工雕制的器物,稱為玉器。按用途及器物形制可分為:禮器、裝飾和把玩物品、隨葬品幾類。在玉器加工製作中,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紋飾,了解和掌握各時代的特徵,就可以鑑定出它的年代。
(二)、各時代玉器的特點
  1.原始玉雕。①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玉器(距今6800—7000年):在玉料選擇上還不嚴格,玉質一般都比較差,從出土情況看有玉和螢石兩種質地。在製作工藝上比較簡單,器身多不飾紋飾,僅琢打磨光,鑽孔亦多偏斜。②紅山文化時期玉器(距今7000—8000年):洪山文化玉器的質地一般是碧綠、淡青或淡黃色,個別有黃褐色。多數專家認定是岫巖玉。表現手法為圓雕、浮雕、透雕、兩面雕、線刻等。造型和題材分為動物行和幾何形兩類。特點是玉器表面不多加裝飾,有少量線狀雕飾。穿孔方法非常別致。③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在造型方面,除琮、壁、玦、管、珠、環等以簡單的幾何形狀為主的裝飾品外,還出現了鳥、魚、蟬、蛙、龜等動物形的立體雕刻品。已能碾琢陰線或陽線、平凸或隱起的圖案,出現了雲雷紋、鳥紋、蛙紋等繁複精密的花紋。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兩眼一嘴”為特徵的獸面紋。主題紋飾往往用高低不平的浮雕法表現。再配以纖細的雲雷紋或炫紋為地紋。鑽孔主要用管鑽法,也使用實心鑽法。
  2. 商周時代玉器。出土和傳世的商代玉器有壁、琮、圭、璋、璜等禮器,戈、矛、戚、鉞、刀等儀仗兵器,斧、鑿、鏟、鋤等工具及生活用具,還有大量玉璜、玦、環、墜、珠、管項飾等裝飾品。商代玉器中出現了和闐軟玉,利用玉料天然色澤進行“俏色”加工,紋飾具有明顯的砣制特點,即中間深,兩邊淺,中間粗,兩邊細。在雕刻工藝上多採用雙鉤隱起的陽線裝飾細部,無論是鳥禽、走獸或是人像,首先突出表現的重點是眼部的特徵。並且圖案化和程式化,即“臣”字眼形,少數是在眼部鑽孔,形成透雕。扁平玉雕均為兩面刻紋,紋飾大體相同。玉人所表現的的面部特徵都是高顴、大眼睛,具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特點。以短髮式為主,即自頭頂向四周下垂剪齊。西周的玉器,在雕琢技法上,多採用彎形線條雕刻,往往是一面坡下去的,這是西周玉雕的一個重要特點。
  3.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春秋時期主要用極薄的光素小玉片鏤雕成成對的龍、虎等獸形飾片,形象生動真實,同時,用細陰刻線雕琢除雙鉤蟠螭或雲紋,較稀疏處加以雕琢圓圈紋,使圖案均勻分布全身。戰國時期傳統禮器逐漸衰弱,佩玉大為盛行。琢玉工具上有較大進步。玉雕器物多在邊線上加陰紋和陽紋邊線。流行的紋飾有雷紋、龍鳳紋、螭虎紋、蒲紋、谷紋、渦紋、勾雲紋、柳葉紋、水滴紋、冰字紋、網狀紋等。除少數獸鳥紋飾外,其特點是滿而密,在工藝上廣泛採用減地法。
  4. 漢代的玉器。漢代,璧和圭仍作為禮器使用,但璜和琥已只作配飾之用,璜和璋已不製作。其中,壁的形制有了變化,出現了一種在周緣之外另加一組或幾組透雕動物的新形制。漢代,葬玉在玉器中占有很大比例,玉蟬、玉豬雕刻形象生動,概括性手法強,寥寥數十刀已能傳神。後人稱之為“漢八刀”形容其刀法簡練。除此之外,佩玉在漢代玉雕中為數較多,可分為裝飾、實用品兩類。如雞心佩、玉翁仲人、扁平片狀舞人、各種形制的玉帶鉤、玉卯、玉剛卯等。漢代玉印數量也遠比戰國時多,盛行鏤雕螭紐。漢代玉器的圓雕和浮雕題材,一類是幾何紋,一類是動物紋,其特點是:①大量使用谷紋、勾雲谷紋、蒲紋,谷紋凸起飽滿,上加髮絲紋渦紋,勾雲谷紋以髮絲線縱橫相連,蒲紋由三向斜槽成六十度交叉,形成六角形。②大量使用高浮雕,最有代表性的是雲螭紋。③圓雕動物軀體勁健,肢體、毛髮、羽翼的表現手法已趨向寫實。④片狀飾物較多地使用了鏤空雕刻。西漢後期,還出現了使用了密排短陰刻線雕琢動物的肘部、捲雲頭以及禽類的羽梢,這種技法是以前所沒有的的。⑤圖案中出現植物形象。其雕刻技法也是採用陰線細刻,彎曲有度。從加工痕跡來看,其陰線刻仍是鉈制,但線溝中磨光,一般在細線兩端及轉角處有毛刺。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的形制和風格有東漢餘風,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玉雕開始出現。
  5. 隋唐五代時期的玉器。唐代玉器是繼漢以後雕琢公益發展上的又一個高峰,其在類型、紋飾上徹底擺脫了商周以來的古拙遺風,著重向寫實方向發展。此時,禮玉、葬玉數量減少,飾物、裝飾品、實用品和藝術品大量增多且雕琢精美。新出現的重要品種有玉帶河各種新型佩飾、墜飾。唐代玉帶多為方形,也有腰原型,邊棱微向內傾,呈面小底大狀,面中心上凸與邊緣同高,玉帶板背面四角有穿孔。另外,唐代玉器圖案紋飾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有卷草雲紋、蓮花紋、連珠紋等,人物形象有漢人、胡人或西亞人、騎士、文武侍、樂技人等,動物形象有狻猊、鹿、鷺鷥、牛、馬、羊、鷹、雁、孔雀、鶴等,植物形有蓮花、牡丹花、寶相等。雕琢形式多種多樣,在新型佩飾中出現了玉飛天,在技法上除繼續保留運用傳統的鏤雕、圓雕外,大量使用陰線刻,例如:表現動物的腿毛,善用較密集的陰刻線裝飾,無論是粗線還是細線,刀法有條不紊,在造型上注重起伏,強調突出形體的肌肉、動態感,形成唐代在風格上所特有的新格局。
  6. 宋遼金時期玉器。宋遼金時期的玉器種類可以歸納為禮器、裝飾品、實用品、藝術品和仿古類,但主要是以裝飾品、實用品和藝術品為主。裝飾品類主要有服飾和實用裝飾品,如玉帶、首飾以及鑲嵌品。宋代在裝飾品中流行童子持蓮的題材,一般為短衣窄袖,手腕代環,有的身穿小馬甲大肥褲,有的行走舞蹈,以執荷葉童子為多。宋元時期,還流行飛天和各種魚形佩。元代玉帶雕琢成鏤雕形式,即透雕。有的四角內凹作海棠狀,一般主題紋飾高出框線,多作花鳥、人物、動物等紋飾,並運用深雕方法雕刻,稱之為“三層雕”。雕法已由線雕改為剔地雕,這是玉雕史上的一大飛躍。此時期玉制器皿盛行,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即文房用具,包括硯、硯滴、鎮紙、筆床、筆架等。供觀賞陳設的圓雕玉人和動植物明顯增多。北宋後期大量出現仿古器,仿漢代螭虎紋帶勾較多。宋代紋飾比起唐代大大豐富,其繼承了唐代的傳統,向富麗繁密形發展,南宋趨於精巧,折枝花卉或花果禽鳥是兩宋以來的新題材。遼金受兩宋影響,但也有地方民族特色,比較豪放。玉雕中出現了海東青捉天鵝和山林熊鹿的圖案,即春水秋山圖案。從北宋起玉雕手法也有新變化,鏤雕的立體感加深,出現了深層立體鏤雕“枝皆剔起,葉皆有脈”。另外,俏色玉在這一時期大量使用,宋、金還有在玉器上刻細字的技法。
  7. 元代玉器。元代玉器既有大量的璧、琮、螭、龍飾件等傳統器物,也有雕有虎、鹿、天鵝的玉雕器物。生活用玉器有洗、匜、杯、樽等,裝飾品有帶勾、帶飾板、爐頂和各種玉佩飾。雕刻技法中既有粗也有細,粗的刀法渾厚,頗有仿古風味,細的器物特別細。最突出的手法是鏤空高浮雕刻,有的雕出三四層紋飾圖案。
  8. 明代玉器。明代早期玉器多採用鏤空立體的高浮雕進行雕琢,有各種形制。實用裝飾品有各種玉墜、佩飾、掛飾、花形玉鈕和方形玉牌等。玉牌又稱別子,在明清兩代非常流行。明代玉牌子為方形,上部有鏤雕雙夔,下部為方板,兩面浮雕圖案,圖案一般凸起很淺,構圖簡練,有的是一面雕有行草或草書詩句。有的時候把圖案或地子磨成沙地,像磨砂玻璃,稱“碾磨地子”。玉牌子以明蘇州陸子岡製品最為著名。明代玉制器皿大量製作,其中較多的是香爐、文具、盒匣和茶具。玉執壺造型很多,有荷葉式、竹節式、八方式等。藝術品由玉插屏、懸磬、玉山子和圓雕人、獸等。玉人一般雕成溜肩,衣褶紋較粗糙,有較少的弧形衣紋,頭部較大,臉較長,無明顯顴骨,眼、眉嘴多用陰線雕出,小鼻,神態較為豐富。玉雕獸較為粗糙,不大注重細部造型,一般獸頭較小,頭部、面部稜角較多。明代玉雕題材開始出現大量民俗和故事性內容,其圖案常有諧音隱喻之意。如石榴喻為多子,蝠鹿喻為福祿等。明代玉雕技法粗獷渾厚,雕工剛勁有力,前期雕刻技法尚保留有元代遺風,即深層立體雕刻。中期出現分層鏤雕的手法,一般來說,明代玉雕胎體比較厚重,尤其是壺、杯等器壁都比較厚,人物、動物的造型和雕刻也只注重外形而不追求細部加工。另外,這時期的玉雕磨工較差。明代玉質多系色玉、玉根子,羊脂玉較少,仔細觀察玉的表面密布小槽坑。
  9. 清代玉器。清代玉器製造的全盛時期是乾隆時期,其在數量、品種、技術、裝飾紋樣上均達到玉器發展的頂峰。清代玉器裝飾品種類很多,出現了翎管、菸嘴、鼻煙壺等新品種,玉佩種類有雙魚佩、斧形佩、雞心、盤繩、螭首佩等,還有成組的掛佩。器皿類有杯、盞、執壺、盤、碗、碟、盒、缽等。玉杯樣式有荷葉、斗形、高足、鐘式形,單柄杯一般為龍螭柄,雙柄杯有雙龍、雙花耳,也有變形的雙夔龍耳。碗盤胎體很薄,造型多樣。文房用具有硯、鎮紙、筆管、筆架、筆洗、水盂、硯滴、墨床、筆床、臂擱、印章、筆筒等。藝術品中出現大量圓雕陳設器物,如:山子、如意、掛屏等,還有圓雕各類人物、動物等。此時的玉器製作有愈來愈大的趨勢。隨著仿古風氣的盛行,仿古風格的玉器大量出現,有的用新玉料雕琢古代的造型,有的則用舊玉料改制。一類是仿古彝等青銅器造型風格,一類是仿漢玉。有時在一件器物上同時並存龍山、西周、宋代三個時期的紋飾。除此之外,在玉器雕刻上大量採用歐式圖案,用做仿痕都斯坦玉。清代玉雕善用凸起很高的高浮雕或出廓的龍鳳、螭之類,所雕線條極為精細並且拋光很好,不露砂碾的毛刺,同時,在玉器上雕刻文字方面也達到很高水平。圖案紋飾總體風格比較繁複。
(三)、玉器的鑑定要點
  僅以龍紋為例。新石器時期的龍紋,龍首長,似馬頭,吻部前伸略上翹,無耳,長角後披,菱形眼,通體為圓柱形,大多數光素無紋,少量點綴網紋。
  商代龍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狀,只雕一足,頭有獨角似柱形,眼睛多為“臣”字眼、目雷紋或斜方格眼。龍身上的紋飾由重環紋、單環紋、雲雷紋。
  西周龍身變細長,身上紋飾線條多彎形或弧形,龍背部出現的脊齒比商代時密些,龍的柱形角消失,代之以像頭髮樣的角,還有雲紋式的耳形角,“臣”字眼的眼角拉長,有的拉長後再卷勾。春秋戰國時期龍體更趨伸長呈曲折形,似字母“S”形,龍身雕琢婉轉自然。戰國時龍角基本消失,而由雲紋式耳朵代替,龍眼已見不到“臣”字形,開始出現單線或雙線雕的圓形眼、丹鳳眼和渾圓方形眼。雙線雕手法是外圈纖細,內圈線粗,使眼睛突出。
  漢代龍紋盤旋曲折,即便是片狀,也要把四足雕琢出來,角近似鹿角,有的勾卷,有的分叉後再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長眼梢,眼皮下垂。龍身開始出現飛翼,小腿邊沿用短陰刻線表示茸毛。
  唐代龍身似一條粗大的長蛇,四腿四爪,身上開始出現鱗紋狀紋飾或斜方格紋,禿尾,嘴大,張開後嘴角超過眼角,小腿關節處有山羊鬍子狀腿毛。在龍的周圍也增加了輔助紋飾,如朵雲紋。
  宋代龍的頭部形狀與唐代基本相同,龍嘴不超過龍眼,一般在眼睛的2/3位置。雕工線條硬,嘴往往出現稜角,上嘴唇翹得很高,下唇微微翹起,龍額後面開始出現兩根細長角,角盡頭往上卷勾。宋代龍素身的多,在身體兩側用陰線刻劃出兩道邊以突出龍的形象。龍腿較長,尤其是後腿曲折度大,關節處有勾形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隱線表示汗毛。尾巴尖出現了類似火焰狀的裝飾物。輔助紋飾出現了龍紋旁邊有山石作陪襯的圖案。
  元代龍眼睛為丹鳳眼,粗眉緊靠在眼上部,給人以壓迫眼睛的感覺。側身龍兩隻眼睛同時刻在一面,龍發細長向後漂浮,還有一種是向後漂浮後發梢再向前沖,另有一種是龍發分成三段向後漂浮。龍的軀體呈細長頸,鼓腹,禿尾,龍頸用粗陰線斜刀斷開,這是元代玉雕的一個突出特點。龍身有素光和有鱗兩種,龍爪多為風車狀,一般為四爪。
  明代龍頭刻畫得刀口深,臉雕得又長又寬,大都側面臉,兩隻眼睛在一面,為圓眼,是用小管鑽鑽出的圓深槽,以中間的小圓乳釘為睛,俗稱“蝦米眼”。髮型是短髮,從根部就往上沖。小腿關節後面出現山羊鬍子狀腿毛。爪為風車狀,有四爪、五爪龍。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龍,整個身體用斜格紋表示龍鱗,尾部有雲紋或火焰狀裝飾。
  清代龍的頭額寬闊飽滿,龍角距離也寬,龍頭比明代短,髮型不規律,好像從頭的四周長出。眼睛與明代做法相同,但在乳釘四周又加打磨,比明代更加細緻。眉毛出現鋸齒,腮部也用鋸齒紋表現。鱗紋更寫實、更形象化了,尾部裝飾種類多樣化。如楓葉、火焰、鋸齒形等。龍爪為三至五爪,但雕刻手法較軟。
三、書畫鑑賞常識(一)、書畫鑑定基本常識
  中國書畫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品格,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歷朝歷代上至帝王下至庶民,以及到了當代,人們皆喜好書畫,珍藏及欣賞書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眾多名家作品,對其鑑定已經成為一種專門的業務技術。書畫鑑定應從年代、材質、印鑑、技法等方面著手,而這些方面並不是孤立的,必須加以綜合分析進行判定。
  1. 判斷書畫的年代。判定書畫年代就要充分地了解歷代各個時期的歷史、人物及其書畫的藝術風格,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分析辨別書畫的真偽,進而判定書畫的歷史年代。例如,古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實際上是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對書法影響的結果。因此時代的特徵是辨別書畫年代的一個重要條件。另外,從書畫材質、作者的生平、技法等均可考證出書畫的年代。
  2. 依據材料鑑定書畫。中國書畫所用的材料分為帛、絹、綾、紙及繪畫顏料等。而這些材料由於受當時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的影響,又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如絹,作為書畫材料,各個時期的特點不同。晉、唐的絹厚重,為單絲絹;五代至兩宋出現了雙絲絹,絹底較為細密;元代的絹疏薄,單雙並用;明代的絹粗散,俗稱“大眼絹”;清代宮廷有一種書畫用絹,叫“庫絹”,是由紙來襯托的。再如,綾,,明末清初的書畫家喜用綾做書畫材料,給人一種富貴之感,這是明清書畫的一個特點。以紙作為書畫材料在中國古代較為普遍,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紙張出現,唐代有較厚的“硬黃紙”,五代南唐有潔白的“澄心堂紙”,宋代有佛家寫經的“金粟山藏經紙”,明代有灑金紙,清代宮廷由著名的“臘箋紙”等。紙的時代特徵,對鑑別古代書畫起到了重要作用。繪畫顏料也反映除了時代特點,唐代繪畫大多為礦物質顏料,如赭石、石青、石綠等;宋代以後出現了植物質顏料,如藤黃=花青、胭脂等。
  3. 通過印鑑鑑別書畫。書畫印鑑一般分為兩大部分,一為作者本身所鈐蓋得印鑑,另一種為書畫傳承中收藏者所鈐蓋的印鑑,也稱“收藏印”。中國歷代印鑑基本以篆書為主,其材質有金、銅、玉、牙、石、木等。所用印色以紅色為主,也有黑、紫等各種顏色。早期為水印和蜜印,到了南宋末年出現了油印,直至今天仍然使用。除從印鑑的質地以及印色材料的時代特徵鑑別印鑑的真偽外,作者印鑑的個性特點,也是鑑別印鑑真偽的重要方面,作者印鑑各有特色和風格,在使用過程中留下的印跡各不相同。如元代“趙子昂印“,原為銅印,晚年因磕碰有變形痕跡;清初石濤印鑑多為石質,年久有破損之處。
  4. 以繪畫技法鑑定書畫。這裡僅以中國繪畫為例。中國繪畫分科而別,其中有山水、花鳥、人物、界畫及指頭畫等。而各個時期的各種繪畫技法又各有特點,加之書畫本身又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因書畫家本人的才情和生活經歷的不同,而造成書畫風格的不同。如山水畫皴法始於晚唐;花鳥畫至北宋時將工筆、寫意兩種技法逐漸分離;界畫是以建築物為題材,依界尺所作的繪畫,清代袁江、袁耀擅用此法作畫;指頭畫始於唐代,至清代高其佩崛起,順治帝亦擅此道。書畫技法的發展演變,足見歷代傳承之淵源,以及個人嗜好之特點,故古人作畫無今法,以古畫能辨今法者,必偽無疑。
(二)、古代書畫作偽的特點及手法。
  1. 古代書畫作偽的幾種方法。①勾填摹本:將書法真跡通過影照手段勾摹下來,為下真跡一等仿製品,又稱響拓。著名作品有王羲之所書《萬歲通天貼》和《蘭亭序》。②對臨摹本:將真跡對照臨摹,出現兩幅一樣的作品,被稱為“雙胞胎“,戲稱”雙包案“。如瀋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戴熙《寒峰岌嶪圖》,此畫分別在南京、廣東省博物館各藏一本,惟南京博物院為真跡,其餘皆摹本。③代筆:是以他人之作落自己名款者。其中有子為父代筆,如王撰為父王原祁代筆;夫為妻代筆,如趙孟頫為妻子管道升代筆;妻為夫代筆,如劉墉妾為夫代筆;門客為主人代筆,如董其昌門客趙左、吳振等人為主人代筆;學生為老師代筆,如王翬弟子楊晉為其師代筆畫樓台。④臨本:是將原作或粉本,臨摹其大意。書法作品有米芾臨王獻之《中秋帖》等;繪畫作品有故宮博物院藏明人臨馬遠《踏歌圖》。⑤仿本:取某家筆意、構圖及設色技法,仿其大意偽造出來的書畫作品。如祝允明的外孫吳應卯仿其書法,幾乎亂真。⑥該款:把類似名家風格的作品,改變名款及印記,以充名家作品。如清人周志《山溪客話圖》,因其筆意酷似沈周,故將此畫改成沈周之作。亦有將山水畫天空處,按山體輪廓割去,換紙重新填款,此種方法被稱為“轉山頭”。⑦造:是指作偽者,無根據的憑空想像之作,也有根據書畫著錄作偽者。
  2. 古代地域書畫作偽的特點。①蘇州造:又稱蘇州片,發展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至清康熙時(1662—1722年)。擅以絹本青綠設色為主,手卷居多,慣作《清明上河圖》,其特點筆法無力,缺乏創造,多細膩平庸之作。②河南造:產生於明末清初,擅仿製唐宋元名家書法。其特點書法功力低下,書寫材料為河南產綿紙,亦有粉箋紙及粗絹布,多擦摺痕跡。③湖南造:又稱長沙刀,產生於清康熙(1662—1722年)至道光年間(1821—1850年)。擅作明末清初“節烈名士”書法,其特點多大幅對聯及中堂,表面陳舊昏暗,為用水洗刷所造成。④廣東造:產生於清代中晚期,以仿造唐宋名家繪畫作品為主。其特點喜用絹本重色,膠礬過重,使絹絲無力,易成碎末。⑤揚州造:又稱皮匠刀,產生於清康熙至乾隆時期(1662—1795年)。擅作石濤書畫作品,因書寫撇捺似皮匠的刀具,故稱皮匠刀。
(三)、近現代書畫作偽的特點及手段
  1. 近現代地域書畫作偽的特點。①後門造:以北京地安門俗稱而得名,產生於民國時期。專門偽造清代“臣字款”繪畫作品,裝裱喜用錦緞作鑲料,鈐蓋印鑑雜亂無序,多外籍畫家郎世寧偽作。②現代天津造的特點:喜用舊裝裱,換上新仿製的偽作,俗稱“棺材套子”。③現代河北造的特點:將偽造的書畫裝裱後,再整體染舊,使之畫面陳舊,裝裱底部依然如新,這種方法在許多地區至今仍然使用。④現代南京造的特點:多用新紙仿新畫,如仿宋文治、魏紫熙、啟功、陸儼少等人作品,其筆法纖弱,擅將書畫集中鈐印,印色相同。⑤現代上海造的特點:多作現代名家偽作,喜仿畫大幅,畫面潔淨,仿作最多者:程十髮、范曾、劉旦宅等。⑥現代遼瀋造的特點:以遼瀋地區名人書畫為對象作偽,仿舊者皆為染制,所仿名家有張學良、吳佩孚等。仿現代及當代名家作品有:沈延毅、霍安榮、周鐵衡、晏少翔、楊仁凱、李仲元、徐熾、聶成文、許勇等。另外在瓦房店、大石橋、遼陽、營口、本溪亦有仿造出現,如王盛烈、馮大中的繪畫贗品。
  2. 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偽的特點。①祁昆(1894—1940年)號井西,北京人。善畫山水,喜作明清絹本偽作。先將絹染色,托好再畫,置濕處變霉,揭托紙重裝。②張大千(1899—1983年),名爰,號大千,四川內江人。善仿製石濤、八大、徐渭的作品,可亂真,後涉獵唐宋元名跡。其作偽方法,先尋舊紙染色,畫好托起,用漂白粉漂洗,再復白芨水,使熨斗燙後搓裂。
  3. 集團式書畫作偽。①民國時上海先施公司書畫作偽:先施公司老闆譚敬,將以溥儀攜帶出宮散佚書畫為對象,先借來真跡,組織人員分工摹制,並將書畫偽作售出後,退還藏家真跡。②拍賣公司書畫作偽:據傳某拍賣公司老總,到美術學院等處尋找能畫者,按其授意作畫,然後再找能書者題款,並在拍賣會上售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