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窯鹿頭尊

宋代定窯鹿頭尊

定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又一白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又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宋、金,終於元。定窯主要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器。文獻分別稱其為"醬"、"紫定"和"綠定"。[1]

定窯鹿頭尊為宋代皇室的酒具和祭祀用具。同樣尺寸和外形的器物,在故宮博物院收藏一隻,但名為“羊頭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代定窯鹿頭尊
  • 館藏地點:山東布衣莊氏
  • 所屬年代:北宋初
  • 特性:陶胎、白釉
  • 外形:跪鹿背馱單執杯
  • 規格:高14厘米,長14厘米,體寬7厘米
製作年代,器物造型及紋飾,

製作年代

宋代定窯鹿頭尊的胎體鬆軟,為印花模製作,釉面有密集開片,施釉較薄,從其製作和燒制技藝來看,應為宋代初期的定窯產品。

器物造型及紋飾

器物造型為跪鹿背馱單執杯,鹿體呈現梅花圖案和雲紋,胸部有鬃毛,鹿角有兩分叉,尾巴粗短,是一隻活潑可愛的幼鹿。單執杯體有印花蓮紋,線條自然彎曲、生動。器物體內空洞,是當時的宴席盛酒和斟酒之物。鹿也是“祿”的諧音,代表福氣福運的意思,也可為“福祿”雙收之意。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同類器物稱“羊尊”,高17厘米。其餘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