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婺州窯青釉瓷碗

宋代婺州窯青釉瓷碗

宋代婺州窯青釉瓷碗,該碗的線條顯得比越窯豐滿,又兼之越窯靈秀,具有五代北宋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婺州窯青釉瓷碗
  • 年代宋代
  • 產地婺州
  • 窯口婺州窯
  • 器型:碗
  • 尺寸:口徑21.8,底徑7.5,高7
  • 文物出土:金華市一座宋代早期古墓
  • 收藏機構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文物賞析,相關資料,

文物賞析

其釉色青中泛黃,給人以清波蕩漾,又提妹采帶有稻花成熟色澤的美感。雖經千年土蝕,卻仍透出較強玻璃質感,施釉均勻,未見積釉、流釉,腹部黏有少量窯渣。釉面已老化,內外布滿魚子般冰裂紋,縱橫交錯,以縱向為多。與越窯甌窯相比,釉面更有一種厚實的感覺。胎質堅緻,叩音清脆。底部支燒痕跡明顯,但與越窯支燒也有細微區別,集中在底心,而不是底圈,自然滲出深淺不一的褐色火石紅,並蒙上了一層深淺不一的白霧狀沁色,很有歲月的滄桑感。

相關資料

這是一件婺州窯的精品。在斷代上,出現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斷晚唐五代比較適宜,此碗的造型看,具有晚唐五代的大氣雍容,比較豐滿,又胎質淘洗細緻,呈現灰白色,與晚唐五代婺州嬸戰嬸窯特徵相符。另一種意見,主要引用貢昌先生《婺州古瓷》(紫禁城出版社1988﹒11)上對五代北宋婺州窯碗的研究成果:“碗,一般口微敞”,“大都是口徑大於足徑的一倍”,“一般五代的碗,口徑與圈樂酷祝主足直徑相比為2:1;北宋早期為2.4:1;中期為3:1”。而此碗口徑21.8厘米與足徑7.5厘米,是2.9:1,與貢昌先生研究的北宋早中期婺州窯碗口徑與足徑比例相符。無論是五代還是北宋,均屬婺州鼎盛時期代表作。如此器型盛笑元的婺州碗,並不多見。
婺州窯應是在漢唐兩宋時期,與越窯一起閃爍著中華民族瓷文化光輝的一個窯口。不然,陸羽的《茶疊再經》也不會單列婺州窯。府祖櫻習從上述新出土的婺州窯碗來看,其造型線條釉色胎質無不可與越窯媲美,而又具備自身特色。這與時代背景有著深刻聯繫。雅罪乃五代,婺州地屬吳越國。公元900年,吳越王錢鏐駐蹕金華侍王府,手植雙柏,修築城牆。從近年考古發掘及考證來看,吳越向宋朝廷極盡獻媚,一次進貢瓷器竟達五萬件。其中,不僅有越窯,也有婺州窯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