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浙江省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始建於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餘件。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20400 平方米,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

浙江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浙江省博物館
  • 外文名稱: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 類別:歷史綜合性博物館
  • 地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孤山路25號
  • 開放時間:9:00~17:00
  • 館藏精品:《富春山居圖》等
  • 占地面積:20400 平方米
  • 籌建時間:1929年
  • 新館建成:1993年
  • 所屬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所屬國家:中國
  • 著名景點:文瀾閣,青瓷館,書畫館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建築布局,館藏物品,綜述,精品,基本陳列,錢江潮,越地長歌,非凡心聲,意匠生輝,十里紅妝,山水之間,展廳介紹,文瀾閣,孤山館區,武林館區,沙孟海舊居,黃賓虹紀念室,浙江西湖美術館,特色活動,藏品管理,學術研究,綜述,浙博刊物,學術專題,浙博文集,主要領導,參觀須知,孤山館區,武林館區,

歷史沿革

1929年11月(民國十八年)籌備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29年12月(民國十八年)接收浙江大學移交陳列品;
1930年2月(民國十九年)更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
1933年6月(民國二十二年)《西湖博物館館刊》第1號出版;
1936年8月(民國二十五年)本館附設的小動物園遷址;1946年5月1日(民國三十五年)開始實行收售門票;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接管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1951年6月工業館舊址撥交博物館使用;
1953年6月成立圖書館博物館黨支部,同年8月更名浙江博物館;
1954年3月成立“浙江省革命文物徵集委員會”;
1962年9月29日浙江省文管會與浙江省博物館合署辦公;
1976年3月《浙江省十年考古新成就展覽》對外開放;
1979年12月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988年3月黃賓虹紀念室竣工;
1992年成立《浙江省博物館志》編輯委員會;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1993年6月,文瀾閣維修工程開始勘察和測繪;
2002年12月,呂霞光藝術館揭幕;
2004年4月—9月古盪文保基地舊大樓裝修改造,2004年11月沙孟海舊居開幕;
2007年1月31日 召開武林館區內容設計專家評審會;
2008年2月,浙江省博物館被中國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西湖文化廣場、武林館區開工建成竣工。

建築布局

浙江省博物館分為孤山館區、文瀾閣、西湖美術館、武林館區、黃賓虹紀念室、沙孟海舊居、文保科研基地這七個景區。浙江省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等十個展館。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孤山館區位於杭州西湖孤山,主要由主樓、浙江西湖美術館和皇家藏書樓文瀾閣組成。主樓主要有三層,設有陶瓷館、青瓷館、漆器館等展館,一樓主要是展出一些陶器,二樓、三樓主要是瓷器,二樓主要是一些越窯瓷、龍泉瓷等,三樓是明清以後或更加晚期一些的瓷器,而且每層都有3D觸摸板,可全方位的看展品。孤山館東側的浙江西湖美術館主要展示一些書畫作品,另外還有兩個專題陳列館:黃賓虹書畫館和呂霞光藝術館可供參觀。此外,博物館主樓和西湖美術館每年會不定時舉行不同的臨時展覽。

館藏物品

綜述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餘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今書畫,其中有唐代宗教畫彩繪淨土變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現藏台灣)。古書畫多數是明清時期的,近現代名家的作品中,僅山水畫大師黃賓虹的作品就有3700多件。浙江是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較早的地區和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略要地,其經濟史料和革命文獻該館均有收藏。

精品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
級 別: 一級
年 代: 戰國
尺 寸: 通長52.4厘米
來 源: 杭州鋼鐵集團 1995年10月 撥交
越王者旨於睗劍為銅質,通長52.4厘米,劍體寬闊,中脊起線,雙刃呈弧形於近鋒處收狹。圓盤形劍首,圓莖上有兩凸箍,箍飾變形獸面紋,莖繞絲質纏緱。劍格兩面鑄雙鉤鳥蟲書銘文,正面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為:者旨於睗。字口間鑲嵌著薄如蟬翼的綠松石,現有部分脫落,脫落處可見紅色粘接材料的痕跡。越王者旨於睗劍附有完整的劍鞘,系用兩塊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絲線纏縛加固,再髹以黑漆。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級 別: 一級
年 代: 石器
尺 寸: 長16.6、殘寬6.3、厚1.2厘米
來 源: 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
象牙質。有殘斷痕跡,器身上貫穿6個小孔。正面陰刻重圈紋、對稱鳥紋,兩鳥昂首相對而望,外緣呈火焰狀。此器不僅反映了當時的象牙工藝水準,更為研究古人對鳥和太陽的崇拜提供了寶貴資料,堪稱曠世珍寶。曾被選為中國郵票圖案。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明沈周有竹莊圖軸
級 別: 二級
作 者: 沈周
年 代: 明
尺 寸: 縱68.2,橫30.65 厘米
來 源: 舊藏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明龍泉窯青瓷荷葉形貼花三足爐
級 別: 三級
年 代: 明
尺 寸: 高7.8, 口徑18 厘米
來 源: 移交
此器作荷葉狀,口沿翻卷彎曲,腹壁垂弧,平底,底部置有三乳足,外壁貼塑有梅花圖案三組。除器物足端外通體施釉,釉色青黃相雜,釉質光亮,開細碎冰裂紋,裂紋深淺不一。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明龍泉窯青瓷刻花梅瓶
級 別: 三級
年 代: 明
尺 寸: 高12.2,口徑5.3,底徑4.5 厘米
來 源: 收購
直口、豐肩,鼓腹,頸部下收,圈足,口下飾疊三角紋,肩部飾花瓣紋,如意紋,腹部飾纏枝牡丹,頸部飾蓮瓣紋。厚青釉,足圈露胎。此器紋飾精細生動,釉色明澈瑩潔,清新雅致。 明代龍泉窯生產仍很興旺,製作工藝與元代基本一致,裝飾技法以刻劃花為主。一般胎體厚重,造型雄宏粗獷,釉層肥厚,色調淡青泛灰,明艷沉著。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清光景德鎮窯緒粉彩賞瓶
級 別: 二級
年 代: 清
尺 寸: 高39 口徑10 底徑12.7 厘米
來 源: 撥交
長方體,平唇,深腹斜直收,底承四扁足。除足端外,通體施白釉,釉質光亮有波浪釉之感。口沿唇部繪有青花回紋一周,發色鮮艷。器腹四周均繪有墨彩花卉、蔬菜、蟋蟀、蝴蝶、瓢蟲組成的圖案,色澤淡雅。底有二圓孔。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清山水廟宇紋金漆木雕花板
級 別: 三級
年 代: 清
尺 寸: 縱21,橫46 厘米
來 源: 徵集
通體金漆,長方形,左下角內凹呈弧形。 缺角委角長方形開光,陷地高浮雕山、人物紋。開光外淺浮雕菊花紋。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名 字: 隋"大隋開皇十二年作"銘文磚
級 別: 三級
年 代: 隋
尺 寸: 縱15.5 橫11.4 厚3.6 厘米
來 源: 1982年杭州市區出土
長方體,磚身微顯弧狀,內凹。側面落有正楷直書:"大隋開皇十二年作" 款,字外框邊。磚面銘文為正楷直書,凡五行三十字,每字落在方格內,其為"大隋開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隱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結塔供養,道信為記。"

基本陳列

錢江潮

“錢江潮——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二層,展示面積約1700平方米。陳列縱向以時間為序,分為“南湖紅船與中共一大”、“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風暴”、“錢江兩岸的抗日烽火”、“走向解放之路”五個部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江人民經過浴血奮鬥取得浙江解放的光輝歷程。橫向以浙江重大革命鬥爭活動為點,通過現代化的展示手法,包括運用根據歷史資料製作的復原式景觀和聲光電配合的大型場景,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重要的歷史時刻和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陳列共展示珍貴歷史圖片550餘張,藏品450餘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組,還展示了創作的多件大型革命題材油畫、雕塑作品,力求全面、生動地展現浙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越地長歌

“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一層,展示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文明曙光”、“古越王國”、“三吳都會”、“東南翹楚”、“繁庶兩浙”五個部分。陳列以浙江“精勤耕戰”的文化品格為主導,在展示風格上講求精緻而大氣,內斂而富有張力。共展出文物約2000件(組),結合場景復原、模型複製、圖畫創作、多媒體視聽等多種現代手段,為人們展現了浙江大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獨特魅力。奔流東去的錢塘江進入古越人稱為“後海”的杭州灣,划過一個“之”形彎道,為這片土地留下一個名字:浙江。
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

非凡心聲

“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三層,面積300餘平方米,分為“古琴的歷史”、“古琴的製作與演奏”、“館藏古琴解讀”三個單元。“古琴的歷史”單元主要通過場景、水墨動畫、圖片等手段對古琴的起源、漢唐時期古琴的定型、宋元時期浙派的崛起至明清時期紛繁的琴派做客觀系統的陳述。“古琴的製作與演奏”單元通過實物模型、視頻短片和圖片資料等手段介紹了古琴的結構、製作工序、琴音及手法等信息。
館藏“甌窯青瓷點彩雞首壺”(圖3)館藏“甌窯青瓷點彩雞首壺”(圖3)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藝術正式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意匠生輝

“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 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三層,面積400餘平方米。這是一個以非物質文化樣式呈現的陳列,展示的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傑出的民間藝術品。它們來源於勞動與生活,根植於鄉村與城鎮,既是浙江人靈動心智和精巧技藝的物證,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適應性與創造能力。
該陳列分為雕塑藝術、剪紙藝術、編織藝術、織染藝術四個單元,在四個單元的入口處安排了由典型圖案和文字構成的識別系統,以進一步強化信息分類。每個單元分為若干獨立的藝術項目:雕塑藝術有著名的“浙江三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青田石雕)、黃岩翻簧竹雕、甌塑;剪紙藝術有樂清細紋刻紙、浦江剪紙;編織藝術有東陽竹編、嵊州竹編;織染藝術包括蕭山花邊、浙南夾纈、桐鄉藍印花布。

十里紅妝

“十里紅妝”是一個介紹寧紹地區民間婚嫁習俗的陳列,分為“待嫁的女兒”、“迎親的隊伍”、“火紅的新房”三個單元,面積約500平方米。
十里紅妝展廳十里紅妝展廳
進入展廳,復原的小橋、鄰水的建築再現了煙雨迷離的寧紹水鄉風貌。通過小橋,首先進入的是由花轎、槓箱、轎前擔等構成的展區。核心是朱金木雕寧波花轎,此轎工藝精湛,猶如一座黃金寶龕。花轎採用朱漆鋪底,金箔貼花,漆雕並重,以多種珍貴木材,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數百個人物和多個吉祥主題以及戲劇場景,周圍飾有無數花鳥和各種精緻的小宮燈、流蘇和掛帷,由於製作耗費上萬工時,故稱“萬工轎”。
展廳中部,設定了將近十米長通透的展櫃,用微縮的人物模型再現綿延十里的嫁妝隊伍。“紅妝”的嫵媚和“十里”的浩蕩所形成的組合,營造出澎湃如濤、激情似火的盛大畫面,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人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夙願。
“火紅的新房”單元展示的是以朱金木雕千工床為核心的紅妝家具,包括房前桌、紅櫥、春凳、紅木箱、朱漆靠背椅等。展廳內陳列的各種紅妝家具和用具種類豐富,多是採用天然生漆配以硃砂髹制而成,色彩鮮艷亮麗,經久不褪,並集雕刻、堆塑、繪畫、貼金、泥金、罩漆等諸多工藝於一身。整個展廳光線柔和,各式紅妝家具、女紅用品等器物洋溢著和美的生活氣息,而鋪天蓋地的紅色渲染了喜慶的氣氛。

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館藏明清山水畫”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三層,面積近600平方米,分為“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故事”、“《富春山居圖》分析與解讀”、“歷代臨仿《富春山居圖》”、“元以後的明清文人山水畫”五個單元。展覽以館藏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為契入點,介紹了黃公望的人生和繪畫創作,尤其是他的巨作《富春山居圖》。同時運用多媒體視聽手段向參觀者介紹《富春山居圖》離奇曲折的傳承收藏曆程。
該展覽還展示了館藏的明清山水畫,分為“重振元代文人畫風的‘吳門畫派’”、“高揚文人意緒的‘松江畫派’”、“繼承元代風格技法的‘四王’畫派”、“繼承元代精神氣質的“新安、安徽畫派’”以及“與黃公望脈絡相承的浙江山水畫”五個小單元。

展廳介紹

文瀾閣

孤山館區的西側部分為清朝皇帝行宮遺址和江南著名皇家藏書樓文瀾閣,建成於公元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為清代珍藏《四庫全書》的七閣之一。公元1861年(鹹豐十一年)文瀾閣焚毀,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於舊址重建,並建御碑亭及太乙分青室,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倖存的一閣。2001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瀾閣文瀾閣
文瀾閣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築,園內亭廊、池橋、假山疊石互為憑藉,貫通一起,全部建築和園林布局緊湊雅致,頗具特色。從正門而入,迎面是一座獅象群假山,上建亭台,中開洞徑,玲瓏奇巧;穿過山洞是一座平房,後水池奇石獨立,名為“仙人峰”,乃西湖假山疊石中的精品;東南側有碑亭一座,有清乾隆帝題詩和頒發《四庫全書》的諭旨;東側為御碑亭,碑上刻清光緒帝題“文瀾閣”三字。水池後正中為文瀾閣,仿寧波天一閣,外觀為兩層,中間有一夾層,實為三層樓房;西有曲廊,東有月門通太乙分青室和羅漢堂。
2006年文瀾閣在經歷1974年、1984年和1993年等多次維修後,又進行建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之後將成為展示“文瀾閣與四庫全書”相關內容的重要人文景點向世人開放。

孤山館區

孤山館區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東銜白堤平湖秋月景點,西接西泠印社。1993年秋,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1999年秋,位於館區東側的浙江西湖美術館落成。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與逶迤連綿的長廊組合而成,形成了獨特的“園中館、館中園”格局。孤山館區的改造工程完成後,推出“陶瓷陳列”、“黃賓虹書畫陳列”、“常書鴻油畫陳列”、“雷峰塔文物陳列”、“漆器陳列”等常設陳列,建成集中展示各類文物、藝術精品的藝術類館區。

武林館區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和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西湖文化廣場E區,建築面積20991平方米,陳列面積7600多平方米。兩館以歷史陳列為主。一層為《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二層為《錢江潮——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三層為《山水之間——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館藏明清山水畫》和《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十里紅妝——寧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等專題陳列,地下一層臨時展廳舉辦國內外的臨時展覽。
武林館區武林館區

沙孟海舊居

沙孟海舊居坐落於杭州龍游路15號,當代中國書壇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於此,占地面積8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1平方米。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遺願,其家屬將其數百件書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貴文物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收藏。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斥資700餘萬元對沙孟海舊居進行修繕並正式開放。舊居為磚木兩層結構別墅,院內“沙孟海舊居”五字匾額為著名金石篆刻家錢君陶所書。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杭州綜合性博物館)
沙孟海先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古拙渾厚、縝密雄健、氣勢磅礴的“沙體”。“沙孟海舊居”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兩個復原室,同時新辟沙孟海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廳。

黃賓虹紀念室

黃賓虹紀念室坐落在杭州棲霞嶺31號,原為黃賓虹先生的故居。1948年夏,85歲的黃賓虹應國立杭州藝專之聘請,由北平南下,在浙江走過了他人生的最後七年。
黃賓虹紀念室黃賓虹紀念室
黃賓虹先生逝世後,家屬秉承其遺願,將其存留的五千餘件作品及一萬餘件文物、手稿等遺物悉數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紀念室於1988年正式向遊人開放,設有黃賓虹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和復原書房。

浙江西湖美術館

浙江西湖美術館1999年10月落成,位於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東側。這裡原為中國國立藝術院的舊址。20世紀30年代初,林風眠、艾青等曾在此發起建立了一座哥德式美術館,旨在“整理中國美術,介紹西洋美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
浙江西湖美術館浙江西湖美術館
浙江西湖美術館共分三層,包括門廳、接待室和四個大小不一的展廳,是浙江省展示美術名家作品、介紹美術動態,進行學術交流、傳播藝術的重要場所之一。

特色活動

文博大講堂 
“文博大講堂”旨在免費向人民民眾普及文物收藏、保護知識。講座內容主要分為歷史文物,古今名人書畫鑑賞,以及浙江古陶瓷、民俗工藝研究這三塊。活動時間基本定於一個月舉行一次,也可配合特殊節日組織活動,主要安排在雙休日。活動地點主要安排在浙江省博物館報告廳,也可根據活動需要可以走進社區、走進學校等,採用較為靈活的方式。
AI博物館計畫
2018年國慶長假前,百度聯合全國10家知名博物館共同開啟“博物館奇遇季”,除了在這些博物館展開豐富的落地活動吸引遊客以外,百度“AI博物館計畫”也將陸續在這些博物館正式落地,為用戶提供文物拍照識別、語音智慧型導覽等提升遊覽體驗的服務。浙江省博物館參加此次活動 ,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也可以直接掏出手機打開百度App,直接拍照識別“百度一下”了。

藏品管理

在藏品管理方面,遵照國家文物局對藏品保管的要求,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明、保管妥善、查檢方便。1979年,浙江省博物館聘請故宮博物院徐邦達先生對部分書畫進行鑑定。1980年,浙江省博物館聘請蘇州文物商店張永昌、南京博物院張浦生對部分玉器、瓷器、銅器藏品進行鑑定。1987年,國家文物局書畫鑑定小組來浙江省博物館對三級以上書畫藏品進行鑑定。1995年,國家文物局陶瓷、青銅、雜件專家鑑定組對浙江省博物館三級以上文物進行鑑定。1996年,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鑑定組對浙江省博物館三級以上近現代文物進行鑑定。至2006年,浙江省博物館完成珍貴文物的藏品建檔工作和藏品的拍攝工作。

學術研究

綜述

自1929年建館以來,浙江省博物館在八十年的發展中,在研究、出版、對外展覽、對外交流、學術研討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由浙江省博物館主持的“河姆渡木質文物的室外冷凍脫水研究”,榮獲199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九二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長效防霉防蛀裝裱粘合劑研究”榮膺國家文物局1998年文物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浙江省博物館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先後在德國、法國、瑞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台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向海內外弘揚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浙博刊物

1997年,浙江省博物館開始創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東方博物》和專業報紙《浙博天地》,刊物已出版20多 輯,紐,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另外,各種介紹館藏文物和反映文博研究成果的畫冊和書籍也陸續出版,如《浙江新石器時代文物圖錄》、《浙江文物》、《浙江文博七十年文萃》、《浙江七千年》、《青瓷風韻》、《浙江紀年瓷》、《越魂》、《忠義堂帖》、《黃賓虹山水精品畫集》、《黃賓虹抉微畫集》、《浙江省博物館館藏吳昌碩作品集》以及《曠世墨寶》、《百年回眸》、《畫之大者》等。

學術專題

名 字
時 間
雷峰塔地宮
2012-01-10
南宋金銀貨幣專題
[2010-01-07
黃賓虹研究
2011-10-18

浙博文集

名字
時間
《川錠,清代一段金融史》
2009-12-31
《鋌的漸變》
2009-12-31
《明代的皂隸銀錠考》
2009-12-31
《試論明代的田賦折銀和折糧銀錠》
2009-12-31
《元代稅課銀錠考》
[2009-12-31
河姆渡嚴重降解木構件的室外冷凍脫水
2009-12-10
《吳昌碩作品集》序
2009-12-10
在繼承中實現創新
2009-12-10
南宋臨安府錢牌研究
2009-12-10
佛教海路傳入中國論
2009-12-10
《南宋金銀貨幣新發現新探索》
2010-04-09
《南宋金銀交引鋪研究》
2010-04-09
《重現南宋鹽鈔制度的廣東鈔庫銀鋌》
2010-04-09
《南宋出門稅銀鋌考》
2010-04-09
《南宋經總制銀銀鋌考》
2010-04-09
南宋軍資庫銀鋌考》
2010-04-09
《金光過眼嘆南宋一夢》
2010-04-09
《南宋淳祐十年永州僧道免丁二十一兩銀鋌剖析》
2010-04-09
《元寶的前世今生》
2009-12-31
《講述廣東怡和銀錠背後的故事》
2009-12-31

主要領導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館長
陳浩
黨委副書記
楊鏗
副館長
李剛、沈軍甫、許洪流、雍泰岳
信息截至2016年2月(來源:浙江省博物館-浙博機構)

參觀須知

孤山館區

浙江省博物館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25號
交通線路:乘y10路至浙江省博物館,乘k7、51、52路
至斷橋
開放時間:9:00~17:00
閉 館 日:星期一

武林館區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581號西湖文化廣場E區(博物館主館區)
交通線路:2路;30路;38路;72路;78路;105路;106路;203路;206路;217路;814路;k206路;k214路;k219路;k44路;k67路在中北橋下;捷運1號線西湖文化廣場站下。
開放時間:9:00~17:00
閉 館 日:星期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