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寨

安集寨

安集寨,官方名稱安集村,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華岐鎮。地處甘肅隴南市與天水市交界處,毗鄰三國古戰場“木門道”,該村始於1654年大地震之後,由同宗族安氏三兄弟舉家從甘肅定西一帶遷徙至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集寨
  • 外文名稱:anjizhai
  • 別名:安集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天水市欽州區華岐鎮
  • 下轄地區:大莊 小莊 上莊 下莊 蒿地彎 陽屲坡 城背後 新墳下 上川里
  • 政府駐地:安集寨(安集村)
  • 電話區號:0938
  • 郵政區碼:741008
  • 地理位置:陝、甘、川三省交界
  • 人口:4000人以上
  • 方言:北方語系天水方言(偏禮縣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東台梁、春天蘋果花海、清晨飄渺霧
  • 車牌代碼:甘E
  • 特色產業:花牛蘋果、紅富士
基本信息,後代分布,安集寨人的特徵,安集寨男人,安集寨女人,安集寨的前世今生,安氏遷徙軌跡,

基本信息

安集寨 ,由同宗族安氏三兄弟舉家從甘肅定西一帶遷徙至此,遷徙時間為清朝順治年間,安氏長於商旅,安氏二兄弟自隴南徽縣一帶做生意途中,發現了三國古戰場木門道(今天水牡丹鎮)至怪樹灘(今禮縣羅家堡)之間的海池(海池因此得名),有大海和小海兩個海子,地震之後留下來的大海小海適合生存。海池水系流入西漢水,安集寨屬於長江水系。

後代分布

安大爺和安二爺後代:主要分布在本村和宋家莊、范集寨等地;
安三爺後代:分布在西團莊;
安家後代長於遷徙,當今通過上任、求學、成婚等方式遷徙地方有:國內(甘肅玉門、蘭州、慶陽、新疆、廣東、北京);海外(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日本、泰國)。

安集寨人的特徵

安集寨男人

1、多為絡腮鬍子;
2、身材高大壯實;
3、鼻樑高,眼窩較深;
4、性格溫和,純樸善良;
5、絕大多數為單眼皮。
6、性格堅毅,勇敢,自強。

安集寨女人

1、比普通女人身高高;
2、比較持家、生活耐艱苦;
3、長相端莊、生性善良。

安集寨的前世今生

三種猜想:
一、望族論:
安姓姓氏郡望
涼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設為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姑臧: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魏晉南北朝時期,為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後為前涼、後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於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期,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公元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於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於原城之外,增築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太元年(公元376年)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餘戶,被徙往關中。東晉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後涼,立國都於姑臧。晉義熙二年(公元406年),曾被後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髮□檀進駐姑臧,晉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於晉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並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涼降於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餘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後,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世。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點,同時又是佛學東傳的要地。後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大興佛教。北涼時,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在此譯出《大般涅□經》等十幾部經典。
武陵郡:漢高祖劉邦置郡,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轄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貴州省東部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龍勝等地。東漢時期後移臨沅(今湖南常德)。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朝時期,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湖南常德)。隋、唐兩朝改為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時期,改為常德縣。今為湖南省常德市。
河內郡:晉朝人認為,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從歷史根源來說,安集寨以地理位置來說,望出姑臧或者涼州皆有可能。
二、遷徙與文物考古論
從定西縣誌的族源考古來看:
定西縣由外地遷入的部分漢民,有史料、家譜及出土墓磚等可據的有:劉氏,北宋及元末由渭州華亭縣和彭城遷入。景氏,宋末由晉陽遷來。郭氏,元初由山西太原遷來。陳氏,以“定會管軍都統領”於元初由穎州郡遷居定西州合童川,又有明嘉靖中由河北石橋及清初由穎州遷來的。李氏,元時由隴西遷來。魏氏,元末由幽州遷來。王氏,元末明初由山西洪洞樹里及琅部遷來。張氏,元末由清河及安徽肥水巷遷來。曹氏,元末由山西平陽、猜氏遷來。楊氏,元末明初由天水華岩里遷來。何氏,明永樂中由江南遷來。康氏,明景泰中由四川峨嵋遷來。馬氏,明末由扶風、綿竹及西涼遷來,又有清初由茂陵遷來的。安氏,明末由武陵遷來。董氏,明末由天水遷來。朱氏,由四川綿竹遷來;又有明肅王后裔在明亡後隱於民間的。吳氏,由湖北黃安范家田遷來。黃氏,系明時由南京遷入稱鉤釋的安置戶。羅氏,明時遷入東鄉雙岔里。紀氏,由山西頻陽遷入青嵐山。孫氏,由山西濟河遷來。顏氏,由陝西韓城遷來。毛氏,清初由西和遷來。明安定知縣杜讓卒於任,子孫遂在當地落戶。明會寧知縣王垣於崇禎末年在安定被殺,子孫亦在安定落戶。
三、南宋安崇誠
(安崇誠,字仲用,生於北宋皇裕四年(1052年)四月二十三日,陝西鹹寧縣雙鳳里義陽村人。崇誠公,幼穎謀勇,人才出眾,藝勇超群,卓冠韜略,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中武狀元,任指揮史。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二月,帶兵入蜀境內,同年冬月,抵達重慶。(1071年)敕封平西大元帥,鎮守巴渝(今重慶))之四子安贊後人,安崇誠後人現居於天水各個區縣,秦州、甘谷、秦安等地,域外還有寶雞、延安等地(參看安氏源流補遺)。
此一說比較有代表性,集寨乃是古代武官或者將軍屬地,安崇誠作為北宋武狀元,其後世均受到封爵,集寨屬地有可行性!

安氏遷徙軌跡

清初:1660年安氏三兄弟從定西縣遷徙至甘肅天水安集寨;安集寨祖先在定西缺水以及商旅之中考察了天水秦州海池一帶之後,遂決定了從定西縣遷徙至甘肅天水;
明末:安集寨祖先從今天武陵山脈的武陵郡(今天湖南漵浦縣、常德市一帶)遷徙至甘肅定西縣定居,其中一大部分留在了定西縣,如今有定西縣城絕大多數安姓人均出於此,安家坡等;還有一小部分如同安集寨祖先再次遷徙到了甘肅天水海池安集寨一帶;
宋元明:安集寨祖先或經商或傳遞佛教沿著古代絲綢之路遷徙至湖南貴州湖北武陵郡一帶,之後有大部分下南洋去了新加波、馬來西亞台灣省;另外一支由於明末戰亂回遷到了甘肅定西縣;如今安集寨祖先湖南懷化(漵浦縣所屬)安姓氏族宗譜:字輩排序:天佐文明永,志思大朝廷,繼應長春士,學能治邦國,宗光耀榮承,良傅元祖德,萬代網紀定,忠孝惟作則;// 節義效先賢,福壽康寧悅,彝訓昌盛典,乾坤輝偉業,玉金欽翊瑞,高儀通錦澤,廣浩麗秀綿,正衍顯英傑。
隋朝唐朝:安集寨祖先在唐朝多數建功立業,安氏在唐朝顯赫一時,其中:安金藏(官居右衛將軍,爵代國公)、安承思(虞放刺史)、安禮(官居禮部尚書,武英殿學士)、安燾(官居知密院士,西戌元帥、西國公鎮守成都)、安崇誠(殿試武狀元,平西大元帥,鎮守巴渝,今重慶)。後期安祿山因康姓轉為安姓,安氏至今認為這一支安姓不屬於安姓之列,不齒安祿山以安為姓,安集寨後人更是不以安祿山為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