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良八村

安良八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下轄村,是城中村。安良八村,位於橫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與安良五村、安良六村、安良七村相鄰。始建於清初,藍姓先祖逃難經公明羅田村至此定居而形成村落。土地改革時期安良各村以先祖建村先後排序命名,而有安良八村之名。村西北有梧桐山,海拔943.7米;梧桐河流經村西;村後有石龍肚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良八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安良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安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藍姓、鐘姓、周姓、林姓、黃姓、鄭姓。第一大姓為藍姓,清初從公明羅田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420人,其中男性202人,女性218人;80歲以上12人,最年長者94歲(男);實際在村人口40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4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0人、台灣同胞4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20世紀90年代前,該村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1993年,村集體建起第一個工業區,引進外資來料加工企業。現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及物業管理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人等。特色農產品有石硤、儲良龍眼,糯米糍荔枝,黃皮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清明節的雞屎藤結,粗葉粄,十月朝的糍粑,冬至的蘿蔔粄等。
惠鹽中路、安良路、安昌路、安興路、安康路經過該村。1966年通電,1980年通電話,1983年通自來水,1997年通網際網路,2000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安良國小,安良社區4個村的孩子都在此讀書,2015年有6個年級、24個班,在校學生1123人、教職工61人;有安良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486人、教職工41人。村內還建有籃球場、全民健身路徑、荔枝公園、老人活動中心等;有荔枝公園圖書館,藏書1080冊。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代表性民居有八村老圍,由數排房屋組成,建於清末,總占地面積2750平方米,土木結構,頂覆小青瓦。圍屋內原有1座祠堂,已倒塌。現存藍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占地面積400平方米,重修於2011年。
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舞麒麟。麒麟隊在村口和村民家門口舞麒麟拜年。每年清明時節祭祖。該村流傳著有關藍屋圍的傳說。相傳明末有一位藍姓將軍,奉聖旨出兵邊境得勝回朝,卻被誣謀反,要誅九族。將軍家中幾百口男女老少分散逃往南方,分別到惠州、興寧及福建等地。其中逃往惠州的藍田公一家最早在西坑平地仔一處小山丘興建房屋,後因居住環境不好,輾轉遷至藍屋山。因此地環境適合居家,遂建起圍牆及四面望風台,加強防衛,且建有宗祠和完整的房屋、道路、水井等,該圍屋被認為是現在的安良八村藍屋圍。後來朝廷為將軍平反,並將其衣冠、遺體遷往東莞公明崖地安葬。藍氏族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