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武軍”是
倪嗣沖在民國初年一手創立的一支新軍,它經歷了由小到大的一個發展過程,同時伴隨了倪嗣沖最後10年在民國政界和軍事舞台上的叱吒風雲。隨著1920年倪嗣沖因長期臥病的下野及1924年的早逝,這支由他一手創立的軍隊也逐漸走入了其由繁榮、軍力強盛到衰落的過程。至1927年“安武軍”5個
混成旅中的大部分主力部隊,為蔣介石的國民革命政府分別收編為第二十七軍和第三十一軍,它最終也隨著整個
北洋軍閥統治時代的結束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台。
創立
1911年10月
辛亥革命後,清廷不得以再次啟用了被罷免的北洋新軍的締造者
袁世凱。袁世凱復出後立即保舉了1909年在滿清當局“反漢去袁”運動中,隨他先後被貶免的黑龍江布政使倪嗣沖、
薑桂題、
段芝貴等小站舊部。任命倪嗣沖為武衛右軍(原小站練兵的編制)左翼行營翼長,旋又任命為河南
布政使兼安徽布政使,適時從薑桂題的
毅軍中抽調數營,駐兵河南
周口。
1912年初,
武昌起義之火迅速蔓延到
安徽,壽州成立了淮上革命軍,最先舉起革命大旗。起義軍先後光復了
壽州、
鳳台等地,並分三路出兵,先後光復蚌埠、懷遠、皖西及江淮大部分地區;不久,程恩普在
潁州(今阜陽)舉義,順利光復了潁州。張匯滔部淮上軍隨即進軍潁上,接著兵發潁州,滯留了18天。程恩普與張匯滔本是戰友,想與張匯滔合力進攻中原,搶占
京漢鐵路,但是張匯滔為了搶奪勒索阜陽的財富,一直賴占不走,還想吞併了程恩普的軍隊。程恩普無奈,為了避禍,只好自己出兵
蒙城、
渦陽,兩地均和平光復。再到
亳州,清軍駐亳州統領李竹明本已準備投降,後得河南巡撫齊耀琳電,得知倪嗣沖即將攻阜陽,遂變計伏擊程恩普軍,致使程軍損失慘重。
有三個因素決定了倪嗣衝出兵安徽:一是當淮上軍進占潁州後,
倪毓棻(將軍的三弟,字香圃,也是安武軍的締造者之一,任皖北鎮守使,“安武軍”司令,人稱三將軍)及親戚寧繼泰等家鄉親友來到河南當面告狀,謂“目前安徽省內大亂,省城有潯軍大肆搶劫,各地有土匪作亂,淮上軍軍紀太壞,形同土匪,各商民提心弔膽,都想關門罷市”,張匯滔部淮上軍“鞭辱官紳,搶掠民財,苛罰商賈,毀壞學校,侮辱婦女,種種蹂躪,民不堪命”!亟請進軍;二是在袁世凱復出前召開的
彰德秘密軍事會議上,已分析了安徽對長江流域及南京的軍事、地理和政治上的重要性,已將安徽定為北洋上台後的必爭之地;三是情報分析淮上軍在與河南同盟會長閆夢松聯繫,正欲將此烈火燒到河南,甚至直指袁世凱的老家—河南
項城。故倪嗣沖立奏“潁州乃
中原之門戶,今為淮上革命軍占據,不特豫南受威脅,而項城近在咫尺,實有朝發夕至的危險,應請準予率部收復以免滋蔓”。
1911年3月,袁世凱隨再將北洋新軍六鎮中的第三鎮的過山炮隊一
隊、馬隊一隊和第六鎮的陸地炮隊和騎兵隊各一隊,劃歸倪嗣沖指揮,倪嗣沖將部隊整編後(據《申報》報導為10個營),旋即出兵安徽,並於是年12月15日占領潁州。此部隊就是安武軍建軍的始創部隊。部隊最早的將領有
馬聯甲、
王治國、
李培基(傳業)、高辛初、邱茂萱、戎彭成和石忠玉等(其中馬聯甲和李培基同為光緒二十四年武進士出身)。
發展強盛
“安武軍”這支部隊是以部分毅軍及部分北洋六鎮當中的新軍為班底,通過與淮上軍在1911年12月和1912年1月的兩次大戰,及1913年“贛寧之役"(又稱“
二次革命”、“ 癸丑之役”)中與“討袁軍”的數場大戰,以及後數年間清剿革命勢力和地方土匪的百戰當中浴血疆場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1913年8月28日,倪嗣沖率部隊占領
安慶,完成了武力統一皖境,並安排軍事首腦先駐安慶後遷
蚌埠。為擴充和整肅這支軍隊,先後設定了“
陸軍講武堂”、“軍官教導團”、“ 炮兵學校”、“學兵營”等一系列軍事人才的培養中心,培養了後來的安武軍大部分中高級將領。督軍府的司令部實行參謀制,任命李玉麟為參謀長,並專職整飭軍紀。軍內又設“陸軍測量局”、“軍械局”、“軍糧局”等機關,並附設“陸軍醫院”及“軍隊被服廠”,自行解決軍隊的後勤供應保障。在袁世凱的授意和大力支持下,部隊在河南、安徽、山東等地迅速招兵擴建,於1914年初即形成有步兵營、騎兵營、工兵營、過山炮營和陸地炮營等具有混成作戰能力,共8路40個營約2萬餘人的北洋勁旅。1914年6月30日國民政府任命倪嗣沖為安武將軍。1915年3月19日,倪嗣沖電告袁世凱,將所率部隊武衛右軍更名為安武軍,所轄部隊序列統一改為安武軍第1路至第6路,自4月1日起施行。是為安武軍的正式命名。
1917年7月
張勛北京復辟,7月4日
段祺瑞在天津“馬場誓師”,即任命倪嗣沖將軍為直、魯、皖三省聯軍總司令(即南路軍司令)。7月12日“辮子兵復辟”失敗,國民政府將原張勛所率駐
徐州約40個營的定武軍,劃歸倪將軍指揮,並被命名為“新安武軍”。倪嗣沖寬宏待人、用人不疑,對待新老安武軍一視同仁,任命原定武軍將軍張勛義子張文生為“新安武軍”司令。再經過整編並補充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及軍火,駐紮在江蘇徐州和安徽省境內的新、老安武軍總人數已達到80個營近5萬人。以及將新增的數艘小型兵艦,編為江防艦隊,游弋長江,使安武軍的軍力達到了其鼎盛時期,成為了皖系軍閥的主力,及東南沿海首屈一指的部隊。同年10月為回響陸軍部統一全國軍隊編制、統一部隊番號的倡議,倪嗣沖將軍將新老安武軍廢除了統領制,而合編為5個混成旅,每旅轄2個步兵團,每團轄一個炮兵營、2個騎兵連、1個機關炮連和1個工兵連。第一旅旅長為馬聯甲,駐兵蕪湖;第二旅旅長為李培基,駐兵蚌埠;第三旅旅長王普,駐軍蚌埠;第四旅旅長高世讀,駐軍桐城;第五旅旅長石忠玉,駐軍安慶。
相關信息
倪嗣沖率領的這支武衛右軍全面統一安徽全境後,以戰略上為考量,沒有將軍政中心放在當時的省會安慶,而將督軍府(又稱將軍府)設在了當時還是津浦路上的一片茫荒之地--
蚌埠。隨著軍隊的迅速擴展及對當時全省政治、軍事的全面控制,在提拔軍隊高級將領及地方重要部門的首長時,除繼續重用一批原從毅軍及北洋六鎮調來組建此軍的股肱干將,另外大批培養並錄用倪氏族人及姻親家族成員,在短短几年內,迅速形成了這支部隊的骨幹力量,故時人亦稱這支軍隊為“倪家軍”。
倪嗣沖這種廣聚家族人才,及用文人管理軍隊之思想,實是對
曾國藩的“
湘軍”、
李鴻章的“
淮軍”及袁世凱的“
北洋新軍”控制軍隊的一脈傳承。曾國藩當年對清朝綠營兵對太平天國作戰屢戰屢敗即指出“彼營出隊,此營張目而旁觀,哆口而微笑。見其勝,則深妒之,恐其得賞銀,恐其獲保奏;見其敗,則袖手不顧,雖全軍覆沒,亦無一人出而援手,拯救生死呼吸之頃者”。隨將湘軍建軍的指導思想定為:摒棄行伍出身,“官氣”十足的舊官弁,實行鄉土結合,建立嚴格的封建依附關係,物色“血性忠義”的儒生作為各軍將弁。湘軍的成軍辦法是由曾國藩直接物色水陸各將領,各將領利用宗族、師生、親友、同鄉關係,各自去物色所屬各“營官”;“營官”物色“什長”;“什長”招募所屬部卒。這種層層隸屬關係,使各軍各營成了各級頭目的“家兵”。整個湘軍從總體上看自然成為“曾家軍”了。但曾國藩也只能增增節制,不能越級指揮。實際上是將原來綠營的“兵為國有”改變為“兵為將有”了。
倪嗣沖本人即是秀才出身,文人領軍,尊儒禮士,且安徽為袍澤鄉里,故能充分將湘、淮各軍的成軍經驗套用在“安武軍”的創立中,“安武軍”將領中較著名的“軍旅書生”或“家族宗親”有:
倪毓棻(字香圃)—— 倪嗣沖胞弟,人稱“三將軍”,民國中將銜,任皖北鎮守使,安武軍司令;
倪道傑(字幼丹)—— 倪嗣沖長子,歷任直隸州知州,督軍公署高等顧問,安武軍糧餉局局長,中華民國國務院銓敘局主事,參議院議員等職;
王普(字慈生)—— 倪嗣沖女婿,畢業於早期的“保定軍校”及北洋時期的“陸軍大學”,任第三混成旅旅長,兼皖南鎮守使,安徽省長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軍長;
倪道煦 —— 倪嗣沖胞侄,民國陸軍上校銜,任“援湘軍”模範營營長,督軍公署副官長;
倪道煌(字騰輝)——倪嗣沖胞侄,任將軍府總辦;
王平階 —— 倪嗣沖表侄,任江防司令兼長江水上警察廳廳長;
華毓庵 —— 倪嗣沖外甥,任第五混成旅旅長;
李良臣 —— 倪嗣沖侄婿,任第八路統領;
李中蒸 —— 倪嗣沖侄婿,任督軍府電務處處長;
倪朝榮(字燦墀)—— 倪嗣衝堂孫,任第一混成旅旅長;
倪金鏞(字老德)—— 倪嗣沖侄孫,任第二混成旅步兵團團長;
倪朝臣(字贊卿)—— 倪嗣衝堂孫,任安武軍團長;
倪朝傑(字用三)—— 倪嗣衝堂孫,任安武軍營長;
戎鴻舉,戎孟明 —— “三將軍”親家族人,任統領及第四混成旅營長。
家族、姻親、師生的加入,大大加強了這支部隊的凝聚力,使這支實力強大的“安武軍”也成為了支持倪嗣沖治皖八載,及在後來的與“南方作戰”、“督軍團干政”等重大民國風雲事件中,成為關鍵角色的後盾。
1920年倪嗣沖因長期臥病下野後,安徽軍政首腦更換頻疊,從中央到地方更有太多的人打這支由5個混成旅組成的隊伍的算盤,分化、拉攏無所不用。在各方面情況均不利的局勢下,“安武軍”還是保持了6到7年的完整性,起到了對皖省的保護及剿匪之職。直至1927年大部分軍隊在王普、馬祥斌帶領下,分別歸附了國民革命軍。
昭烈祠
1920年秋倪嗣沖辭去安徽督軍後至1927年北伐軍到來前,安徽的軍政界已基本陷入混亂狀態。因各方面勢力的角逐,軍政首腦頻繁更替,此期間先後擔任督軍,督辦或省長的軍政首腦的人物有:張文生、馬聯甲、
許士英、
王揖唐、
鄭士琦、
姜登選、
鄧如琢、
陳調元,
聶憲藩、
李兆珍、
王普、
吳炳湘、
高世讀等。“安武軍”因新曆任督軍、督理、督辦等都再無老將軍之威勢,內部隨也產生了分裂及鬥爭。張文生上任督軍剛一年即下台,繼任的馬聯甲也因“五旅倒馬”事件而卸任。直、奉及革命軍也分別拉攏安武軍各部,馬聯早的第一旅和石忠玉的第五旅傾向支持直系,而李傳業的第二旅、王普的第三旅及高世讀的第四旅偏向奉系等。後來這五個混成旅的命運分別如下,
第一混成旅,馬聯甲因任安徽督理卸任旅長職務,由倪朝榮接替。“
直皖戰爭”後1925年北洋政府任命陳調元為安徽軍務善後督辦。後陳調元將安武軍第一混成旅及他所率蘇軍一個師,合編為“皖軍”。1927年此部隊隨陳調元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
第二混成旅,1923年底馬祥斌接替李培基(字傳業)任旅長。1926年馬率該旅,第四旅一個團和第五旅的大部歸附了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軍。以此部隊為主力編立了革命軍獨立第五師,後因戰功再以此師為主力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馬祥斌任軍長。
第三混成旅,旅長為王普。1925年陳調元組建“皖軍”時,任“皖軍”副司令,兼第三混成旅旅長。1927被收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王普任軍長。1928年北伐基本結束,蔣調此軍到江南,欲與整編。王普察覺蔣無善意,只好離開了軍、政界到天津做了寓公。
第四混成旅,旅長高世讀是原武衛右軍、河南起兵及“安武軍”的建軍功臣之一,長期擔任該旅旅長。1925年冬,孫傳芳為蘇、皖、閩、浙、贛五省聯軍總司令,調高世讀為安徽省長,旅長一職由陳調元的原第六師十二旅旅長劉鳳圖接任。1926年冬,革命軍北伐,陳調元倒戈,叛離孫傳芳。此舉引起劉鳳圖不滿,棄職赴滬,該旅大部隨第二旅馬祥斌的部隊歸附了北伐軍,為革命軍獨立第五師一部,該部後編入第三十一軍。
第五混成旅,原旅長為石忠玉,因早期靠攏直系,馬聯甲下台後,其勢孤單,被華毓庵取代。後華因在軍閥土匪孫殿英秧禍安徽亳縣時,對縣城保護不力,被陳調元處決,後此旅也隨馬祥斌加入了國民革命軍。
這支曾經雄霸東南一隅的軍隊,似乎命運中就注定要如同當初建軍時所模仿的湘軍、淮軍一樣,當它失去了它的締造者,就如同兒失之父母,再也經不起風浪;如花之離根,而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安武軍”從1912年河南起兵,於1914年正式命名,至1917收編“定武軍”達軍力強盛之頂,到1927年經過分裂而被國民革命軍而收編,從而它也伴隨著整個北洋統治的結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1914年倪嗣沖為紀念及緬懷在歷次戰役中陣亡的安武軍將士及倪氏子弟兵,在蚌埠位於黃莊清真寺北,建“關岳廟”和“昭忠祠”各一座。廟和祠均為東西走向,面朝南。關岳廟居東,門首有石獅一對,進門為三進大房,每進五間。前進大房內塑漢將
關羽、宋將
岳飛像,各騎紅、白駿馬,有馬童站立兩旁,並有倪嗣沖將軍為廟門親題對聯一幅:上聯為“大義千古,大忠千古”,下聯為“晚漢一人,晚宋一人”。二進房東西山牆二側,各塑有漢將
張飛、
趙雲、
黃忠和
馬超,宋將
湯懷、
王貴、
牛皋和
張顯之像;後進房為大殿,內供奉關羽和岳飛木雕座像,雕像莊嚴肅穆,形體高大,
周倉、
關平、
岳雲、
張憲塑像侍立兩旁。昭忠祠居西,為一層5間大房,祠堂正中供奉一神主牌位,上書“安武軍陣亡將士之靈位”,祠門左側立碑一塊,除錄有陣亡將士之名外,還有對他們所建功勳的描述即讚揚。山門外常駐衛兵站崗。
廟、祠建成後,從琅玡山上聘請了一名僧人住持,法名果成。所設廟祠,除供安武軍將士及家屬瞻仰、悼念、緬懷戰友和親人外,因內供關、岳二聖,且塑像莊嚴,常有遊人、香客入內朝拜。北洋晚期,聯軍、奉軍和北伐軍相繼進入安徽,廟祠房舍常為駐軍所占,香火漸衰。蚌埠淪陷後,廟內塑像被日軍所毀,磚石拆掉後建作碉堡。民國30年後,原址改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