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毓棻

倪毓棻(1869—1917),民國陸軍中將、安武軍司令。字香圃,安徽阜南人。生於同治八年(1869年),太學生,由戶部主事改官知府,薦擢二品銜道員。入民國,充武衛右軍營務處,又任參謀長,簡任皖北鎮守使,授陸軍中將,獲四等嘉禾章,二等文虎勳章。

基本介紹

  • 本名:倪毓棻
  • 字號:字香圃
  • 出生時間:1869
  • 去世時間:1917
身世,生平,

身世

安徽省阜南縣柴集鎮倪新寨人,祖籍山東省充州棗林閘,明洪武年間遷來潁州,世代耕讀傳家。曾祖父會增、祖父雲峰,至叔父輩始有人出仕朝廷大伯元凱、二伯元灝、四叔德玲皆為清朝官吏。父倪淑,字洪遠,詩文俱佳,清末舉人,為袁世凱養父袁保慶所賞識,聘為袁氏家庭教師,教過袁世凱;曾隨左宗棠出征甘肅,任四川縣令和知府,晚年隱退家鄉,教子揚名。兄弟三人,大哥毓藻;二哥倪嗣沖(原名毓楓,號丹忱),清末秀才,曾任山東省陵縣縣令,北洋營務統領,黑龍江民政使、河南、安徽布政使、安徽省督軍、長江巡閱使、安徽省長、安武上將軍等職。

生平

倪毓棻生於同治八年(1869年),自幼天資聰明,才識過人,幼年從父學文,頗通文墨。當二哥嗣衝去山東投奔袁世凱時,他也棄文從武,參加了鎮壓義和團的運動。
後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督練新兵,倪毓棻將軍奉二哥之命前往參加北洋武備軍,入北洋陸軍炮隊隨營學堂(又稱小站隨軍學堂)學習,專攻軍事。
畢業後,袁世凱留他督操學堂營務,他堅辭不就,返往阜陽。因他深知二哥倪嗣沖亟欲擴大自己的隊伍,急需一批懂軍事的軍官。
1911年的武昌起義,阜陽也為淮上革命軍張匯韜部光復。倪毓棻將軍和倪嗣沖岳父寧繼泰化裝出城來到周口,找到時任安徽布政使、武衛右軍左翼長的二哥倪嗣沖。倪嗣沖遂令他為募兵督辦,在豫東皖北迅速招募新兵。他積極奔走,收編了老巡防營石忠玉部兩營官兵和一些散兵,計千餘人。並以此為骨幹,又招募兵勇數千人。這支別動隊後改編為安武軍的一部,為北洋皖軍的主力部隊。
1912年1月下旬,安慶革命黨人段志超管鵬率隊七營與淮上軍餘部、及柏文蔚的第一軍盧慈甫部會師,近萬餘眾把二哥倪嗣沖部北洋軍圍困在阜陽城內。倪毓棻將軍聞訊,率部百里馳援,踏雪夜渡櫻桃口,從革命軍盧軍背後突然襲擊,城內北洋軍也乘機反攻,遂挫敗圍城的革命軍,穩定了皖北。 “贛南之役”後,又率部隨兄會師鳳台,奪壽州,下正陽、取合肥、六安,進駐安慶、蕪湖,協助袍兄完成了皖省的統一。
1914年,與安武軍大將合力圍剿了進入安徽的豫匪白狼的數萬部隊。
1916年奉政府令,任安武軍行營司令統領安武軍出師湖北、雲南征討“護國軍”。
1917年“府院之爭”後,隨安武將軍反對黎元洪,率部北上進兵到天津。事成後,回師安徽。8月于軍中突發重症,8月8日在蚌埠病故。葬於潁州西湖之西北岸,立碑銘曰:“世治尚文,亂克以武,惟君之生,肇自名父,安武嶽嶽,是翼是匡,壞機崩牙,斧彼梟狼,淮流舒舒,軋道蕩蕩,兄弟握符,旌節相望,天奪之年,斯焉永藏,聲以名詩,與石不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