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0年由助教越級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2004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工作經歷
1990-1993 山西省沁縣師範學校
2013年至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學經歷
所授課程:《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城市經濟學》
科研項目
主持的科研項目
1.2000年度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流域型省區交界地帶經濟綜合開發與協同發展研究——以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為例》(批准號00BJL047),(2000.5.-2002.10.),項目主持人,通過鑑定;
3.2006年度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研究》(批准號:06BJL072),(2006.7.-.2009.6.),項目主持人,正在進行;
4.2007年陝西省教育廳
人文社會科學專項科研計畫項目,《主體功能區建設與陝西三大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批准號:07JK135),(2007.7-2009.12),項目主持人,正在進行;
5.2007年陝西省軟科學項目,《主體功能區建設與陝西三大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批准號:2007KR29),(2007.7-2009.12),項目主持人,正在進行;
7.2008年國家發改委國土整治事業費項目,《主體功能區建設中區域利益的協調機制與實現途徑研究》(編號:2008—35—09),(2008.11—2009.4),項目主持人,通過鑑定;
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西部大都市區管治模式與協調機制研究》(批准號:08JJD790117),(2009.1—2011.12),項目主持人,正在進行;
9.2009年國家發改委國土整治事業費項目,《“十二五”時期我國區域政策調整研究》(編號:2009—39—04),(2009.9—2010.4),項目主持人,正在進行;
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
1.陝西省科學技術發展研究計畫項目,《柞水縣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研究》(1996.6-1999.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鑑定;
2.河北省小城鎮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課題,《河北省重點小城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2001.12.-2002.10.),課題組副組長,通過鑑定;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博士點基金項目,《中國沿海地區鄉村——城市轉型與協調發展比較研究》(批准號01JB790037),(2001.5.-2004.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鑑定;
4.國務院西部辦委託項目,《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與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研究》,2004年2月立項,項目主要參加者,已經完成;
5.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二十一世紀中國城市規劃、管理與發展”項目,《眉山市經濟發展戰略規劃與產業發展指南》(2004.7.-2005.8.),項目總協調人,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6.科技部委託項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科技支撐戰略研究》(2004.5.-2005.1.),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鑑定;
7.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招標項目,《“十一五”時期北京市經濟結構調整研究》(2004.5.-2004.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鑑定;
8.
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委託項目,《北京市工業發展優勢、戰略定位及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研究》(2004.5.-2004.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9.武安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武安市工業發展規劃》(2004.5.-2005.6.),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0.北京市采育鎮人民政府委託項目,《采育鎮經濟發展戰略規劃》(2003.11.-2004.7.),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2.
上饒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構築閩浙皖贛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上饒市經濟發展戰略》(2005.2.-2005.8.),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3.襄樊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襄樊市“十一五”時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2005.2.-2005.8.),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4.樊城區人民政府委託項目,《樊城區“十一五”規劃思路研究》(2005.6.-2005.10),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5.
鷹潭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鷹潭市“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2005.9-2006.1),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6.國家發改委長期規劃司委託課題,《“十一五”時期西部地區重點產業比較優勢和布局研究》(2005.10-2006.1),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7.國務院西部辦委託項目,《西部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布局研究》(2006.9-2007.6),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19.2006年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畫項目,《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模式與協調機制研究》(批准號:06457206D)(2006-2008),項目主要參加者,正在進行;
20.200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文化遺產類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研究——價值實現與制度安排的視角》(批准號:07CJY051)(2007-2009),項目主要參加者,正在進行;
21.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資源枯竭型城市湖南耒陽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2008.5-2008.10),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2.貴州省萬山特區人民政府委託項目,《資源枯竭型城鎮貴州萬山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2008.5-2008.10),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3.山西省孝義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資源枯竭型城市山西孝義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2008.5-2008.10),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4.
青海省人民政府委託項目,《青海省區域協調發展規劃研究》(2008.3-2008.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5.
上饒市人民政府委託項目,《上饒市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2008.3-2008.12),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6.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我國國家區域政策與區域發展新格局研究》(2006-2008),項目主要參加者,已經完成;
27.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委託項目,《西部地區吸納東部產業轉移若干問題研究》(2008.11—2009.2),項目主要參加者,已經完成;
28.貴州省萬山特區人民政府委託項目,《資源枯竭型城鎮貴州萬山可持續發展規劃》(2009.3-2009.8),項目主要參加者,通過驗收;
29.國務院三峽辦委託項目,《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功能定位與未來發展研究》(2009.6—2009.12),項目主要參加者,正在進行;
30.海南省發改委委託項目,《海南省西部開發建設規劃》(2009.8—2009.12),項目主要參加者,正在進行;
專著
(含合著) 1.《中國農村貧困問題研究——癥結與出路》(21萬字,獨著),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3月;
2.《柞水縣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共35萬字,本人承擔5萬字,合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3.《中外西部開發史鑑》(共50萬字,本人承擔1章,3萬字,合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4.《中國省區交界地帶經濟發展研究——對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的實證分析》(共35萬字,本人承擔25萬字,合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12月;
6.《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04)——中國工業技術創新》(共90萬字,本人承擔1章,3萬字,合著),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7.《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05)——資源環境約束下的中國工業發展》(共90萬字,本人承擔1章,3萬字,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年;
9.研究生用教材《現代區域經濟學》(共100萬字,本人承擔兩章,9.0萬字,合著),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10.《西部大開發重大問題與重點項目研究(綜合卷)》(上)(全套800萬字,本人承擔三章,6.0萬字,合著),
中國計畫出版社,2006;
12.《中國沿海地區鄉村-城市轉型與協調發展研究》(第二作者),商務印書館,2008;
13.《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8)》(副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15.《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9)》(副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安樹偉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04年01月
《行政區邊緣經濟論》是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樹偉。
科研論文
1.《關於貧困地區環境移民的思考》(獨作),《
國土開發與整治》,1995年第4期;
2.《陝西省西鄉縣土地生產潛力與人口承載量研究》(獨作),《山西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第4期。
3.《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模式對比綜述》(第二作者),《經濟地理》,1996年第6期;
4.《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考察》(第一作者),《
國土開發與整治》,1996年第2期;
5.《梯度推移理論與人口遷移》(獨作),《
區域經濟研究》,1996年第5期;
6.《試論貧困地區糧食生產與多種經營的關係》(獨作),《陝西經濟研究》,1996年第1期;
7.《我國貧困地區發展的潛力與條件》(獨作),《陝西農村建設》,1996年第2期;
8.《外省區移民經驗及啟示》(獨作),《陝西農村建設》,1996年第11期;
9.《持續農業》(獨作),《陝西農村》,1996年第1期;
10.《正確處理貧困地區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係》(獨作),《山西農村》,1996年第2期;
11.《市場經濟體制下扶貧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第一作者),《衡陽師專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2期;
12.《重新評價地理環境決定論》(獨作),《人文雜誌》,1996年增刊。
13.《國外反貧困道路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獨作),《國土開發與整治》,1997年第1期;
14.《陝西省人口性別比地域分布規律探討》(獨作),《經濟地理》,1997年第4期。
15.《資源相對富集貧困山區工業發展的出路》(第一作者),《國土開發與整治》,1998年第1期;
16.《論扶貧政策區域化》(獨作),《山西農村》,1998年第2期;
17.《我國反貧困進程的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獨作),《經濟地理》,1998年第2期;
18.《秦巴山區的貧困問題與人地關係演變》(獨作),《山地研究(山地學報)》,1998年第3期;
19.《沿海發達省區反貧困經驗及對陝西的啟示》(第一作者),《山西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3期;
20.《我國反貧困進程的前景展望》(獨作),《經濟時刊》,1998年第3期;
21.《山西省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實現2耀分析》(獨作),《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8年區域可持續發展專刊;
22.《蒙晉陝豫四省區交界地帶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研究》(第一作者),《中國軟科學》,1998年第12期。
23.《山西省自然資源稟賦分析》(第一作者),《山西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第2期;
24.《晉西黃土丘陵溝壑區貧困與反貧困戰略研究》(第一作者),《青年地理學家》,1999年第3期;
25.《秦巴山區貧困與反貧困問題研究》(獨作),《經濟地理》,1999年第5期;
26.《黃河中游地區產業密集帶建設構想》(獨作),《生產力研究》,1999年ZK1;
27.《跨世紀中國反貧困戰略研究》(第一作者),《中國軟科學》,1999年第7期。
28.《資源相對富集貧困山區的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第一作者),《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0.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方法專刊;
30.《關於貧困山區資源開發的思考》(獨作),《經濟地理》,2000年增刊。
31.《21世紀初葉中國貧困形勢與反貧困對策研究》(獨作),《中州學刊》,2001年第1期;
32.《國際援助經驗及對我國東西扶貧協作的啟示》(第一作者),《
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33.《21世紀初葉中國治貧反困新思路》(第二作者),《
地域研究與開發》,2001年第3期;
34.《西部大開發中資源開發問題研究》(獨作),《中國軟科學》,2001年第8期;
35.《中國農村貧困問題與城鎮貧困問題比較研究》(第二作者),《當代財經》,2001年第9期;
36.《戶籍制度果真不宜改嗎》(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444,2001.7.6.;
37《“鄂爾多斯”經濟現象》(獨作),《經濟學訊息報》,№465,2001.11.30.。
38.《黃河晉陝峽谷紅棗產業帶建設研究》(獨作),《
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39.《晉陝蒙接壤地區資源採掘型企業經營戰略研究》(獨作),《生產力研究》,2002年第3期;
40.《“
鄂爾多斯經濟現象”與我國西部開發》(獨作),《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41.《晉陝蒙接壤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獨作),《國土開發與整治》,2002年第1期;
44.《“
鄂爾多斯經濟現象”及對我國西部開發的啟示》(獨作),《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45.《黃河北幹流兩岸雜糧生產發展研究》(第一作者),《商業研究》,2002年第10期;
46.《晉陝峽谷反貧困一瞥》(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471,2002.1.11.;
47.《黃河邊上的風陵渡》(獨作),《經濟學訊息報》,№497,2002.7.12.;
48.《黃河中游的航運難題》(獨作),《經濟學訊息報》,№505,2002.9.6.;
49.《“拖車”的背後》(獨作),《經濟學訊息報》,№517,2002.11.29.。
50.《風陵渡黃河公路大橋與晉陝豫接壤地區經濟發展研究》(獨作),《生產力研究》,2003年第2期;
51.《黃河中游航運發展問題研究》(第一作者),《中國軟科學》,2003年第2期;
52.《為何斯拉法在中國難評上教授》(獨作),《經濟學訊息報》,№542,2003.5.23.;
53.《在行政區邊緣的經濟》(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543,2003.5.30.;
54.《政府行為與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經濟合作》(第一作者),《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55.《中國沿海北中南三大區域城市化比較》(第二作者),《領導之友》,2003年第5期;
56.《晉西黃土丘陵溝壑區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第二作者),《山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第3期;
58.《協調成本與行政區交界地帶的環境整治》(第一作者),《人文雜誌》,2004年第2期;
59.《流域開發: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經濟綜合開發的戰略選擇》(獨作),《經濟經緯》,2004年第1期;
60.《“行政區經濟”和“行政區邊緣經濟”》(第一作者),《生產力研究》,2004年第7期;
61.《中國省區交界地帶經濟活動基本特徵分析》(第一作者),《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濟論壇),2004年第3期;
62.《產業鏈與京津冀地區製造業的發展》(第一作者),《領導之友》,2004年第4期;
63.《西部開發要轉向特色產業》(獨作),《經濟學訊息報》,2004-10-15;
64.《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研究》(第一作者),《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濟論壇),2004年第5期;
65.《西部開發要轉向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主》(獨作),《經濟要參》,2004年第72期(2004年11月22日);
66.《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經濟布局調整研究》(第一作者),《經濟管理》,2004年第23期;
67.《要大力推進西部特色產業發展》(第二作者),《
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12月13日,第5版。
68.《“壺口悖論”:對黃河壺口瀑布開發方式的研究》(獨作),《經濟地理》,2005年第2期;
69.《對東北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的判斷》(獨作),《經濟學訊息報》,2005-1-28;
70.《要大力推進西部特色產業發展》(第二作者),《中國鄉鎮企業報》,2005年3月12日;
71.《東北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的科技支撐》(第二作者),《
中國科技論壇》,2005年第4期;
72.《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技術創新研究》(第二作者),《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73.《“十一五”時期北京市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研究》(第一作者),《
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74.《北京工業發展中商務成本的判斷及其控制》(第一作者),《
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5期;
75.《國家應加強對東北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政策援助》(獨作),《經濟要參》,2005年第24期;
76.《“十一五”:西部大開發政策需適當調整》(課題研究報告),《
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9月29日,第7版;
77.《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藍圖”乍現》(課題研究報告),《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9月29日,第7版;
78.《西部應建立十大特色產業基地》(課題研究報告),《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9月29日,第7版;
79.《省級“行政區邊緣經濟”與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第一作者),《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5年第6期;
80.《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的科技支撐》(第一作者),《資源·產業》,2005年第6期;
81.《行政區邊緣經濟:成因、特徵與淡化》(第一作者),《區域經濟論叢(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
82.《“區別對待和分類指導”可能面臨執行難》(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2005年12月23日,№676,第二版;
83.《勾畫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藍圖》(獨作),《西部論叢》,2005年第12期。
84.《“區別對待和分類指導”區域經濟政策面臨執行難問題》(第一作者),《經濟要參》,2006年第2期,2006-1-7;
85.《東北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轉型》(第一作者),《經濟管理》,2006年第3期;
86.《聚焦:構建中部崛起增長極至關重要》(專訪),《上海證券報》,2006年2月28日;
87.《行政區邊緣的“經濟谷地”》(獨作),《中國財經報》(理論版),2006-4-25;
88.《西部老工業基地“產業空洞化”及其表現》(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2006-5-19;
89.《產業空洞化:西部老工業基地經濟振興必須面對的問題》,《西部論叢》,2006年第6期;
90.《中國未來區域政策需要關注大都市區管治》(獨作),《中國經濟時報》,2006-9-5,第5版;
91.《大都市區管治:中國未來區域政策需要關注的問題》(獨作),《經濟學訊息報》,№715,2006-9-22,第6版;
92.《我國沿海地區鄉村——城市轉型與協調發展研究》(第二作者),《生產力研究》,2006年第9期;
93.《體制創新與中國大都市區管治研究》(獨作),《中國軟科學》,2006年增刊;
94.《中國大都市區管治中的體制創新》(第一作者),《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年第6期。
95.《中部要發展四大產業、構建“豐”字型優勢產業帶》(獨作),《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1月5日,第4版;
96.《重大工程項目的區域品牌與經濟發展》(第二作者),《經濟縱橫》,2007年第2期;
97.《大都市區管治與中國大都市區管治的特殊性》(獨作),《山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98.《中部地區要發展四大優勢產業》(獨作),《經濟學訊息報》,2007年1月
99.《2006中國東西合作暨縣域經濟發展研討會綜述》(第一作者),《經濟學動態》,2007年第3期;
100.《東西合作的有效形式:共建產業園區》(獨作),《經濟學訊息報》,№744,2007年4月13日;
101.《山西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科技支撐戰略》(第三作者),《山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02.《產業園區:在東西合作的平台上起舞》(獨作),《西部論叢》,2007年第4期;
104.《資源環境約束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獨作),《資源與產業》,2007年第2期;
105.《西部老工業基地“產業空洞化”問題研究》(第二作者),《區域經濟論叢(四)》,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106.《中國大都市區管治的理念、結構和模式》(第一作者),《
經濟問題探索》,2006年第6期;
107.《西部三大重點經濟區“十一五”發展方向》(獨作),《中國經濟時報》,2007-7-16;
108.《“十一五”時期我國西部三大重點經濟區的發展方向》(獨作),《經濟學訊息報》,2007-7-20;
109.《四大城市圈助力巨龍騰飛》(獨作),《西部論叢》,2007年第5期;
110.《西部中心城市工業發展中商務成本的判斷與控制——以西安市為例》(第二作者),《經濟問題探索》,2007年第8期;
111.《中部地區優勢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第二作者),《區域經濟論叢(五)》,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112.《城市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第三作者),《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年第12期;
113.《國際國內產業轉移與西安都市圈經濟發展研究》(第二作者),載姚慧琴,仁宗哲主編《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7)》,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14.《快速城市化過程中西安市公共物品供給研究》(第二作者),《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115.《省內區域經濟差異研究——以山西省為例》(第三作者),《
經濟研究導刊》,2007年第7期;
116.《主體功能區建設和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第二作者),《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117.《三峽庫區“二次移民”呼喚科學決策》(第二作者),《經濟學訊息報》,2007-11-16,第3版。
118.《中國大都市區管治研究》(獨作),《
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119.《中國大都市區的管治結構》(獨作),《經濟管理》,2008年第3期;
120.《國際產業轉移對北京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第一作者),《當代財經》,2008年第1期;
121.《中國區域發展理論創新論壇綜述》(獨作),《
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122.《主體功能區建設研究:基於陝西省三大區域協調發展的考察》(第一作者),《學習與實踐》,2008年第3期;
123.《山西省無煤縣縣域經濟“邊緣化”問題透析》(第一作者),《經濟學訊息報》,2008-4-4;
124.《要高度重視山西省無煤縣的發展問題》(第一作者),《
天下山西名人》,2008年3期;
125.《西部經濟發展的科技現狀與發展對策》(第二作者),《經濟縱橫》,2008年第4期;
126.《主體功能區建設與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研究》(第二作者),《生態經濟》,2008年第5期;
127.《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三十年》(獨作),《學術界》,2008年第5期;
128.《<山西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評介》(獨作),《經濟問題》,2008年第4期;
129.《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模式與協調發展機制探討》(第三作者),《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130.《中國沿海北中南三大區域城市化與協調發展比較研究》(第二作者),《環渤海經濟瞭望》,2008年第8期;
131.《“十一五”以來我國區域經濟運行態勢及未來政策取向》(第一作者),《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0期;
132.《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30年的回顧與前瞻》(獨作),《
區域經濟論叢》(七),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
133.《博弈論與流域間跨區污染問題研究》(第二作者),《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
135.《中國大都市區膨脹病及其表現》(獨作),《
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136.《國內外生態補償研究綜述》(第二作者),《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137.《中國大都市區膨脹病的國家治理政策》(獨作),《改革與戰略》,2009年第3期;
138.《對山西大規模規劃建設機場的幾點看法》(獨作),《經濟學訊息報》,2009年5月8日,第1版;
139.《“新醫改”將長期影響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第一作者),《西部論叢》,2009年第5期;
140.《中國大都市區膨脹病的產生與社會影響》(獨作),《
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141.《中國超大城市積聚性評價研究》(第二作者),《蘭州商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142.《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與北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研究》(獨作),《
城市發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143.《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若干思考》(獨作),《西部論叢》,2009年第8期;
144.《“十一五”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與新特點》(第一作者),《發展研究》,2009年第9期;
145.《主體功能區建設中區域利益的協調機制研究》(第二作者),《未來與發展》,2009年第11期;
146.《科技創新對中國區域技術效率的貢獻研究》(第二作者),《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147.《中國市場化改革對區域技術效率的貢獻研究》(第二作者),《經濟問題探索》,2009年第12期;
148.《國際國內產業轉移與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第三作者),《蘭州商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被轉載的論文
1.《我國反貧困進程的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經濟地理》,1998年第2期(被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地理》1998年第9期轉載);
2.《蒙晉陝豫四省區交界地帶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國軟科學》,1998年第1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工業經濟》1999年第2期轉載);
3.《跨世紀中國反貧困戰略研究》,《中國軟科學》,1999年第7期(被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農業經濟》1999年第9期轉載);
4.《21世紀初葉中國貧困形勢與反貧困對策研究》,《中州學刊》,2001年第1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1年第6期轉載);
5.《國際援助經驗及對我國東西扶貧協作的啟示》,《
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1年第11期轉載);
6.《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技術創新研究》,《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工業經濟》2005年第6期轉載);
7.《北京工業發展中商務成本的判斷及其控制》,《
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工業經濟》2005年第7期轉載);
8.《西部三大重點經濟區“十一五”發展方向》,《中國經濟時報》,2007-7-16(被《新華月報》2007年9月號·下半月轉載);
9.《中國大都市區管治研究》,《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8年第7期轉載);
10.《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三十年》,《學術界》,2008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9年第1期轉載);
論文集收入論文
1.《實施環境移民與推動陝西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獨作),《黃河中上游地區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陝新出批(1997年)字第066號。
2.《試論陝西省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獨作),載張積玉主編:《中國西北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3.《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經濟綜合開發與協同發展研究》(獨作),載朱士光主編:《黃土高原地區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經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流域開發:蒙晉陝豫交界地帶經濟綜合開發的戰略選擇》,載陳棟生主編:《中國區域經濟新論》,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7.《晉陝峽谷反貧困一瞥》,載張五常,高小勇主編:《經濟學帝國主義(Ⅳ)》,
朝華出版社,2005;
8.《拖車的背後》,載張五常,高小勇主編:《經濟學帝國主義(Ⅴ)》,
朝華出版社,2005;
9.《黃河中游的航運難題》,載張五常,高小勇主編:《經濟學帝國主義(Ⅴ)》,
朝華出版社,2005;
10.《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研究》,載陳棟生,王崇舉,廖元和主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獲獎情況
1.《關於貧困地區環境移民的思考》(《國土開發與整治》,1995年第4期),山西省1995-1997年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2.《跨世紀中國反貧困戰略研究》(《中國軟科學》,1998年第12期),第二屆山西青年科技發展論壇三等獎(1999年);中國青年科技發展論壇三等獎(2000年)
3.《我國反貧困進程的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經濟地理》,1998年第2期),《經濟地理》創刊20周年優秀論文二等獎(2000年);
4.《西部大開發中資源開發問題研究》(《中國軟科學》,2001年第8期),南開大學谷書堂經濟學基金學生論文大獎賽三等獎(2001年);
5.《中國省區交界地帶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山西省第四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2004年);
6.《大力推進西部特色產業發展》(《專供信息(國辦)》,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優秀決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二等獎(2005年)。
8.2007年榮獲“第五屆山西省青年科技獎”。
9.《行政區邊緣經濟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山西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2007年)。
重要反響
1.《大力推進西部特色產業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專供信息(國辦)》,2004年),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同志批示;
2.《北京工業發展中商務成本的判斷及其控制》(《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5期),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時任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同志批示;
3.《大都市區管治:中國未來區域政策需要關注的問題》(《經濟學訊息報》,№715,2006-9-22,第6版),收入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萬曉瓊主編)《2006年度中國學術觀點:經濟2006》(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第98-99頁;
研究領域
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
研究方向
區域發展與管理、大都市區管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