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廣德縣地名錄》是廣德縣地名委員會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廣德縣地名錄
- 作者:廣德縣地名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安徽省廣德縣地名錄》是廣德縣地名委員會編著的地方志。
《安徽省廣德縣地名錄》是廣德縣地名委員會編著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名錄收錄的地名包括各企事業單位名稱,名勝古蹟名稱,自然地理實體名稱,人工建築物名稱等。1作品目錄封面安徽省廣德縣地名錄著作權頁前言目錄廣德縣概況桃州鎮略圖桃州...
廣德旅遊名錄,按風景區類、公園類、山峰類、寺廟類、遺址類、人文類等幾個方面,介紹安徽省廣德縣旅遊主要資源。簡介 該縣旅遊資源分為一核兩區三圈:一核,即以盧湖、甘溪溝為主體的盧湖旅遊度假區;兩區,即太極洞旅遊區、茅田山旅遊區;三圈,即北部生態農業旅遊圈;中部特色文化旅遊圈;南部山野風光旅遊圈。
廣德山峰名錄,是指分布在安徽省廣德縣境內各具特色的名山目錄。每座山都有它們自己氣質和故事,展示了廣德縣地理風貌、歷史文化和旅遊價值。橫山 橫山,位於安徽省廣德縣縣城桃州鎮西,現已經開發橫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3A級風景區。橫山遠眺,廣德十景之一。如山橫臥,故名橫山。山頂和山麓原有明教禪寺、大佛殿、三...
廣德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目錄列出安徽省廣德縣被予以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簡介 安徽省廣德市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構成廣德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廣德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省級 廣德民歌 皖南根雕 明德摺扇 縣級 第一批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渤...
.明代吳同春遊歷時的碑刻。一九八四年,經安徽省廣德縣人民政府組織,籌備開發太極洞。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太極洞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同時也是科普示範基地。今年被列入國家地質公園名錄,也是宣城市唯一一家國家地質公園。太極洞作為華東地區最大喀斯特溶洞之一,洞內恆溫18度,特別在夏季適於避暑旅遊。地...
甘溪方言,是安徽省廣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甘溪溝人的方言是廣德土語中的一種即老廣德話,與眾不同,比如他們把“吃飯”叫作qiā fài;把“門檻”叫作wū kuāi;把“你”叫作àn;把“我”叫著 àng。其發音較硬,與浙江、江蘇、無錫、上海語音相近似。有人說甘溪人是正宗廣德老本地人,也有人說...
西湖西子宜相稱,長江牽恨。把雨意空濛,晴光瀲灩,移向此中贈。清代李國相《東湖瀲灩》:鷗浮玉宇鏡湖寬,系馬山頭縱目觀。黃鵠雨高青草浪,綠楊風繡百沙灘。雲間瑪瑙千岩秀,水淨玻璃五月寒。誰築茅亭臨野岸,小橋人影碧欄桿。榮獲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亭湖的傳說被列於安徽省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德縣土語 概況 廣德土語,安徽省廣德縣當地廣德人的語言,就是歷史上土著廣德話即老廣德話。廣德土語被列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德縣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蘇、浙三省交界地區。所謂廣德話並非某種單一的方言體系,而是指廣德地區目前通行的各類漢語方言之總稱,包括吳語、淮語、中原官話、西南官話等。皖南宣州...
十里長沖,自然風景區,被譽為“天下第一衝”。位於安徽省廣德市盧湖風景區內盧村鄉清方村泥橋頭,“十里長沖”當地指在十餘里長的大山溝里有十個塢。簡介 十里長沖,被譽為“天下第一衝”。自然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廣德市盧湖風景區內盧村鄉清方村泥橋頭,“十里長沖”當地人指在十餘里長的大山溝里有...
靈山寺,位於安徽省廣德縣盧村鄉建平村靈山寺村民組,在過去1000多年的歷史中,因劉文靜和慧琳、宗杲等眾多名仕大賢而香火旺盛,頗具影響。寺廟簡介 2004年3月經政府批准開放,新的大雄寶殿、地藏殿相繼落成。2009年10月舉行了大雄寶殿落成及全堂佛像開光慶典法會。其所在靈山自然環境優美,“靈山真境”是廣德十景之一...
小區共有2809戶,居住人數可達萬人以上人,無論是占地面積還是建築規模都是廣德最大的小區;也是廣德市容積率最低的小區。地理位置 地址:安徽省廣德市太極大道廣祠大橋北200米 交通 緊靠市區桃州鎮太極大道、濱河路。公車:廣德2路公交在南門和北門分別都有站台。小區特點 小區總占地約450畝,總建面約46萬平方米...
廣德祠山文化是指西漢末年起,以安徽省廣德縣橫山為中心,遍及江淮和東南沿海廣大地區傳播的一種祭祀文化。簡介 由緬懷治水英雄張渤關愛民眾、彌災捍患、勇於獻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禱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橫山為祠山得名。”張渤治水的傳說“,被列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形成 廣德祠山文化是發生在廣德...
萬桂山位於安徽省廣德縣桃州鎮(縣城)東南角,據《萬曆志》、《楊志》及明賈暹《萬桂山記》載,萬桂山是明成化十年知州周瑛所築,在州城東南隅、文廟東側的明倫堂後,因治圃學後地,為補地形之缺與後園之虛,日委土而積倚之,培山址,手植萬桂,期於多賢,因號為“萬桂山”,山之命名即由此而來,來歷及...
柏墊軍工廠遺址,位於安徽省廣德縣柏墊鎮前程村月克沖。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柏墊軍工廠遺址,即國營九四〇廠(利民廠)。位於安徽省廣德縣柏墊鎮前程村月克沖。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1964年,我國在中西部13省區進行規模宏大的國防、工業、交通和科技基礎建設,軍工企業國營九四〇廠(利民廠)於1965年...
甘溪方言,是安徽省廣德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流行於該縣盧村鄉甘溪村域內一種方言。甘溪村位於廣德市東南九公里處,國家4A級風景區盧湖竹海境內,全村19個自然村、30個村民組,人口5051人,總面積32平方公里。簡介 甘溪方言,是安徽省廣德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流行於該市盧村鄉甘溪村域內一種方言...
明德摺扇,產於安徽省廣德縣,由明德公司生產,明德摺扇手工製作技藝被列於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簡介 明德摺扇,產於安徽省廣德縣,由明德公司生產,“明德摺扇手工製作技藝”被列於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摺扇 摺扇,又稱“撒扇”、“聚頭扇”、“蝙蝠扇...
青獅燈,是安徽省廣德縣桃州鎮和平村一帶頗為流行的一種民俗舞蹈。被列入安徽省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青獅燈,是安徽省廣德縣桃州鎮和平村一帶頗為流行的一種民俗舞蹈,被列入安徽省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演 相傳於1856年(鹹豐六年)隨河南移民帶到這裡,並在和平村代代相傳,據考證已有五代...
祠山文化,是指西漢末年起,以安徽省廣德市橫山為中心,遍及江淮和東南沿海廣大地區,由緬懷治水英雄張渤關愛民眾、彌災捍患、勇於獻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禱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橫山為祠山得名。簡介 ”張渤治水的傳說“,被列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形成 祠山文化是發生在廣德縣且與天下英靈第一山...
斬龍劍的傳說,斬龍劍亦稱斬龍箭,是關於安徽省廣德縣茅田山風景區內響水灘瀑布附屬檔案一處景點的傳說,現擬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斬龍劍的傳說,斬龍劍亦稱斬龍箭,是關於安徽省廣德縣茅田山風景區內響水灘瀑布附屬檔案一處景點斬龍劍的傳說。斬龍箭的傳說,擬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斬龍劍 斬龍箭...
四合火獅燈,是獅舞的一種表現形式,獨創於晚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安徽省廣德縣四合鄉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的特色項目之一。簡介 1962年,參加安徽省民間燈藝大賽,榮獲一等獎;2010年4月,入選宣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15年3月參加了由宣城市政府主辦的“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展演活動 傳說 相傳...
施村蜜棗,地方特產,出自安徽省廣德縣邱村鎮施村村。製作技藝被列入《廣德縣第四批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施村的蜜棗製作歷史悠久,該蜜棗的棗面色澤金黃,無焦皮,晶瑩透亮;棗面布滿糖霜,乾燥而互不相粘;刀紋均勻整齊,顆粒大小勻稱;糖味純正,甜性足,肉厚,入口松而不僵硬,深得蜜棗食客們的...
邱村民歌,是車水號子以水車為載體,是勞動人民在車水時為減輕勞動強度的一種發明創造。被列入安徽省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號子歷史 傳說公元186年(東漢末年),管理宮女居舍的掖廷令畢嵐在宮中鋪設了給排水系統,發明製造了提水工具翻車。公元227-239年,三國魏人馬鈞改進翻車,改進後的翻車用手搖,始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