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安哥拉(非洲西南部國家)

安哥拉共和國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哥拉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Angola),簡稱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與礦產為主,也有煉油工業,主要分布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食品加工、造紙、水泥及紡織等工業也比較成熟。安哥拉的經濟潛力非常高,它很有潛力成為將來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作為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安哥拉是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但該國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沿岸共蘊藏了超過131億桶的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國力因石油生產而快速成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哥拉共和國 
  •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Angola 
  • 簡稱:安哥拉
  • 所屬洲:非洲
  • 首都羅安達 
  • 主要城市卡賓達萬博本格拉
  • 國慶日:1975年11月11日
  • 國歌:《安哥拉,前進!》
  • 國家代碼:AGO
  • 官方語言葡萄牙語 
  • 貨幣寬扎(Kwanza) 
  • 時區:UTC+1
  • 政治體制: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若昂·洛倫索 
  • 人口數量:2925萬(2018年) 
  • 人口密度:16人/平方公里(2018年) 
  • 主要民族奧文本杜人姆本杜人巴剛果人
  •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 國土面積:1246700平方公里 
  • 水域率:1.1%
  • GDP總計:1057.51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3432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244
  • 國際域名縮寫:.ao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人類發展指數:0.526(2014年)
  • 葡萄牙名稱:República de Angola
  • 主要學府: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分布,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國家象徵,人口民族,政治,政局,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概況,工業,農業,漁業,畜牧業,旅遊業,建築業,財政金融,外國資本,外國援助,文化,語言,宗教,藝術,節假日,軍事,國防,軍力,交通,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社會,民生,教育,媒體,通信,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特產,卡賓達樹皮,咖啡,劍麻,旅遊,姆蘇魯島,人類學博物館,軍事博物館,

歷史沿革

安哥拉郊外一景安哥拉郊外一景
安哥拉原來被稱做葡屬西非,它本來是葡萄牙最具經濟價值和最富庶的殖民地。公元1475年,葡萄牙人迪奧戈·康為了探尋去印度的海上航線,率領了由7艘船隻所組成的艦隊,載有上百名士兵和少數的傳教士,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終於來到安哥拉境內的羅安達,發現了安哥拉的全部海岸,並且在剛果河口和聖奧古斯丁角立碑紀念。同時自安哥拉帶了一批黑人奴隸,返回葡萄牙。
1483年,迪奧戈又回到安哥拉,被他帶到葡萄牙去的那些奴隸們,也跟他回到了安哥拉。當時迪奧戈曾經和剛果王接觸,並且贏得了剛果王的友誼,因此剛果王也派出一名使節,長期駐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1491年,另外一支葡萄牙艦隊也駛抵安哥拉,並且深入剛果河以西120哩的剛果王首府。不久以後,葡萄牙也在剛果王的首府設立大使館,展開了和當地土人間的貿易關係,和土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575年,葡萄牙人開始占領剛果以南的地區,並且建立了羅安達城,同時還征服了幾個土著部落,使白人慢慢地移民安哥拉。在以後的50年時間中,葡萄牙人逐漸擴張地盤。1617年,葡萄牙又在安哥拉建立了本吉拉城,勢力更加穩固,從此更加確定了葡萄牙在安哥拉的地位。從1640年到1648年間,荷蘭人曾經攻占這裡的一些重要港口,後來又被葡萄牙人收復。
在以後的兩個世紀中,安哥拉經濟發展緩慢。當時葡萄牙人雖然在安哥拉也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但是當時安哥拉殖民地的主要收入,卻是靠販賣黑奴前往巴西,一直到1830年,販賣黑奴的行為才告廢止。到了19世紀後期,安哥拉的經濟才轉向內陸發展,葡萄牙人開始積極開發農業和地下礦產資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安哥拉曾經被來自西南非的德軍所攻擊。由於葡萄牙人的堅守不退,才沒有遭受到德軍的蹂躪。
在1884年至1885年舉行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1922年派軍隊占領了安哥拉全境。
從1951年開始,安哥拉改成葡萄牙的一個海外省:由葡萄牙政府派遣總督前來治理。進入二十世紀70年代,由於受到非洲的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加上境內黑人生活過於艱苦,因此在1961年1月開始,安哥拉人展開實際反抗行動。要求獨立自主。北部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的游擊武力,在叢林地區建立了一些據點,採用游擊戰術攻擊葡萄牙在安哥拉境內的軍隊。並且以距離羅安達以北約150公里的安布瑞茲港作基地,由他們的領袖羅勃拉領導。
20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先後成立。
安人運從1961年2月4日開始展開武裝鬥爭。
1966年,又有由奈托領導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出現,他們盤踞在安哥拉的首都羅安達城和附近地區。同時在南部新里斯本也有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的政治組織出現。他們各自擁有一支游擊武力。但是這三個當地的政治性組織並不互相協調,它們各自為政,並且互相爭鬥。
1975年1月,葡萄牙政府終於同意安哥拉走向獨立,同時簽訂了一項彭民納協定,要安哥拉三派政治勢力自行達成協定,以便在安哥拉獨立的時候,有統一合法的代表,自葡萄牙人手中接收安哥拉的統治權。1975年11月10日,最後一批葡萄牙軍隊撤離安哥拉;11日,安哥拉宣告獨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結束了葡萄牙人五百年來的殖民統治。
同年,安哥拉獨立後,由蘇聯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安人運)和由美國、南非政府支持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TA;安盟)引發對立衝突,後演變成全國性內戰。結果親蘇的安人運獲勝,並掌握政權。由這時開始安哥拉政府和蘇聯結盟,而且實行一黨專政。
安哥拉人民運動1976年擊敗安解陣並把安盟趕出城市後,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國解體;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陸續得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承認。然而,安哥拉人民共和國政府軍與安盟部隊的內戰則愈演愈烈,至今尚未平息。
1977年7月,安哥拉政府軍與安盟部隊在馬溫加、奎托夸納瓦萊發生大規模戰鬥,古巴軍隊和南非軍隊直接參戰,雙方損失慘重。內戰這一階段,由原蘇聯和古巴支持的安哥拉人民運動一方和由美國和南非支持的安盟一方,都捲入了安內戰。
1982年安哥拉政府與美國就解決南部非洲衝突問題開始會談。
1984年2月,安哥拉與南非達成《脫離軍事接觸協定》。由於美國和南非堅持把撤軍與納米比亞獨立問題聯繫在一起,以及美國公開向安盟提供軍事援助,談判陷入僵局。
安哥拉安哥拉
1987年7月,安、美恢復談判,在安、美所提新建議的基礎上雙方多次會晤。1988年1月至3月,安、古、美三方舉行多次會談,古巴在會談中表示願從安撤軍,安、古在3月會談中進而向美提出4年內古從安撤軍的時間表。自5月起,三方會談擴大為安、古、美、南非四方會談。8月8日,安、古、南非達成在安南部實現停火及南非軍隊從安撤離的協定。
1987年8月22日,南非正式與古、安簽訂停火協定,規定南非軍隊從9月1日起撤出安哥拉。9月底,安、古、美、南非就古巴在24個月至30個月內撤出軍隊的時間表達成協定。12月13日,安、古、南非簽署布拉柴維爾協定議定書,建議從1989年4月1日起,古巴在27個月內從安哥拉全部撤走全部軍隊。
1990年安哥拉政府決定放棄社會主義的路線,次年實行多黨政制。
1991年5月,安哥拉人民運動政府和安盟的領導人薩文比,在葡萄牙介入下簽署《比塞斯和平協定》。
1992年9月,安哥拉舉行獨立後首次多黨選舉,安盟失利並拒絕接受選舉結果,安哥拉重陷內戰。
經聯合國居中協調,雙方經過談判於1994年11月簽署《盧薩卡和平協定》。該協定包括雙方復員軍隊,成立新的國防軍,安盟實行非軍事化,以及將政府行政管理延伸到安盟所控制的地區等內容。此後,和平進程在曲折中緩慢前進。
1997年4月,以安人運為主體、有安盟成員參加的安哥拉民族團結和解政府成立。
1998年上半年起,由於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協定,安哥拉國內局勢緊張,和平進程陷入僵局。9月初,安盟內部出現分化,部分安盟高級成員組成“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安盟主席薩文比,主張與政府合作。安哥拉政府隨即承認該委員會代表安盟,宣布只與它進行談判,並指控薩文比為戰犯,不再與之對話。11月中旬,安哥拉內戰重新爆發。安哥拉和平進程實已夭折。聯合國於1995年向安派遣7000人的維和部隊,1997年7月改設聯合國安哥拉觀察團。1999年2月在安政府要求下,聯合國安理會決定終止聯安觀察團。
2002年2月,安盟領導人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4月4日,安哥拉政府與安盟簽署停火協定。安哥拉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實現全面和平,開始進入戰後恢復與重建時期。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安哥拉位於非洲大陸西海岸,非洲西南部,南緯5~18度,東經11~24度,北面是剛果共和國,東與尚比亞接壤,南鄰納米比亞,東北部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毗連,西面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里,陸地邊界4837公里,國土面積1,246,70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22位。

地形地貌

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區更為高亢。有一片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邊,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有狹長的平原。西北部為馬蘭哲高原,海拔約500到1000米;東北部為隆達高原,海拔1000多米,古老的結晶岩地層,經河流長期切割,形成一系列條狀平崗和島山,諸河並列北流,形成剛果河水系的眾多支流。南部為威拉高原,從北向南海拔由1500米左右下降至1100米,地表較平緩。東部是近代沖積的內陸湖盆,在乾草原上散布一些孤立高地。大西洋沿岸為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上覆砂質土壤,其南部是納米布沙漠的一部分。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氣候特徵

北部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22度;南部屬亞熱帶氣候,高海拔地區則為溫帶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5~9月為旱季,平均氣溫攝氏24度,相對涼爽,潮濕無雨;9~5月(次年)為雨季,氣候炎熱,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量從東北向西南逐漸遞減,東北高原地區年均降水量可達1500毫米,而南部納米貝沙漠地區年均降水量僅為50毫米。

水系分布

安哥拉境內內河流由中央的比耶高原向四周輻射,北流多屬剛果河支流。東南流多注入三比西河。其主流的源地也在安哥拉東北部。西南流的庫內河下游構成和納米比亞的界河。西流的河流均注入大西洋,以庫安沙河為最大,均由羅安達入海。

自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截止至2014年,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超過131億桶,天然氣儲量達7萬億立方米。主要礦產有鑽石、鐵、磷酸鹽、銅、錳、鈾、鉛、錫、鋅、鎢、黃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崗岩等。鑽石儲量約10億克拉,鐵礦17億噸,磷酸鹽2億噸,錳礦近1億噸。森林面積53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業資源國,出產烏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桃花心木等名貴木材。水力、農牧漁業資源較豐富。水資源潛力1400億立方米,水力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5%,其餘25%來自火力發電。2011年總發電量為37.2億千瓦時。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8個省,設有153個市。
省 Province
E1996
面積(k㎡)
首府
CE2003
本格拉省 Benguela
718,000
31,652
本格拉 Benguela
洛比托 Lobito
132,900
136,000
比耶省Bié
1,280,000
70,011
奎托 Kuito
86,400
卡賓達省Cabinda
199,000
7,239
卡賓達 Cabinda
寬多-庫邦戈省Cuando Cubango
139,000
198,197
梅農蓋 Menongue
北寬扎省Cuanza Norte
440,000
24,007
恩達拉坦多 Ndalatando
南寬扎省Cuanza Sul
710,000
55,420
孫貝 Sumbe
255,000
86,968
翁吉瓦 Ondjiva (Ngiva)
萬博省Huambo
1,730,000
34,121
萬博 Huambo
171,000
威拉省Huíla
954,000
44,873
盧班戈 Lubango
75,000
2,022,000
5,696
羅安達 Luanda
2,297,200
北隆達省Lunda Norte
320,000
102,559
盧卡帕 Lucapa
南隆達省Lunda Sul
165,000
77,304
紹里木 Saurimo
1,020,000
97,324
馬蘭熱 Malanje
360,000
222,069
盧埃納 Luena
154,000
37,624
納米貝 Namibe
129,100
威熱省 Uíge
985,000
58,447
威熱 Uíge
262,000
39,957
姆班扎剛果 Mbanza Congo
190,000
31,243
卡希托 Caxito
安哥拉在經濟地理上可分為四區。
安哥拉大部分均在剛果河以南,只有一小片土地嵌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邊,位在剛果河北岸,此區稱卡賓達,面積7,246平方公里,首府亦名卡賓達。本區的約在南緯5度左右,年雨量約有1250~1500公厘,氣候暖濕,本可大加開發,但以缺乏資金及勞工(當時葡萄牙規定白人農莊不得雇用黑人),大多尚未開闢,現本區僅以砍伐天然森林為主,另有咖啡、椰子,亦已開始栽培。
行政區劃圖行政區劃圖
北安哥拉區
該區沿海低地寬廣,約有100~200公里。因地勢低平,雨量較少,植物呈半乾燥型,向內陸高原上雨水較多,為重要的咖啡生產地,栽種在400~1500米高度,雨量約1250公厘,安哥拉的主要咖啡產區在北部的烏吉高原,此高原鄰近卡摩那(Carmona)。安哥拉以咖啡以羅巴斯塔高吉品為多,而後又引進阿拉伯種在中部高原上栽種。
北部沿海平原區正栽培中度纖維的棉花,沿羅安達鐵路沿線而以卡台提(Catete)為中心。另有甘蔗,分布在北部及中部沿海谷地。為續水灌溉,在柯安沙河谷建築坎班布壩(en:Cambambe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於1962年完工,具灌溉、發電及防洪功能。此區生產椰子、菸草及香蕉。
中安哥拉區
盧班戈風景此區沿海平原最窄,高原形勢最高,故高原上雨量最多,農田多沿本吉拉向東分布,以瓊麻產量最多,玉米除自用外另可外銷,中部高原上尚有咖啡(阿拉伯品種)、花生、芝麻、小麥、豆類等,內陸另有野生蜂蜜的採集。
南安哥拉區
此區氣候較乾,景象荒涼,以畜牧業為主要。西南部高原區尤為重要,以牛隻飼養為主。

國家象徵

國旗
安哥拉國旗啟用於1975年11月11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地由紅、黑兩個平行長方形構成。旗面中間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齒輪和柴刀。在弧形齒輪和柴刀之間有一顆金色五角星。根據安哥拉憲法說明,紅色代表了“安哥拉人民在殖民壓迫下所流的鮮血、民族自由鬥爭與國防。”黑色表達了對“非洲大陸”的頌揚;五角星表示國際主義和進步事業,五個角象徵團結、自由、正義、民主與進步。齒輪和砍刀象徵著工農勞動者和軍隊的團結,並表示對早年起來進行武裝鬥爭的農民和戰士的紀念。而國旗中的齒輪、星與柴刀的黃色比喻為國家的財富,齒輪有“工人與工業生產”之意,星代表了團結和進步,而柴刀就象徵著“農業生產與武裝抗爭”。
國徽
安哥拉國徽仿佛是今日安哥拉的指南:圓形徽面上鮮紅的太陽躍出海平面,新生的共和國通體發光,照亮了前程與未來;國徽左側有玉米、咖啡和棉花枝葉組成的半弧形,它們是國家農業生產的縮影;右側是象徵工人和工業生產的半圈齒輪,工農結合,民族團結。太陽下方,在枝葉與齒輪交叉處,有一本打開的書,暗示著文化教育事業是未來發展與興旺之本。國徽底部的黃色飾帶上有葡萄牙文書寫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國”字樣。
安哥拉 國徽安哥拉 國徽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安哥拉人口共有2925萬。主要有奧溫本杜(約占總人口的37%)、姆本杜(25%)、巴剛果(13%)、隆達等民族。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6人/平方公里,首都羅安達人口密度最大,卡賓達人口密度最小。

政治

政局

2002年內戰結束以來,安哥拉政局保持穩定。安政府致力於推進戰後重建事業,採取有力措施鞏固國家和平統一局面。2008年9月,安成功舉行了自1992年以來的首次多黨議會選舉,安人運獲得80%以上議席。2010年2月,安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2012年8月31日,安舉行修憲後的首次總統和議會選舉。安人運以71.84%的得票率贏得選舉,多斯桑托斯連任總統。2017年8月23日,安哥拉舉行新一屆大選,安人運得票率61.08%。該黨候選人洛倫索當選總統,並於2017年9月26日就職。

憲法

1975年11月11日頒布第一部憲法並曾先後四次修改。現行憲法於2010年2月頒布。憲法規定:安哥拉的首要目標是建立一個自由、公平、民主、和平的國家。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副總統、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

議會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有: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畫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2017年9月成立。在220個議席中,安人運占150席,安盟51席,廣泛救助同盟16席、社會革新黨2席、安解陣1席。現任議長為費爾南多·達皮耶達德·迪亞斯·多斯桑托斯(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來自安人運。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7年9月成立,2019年1月進行小幅調整。現任副總統博爾尼托·德索薩·巴爾塔扎爾·迪奧戈(Bornito de Sousa Baltazar Diogo),政府有3名國務部長、28個部和1名部長委員會秘書,主要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務部長曼努埃爾·若澤·努內斯(Manuel José Nunes Junior),國務部長兼總統安全辦公室主任佩德羅·塞巴斯蒂昂(Pedro Sebastião),國防部長兼總統民事辦公室主任弗雷德里克科·卡多佐(Frederico Cardoso),國防部長薩爾維亞諾·德熱蘇斯·塞凱拉(Salviano de Jesus Sequeira),內政部長安熱洛·塔瓦雷斯(Ângelo Tavares),外交部長曼努埃爾·奧古斯托(Manuel Augusto),財政部長奧古斯托·曼蓋拉(Agusto Mangeira),國土管理和國家改革部長亞當·德阿爾梅達(Adâo Almeida),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安東尼奧·保羅(António Paulo),農業和林業部長馬科斯·尼溫加(Marcos Nhunga),工業部長貝爾娜達·達席爾瓦(Bernarda da Silva,女),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昂·博爾熱斯(João Borges),礦產資源和石油部長迪亞曼蒂諾·阿澤維多(Diamantino Pedro Azevedo),交通部長里卡爾多·維埃加斯·德阿布雷烏(Ricardo Viegas de Abreu),建設和公共工程部長曼努埃爾·德阿爾梅達(Manuel de Almeida),漁業和海洋部長瑪麗亞·巴普蒂斯塔(Maria Baptista,女),電信和信息技術部長若澤·達羅沙(José da Rocha),國土規劃和住房部長安娜·德卡瓦略(Ana de Carvalho,女),經濟和計畫部長佩德羅·達豐塞卡(Pedro Fonseca),高等教育、科學、技術和創新部長瑪麗亞·桑博(Maria Sambo,女),教育部長瑪麗亞·特謝拉(Maria Teixeira,女),衛生部長西爾維婭·盧圖庫塔(Silvia Lutucuta,女),酒店和旅遊部長瑪麗亞·布拉乾薩(Maria Bragança,女),社會行動、家庭和婦女促進部長福斯蒂納·阿爾維斯(Faustina Alves,女),文化部長卡羅琳娜·塞凱拉(Carolina Cerqueira,女),青年和體育部長安娜·內圖(Ana Neto,女),新聞部長阿尼巴爾·梅洛(Anibal Melo),老戰士部長若昂·多斯桑托斯(João Dos Santos),貿易部長若弗雷·范杜嫩(Jofre Van-Dunem Junior),環境部長葆拉·科埃略(Paula Coelho,女),部長委員會秘書安娜·瑪麗亞(Ana Maria,女)等。
1991年2月13日,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諮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總統主持,成員包括副總統、議長、憲法法院院長、總檢察長、前任總統、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或政黨聯盟領袖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

司法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抗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抗訴法院專門受理抗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亞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é)。總檢察院總檢察長若昂·德索薩(João de Sousa),2007年12月就任。

政黨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根據安憲法法院最新數字,全國現有77個合法政黨和8個政黨聯盟。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çã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1956年12月成立,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民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9年12月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羅伯托·德阿爾梅達(Roberto de Almeida)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ã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現有500餘萬正式黨員。建有青年、婦女等組織及老戰士協會。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ão Nacional Para a Independê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UNITA),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定》。1992年註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後因拒絕接受選舉結果而與政府軍重開內戰。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和平協定》。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定、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斯·薩馬庫瓦(Isaias Samakuwa),總書記阿比利奧·努馬(Abilio Numa)。2007年7月,安盟第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薩馬庫瓦連任黨主席。2011年12月,安盟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層,現任黨主席薩馬庫瓦以85.6%的得票率再次連任,埃內斯托·穆拉托(Ernesto Mulato)和維托里諾·納尼(Vitorino Nhany)分別任副主席和總書記。
(3)安哥拉自由民主黨(Partido Liberal Democrático),1983年建立,是自由黨國際的成員,黨的領導人是阿納利婭·德·維多利婭·佩雷拉(Anália de Victória Pereira)。
(4)安哥拉國民解放陣線(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cao de Angola),是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中的重要力量,曾經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支持,1992年安哥拉多黨大選後,改組為政黨,黨的領導人為奧爾登·羅貝托(Holden Roberto)。
(5)安哥拉共和黨(Partido Republicano de Angola),1994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建立,是安哥拉最強力的反對黨,強烈反對多斯桑托斯總統領導安哥拉,認為他的上台是不合法的,主張嚴厲懲治腐敗,黨的領導人是卡洛斯·阿爾貝托·孔特雷拉斯·古維亞(Carlos Alberto Contreiras Gouvei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安哥拉廣泛救助同盟(CASA-CE)、社會革新黨(PRS)、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安解陣,FNLA)、新民主競選聯盟(ND)、發展人民黨(PAPOD)等。

政要

若昂·曼努埃爾·貢薩爾維斯·洛倫索: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54年3月5日生於洛比托市。中學時期參加反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鬥爭並加入安人運。1978年至1982年赴前蘇聯列寧高等學院研修軍事指揮課程並就讀歷史學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3年至1989年曆任安哥拉莫西科省省委書記兼省長、本格拉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長。1989年至1991年任安人民解放軍政工局長。1991年至1998年曆任安人運政治局委員兼新聞和宣傳書記、安人運議會黨團領袖。1998年至2003年任安人運總書記,2016年當選安人運副主席。2018年9月當選安人運主席。2003年至2014年任國民議會第一副議長。2014年任國防部長。2017年8月當選總統,9月就職。
博爾尼托·德·索薩·巴爾塔扎爾·迪奧戈:副總統。1953年7月23日出生於馬蘭熱省戈蘇阿地區,獲內圖大學法律學士學位。1969年加入安人運並投身安反殖民鬥爭。歷任卡賓達省第二軍區政治委員、海軍政治委員、安人民解放軍國家政治局副局長,國民議會議員、議會司法委員會主席、外事委員會主席、安人運議會黨團領袖。曾任安人運青年團第一書記,安人運中央書記處組織書記、外事書記,現為安人運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2010年2月至2017年9月任國土資源部部長。2017年8月當選副總統,9月就職。
費爾南多·達皮耶達德·迪亞斯·多斯桑托斯:國民議會議長、安人運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年生於羅安達。獲法律學士學位。1970年起從事反對殖民統治的鬥爭。1973年被葡萄牙殖民軍強征服兵役,其間曾因民族主義傾向被殖民當局拘押。1974年脫離葡殖民軍,加入安人運游擊隊。安獨立後,歷任安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處幹事、警察部隊監察員、卡賓達全國人民運動軍政委、警察部隊處長、內政部副部長、國家安全部副部長、警察總局局長、內政部長等職。2002年12月就任安民族團結和解政府總理。2008年9月就任國民議會議長。2010年2月就任副總統。2012年至今任國民議會議長。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前總統、安人運前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個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組織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畫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畫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起,任共和國總統、安人運主席。2017年9月卸任安總統。2018年9月卸任安人運主席。

經濟

概況

安哥拉曾經屬最不已開發國家。實行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工農業基礎,但連年戰亂使基礎設施遭到嚴重毀壞,經濟發展受到較大影響。2002年內戰結束後,政府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安哥拉現已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和最大引資國之一。石油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6年12月,安哥拉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隨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攀升,安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1~2010年安經濟年均增長率為11.1%,居全球第一。通脹由2003年的76.6%降至2011年的11.4%。根據安2009~2013年發展規劃,安政府將繼續把國家重建、經濟成長和改善民生作為主要任務,提出新建100萬套經濟住房,創造32萬個就業崗位。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鑽井平台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鑽井平台
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安經濟增速明顯放緩,2009年經濟成長2.4%。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加之國際油價回升趨穩,安經濟開始復甦。2010年、2011年經濟分別增長3.4%和4%。2012年,安哥拉啟動了“安哥拉製造計畫”。2012年10月,安宣布成立主權財富基金。2013年安將發行新版寬扎貨幣,新版貨幣與現行貨幣等值兌換,新版貨幣增加多項防偽技術,將逐步取代現行貨幣。預計2013年安哥拉經濟成長率為7.1%,通脹率為9%,外匯儲備超過400億美元。2013年7月1日起,新石油匯率法正式實施,石油公司和其他外國機構在安經營所得款項均須使用當地貨幣寬扎結算。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安哥拉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增多,財政收入減少,外匯儲備下降,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
安哥拉經濟為世界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之一,但在1975年至2002年的安哥拉內戰破壞後,現今仍在重建中,雖然有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氣資源、鑽石、水力蘊藏及耕地,但安哥拉依然貧困,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農業維生。於2002年,在27年的內戰結束後,開始修復基礎建設、政治及社會機構。近年來,因國際油價上漲及產油量增加,使安哥拉經濟成長迅速,但由於貪腐、國營事業管理不當,尤其是石油產業最為嚴重,而此產業占了安哥拉國內生產總額的50%,90%的出口總額及80%的政府收入。
雖然有大量的天然資源,但人均所得仍然為世界最低之一,有85%的人口以農業賴以維生,石油產業則為經濟的重心,占45%的國內生產總額及90%的出口總值,快速的經濟成長完全因上漲的油價及每天超過140萬桶的產能,石油生產控制權由Sonangol集團所壟斷,此集團則為安哥拉政府所有,隨著從石油大量的收入,政府開始執行道路、基礎建設的建造計畫。
在殖民時期的最後10年,安哥拉為非洲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然現今幾乎所有糧食卻須依賴進口,由於戰爭局勢,鄉村地區埋設許多地雷,使得農業活動近乎停滯。部分重建計畫已執行,然而,在漁業最為顯著。於1975年之前,咖啡生產足以供國內使用,並能外銷,由於內戰,現已荒廢。鑽石則為Jonas Savimbi的UNITA藉由非法交易取得收入。其他資源如金礦、漁業、鐵礦、咖啡及水果等皆有待開發。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產木薯、穀類、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櫚油、蔬菜、麻、咖啡及菸草。礦產則有鑽石、鐵、石膏、瀝青、鹽、石灰石、磷酸鹽及錳。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產品占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紙、紙漿、水泥及紡織工業。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蘊藏了80億桶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経濟潛力非常高。內戰終結後、毎年在貿易上共取得30億美元以上的盈利。
安哥拉地大物博,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且為葡萄牙屬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工業

石油和鑽石開採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主要工業還有水泥、建材、車輛組裝和修理、紡織服裝、食品和水產加工等。為非洲第二大產油國,2011年原油產量6億桶,平均日產165.9萬桶。2011年石油天然氣產值占安國內生產總值的45.9%。2012年原油產量為170萬桶/日,石油業產值占安國內生產總值的43%。預計2013年原油產量為184萬桶/日。2012年,安薩伊省索約液化天然氣項目投產,年產520萬噸。安正在本格拉省洛比托市興建大型石油煉化廠。2008~2011年,安哥拉地質礦產業年均增長11.8%,鑽石生產年增長2.5%。2010年原鑽產量為836.2萬克拉,2011年為833萬克拉,為世界第五大鑽石生產國。
2017年安出口石油5.96億桶,較2016年減少3400萬桶,石油出口額為30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8.13%,石油出口財政收入16150億寬扎(約合97.33億歐元),同比增長23.47%。鑽石儲量約1.8億克拉,為世界第五大產鑽國,2016年產量870萬克拉,總值9.9億美元。主要工業還有水泥、建材、車輛組裝和修理、紡織服裝、食品和水產加工等。
2016年5月,安哥拉政府重組安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重組後,Sonangol不再負責石油勘探、生產和招標,僅保留石油業特許經營權,對石油契約進行監督管理。安政府設立石油業高級監管委員會行使國家股東職能,設立石油管理局參與石油區塊授予和爭端解決。

農業

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良好。安哥拉獨立前,糧食不僅自給自足,還大量出口,被譽為“南部非洲糧倉”,其劍麻和咖啡出口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但長達數十年內戰給安農業生產體系造成嚴重破壞,近一半的糧食供給依賴進口或援助。全國可開墾土地面積約3500萬公頃,截止2014年耕地面積約為35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65%,人均耕地面積0.18公頃。北部為經濟作物產區,主要種植咖啡、劍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區為產糧區,主要種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麥、土豆、豆類等作物。截止2014年農業產值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4%,主要農作物平均單產低,玉米為500千克/公頃,水稻為1000千克/公頃,大豆為200千克/公頃。糧食尚不能自給。2011年糧食產量總計140萬噸,蔬菜產量為1600萬噸。2011年農產品產量較2010年增長8%,畜牧業產品產量增長29%。2011年全國缺糧約200萬噸。2011年安哥拉咖啡產量為1740噸。2013年糧食產量為150萬噸,糧食自給率為30%,糧食缺口為300萬噸。

漁業

漁業資源豐富,漁場作業條件好,風浪小,可全年作業,多數中、小漁業公司已私有化。盛產龍蝦、蟹、各種海洋魚類。漁業為安重要產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獨立前,捕魚量達100萬噸/年。2012年漁業總產量為35.45萬噸,全年進口量為6萬噸。2015年,捕魚量約40萬噸。

畜牧業

安牧場面積5400萬公頃,南部為傳統畜牧飼養區。截至2011年8月,牛、豬、羊圈養數分別為537.8萬、212.7萬、792.1萬頭,家禽1412.3萬隻。畜牧業可滿足安國內50%左右的牛羊肉和雞肉供應。

旅遊業

安哥拉建立了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如羅安達省奎卡瑪國家公園、萊多角旅遊區,馬蘭熱省卡蘭杜拉旅遊區,寬多庫幫戈省奧卡萬戈旅遊區,莫西科省卡米亞國家公園等。安哥拉與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和納米比亞建立了跨境自然環境保護區。大黑羚羊(Black Antelopes)是安哥拉獨有的動物,也是安哥拉國家的標誌和象徵。目前,安共有183家酒店,88家度假村和6家旅行社,總床位數達17855張。根據2014年安旅遊統計年報,2014年安接待境外遊客59.4萬人次,創收5億美元。

建築業

安哥拉正處於戰後重建時期,基礎設施、民用住房等建築業市場容量巨大,使建築業在其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世界各國的建築承包商雲集安哥拉,主要包括安哥拉當地企業Maboque、Somague、葡萄牙的Mota-Engil,SoaresdaCosta、TeixeiraDuarte,Edifier和Escom、巴西的Odebretch、CamargoCorrêa等。中資企業則有中信建設、中水電、CMEC、中國港灣、中國路橋、中電子、中鐵四局、中鐵建十三局、中鐵建二十局、中鐵國際、江蘇國際、葛洲壩、山東高速、廣西水電、廣西建工等。隨著大量外國企業湧入,安哥拉建築市場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財政金融

近年來,安政府大力扶持非石油產業,推動國民經濟各領域均衡發展,加強經濟多元化,實現國家長期可持續發展。同時,將繼續調控通貨膨脹,實施穩健的債務和貨幣政策,規範金融行業,維護巨觀經濟穩定。安2019年國家預算總額13.36萬億寬扎,預計2019年經濟成長2.8%,其中石油天然氣領域預計增長3.1%,非石油領域預計增長2.6%,年累計通脹率預計為15%。
目前,安哥拉共有20餘家商業銀行,主要有:儲蓄和信貸銀行(BPC),國際信貸銀行(BIC),安哥拉發展銀行(BFA),安哥拉投資銀行(BAI),太陽銀行(Banco Sol),千禧銀行(Banco Millenium)等。2018年,安國家銀行提高對商業銀行的最低資本金要求,Banco Mais和Banco Postal等銀行因資本金不足被吊銷營業拍照,面臨倒閉。
【對外貿易】主要出口石油、鑽石、天然氣、咖啡、劍麻、水產品及其他養殖產品、木材、棉花等,主要進口機電設備、交通工具及其零部件、藥品、食品、紡織品等。根據安《2013年-2017年國家發展計畫》,為保護國內生產、限制壟斷操作、淘汰低端進口商,安政府對進口商設有進口配額,並將逐步限制製成品進口,鼓勵大宗商品進口。
近年的進出口額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進出口
94578
87750
53874
40630
49077
出口
68247
59170
33181
27589
34614
進口
26331
28580
20693
13041
14463
(資料來源:2018年第四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外國資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鑽石開採、液化天然氣、公共工程、建築、漁業和加工工業等。安哥拉是吸引外資最多的非洲國家之一。主要投資國有美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英國、葡萄牙、德國、西班牙、日本、巴西、南非、韓國等。首都羅安達是外資最集中的投向地,此外北寬扎、南寬扎、萬博、威拉、薩伊和卡賓達等省也吸引了較多外資。至2010年底,外國對安哥拉累計直接投資915.5億美元,安哥拉對外投資48.83億美元。預計2011年外國對安哥拉直接投資148.5億美元,較2010年的99億美元增長50%。2012年1~5月,安哥拉共吸引外資約8億美元。
2011年5月,安哥拉頒布新的私人投資法,提高了最低投資額,不再區別對待本國和外國投資者;重點鼓勵有利於國家經濟均衡發展的投資,特別是向經濟落後地區的私人投資;根據每個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將公路、鐵路、電力、農業、加工業、社會住房等確定為優先發展領域。
2014年3月1日,安哥拉新關稅法正式實施。新關稅法產品清單涉及6651項產品,其中2942項產品享受免稅,1150項產品的關稅減至2%。但雞蛋、大蒜、胡蘿蔔、衛生紙、非酒精類飲料等關稅稅率提高至30%,山藥、甘蔗、白菜等蔬菜關稅稅率提高至35%。
2015年8月,安頒布新的《私人投資法》,在簡化私人投資審批程式、提高稅費優惠和激勵力度等方面推出具體措施,以吸引外國在安投資,推進經濟多元化進程。

外國援助

雙邊援助主要由美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葡萄牙等提供。多邊援助主要來自歐盟、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開發銀行等組織。

文化

語言

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有42種民族語言,主要民族語言有溫本杜語(中部和南部地區)、金本杜語(羅安達和內陸地區)和基孔戈語(北部地區)等。

宗教

49%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餘人口大多信奉原始宗教。

藝術

安哥拉文化藝術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有音樂、傳統舞蹈、手工藝品、樂器、油畫和沙畫等。

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備註
1月1日
新年
2月4日
武裝鬥爭開始日
獨立戰爭開始日
3月8日
國際婦女日
3月27日
勝利日
4月14日
青年日
5月1日
勞動節
6月1日
兒童日
8月1日
軍隊日
9月17日
國民英雄日
第一任總統生日
11月11日
獨立紀念日
12月1日
開拓者日
12月10日
MPLA勞動黨設立紀念日
12月25日
聖誕節

軍事

國防

安哥拉武裝力量(簡稱FAA)為國家軍隊,成立於1991年。1995年安哥拉政府與安盟就組建統一軍隊達成協定。2001年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總額的4.18%。

軍力

截止至2014年,有陸軍8.4萬人,空軍1.1萬人,海軍5000人。國家元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熱拉爾多·農達(Geraldo Nunda)。國防和公共安全支出占國家預算的18%。

交通

截至2013年,以公路運輸為主。多年內戰使交通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據安哥拉政府估計,修復和重建約需100億美元。

公路

總里程7.5萬公里,其中1.8萬公里為柏油路面,其餘為沙石土路面,幹線總長2.5萬公里。2010年公路運送旅客2.01億人次,貨物445.9萬噸。

鐵路

總里程2800公里,有本格拉、納米貝和羅安達-馬蘭熱三條主幹線。本格拉鐵路全長1350公里,與剛果(金)的鐵路連線,曾是南部非洲鐵路運輸幹線之一。因多年戰亂,截至2013年只有部分路段維持運轉。安政府正在修復全國鐵路網,計畫投入數十億美元,修復總長約2700公里鐵路。本格拉鐵路部分路段已修復通車,預計年運送旅客400萬人次,貨物2000萬噸。2010年鐵路運送旅客325.3萬人次,貨物4.1萬噸。
本格拉鐵路竣工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繼上個世紀70年代在非援建坦贊鐵路之後,中國在新世紀承建的海外最長鐵路--橫貫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鐵路於昨日(2014年8月13日)全線竣工,並將於年內(2014年)正式通車運營。
線路示意圖線路示意圖
沿線沿線
據了解,本格拉鐵路由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採用EPC(設計-採購-施工)方式建設,全長1344公里,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向東途經本格拉、萬博、奎托、盧埃納等重要城市,直抵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的邊境城市盧奧。全線共設車站67座,設計時速90公里,項目總投資約18.3億美元。

水運

海運船隊總噸位10萬多噸,主要港口羅安達、洛比托、納米貝、卡賓達等均可停靠萬噸級貨船。有水運線路約1300公里。羅安達港年吞吐量達800萬噸。洛比托港是非洲西海岸最佳良港之一。卡賓達新橋碼頭吃水深度4~10米,可停靠承載600~800個貨櫃、長度為130米的輪船。洛比托、納米貝等港口正在進行改擴建。2010年水運運送貨物1580.5萬噸。

空運

安哥拉國家航空公司(TAAG)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航空客貨運輸量居非洲前列,運營數條國內和國際航線,擁有波音777、747、737等多個機型。此外,SONAIR航空公司也是安哥拉主要航空公司之一,運營羅安達至美國休斯頓直航,以及國內、地區和國際包機。全國共有各類機場193座,其中大型機場5座。羅安達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有通往葡萄牙(里斯本、波爾圖)、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巴西、古巴、阿聯、美國,以及莫三比克、衣索比亞、辛巴威、南非、納米比亞、尚比亞、奈及利亞、喀麥隆、中非、聖多美與普林西比、維德角、剛果(布)、剛果(金)等國的航班。卡賓達、本格拉等地機場已相繼翻新,首都羅安達新國際機場一期工程正在建設中。新機場計畫建設南北2條跑道,可供空客A380型客機起降,設計客流量可達1500萬人次/年,貨運量60萬噸/年,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機場之一。2012年安航運送乘客225萬人次。2013年,安哥拉通過《新民航法》,對非法干擾飛行、威脅民航安全、劫機等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

社會

民生

羅安達街頭出售水果的小販羅安達街頭出售水果的小販
人均預期壽命62歲(2018年)。安全飲水人口覆蓋率為54%(2018年),電力人口覆蓋率為42%(2015年),全國失業率為20%(2018年)。
全國實行免費醫療。截至2012年,全國共有各類醫療機構2337家,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1.5名,護士23.9名。愛滋病患者約30萬人,年新增感染者約2000人。近年來,安哥拉愛滋病流行趨於穩定,感染率約為5%,是非洲國家中愛滋病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全國瘧疾發病率約為10%,農村地區瘧疾發病率較城鎮高14倍。醫療衛生服務覆蓋率為44%。2015年底至2016年,安哥拉爆發大規模黃熱病疫情,共確診4599例,死亡病例384例,死亡率8.36%。2016年底,安爆發霍亂疫情,截至2017年2月,共發現霍亂疑似病例252例,死亡病例11例。2017年底至2018年1月,安再次爆發霍亂疫情,死亡6例。此外,2017年1月,安共發現3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教育

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截止2014年全國擁有39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公立教育機構17所(7所大學、7所高等學院和3所高級學校),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私人教育機構22所(10所大學、12所高等學院),在校生15萬人,教師2000餘人。高等教育畢業生約為1200名/年,此外每年還有約160名海外畢業大學生。截至2010年,初等和中等教育系統註冊學生611.6萬人,其中學前71萬人,國小445.6萬人,初、高中學生95萬人,教師數量為20.07萬人。文盲率為34.4%。教育支出占國家預算的8.09%。

媒體

《安哥拉日報》(Jornal de Angola)為葡文官方日報,1923年創刊,發行量5萬餘份,開設政治、經濟、體育、文化、社會等版面,信息主要來自安哥拉通訊社、葡通社(LUSA)、法新社、路透社、西班牙埃菲社等,在全國18個省有記者站。《共和國公報》為安哥拉政府官方不定期刊物,葡文。《安哥拉北方》、《支部》由安人運主辦,《勞動者之聲》由工人聯合會主辦。《對外貿易》、《能源》為專業性雜誌、季刊。
安哥拉通訊社(ANGOP):國家通訊社,1975年7月在羅安達成立,現有編輯記者數百人,駐外有7個分社。全天24小時播發國內和國際新聞,對內每天發布約300條新聞。對外使用葡萄牙語、法語、英語和西班牙語發布新聞,每天約30~35條。
安哥拉國家電台(RNA):國營,總部在羅安達,在18個省設有分支機構,使用調頻、中波和短波播出,信號覆蓋全國。擁有6個地級電台,18個省級電台,7個地區電台,30個轉播中心,每天播出時間分別為24小時、18小時和12小時。對內使用葡萄牙語和數十種民族語言播出節目,對外使用葡萄牙語、英語、法語播出節目。
安哥拉電視台(TPA):國營,總部在羅安達,1975年10月18日在羅安達首播。現有TPA-1(綜合),TPA-2(娛樂和青年)和TPA國際等頻道,對內使用葡語和多種民族語言播出,對外用葡、西、英、法等語言播出。通過衛星和有線電視網播出,與葡萄牙電視台(RTP)建有夥伴關係。

通信

2001年,安哥拉宣布放棄國家對電信業的壟斷,私有化比例最高可達40%。主要電信公司有:國營安哥拉電信公司(ANGOLA TELECOM)、聯合電信公司(UNITEL)和移動電信公司(MOVICEL)。安哥拉正在逐步升級電信系統,並引入先進的數字系統。2012年4月,移動電信公司推出了新一代LTE服務,標誌著安哥拉首個LTE商用網路開始運營。12月,聯合電信公司也推出了4G LTE服務。據統計,截至2015年3月,安手機和網際網路用戶分別有1400萬和300萬。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主張在相互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係;堅持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外交路線,重視外交為國內經濟建設服務;呼籲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努力提高自身影響力。
現為聯合國、不結盟運動、非洲聯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石油輸出國組織、七十七國集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民航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成員。與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在30餘個國家設有使館,並設有駐歐盟、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安組織代表處。2018年,安政府為節約預算關閉40餘家駐外使領館和代表處。
2002年實現和平後,安政府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和平和戰後重建,把經濟外交作為外交工作重點,尋求更多的外援和投資,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努力提高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為地區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安哥拉共和國於1983年1月12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2010年11月,中安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3年是中安建交30周年。
2010年以來中國向安哥拉提供了一些經濟技術援助,完成了經濟住房、羅安達省醫院、農村國小校等成套項目。
1984年,中安兩國政府簽訂貿易協定。1988年建立經貿混委會機制。截止2014年安哥拉是中國在非洲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安貿易額375億美元,同比增長35.6%,其中我方出口額40億美元,同比增長45.1%,進口額335億美元,同比增長34.6%。中國主要從安哥拉進口原油,向安哥拉出口運輸工具、鋼材、電器及電子產品等。2011年,兩國簽署勞務合作協定。
同美國的關係
安哥拉內戰期間,美國先後支持安解陣和安盟。隨著冷戰結束以及安盟領導人薩文比不斷破壞安哥拉和平進程,美國於1993年停止了對安盟的支持並承認安人運政府。安哥拉和美國1993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後,多斯桑托斯總統曾三次訪問美國,兩國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不斷擴大,關係發展較為順利。2009年美國同安哥拉簽署貿易和投資協定,並於2010年6月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召開了首次美安貿易和投資委員會會議。2013年4月,安盟主席薩馬庫瓦訪問美國。2014年5月,美國國務卿克里訪安。2014年8月,安哥拉副總統維森特赴美出席首屆美非峰會。安哥拉是美國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受益國。目前,安哥拉是美國在非洲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和石油供應國。2014年兩國貿易額約90億美元。美國主要向安哥拉出口機械設備、食品、鋼鐵製品、電子產品和飛機等,自安哥拉進口原油、鑽石等。
同歐盟的關係
歐盟是安哥拉最大援助夥伴。2008~2013年,歐盟共向安提供了2.5億歐元援助,主要用於政府、司法、衛生、教育、人權等領域。歐盟是安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歐盟是安最大進口地區和安第三大貿易夥伴。2014年4月,多斯桑托斯總統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2014年4月,維森特副總統作為多斯桑托斯總統的代表出席第四屆歐非峰會。2015年7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訪問安哥拉。同月,多斯桑托斯總統訪問義大利。2017年11月,洛倫索總統出席第五屆歐洲-非洲峰會。2018年5月和6月,洛倫索總統分別訪問法國和比利時。2018年8月,洛倫索總統訪問德國。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重視並優先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關係,與鄰國辛巴威、納米比亞、剛果(金)等關係密切,並結成共同防務聯盟。重視提升在非盟、南共體、西共體、幾內亞灣委員會等地區組織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解決衝突爭端發揮積極作用。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安哥拉擔任大湖地區國際會議組織輪值主席國,2017年10月洛倫索總統出席大湖地區國際會議組織峰會。2017年8月起安哥拉擔任南共體政治、防務和安全機構主席國,2017年11月安哥拉召開三駕馬車及主席國峰會,討論辛巴威問題,當月洛倫索總統訪問南非。2018年4月,安哥拉召開南共體及其政治、防務和安全機構“雙三駕馬車”特別峰會,討論剛果(金)、賴索托和馬達加斯加局勢。2018年8月,安哥拉舉辦部分地區國家政治協調會議,討論剛果(金)、南蘇丹、中非、蒲隆地局勢。

特產

卡賓達樹皮

卡賓達樹皮是指在安哥拉卡賓達地區的一種叫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樹的樹皮,葡萄牙語叫Pau De Cabinda,這種樹皮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提高性功能的效果,俗稱壯陽藥。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卡賓達樹皮無需任何加工或添加任何混合劑,是100%純天然的“春藥”,男人和婦女都適用。

咖啡

安哥拉種植咖啡有100多年歷史,其產量在1960年前一直居非洲第一位,1979年產量曾達22.5萬噸,居非洲第二和世界第四位。1992年產量為5000噸。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劍麻

劍麻生產僅次於咖啡,單產水平較高。1986年產量曾達2萬噸,劍麻無論產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第二位。

旅遊

姆蘇魯島

姆蘇魯島(MUSSULO)位於安哥拉首都羅安達以南,乘坐機動快艇約15分鐘即可到達,是安哥拉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國內外遊客周末休閒度假的勝地。小島系由寬扎河與海水交匯、經年沖積而成的水上沙洲組成,四面環水,擁有全國最好的沙灘,部分地段的海灘呈銀白色,在陽光下熠熠閃光。島上植物茂密,椰樹、木瓜和芒果樹果實纍纍,一片熱帶風光。沿島遍布各色建築,既有現代化的度假別墅,也有造型各異的非洲茅草小屋。在小島附近還有著名的月亮谷和奴隸博物館等旅遊項目。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人類學博物館

安哥拉人類學博物館是安國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每年參觀者數以萬計。博物館有兩層主要建築,始建於18世紀,原是葡萄牙富人宅邸。20世紀30年代,安鑽石公司買下該建築,並進行擴建。安獨立後,國家將此建築闢為博物館,於1976年11月初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主要有12個展廳、1個圖書館以及1個會議室。展品以實物為主,兼有部分模型、木雕、微縮景觀和圖片,反映了安哥拉主要部族繁衍生息、男耕女織、祭神拜祖的歷史和特有的傳統文化習俗。展品包括安哥拉先民們農耕、糧食加工和儲存、釀酒、冶煉、鑄造、狩獵、捕撈、飼養家畜、用炊的各種工具、器具、武器;傳統的敲打樂器、樹皮製作的衣服、婦女的頭飾、腰帶、婚嫁、喪葬祭品,統治者和部族首領使用的象徵政治權利的權仗、部族帽、雕花紅木椅和面其,一夫多妻制下大戶人家院落布局模型;傳統宗教和西教的圖騰、崇拜物、祭品面具和神事用品。
首都羅安達首都羅安達

軍事博物館

安哥拉軍事博物館是安哥拉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它始建於1575年,是葡萄牙殖民者在羅安達灣與小島交匯處構築的一座城堡,也是羅安達市開埠建城的標誌,安獨立後改為軍事博物館。館內辟有一間陳列室,陳列有安哥拉反殖民武裝鬥爭時期和安內戰中用過的一些槍枝、衣物和模型、圖片展覽。館內院中還保存有葡萄牙殖民時期鑄造的葡萄牙國王、總督和著名詩人卡蒙斯等人的銅像。該館還是羅安達市的制高點,登上城堡,可以遠眺總統府,俯瞰羅安達海濱大道,並可觀賞羅安達灣海天一色的景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