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行政區劃,交通,客運,公路,教育,高級職業學校,國民中學,國民國小,旅遊,特產,
簡介
歷史
學甲區原屬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支社“學甲社”的故地,學甲應是番社社名,當地後社、中社、下社仔等地名應為舊番社的遺蹟。明鄭時期先有福建泉州同安縣民來此開墾,漳泉移民相繼移入,李、陳、謝、莊、郭、賴、吳、王等姓百姓逐漸形成聚落,建立了所謂“學甲十三堡”。明鄭時屬天興縣管轄,清道光年間設定“學甲堡”,隸屬當時的嘉義縣管轄。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割屬日本。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變化頻仍。1896年先劃歸台南縣,4月改隸屬嘉義縣。1901年劃為鹽水港廳北門嶼支廳,1910年屬台南廳北門嶼支廳。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此設定“學甲莊”,劃歸台南州北門郡管理。
教育方面,則包括1906年設立的學甲公學校,以及1918年的頂溪州,1922年中洲、1923年宅子港等分教場,這些分教場後來也改為公學校。
陳華宗擔任學甲莊長期間,獨排眾議,於莊內進行都市計畫及土地區劃整理,當時曾遭龐大阻力,然而推展結果則奠立了學甲日後市區發展的基礎。戰後改設台南縣學甲鄉,1960年代因紡織業發達,外來人口激增,設籍人口一度增為五萬餘人,遂於1968年1月26日由省府核定於同年2月2日升格為學甲鎮,同時也是台灣重新劃分縣市後第一個改制的自治單位、亦為最後一個由鄉升格為鎮的行政區。近年來則因產業衰微,設籍人口降為2.8萬餘人。
學甲鎮公所鎮庫負債嚴重,為撙節人事開支,第十屆鎮長李莊秀芬將全鎮原26里,於2006年2月歸併為十三里,為戰後學甲鎮最大幅的行政區調整。2010年12月25日因台南縣與台南市(省轄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台南市學甲區。從此地方自治工作里的學甲鎮長與學甲鎮鎮民代表選舉這二項選舉活動均告廢止。
歷史事件
竹篙山之役:烈士林昆崗在竹篙山抵抗日軍殉難。
行政區劃
- 秀昌里:原為一秀里、煥昌里,涵蓋後社、溪洲仔(下溪洲)、七塊厝等地。
- 明宜里:原為西明里、宜民里,涵蓋中社、溪仔墘、三角仔、市區西北。
- 慈福里:原為慈生里、百福里,涵蓋學甲市區中心、宅口、下社。
- 仁得里:跨中社、溪仔墘、縣內角(縣內仔)、周姓角、新二港仔等部落。
- 新達里:原為新生里與達明里,涵蓋新寮、莊姓角、頂山寮、山寮、瓦寮。
- 新榮里:為東寮、東竹圍(一部份為二港子村民因為易患水災而遷入)。
- 大灣里:原為文化里與大安里,日治時代為學甲莊第十、第十一堡,為大灣部落。
- 豐和里:原為美豐里、美和里,為草坔部落。
- 中洲里:原為光明里、白渚里、民吉里、西進里,涵蓋中洲、箍寮、頭前寮(謝厝寮)、竹圍仔、西廍、二重港、棧寮(劉家莊)等部落。
- 光華里:原為光華里、頭港里,包括過港仔、舊頭港子、新頭港子、南筏子頭、新筏子頭(原筏子頭部落因水患遷村至現址)、西邊寮(西爿寮)等六個部落與中洲東北部。
- 宅港里:舊名“宅仔港”,轄有宅仔港、二港仔、德安寮等聚落。
- 平和里:原為平東里、平西里,轄有西平寮、學甲寮、大埔口。
- 三慶里:原為頂洲里、紅茄里、新芳里,包含溪洲仔寮(上溪洲、頂溪洲)、紅茄萣、倒風寮(今新芳)、紅蝦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