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考古學者曾在轄區內的右武衛遺址,發現陶罐口、青花瓷和大型巴圖,年代可能與烏山頭遺址相當,約在西元前800年至前500之間。其中的“大型巴圖”亦有學者稱為“巴圖形石器”、“巴圖”或“冠頭石斧”,是目前台灣史前人類所使用的最大型磨製石器。
西連里西寮遺址是全台灣最大的
平埔族遺址,面積長約3公里、寬2公里,年代約為西元800元,包含蔦松文化與大湖文化。曾發現多具人類遺骸、陶環、陶壺、骨制工具、裝飾品、玻璃器、鐵器及貝飾等,數量方面遠超過前期文化,為一大聚落遺址,可能是文獻記載中的麻豆社。
荷蘭統治時期今下營區瀕臨倒風內海,是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蔴豆社和蕭瓏社的交叉點。
明鄭時期開始有規模的開發。有“右武衛”紮營在此地,而因為靠海的軍營,故得名“海墘營”。明末清初時倒風內海分叉入內陸,形成港口,鄭氏地圖記為“梅港尾”,後來改稱“茅港尾”,為今日的茅港里。屬天興縣。
清治初期更因為位於南北官道上,為來往於台南府城與諸羅縣城必經的中間驛站,商人云集,熱鬧繁華,曾被以“小揚州”來形容。行政區域設定“茅港尾堡”,下營仍歸茅港尾管轄。同治元年(1862年),台南地區發生大地震,茅港尾幾乎全毀。18世紀中,八掌溪、急水溪,相繼改道,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倒風內海,濱海沿岸逐漸成為陸地,導致港口淤塞。下營行政中心因而西移至現今所在地。
到了日據時期,於1896年,設“茅港尾西街”,屬“茅港尾西堡”。1920年地方制度改革,茅港尾區改稱「下營莊」,劃歸台南州曾文郡管轄,轄下有:下營、十六甲、麻豆寮、大屯寮、茅港尾等五大字。
戰後改設台南縣下營鄉,並設15村。2010年12月25日改稱下營區、村改為里。
交通
台19甲線
市道174號:學甲區 - 下營區 - 六甲區
教育
國民中學
台南市立下營國中
國民國小
台南市下營區下營國民國小
台南市下營區中營國民國小
台南市下營區東興國民國小
台南市下營區賀建國民國小
台南市下營區甲中國民國小
旅遊
下營北極殿上帝廟
武承恩公園
火燒珠
下營區農業休閒園區
特產
鹿茸
白木耳
牛蒡
菱角
下營鵝肉
蠶絲被
人口
下營區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4312
|
男
| 2215
|
女
| 2097
|
家庭戶戶數
| 106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245
|
家庭戶男
| 2164
|
家庭戶女
| 2081
|
0-14歲(總)
| 1023
|
0-14歲男
| 510
|
0-14歲女
| 513
|
15-64歲(總)
| 2982
|
15-64歲男
| 1561
|
15-64歲女
| 1421
|
65歲及以上(總)
| 307
|
65歲及以上男
| 144
|
65歲及以上女
| 16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