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鄉土課程建設指導手冊

學校鄉土課程建設指導手冊

《學校鄉土課程建設指導手冊》是2017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志平。

本書鄉土課程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內容富有生成性,課程形式豐富,載體多樣,課程的實施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受學生歡迎,學生樂學於其中。教師在課程建設的實踐中,也容易獲得專業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校鄉土課程建設指導手冊
  • 作者:顧志平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756126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鄉土課程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內容富有生成性,課程形式豐富,載體多樣,課程的實施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受學生歡迎,學生樂學於其中。教師在課程建設的實踐中,也容易獲得專業的發展。
《學校鄉土課程建設指導手冊》試圖給更多學校和教師以借鑑,幫助大家認識學校鄉土課程,豐富教師開發學校鄉土課程的方法和手段,使更多不同地域的鄉土資源被有效地利用於學校日常教育教學,以此形成更多精彩的校本課程,打造出更多有活力的學校鄉土教育,也使更多學生走入真實的學習情境,在複雜的情境中獲得真知識、真體驗、真情感。

圖書目錄

叢書序(一)俞立中
叢書序(二)宋林飛
自序顧志平
章認識學校鄉土課程
一、什麼是學校鄉土課程
(一)學校鄉土課程的性質
(二)鄉土課程內容的來源
(三)鄉土課程的目標追求
二、為何提出學校鄉土課程建設
(一)全球化時代——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緊迫性
(二)課程改革——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必然性
(三)學校發展——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重要性
三、鄉土課程建設,你準備好了嗎?
(一)開發優秀的鄉土課程的條件
(二)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要求
四、鄉土課程與鄉土教材有什麼區別
第二章 學習,貫穿於始終(2萬)
一、哪些人需要學習
(一)學習,從校長開始
(二)骨幹教師“帶頭闖”
(三)教師開放心態,進入實踐
二、需要學什麼
(一)學政策和課程理論,成為有理論素養的鄉土課程建設者
(二)學鄉土的知識與文化,成為接地氣的鄉土課程建設者
(三)學實踐,成為會創造的鄉土課程建設者
三、如何展開學習
(一)教師的學習機會
(二)學習的過程展開
(三)學習的方式展開
第三章 做好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1。5萬)
一、為何要對學校鄉土課程建設作頂層設計?
(一)學校鄉土課程建設中的問題聚焦
(二)學校鄉土課程頂層設計的特徵
(三)學校鄉土課程頂層設計的意義
二、學校鄉土課程頂層設計如何展開
(一)調研:鄉土課程頂層設計的起點
(二)規劃:形成鄉土課程框架
(三)論證:形成鄉土課程建設藍圖
三、鄉土課程頂層設計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一)鄉土課程建設的核心價值與目標
(二)課程內容與組織
(三)學校鄉土課程的實施
(四)學校鄉土課程實施的評價
(五)管理與保障措施
第四章找到一個合適的鄉土課程資源
一、歷史文化類課程資源的利用
(一)歷史人物
(二)文物古蹟
(三)民間藝術
(四)文化設施
二、風土人情類課程資源的利用
(一)鄉音鄉情
(二)民風習俗
(三)飲食文化
(四)民間體育與遊戲
(五)住宅與建築
三、自然環境類課程資源的利用
(一)地質地貌
(二)土壤
(三)野生動植物
(四)自然資源
(五)自然災害與氣候
四、社會發展類課程資源的利用
(一)農業
(二)工業
(三)林業
(四)水與水利
(五)鄉村與城市
第五章 編好寫鄉土課程學習與活動用書
一、什麼是鄉土課程學習與活動用書
(一)“鄉土課程學習與活動用書”的定位
(二)鄉土課程學習與活動用書的主要作用
二、如何編制鄉土課程學習與活動用書
(一)學習與活動用書內容的組織方法。
(二)學習與活動用書內容的編排方式。
(三)學習與活動用書編寫注意點
三、學習與活動用書有哪些編寫體例
(一)知識介紹型學習用書
(二)活動體驗型學習用書
(三)探究活動型學習用書
(四)綜合實踐活動型
第六章 建好鄉土課程實踐體驗基地
一、為何要建設學校鄉土課程實踐體驗基地
(一)“體驗基地”——讓鄉土課程在學校紮根
(二)“體驗基地”——助推了學校鄉土課程行動
二、鄉土課程實踐體驗基地建設的幾種策略
(一)營造探索“博物館”
(二)開闢學習“實踐園”
(三)鋪設體驗“活動場”
三、怎樣自建鄉土課程實踐體驗基地
(一)體驗基地設計的“三個突出”
(二)資源選取的“三個關注”
(三)資源呈現的“三個要求”
(四)基地建設中的“四方聯動”
(五)基地最佳化的“三項行動”
四、如何將社會公眾“場館”建設成學生實踐基地
(一)學生活動基地的選擇要求和建設方法
1.學生實踐活動基地的主要建設途徑
(二)實踐活動基地課程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三)活動基地課程建設的一般過程
第七章 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統整和區域共享
一、學校鄉土課程的統整設計
(一)鄉土課程統整的價值取向
(二)學校鄉土課程統整的主要方法
二、學校鄉土課程的區域共享
(一)學校鄉土課程區域共享的意義
(二)學校鄉土課程區域共享的兩種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

顧志平,1967年生於上海市崇明區,生物教育本科畢業,中學高級教師。崇明區裕安中學副校長兼區教育學院生態教育研究所所長,崇明區生態科普協會秘書長。負責全縣“生態崇明”地方課程和學校鄉土課程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指導工作;出版了《社區生態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教研活動:主動有效發展》專著;近幾年,主持和參與了10多項縣級以上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主持和參與編寫各類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0多冊;組織策劃縣級及以上生態教育和鄉土課程展示活動20多次;在《新課程》《現代教學》《上海教育》《上海教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和參與的研究成果獲縣級及以上基礎教育研究成果獎和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10餘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