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拓展閱讀書系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拓展閱讀書系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青少版)(精)》是拿破崙的枕邊書!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武
  • 書名: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拓展閱讀書系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263頁
  • 開本:32
  • 作者:富強 孫武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青少版)(精)》是拿破崙的枕邊書!
影響世界的中國古代大智慧!
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謀略之書!
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必讀教材!
唐太宗李世民:“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孫中山:“就中國歷史來考究,兩千多年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所以照那十三篇兵書講,是先有戰鬥的事實,然後才成那本兵書。”
毛澤東:“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學真理。”
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作者簡介

作者:(春秋)孫武 編者:張燕均 改編:富強
《孫子兵法》作者是孫武,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春秋末年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字長卿。生卒年不詳。

孫武的祖輩都精通軍事,且都是齊國大官,他從小受到軍事氛圍的感染和薰陶。青年時代,就已經成為優秀的軍事人才。

在避齊國戰亂之時,他結識了好友伍子胥,並被其薦於吳王。孫武初次見面贈給吳王的見面禮就是兵法十三篇(《孫子兵法》),吳王賞識孫武,任命其為將軍,其後,孫武為吳國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孫武不僅是偉大的軍事理論家,而且是具有指揮才能的軍事活動家。

媒體推薦

經典著作的優秀改寫,在世界文化先進、關懷兒童閱讀的國家,是一個不停止的現代做法,是一個很成熟的出版方式。
我們也可以很信任地讓我們的孩子們來欣賞中國的這一套“新經典”,給他們一個簡易走近經典的機會。
——梅子涵

圖書目錄

孫子兵法
第一篇 始計 篇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
觀五事而知勝負
君主必須信任所用之人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詭詐
戰前預算勝負機率
第二篇 作戰篇
不宜長期用兵
將敵人之資為我所用
激起士氣方能勝
第三篇 謀攻篇
不戰而勝為上策
力不如敵時避其鋒芒
國君不宜干涉戰事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第四篇 軍形篇
先求不敗後求勝
打敗注定失敗的敵人
心存僥倖往往不能取勝
勢不可擋,才能取勝
第五篇 兵勢篇
正兵對戰,奇兵制勝
出擊敵人,動作要迅猛
變化表象,調動敵軍
選擇人才,為軍隊造勢
第六篇 虛實篇
把敵人引到預定戰場
攻打敵人必定救援之地
分散敵人的兵力
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根據敵情變化而改變戰術
第七篇 軍爭篇
以迂為直,不誤軍爭
有效利用指揮作戰的手勢和號令
避開敵人的鋒芒
小心敵人的詭詐
第八篇 九變篇
權衡利弊,適時放棄
將領有五個致命弱點
第九篇 行軍篇
四種地形的處軍之道
觀察敵情,透過現象看本質
帶兵行軍要寬嚴並施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種原則
六種戰敗,將帥有責
地形不可忽視
第十一篇 九地篇
“爭地”之內不要強攻
深入敵國腹地時,軍心更堅
蒙蔽試聽,隱藏意圖
置之死地而後生
觀察諸侯意圖,謹慎結盟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戰效果顯明,應擇勢而用
第十三篇 用間篇
間諜是取勝的關鍵

三十六計
原序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度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文摘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
【原文】
孫子曰:兵①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釋】
①兵:當名詞用時,指士兵、軍隊、兵器;當動詞用時,指用兵,此處指戰爭。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首要大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發動戰爭,以及如何作戰,都必須經過縝密的分析、觀察、研究,再作決策。
【歷史再現】
吳越爭霸
公元前497年,越國①國王允常去世。吳國②國王闔(hé)閭(lǘ)是允常的宿敵,他聽說這個訊息後,沒有多加考慮,就想趁越國辦喪事的
①[越國]春秋戰國時期位於中國東南方的諸侯國,都城在今天浙江紹興一帶。②[吳國]大致位於今天江蘇、安徽地區,與越國接壤。
機會出兵攻打。第二年,闔閭親自率兵攻打越國。
吳軍入侵時,允常的兒子勾踐已經即位。父親的亡靈尚未安息,仇敵就來侵犯,這讓勾踐十分憤怒。他挑選了幾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稱為“敢死隊”。吳軍來犯時,勾踐分三次派出敢死隊,讓他們衝到吳軍陣營前面。敢死隊衝出去後卻不作戰,而是對著吳軍怒吼,然後齊齊拔刀自刎,三次都是這樣。吳軍從未見過這樣的戰法,個個目瞪口呆。就在這時,勾踐派出越軍突襲吳軍。吳軍猝不及防,四處逃散,吳王闔閭也被射傷,不久就去世了。
闔閭臨死前,叮囑兒子夫差,不要忘記勾踐的殺父之仇。夫差謹記在心,夫差即位後,開始養精蓄銳,重整吳軍,就這樣過了兩年。越王勾踐聽說夫差日夜帶領吳軍操練兵法,一心想殺死自己為父報仇。他就想先發制人,主動出擊。大臣范蠡勸阻說:“兵器說到底是兇器,無論什麼樣的戰爭,首先都是違背道德的,主動攻擊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最好不要這么做。”勾踐不聽范蠡的勸說。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率兵攻打吳國。吳王夫差出動全國的精兵強將,勇猛迎敵,最後大敗越軍,把越王圍困在會稽山①。
①[會稽山]位於浙江紹興境內,傳說是大禹建立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所在地,中華文明對山脈的崇拜,始於會稽山。
這個時候,勾踐才明白過來,將戰爭當兒戲是大錯特錯的。他追悔萬分,嘆息道:“看來我要死在這裡了!”他聽取范蠡的建議,向吳王請罪,請求做他的奴僕。吳王答應不滅越國,並饒勾踐一命,將他押送到吳國做奴隸。此後三年,勾踐忍辱負重,讓夫差消除了戒心,允許他重返越國。
回國後,勾踐臥薪嘗膽①,修整國家。幾年過去,越國實力已經大致恢復。但是勾踐沒有輕易出擊,而是聽從大夫逄(páng)同的建議,結交齊國,並與楚國、晉國交好,等待時機聯合三國之力攻打吳國。
公元前484年,吳王受小人挑撥,殺了忠臣伍子胥②,勾踐向范蠡詢問說:“吳王殺光了忠臣,現在身邊都是些阿諛奉承之人,現在我們可以出兵了嗎?”范蠡回答:“還不行。”
公元前482年春天,吳王帶領精英部隊去會盟諸侯③,吳國都城沒有強兵防守。勾踐問范蠡:“現在可以進攻吳國了嗎?”范蠡說:“可以了。”
勾踐派出兩千名水軍和四萬精兵,又派六千名訓練有素的近衛軍和一千名將領,向吳國進發,一舉擊潰吳都守軍,吳國太子也被殺死。在外與諸侯會盟的吳王聽說國都淪陷後,讓人封鎖訊息,然後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評估了越國軍隊的實力,認為還不足以滅亡吳國,於是答應講和。
此後四年,勾踐多次發兵攻打吳國,但都沒有急於求成。在此期間,吳王夫差卻屢次對外國用兵。公元前476年,吳國與齊國、晉國交
①[臥薪嘗膽]臥薪,睡在柴草上;嘗膽,舔嘗苦膽。勾踐回國後,擔心自己會貪圖安逸,忘記恥辱,於是用艱苦的生活時刻提醒自己。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子,只鋪些柴草,又在屋裡掛一隻苦膽,經常舔嘗。後世用“臥薪嘗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②[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幫助吳國成為諸侯一霸的功臣。後來吳王夫差因為聽信讒言,殺害了伍子胥。③[會盟諸侯]春秋戰國時期,弱小的諸侯國為了抵禦大國侵略,聯合作戰,或強大的諸侯國脅迫小國加入自己的陣營,召開諸侯會議商討結盟事宜,稱為諸侯會盟。
戰,吳軍疲憊不堪。勾踐趁機再次出兵,大敗吳軍,圍困吳國都城兩年多。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自刎,吳國滅亡。
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爭鬥,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故事之一。兩國你來我往,各有勝負,每次勝負的關鍵,無不是看誰準備得更充分,準備充分者獲勝,而草率用兵者失敗。
勾踐最初的戰敗,是因為他把戰爭當成兒戲,以為“先發”就能“制人”,沒有意識到戰爭是整個國家力量的比拼。軍隊的多寡、武器裝備是否充足、自然環境是否有利、時機是否恰當,以及國民是否支持等等,都關係到戰爭的勝負,甚至國家的存亡。因此,必須謹慎、細緻、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況,才能決定是否應該進入戰爭狀態。
勾踐吸取了失敗的教訓,臥薪嘗膽十餘年,即使國力恢復之後,也保持著克制,不貿然動兵。他認真聽取大臣的意見,對敵我情況進行多方面分析,採取最有利的作戰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後,他終於等來最佳時機,滅亡了吳國。P2-5

序言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裡著急,恨不得把一切有價值的書都搬來給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關懷多,責任多,總想著未來幾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們都能閱讀著幾千年的經典,讓未來因為他們的經典記憶風平浪靜、盛世不斷,給人類一個經久的大指望。
我們要說,這簡直是一個經典的好心腸、好意願,唯有稱頌。
可是一部《資治通鑑》,如何能讓青少年閱讀?即使是《紅樓夢》,那裡面也是有多少敘述和細節,是不能讓孩子有興致的,孩子總是孩子,他們不能深,只能淺,恰是他們的可愛;他們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氣讀完,也恰是他們蹦蹦跳跳的生命的優點,絕不是缺點!
這樣,那好心腸、好意願便又生出了好靈感、好方式,把很長的故事變短,很繁複的敘述變簡單,很滔滔的教誨變乾脆,很不明白的哲學變明白,於是一本很厚很重的書就變薄變輕了。是的,它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來的偉岸和高大,但是它們讓孩子們靠近了,捧得起來了,沒讀幾句已經願意讀完了。於是,一種原本是成年後正襟危坐讀的書,還在小時候沒有學會把玩耍的手洗得乾乾淨淨的時候,已經讀將起來,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這樣的經典和高山,留在他們的記憶里當個“存目”,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去正襟危坐地讀,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個變本加厲的新亮度來,當成教授和專家。而如果,長大了,實在忙得不可開交,養家餬口,建設世界,沒有機會和情境再閱讀,那么那小時候的閱讀和記憶也已經為他的生命塗過了顏色,再簡單的經典味道總還是經典的味道,你說,一個人在童年時讀過經典改寫本,還會是一種羞恥嗎?還會沒有經典的痕跡留給了一生嗎?
所以經典縮寫本改寫本的誕生,的確也是一個經典。
它也許不是在中國發明,但是中國人也想到這樣做,是對一種經典做法的經典繼承。經典著作的優秀改寫,在世界文化先進、關懷兒童閱讀的國家,是一個不停止的現代做法,是一個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說起這件事,已經絕不只是舉英國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極為豐盛。
所以,我們也可以很信任地讓我們的孩子們來欣賞中國的這一套 “新經典”,給他們一個簡易走近經典的機會;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勞永逸,可以邊出版邊修訂,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時簡直沒有缺點,於是這個品種和你的出版,也成長得沒有缺點。那時,這一切也就真的經典了。連同我在前面寫下的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為孩子做事,為人生做事,是應該經典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