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智謀全解/超值典藏書系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智謀全解》的內容簡介如下: 《孫子兵法》既自成體系、獨放異彩,又與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輝。政治上,《孫子兵法》繼承了先王們治國御眾的統御策略;思想方法上,《孫子兵法》與道家、儒家有許多相通或相似之處;軍事上,《孫子兵法》基本承襲了姜尚、管仲等用兵制服之策,如奇正、利害、陰陽和神速、戒備等等。正是因為孫子集中了中國古代先哲的智慧,才使得《孫子兵法》留傳後世,千古不衰。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一部講述戰爭謀略的智慧讀本,它對我國古代的鬥爭經驗和軍事思想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其一經編撰成書問世,即受到兵家的關注與推崇。它所體現的樸素的軍事辯證法和所敘述的切實可行的謀略計策,使之成為古代兵家行軍作戰的決勝寶典,對後世影響深遠。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智謀全解》由《超值典藏書系》叢書編委會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智謀全解/超值典藏書系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301頁
  • 開本:16
  • 定價:23.80
  • 作者:叢書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398600
  • 品牌:北京誠成可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為春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子所著,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軍事著作。全書十三篇,從十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行軍打仗的要訣與智謀。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一部講述戰爭謀略的智慧讀本,它對我國古代的鬥爭經驗和軍事思想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其一經編撰成書問世,即受到兵家的關注與推崇。它所體現的樸素的軍事辯證法和所敘述的切實可行的謀略計策,使之成為古代兵家行軍作戰的決勝寶典,對後世影響深遠。  由《超值典藏書系》叢書編委會編著的這本《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智謀全解》汲取了上述兩本書的精華內容,包含原文、譯文、淺析、戰史經典、處世權謀、商場博弈等欄目。書中所蘊涵的兵法中的攻防、奇正、剛柔、彼己、主客、勞逸等對立關係的互相轉化的法則,充分體現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具有進步意義。

圖書目錄

上篇 孫子兵法
第一篇 用計篇
減灶誘敵孫臏復仇
君臣對答薛公未戰已克敵
反敗為勝越國七計滅吳
祖逖智勇成大事
李牧代郡拒匈奴
鄭成功妙計收台灣
世子忽用計戰北戎
馮異以弱示敵出奇兵
司馬穎突襲司馬倫
王翦出其不意勝楚軍
和對手成為朋友
福特果斷停產占商機
稻盛和夫妙計搶市場
日系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財富面前無出身
第二篇 作戰篇
火燒烏巢官渡決勝
桓溫北伐功虧一簣
激發仇恨士氣高昂
施以重賞士氣大增
戰勝敵人關鍵在壯大自己
關心下屬增強凝聚力
蜆殼“借力”為己所用
獎勵代表著價值
第三篇 謀攻篇
韓信投書收燕國
拓跋燾示弱取城池
郭子儀隻身人敵營
李世民隱忍破突厥
陶侃興兵討郭默
伊尹統籌全局滅暴桀
避敵鋒芒獲全勝
岳飛大敗金兀朮
鴻門宴劉邦脫身
不要妄自貶低對手
借用總統做廣告
第四篇 軍形篇
李世民據險破叛軍
陳泰趁夜出奇兵
隋文帝妙計滅南陳
于謙力挽狂瀾保京師
李淵趁勢滅隋朝
劉備定計奪西川
曹操以身作則肅軍紀
索尼力推新產品
克隆堡啤酒打人美國市場
第五篇 兵勢篇
李靖奇正互用平天下
曹操坐收漁利定河北
馮異奇策滅赤眉
朱棣直搗京師奪帝位
一張海報出奇制勝
博覽會上的銅牌
發揮人才的特長
第六篇 虛實篇
李廣臨危不亂脫險境
曹瑋迷惑敵軍取大捷
項羽暴怒誅宋義
孫臏避實就虛出奇兵
路透社“閃電”奪勝利
第七篇 軍爭篇
周亞夫相機而動滅叛軍
趙奢運籌帷幄解重圍
曹劌避敵銳氣獲全勝
北非狐鼠大交鋒
漢中爭奪戰
秦晉聯姻謀發展
張巡妙計巧突圍
楚霸王英雄氣短
劉榮全殲日本浪人
提高企業效率
原價銷售法
滿足對方的自尊心
從細微處看清對手心理
為客戶尋找理由和藉口
第八第 九變篇
趙充國抗命平西域
陸抗臨危不慌平叛亂
鄧艾長驅奇襲滅蜀漢
夏侯淵審時度勢破馬超
第九篇 行軍篇
劉廷翰獻糧請降退強敵
石達開強渡大渡河
吳軍半渡而擊敗楚軍
岳飛寬嚴並用練雄兵
鄧艾以身作則立戰功
康熙軟硬兼施得人心
儘可能多地去熟悉對手
松下員工齊心協力創佳績
第十篇 地形篇
韓信巧借地形斬龍且
年羹堯出其不意過沼澤
馬援控制水源困敵軍
功成身退高瞻遠矚
在地理位置上多下功夫
靠山吃山
推銷到前線的可口可樂
第十一篇 九地篇
韓信置之死地而後生
馬謖大意失街亭
“死地求生”的謀略
第十二篇 火攻篇
赤壁借風燒曹營
諸葛亮火燒新野揚威名
田單火牛狂奔破燕陣
曹彬用火滅南唐
陸遜火燒連營
第十三篇 用間篇
朱元璋智敗陳友諒
王守仁用間克叛軍
陳平用計 除范增
盟軍智除德國女間諜
皇太極計 除袁崇煥
下篇 三十六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薛仁貴設計 瞞天過海
信陵君竊符救趙
石勒示假隱真擒王浚
趙高秘不發喪立胡亥
第二計 圍魏救趙
朱健用計 巧救辟陽侯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曹操“借”刀“殺”關羽
子貢誘敵相殘收漁利
天王借刀殺東王
晏子二桃殺三士
向對手借技術
第四計 以逸待勞
唐太宗以守為攻滅突厥
伍子胥以逸待勞敗楚軍
福特的復興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抓住戰機滅霸王
齊高帝乘勢崛起
司馬錯揮師滅蜀
第六計 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班超定西域
韓信聲東擊西破魏軍
漢文帝不費刀槍降南越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祖逖以土代糧惑敵軍
張巡虛虛實實退叛軍
陳平以假代真探風聲
第八計 暗度陳倉
韓信暗度陳倉出奇兵
狄青智取崑崙關
李允則暗修城池防契丹
鄧艾隨機應變平蜀國
騙回來的啤酒
第九計 隔岸觀火
蘇代“點火”退秦兵
李世民隔岸觀火滅強敵
牛仔褲的誕生
第十計 笑裡藏刀
“富士”香餌釣“泰恆”
鄭袖暗中使壞害美人
丙戎偽裝順從懷異志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完子捨身保齊國
程嬰忍痛舍子救主
陳軫以鄰為壑保國家
杜勒斯拆解美孚石油公司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英國艦隊順手牽羊
李訴以靜觀動抓戰機
景舍見利不失取城池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諸葛亮假戲真做戲周瑜
蕭衍兩封空函解城圍
亞科卡的策略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項梁假立楚王興義師
曹操奉迎獻帝令諸侯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孫策誘敵出擊定江東
諸葛亮誘戰司馬懿
華爾克計 調老范德比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諸葛亮七擒孟獲
劉榮圍三缺一的奧秘
故意退讓驕縱敵軍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詐獻鄴城取敵城
桌球外交
施恩饋贈生意興隆
拋“金”誘蜀奪勝利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張巡奪其魁首懾其眾
吳王擒賊首領平叛亂
“擒”住婚禮消費之“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薛長儒一擊致命退叛軍
宣帝計 除霍氏家族
逼走孔子魯國勢弱
哈默抽薪贏得合作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諸葛亮智取南郡
張守圭調撥敵軍乘亂猛攻
朱序虛張聲勢機取勝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懸羊擊鼓暗中撤兵
司馬紹轉移目標全身而退
狄仁傑喊冤
奇妙的“U”形線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李鴻章剿滅捻軍
司馬懿合圍殲敵
好貨“只賣一茬”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張儀遠交近攻強秦國
范雎遠交近攻破六國
馮亭秦禍東引找幫手
放棄強鄰,聯合對手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結盟沙俄引狼入室
晉獻公一箭雙鵰
楚文王藉機滲透滅二國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赫魯雪夫的洲際飛彈
鄭莊公蒙蔽敵軍得勝利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田穰苴殺一儆百
孫武練兵令行禁止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蔡鍔反袁護國
司馬懿詐病奪權
孫臏裝瘋脫險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劉琦抽梯求良策
瓊·保羅·格蒂爭奪開採權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當陽橋張飛退曹
李嗣源虛設疑兵
唐太宗借局布勢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虞卿說服趙王聯齊抗秦
諸葛亮智激周瑜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夫差與西施
王允施美人計 除董卓
洪承疇見色忘義名譽掃地
勾踐:送其美女,禍國殃民
美女經濟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諸葛亮空城退司馬
趙雲虛張聲勢布疑陣
孔鏞示弱保百姓平安
以疑制疑退金兵
經濟危機下不裁一人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朱元璋離間除敵
成吉思汗分化敵軍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勾踐嘗糞終復仇
專諸舍己助闔間
黃蓋受罰燒曹營
要離為主殘身殺慶忌
“苦肉”示信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曹操連環破西涼
環環相扣互相牽制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英軍勝利大逃亡
曹操刺殺失敗一走了之
劉伯溫急流勇退保平安

文摘

反敗為勝越國七計滅吳
公元前494年,越國進攻吳國而戰敗,越王勾踐率僅存的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又被吳軍層層圍困,面臨亡國之災。危急關頭,勾踐採納了大夫范蠡的建議,決定委屈求和,保存國土,日後東山再起。范蠡、文種還制定了一系列圖強復興、轉敗為勝的戰略,即“破吳七計”。勾踐依計而行,開始了長達十三年之久的復仇滅吳計畫。
首先,他派謀臣文種通過吳太宰伯伯,向吳王夫差求和。文種對伯豁賄之以財寶,迷之以女色,威之以死戰,曉之以利害,許之以勾踐甘願為臣僕,忠心侍奉吳王。伯豁果然勸說夫差準許議和,吳軍撤兵回國,越國逃過了滅亡。隨後,勾踐將治國之權交給文種,與王后、范蠡三個一道去給夫差當奴僕。勾踐為夫差駕車養馬,王后為吳宮打掃庭院。勾踐卑行慎言,忍受所有屈辱,甚至以“嘗糞判病”來討好夫差;同時經常賄賂伯伯,用計離間吳王與忠臣伍子胥的關係。歷時三年,勾踐終於取得夫差的信任,被釋放回國。回國後,勾踐先下一道“罪己詔”,向全國人民檢討自己與吳國結仇、使百姓飽受災難的罪過,親自慰問受傷百姓,撫恤陣亡者遺孤;然後“臥薪嘗膽”,自耕自織,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針對戰敗後人口減少、財力耗盡的情況,實行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的政策,恢復國家元氣。勾踐“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擁護。內政改革獲得成功,外交活動也收穫巨大:他時常給夫差送上豐厚的禮物,表示忠心臣服,麻痹、消除夫差對越國的戒備,助長他的驕縱淫奢;高價收購吳國糧食,破壞其經濟,造成吳國糧食困難;用離間計挑起吳國內部爭鬥,使夫差對伯豁偏聽偏信,對伍子胥更加疏遠。
夫差勝越以後,因勝而驕,根本看不到勾踐決心滅吳的意圖,而是加緊向北擴張,意欲稱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夫差北上伐齊,敗齊軍於艾陵。公元前482年,又約晉國與各諸侯會盟於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為了與晉定公爭奪霸主之位,夫差帶走所有精銳部隊,只留老弱病殘與太子友一起留守都城。勾踐見夫差空國出征,便急於出兵攻吳。范蠡認為吳軍出境不遠,一旦聽說越國乘虛攻擊,回兵反擊並不難,越軍很難有全勝把握,勸勾踐暫緩出兵。數月後,吳軍已至黃池,勾踐調集越軍四萬九千人,分兵兩路向北進入吳國,直逼國都姑蘇。
吳太子友急忙率兵阻止越軍進犯。太子友知道吳國的精銳隊伍全部北上黃池,便採取堅守待援策略,不與越軍交戰,同時派人請夫差急速回軍。吳將王孫彌庸為報父仇,不顧太子友堅守疲敵的主張,主張出擊,打敗了越軍先鋒部隊,俘虜了先鋒官疇無餘和謳陽。首戰小勝,使吳將驕傲輕敵,待勾踐率主力到達,發起猛攻時,吳軍竟然不堪一擊,太子友被俘,吳都姑蘇被攻陷。
夫差終於用武力威脅晉國讓了步,勉強做了霸主。回軍途中,吳軍聽到太子被俘、國都被破的訊息,軍心大亂。夫差見沒有反擊的必勝把握,於途中派伯伯求和。勾踐、范蠡估計還沒有馬上滅掉吳國的實力,便同意議和,撤兵回國。夫差回國後,大臣們見連年戰爭,生產遭到破壞,國力衰弱,沒有實力報復越國,建議夫差宣布“息民散兵”,企圖恢復力量,待機再舉。而夫差並未吸取教訓,依然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致使民心愁怨,政局不穩。文種見吳國經濟貧弱,軍隊疲憊,國內防務鬆懈,建議勾踐再次乘機攻吳。
公元前478年,吳國大旱,倉廩空虛,勾踐再次舉兵進攻吳國。戰前,勾踐明賞罰、備戰具、嚴軍紀、練士卒,做好了充分的臨戰準備;提出“為國復仇”的口號,鼓勵出征者奮力作戰,留鄉者專心生產,爭取人民的支持。出兵時,又宣布吳王夫差的種種罪狀,激發人民反對夫差的情緒。三月,越軍攻到笠澤(今蘇州南),與前來迎擊的吳軍隔江對峙。黃昏時,勾踐命左右兩翼分別隱蔽江中,半夜時吶喊擊鼓,發動佯攻。夫差以為越軍將分兩路渡江進攻,連夜分兵迎戰。其時,勾踐率主力偃旗息鼓,於兩路吳軍中間出其不意,潛行渡江,於薄弱的接合部發起進攻,一舉擊敗吳軍。越軍乘勝追擊,再戰於沒(今蘇州南),三戰於郊(今蘇州郊區),三戰三捷,占領了大片土地,改變了吳強越弱的形勢。
笠澤戰敗,吳軍退而固守姑蘇。姑蘇城池堅固,越軍一時不能攻破。於是勾踐改用長期圍困策略,圍而不打。至兩年後,吳軍終於勢窮力竭,越軍方才發起強攻。越軍攻進姑蘇城,夫差率殘部逃到姑蘇台,又被越軍包圍。夫差派人再次向勾踐求和,被拒絕後絕望自殺。至此,越國滅掉了強大的吳國,終於取得了吳越之戰的最後勝利。越國由敗轉勝,以弱勝強,終於滅吳,所採用的許多策略都與《孫子·始計篇》闡述的戰略思想相符合:修明政治而獲得民心;以“雪國恥”為口號而爭取人民的支持;面對強敵而避其鋒芒;實力不足而嚴加防範、積極做好準備;對吳國君臣“利而誘之”、“親而離之”、“卑而驕之”;決戰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一切都經過周密籌劃、精心準備,“得算多”而後用兵。這一切正是孫子謀略的合理性、正確性和實用性的極好證明。
祖逖智勇成大事
孫子選擇將帥,重智、信、仁、勇、嚴五德,具備五德方可為將。何謂“智”?第一是高瞻遠矚,從人類生存的大範圍來把握戰爭的發展趨勢;第二是清醒而準確的判斷力,以駕馭現實各種因素;第三為當機立斷的決策力,尤其是孫子十分重視集團決策的“廟算”,戰前廟堂集合,將帥共謀大計,以預測戰爭勝負。何謂“信”?即將帥個人威信,將帥的威信產生於仁愛、勇敢、嚴毅。何謂“仁”?“孝、悌、信、愛”是仁德的廣義含義,而仁德的將帥必然愛兵,用愛訓練隊伍,管理軍隊,激發士兵的忠勇精神。何謂“勇”?勇是將帥人格精神的集中體現;不過,將帥之勇不是“一夫之勇”,而是“萬夫不當之勇”,是勇與謀的統一。何謂“嚴”?即將帥凜然不可犯的氣度,是號令嚴正、令出即行的綱紀。將帥五德是孫子治軍思想中人才學說的集中體現。在五德方面,東晉著名的軍事將領祖逖值得讚賞。
祖逖因平定黃河南北紛亂、率兵北伐立下戰功,被封為鎮西將軍。在南征北戰期間,祖逖對部下親如兄弟,“其有微功,賞不逾日”。祖逖生活十分儉樸,並和士卒一起不失農時,參加生產,外出打柴,解決軍需不足,振興中原經濟。他還十分體貼處在拉鋸戰中的人民和塢堡組織。當時散布在黃河南岸還有許多勢力弱小的塢堡組織。由於常常受到羯人首領石勒的侵犯,不能自保,許多塢主的子弟被送到襄國做人質。祖逖來到後,這些人顧慮重重,不敢與之接近,怕石勒報復。祖逖知道後,立即宣布:凡兒子在襄國者“皆聽兩屬”,即準許其在歸屬晉軍後,表面上仍然附屬石勒。還經常派出小分隊佯擊這些塢堡組織,讓石勒知道他們沒歸順晉軍。這樣,塢堡組織解除了顧慮,開始幫助祖逖。石勒稍有什麼動靜,他們便向祖逖報告,使祖逖打了許多勝仗。祖逖對戰俘也採取優待辦法。一次他的巡邏兵抓獲了一個石勒轄區的人,他親令款待,給他講明道理,然後放回,此人回去後,到處講祖逖的好處。並率鄉里五百家投奔祖逖。祖逖對那些死於戰亂中的百姓加倍重視。發現後,即命令部屬予以掩埋,並為之焚香祭奠。許多百姓尤其是老人十分感動,有的置酒開會,流著眼淚說:“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當時百姓中流傳一首歌謠:“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可見人民對祖逖的感激之情。
由於祖逖深得人心,力量不斷擴大,使石勒對他逐漸害怕起來。尤其是石勒正與東晉幽州刺史段匹(石單)激戰於厭次(今山東無棣縣境),無力南顧,又怕祖逖北上抄其後路,便主動討好祖逖,親自派人“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又致書祖逖,“求通使互市”。祖軍逃到襄國的降卒,石勒不但不接納,反斬其首級獻與祖逖。祖逖巧妙地利用了石勒的和好政策,乘機休養生息,整訓軍隊,發展民間貿易,使黃河以南“收利十倍,於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經濟迅速得到發展,為大舉北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P6-8

序言

《孫子兵法》,又稱《兵策》《吳孫子兵法》《孫子十三篇》。全書十三篇,從十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行軍打仗的要訣與智謀,共五千九百餘字,為春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子所著,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軍事著作。
孫子,名武,字長卿,生於春秋時代的齊國。孫子原是陳國陳完(後改稱田完)的後裔,名將田書和著名軍事家司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孫子得以從小誦讀《司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優秀軍事文化典籍,為其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軍事思想奠定了基礎。
後來,孫子來到吳國,在伍子胥的極力推薦下,受到吳王闔間的召見。孫子向吳王獻上自己苦心鑽研蔚為大觀的兵法十三篇,得到吳王的賞識。之後,孫子輔佐吳王破強楚、伐齊晉,為吳國春秋霸主地位的奠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然而,就在吳國強大之時,孫子卻急流勇退,悄然隱去,不知所終,唯留下《孫子兵法》傳誦人間。
《孫子兵法》既自成體系、獨放異彩,又與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輝。政治上,《孫子兵法》繼承了先王們治國御眾的統御策略;思想方法上,《孫子兵法》與道家、儒家有許多相通或相似之處;軍事上,《孫子兵法》基本承襲了姜尚、管仲等用兵制服之策,如奇正、利害、陰陽和神速、戒備,等等。正是因為孫子集中了中國古代先哲的智慧,才使得《孫子兵法》留傳後世,千古不衰。
《孫子兵法>全書共十三篇。分為上卷、中卷、下卷,詳細內容如下:
《始計篇>第一、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畫。
《作戰篇》第二、講的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及取用於敵,勝敵益強。
《謀攻篇》第三、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軍形篇》第四、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
《兵勢篇》第五、講的是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虛實篇》第六、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以多勝少。
《軍爭篇》第七、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
《九變篇》第八、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
《行軍篇》第九、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
《地形篇》第十、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講的是以火助攻。
《用間篇》第十三、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書中的語言敘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後來的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
《孫子兵法》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里的一顆珍寶,不但被我國人民所推崇,也越來越被世界所公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孫子兵法》就流傳到外國,陸續被翻譯成英、法、德、意等多種文字,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孫子是中國的孫子,而《孫子兵法》則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財富。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一部講述戰爭謀略的智慧讀本,它對我國古代的鬥爭經驗和軍事思想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其一經編撰成書問世,即受到兵家的關注與推崇。它所體現的樸素的軍事辯證法和所敘述的切實可行的謀略計策,使之成為古代兵家行軍作戰的決勝寶典,對後世影響深遠。
流傳至今的《三十六計》為何人所作,尚待進一步考證。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解讀這本書、汲取這本書的精華。書中所蘊涵的兵法中的攻防、奇正、剛柔、彼己、主客、勞逸等對立關係的互相轉化的法則,充分體現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具有進步意義。當然,時至今日,戰爭的武器、戰爭的原則、戰爭的破壞性以及各國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等,已經不能與古代同日而語,它的某些論述在今天看來不一定完全科學或者不一定實用,然而它所蘊涵的思想策略仍有許多可供借鑑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