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玲(藺州慈善老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信息,相關善舉,民眾冷暖掛心間,家鄉人民想念你,

基本信息

孫亞玲是古藺縣永樂鎮人,早年生活、工作在古藺。她一生屢遭不幸,飽受煎熬,對苦難深有感受。到了晚年,她的子女們在成都、重慶等地創辦企業,她舉家遷居成都。長期以來,她身在成都,心繫古藺,一直牽掛著家鄉的貧苦百姓。在她的倡導下,她的一家人採取了多種方式對家鄉進行捐助。多年來,孫亞玲為家鄉的公益事業和困難民眾做了許多好事,卻一直不肯留名,讓人十分敬佩。
近十多年來,每當瀘州市古藺縣遭遇自然災害時,常常有一位不留姓名的“成都好心人”向災區民眾捐錢捐物:有時通過民政部門進行救濟,有時通過縣民宗辦把捐款捐物發給少數民族困難戶,還有的以民間渠道,委託鄉鄰直接發放給亟需救助的窮人。通過多方了解,大家才知道這位“成都好心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古藺人,大家稱頌她是“藺州好女兒”——孫亞玲。

相關善舉

古藺縣屬少數民族散雜居縣,縣內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羿人、回族、侗族、白族、壯族、藏族、傣族、滿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族別12個29296人。轄區內有箭竹、大寨、馬嘶三個苗族鄉,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數民族經濟文化落後,生產、生活條件差,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緩慢。
1999年烏龍苗族鄉籌集到一筆資金,準備為少數民族村寨修一條8公里長的公路,總投資30萬元,中途修了一座橋,就花去了13萬元,資金出現短缺,工程被迫停工。孫亞玲聽說了此事,當即捐助了10萬元錢,終於使這條公路得以順利建成。
2002年春節前夕,縣民宗辦收到了孫亞玲捐贈的2萬元錢,專門用於補助那些生活困難的少數民族民眾。縣民宗委按照每戶100—200元不等的金額發放給箭竹、烏龍兩個少數民族鄉的少數民族貧困戶買米過年,使這兩個鄉的近200戶少數民族民眾度過了一個溫暖愉快的新年。
由於多種原因,古藺縣的少數民族民眾的居住條件一直較差,許多少數民族民眾長期居住在陰冷潮濕、低矮狹窄的房屋裡,甚至還有人畜混居的現象。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建房問題,但由於政府財力有限,對少數民族同胞的建房補助款十分有限,許多少數民族建房戶得到補助款後建房仍然十分困難。孫亞玲聽說這一情況後,向少數民族同胞伸出了關愛之手。
2003年春節前夕,孫亞玲托人向縣民宗委捐贈6萬斤大米。此時正值古藺縣部分鄉鎮正為少數民族同胞實施建房工程,建房戶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這6萬斤大米對少數民族建房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縣民宗委立即把這6萬斤大米及時送到了黃荊、桂花、德耀、石屏四個鄉的300戶少數民族建房戶的手中。
事隔不久,護家鄉興陽村有四戶苗族民眾居住的房屋被一場大火燒毀了。四家人無房居住,也沒有吃的,十分困難。孫亞玲聽說後,立即托人給這四家人每戶送了2500元錢和500斤大米,幫助他們建起了新房。
2000年,古藺縣遭遇“6.6”特大洪災,引發大量土石流及山體滑坡,造成農田被毀,人畜傷亡,大批房屋倒塌,損失慘重。孫亞玲和家人從媒體上看到家鄉受災的訊息後,焦慮不已,當即向縣民政局匯來了20萬元救災款。款匯過來後,卻不肯留下姓名。後來,縣民政局通過多方打聽,才得知這筆救災款是孫亞玲安排兒子匯來的。1999年和2003年春節前夕,孫亞玲一家先後通過民政局,分別向古藺縣的受災戶、困難戶發放了10萬斤、20萬斤大米。
2008,孫亞玲了解到魚化鄉杉木河村的一條灌渠由於沒有資金維修,毀損斷流,鄉親們反映灌溉缺水糧食歉收,孫亞玲捐資20萬元,將灌渠全線硬化,當地從此實現了旱澇保收。孫亞玲聽說龍山鎮修街道缺資金,她立即捐助。龍山鎮修建龍山街村至對車壩的公路資金不夠,她又捐了幾萬元。永樂鎮場鎮硬化街面,孫亞玲捐資10萬元,當地民眾自發為她立了功德碑,新建的街道取名“華森路”。
金星鄉皇華中學門口有一條小河,是學生上學的必經之地,由於沒有橋,遇到下雨天,學生涉水過河極不安全。當地部分職工發動周圍的民眾捐資建橋,但由於工程款差8000元,這項愛心工程遲遲不能動工。孫亞玲聽說後,慷慨捐了8000元,使這座“愛心橋”終於建成,讓學生們能夠安全上學。
除了通過政府的渠道捐助古藺人民外,孫亞玲還通過各種途徑,以不留名的方式向家鄉人民獻愛心。黃荊鄉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羅端在成都讀大學時患了白血病,家中無力提供醫藥費,處境極其艱難。孫亞玲聽說後,慷慨解囊,捐款5000元。並拄著拐杖四處奔走,聯絡古藺在成都的老鄉為這位患病的女大學生籌集醫療費用。
從1998年起,孫亞玲每年都會花上幾萬元錢,扶持古藺的200名貧困中小學生上學。這項資助持續兩年後,由於資助面太寬,落實得不夠好,從2000年起這筆助學金除繼續支持32名貧困中小學生入學外,主要集中扶持了5個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上大學。如今,這5個大學生已經讀完了大學,正在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著他們的青春和力量。
2008年,孫亞玲聽說魚化鄉杉木河村共和國小校舍破爛,她捐款60萬元,新建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2010年清明節,孫亞玲一家又來到杉木河村共和國小,了解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向學校贈送了7部電腦。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孫亞玲為古藺縣捐錢捐物總計數百萬元。因為有了孫亞玲的愛心,古藺多了幾條“愛心路”,多了幾座“愛心橋”,因為有了孫亞玲的愛心,少數民族民胞早日搬進了新房,災民們在絕望之際看到了希望;因為有了孫亞玲的愛心,貧困的山區孩子重返校園……
每當家鄉人民對她的善舉表示感激時,她總是微笑著說:我年歲已高,力不從心,回報家鄉還做得遠遠不夠,我只是盡了點綿薄之力,微不足道,我只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來關心、支持古藺家鄉的發展。

民眾冷暖掛心間

歡歌笙舞衷心感謝黨
潔白的外牆,寬敞乾淨的住房,透明的玻璃窗;屋檐下、牆壁上、閣樓里掛滿和堆滿了收穫的玉米棒,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一片金燦;屋內彩電和音響播放著清晰的圖像和歡快的音樂,拉近了偏遠山區與現代文明的距離;豬圈裡6頭肥豬和11頭小豬看到陌生人,“咕咕”地叫著滿圈亂竄;廚房內吊著幾串熏臘肉,廚房外新修的沼氣池已經完工;滿意的笑容洋溢在苗族農戶熊永發一家老小的臉上。這是記者2007年12月4日在古藺縣大寨苗族鄉大寨村八社(雪泡溝)熊永發家看到的一幕。
熊永發高興地告訴記者:“2007年,我領到了政府的4000元補助款,我家在破舊狹窄的老房子旁新修了100多平方米的5間磚混新房。在鄉、村幹部的幫扶下,2007年我們種包穀收入了4000元,種烤菸收入8000元,養豬賣了15000元,現在家裡還有1萬多斤包穀。現在可好了,房子寬敞了,生活方便了,環境衛生改善了,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我們打心眼裡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苗族民眾的關心!”
2007年12月初,記者在古藺縣二郎鎮、箭竹苗族鄉、大寨苗族鄉、石屏鄉和敘永縣的震東鄉、營山鄉、麻城鄉、摩尼鎮、赤水鎮等鄉鎮採訪少數民族民眾住房困難改造工程的日子裡,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苗族民眾發自內心說的話:“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住進這樣的房子。”
2007年12月3日,大寨苗族鄉大寨村七社楊學位、楊石寶父子搬進了新居。第二天,記者來到楊家時,父子倆興奮地告訴記者:“政府補助我家4000元,鄉親們又義務幫工400多個,幫助我家蓋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新房。2008年,我們家將種植15畝烤菸,積極發展生產,以報答政府和鄉親們對我家的關心和幫助。”
敘永縣赤水鎮黃坪村苟皮山的22戶苗族民眾,世世代代居住在四周全是懸崖絕壁的一小溜山坪地上,住的全是茅草房、土牆、竹籬笆窩棚,村里無電、無水、無公路、無網路,是一個文盲多、光棍多、茅草房多的“四無三多苗寨”,且寨里地質災害嚴重。2004年,市、縣政府決定對苟皮山的22戶苗族民眾實行整體搬遷,將苟皮山的22戶苗族民眾安置在赤水鎮的大灣子(火石坡)和潘家田村。在建房過程中,市領導到現場指導、協調解決水、電、路的配套問題。2004年,總投資30多萬元的22戶苗族民眾新房修建完工,路通了,電通了、自來水也接通了,他們搬進新家過春節。苗族民眾吹起蘆笙,跳起舞蹈,唱起山歌,在一幢幢蓋起的新房前,歡歌載舞感謝政府資助他們蓋起了新房,告別了窩棚時代。在苗族民眾的新家裡,有市、縣政府組織捐獻的新被子、木床、鐵鍋等家用生活品,還有省僑辦送來的大彩電、市網路公司送的電視接收器等。22戶苗族民眾每戶派了1名代表,與前來慶賀搬居的省、市、縣領導合影留念。一位老人說:“這張合影留念的照片我們要世世代代傳下去,讓子子孫孫都不要忘記黨和政府對我們苗族民眾的關懷!”
解困工程
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
對少數民族民眾住房困難的問題,市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決定從2002年起實施少數民族民眾安居工程,採取民建公助的辦法為古藺縣、敘永縣少數民族住房困難戶改造住房。從2002年起到2007年,全市共完成3866戶少數民族貧困戶建房任務,總建築面積達351806平方米,戶均約91平方米,市縣住房補助資金達1159萬元,戶均補助資金2998餘元,1.73萬名少數民族民眾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
在實施少數民族民眾安居工程的幾年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0多個檔案,對少數民族民眾安居工作作了具體和明確的規定,還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布置相關工作。由於各級黨委、政府的措施得力,有關部門的積極努力,建房資金及時到位,社會各界踴躍捐助,鄰里鄉親無私相助,推動了全市少數民族民眾安居工程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的順利實施,書寫了一曲曲感人的頌歌!
市委書記批示
要想辦法為古敘辦實事
2007年6月6日,市委書記袁本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里“要想辦法為古藺縣、敘永縣辦幾件實事。”袁本朴明確要求,要安排一筆資金,用於對少數民族民眾開展惠民行動。市民宗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扶貧辦等部門就有關問題對古藺、敘永兩縣開展了調研活動,並及時將調研情況向市政府作了匯報,市政府擬定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從2007年到2010年,市政府將投入2200萬元,實施5個項目,幫助我市少數民族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實施的5個項目中,其中的1個項目就是提高少數民族民眾住房貧困戶建房補助標準,建房補助資金由每戶3000元提高到6000元,並在此基礎上,對360戶絕對貧困戶再增加補助2000元,合計1152萬元。市委、市政府還要求,要加快少數民族民眾安居工程進度,將剩下的1800戶少數民族住房特別困難戶住房改造工程由原計畫到2010年完成,提前到2008年底全部完成。
幹部奔忙真情幫
甘當苗家貼心人
為讓少數民族民眾早日修好新房,搬進新居,無數鎮村幹部積極想辦法、添措施,把幫助少數民族建房作為己任,真情真心幫助少數民族農戶早日修好新房。
古藺縣大寨苗族鄉原任黨委書記、退休民政幹部鄒明松,在大山深處奔忙了20多年,如今退休了仍然在為苗族民眾建房操心跑腿。古藺縣石屏鄉人大主席團主席蘇華利在2006年負責本鄉110戶少數民族的建房中,一心撲在建房工作上,幫助每戶籌劃、選擇和協調地基,並出面為110戶建房到磚廠統一賒磚,組織車輛運輸,既降低了成本又方便了民眾。
在古藺縣丹桂鎮的少數民族同胞中,只要提起鎮政府民政辦主任祁德金,少數民族民眾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說“祁主任喔,我們都曉得,他幫助大家建新房,是我們苗家的貼心人!”
社會捐資獻愛心
共助民眾建新房
出生於古藺縣永樂鎮、在赤水河深山地區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孫亞玲,身在成都心繫古藺的少數民族。在她的倡導下,她的一家人採取多種形式,捐助了100多萬元幫助家鄉的少數民族,僅修建住房,就捐助了8萬餘元幫助少數民族困難戶修建住房。1999年,捐助10萬元支助原烏龍民族鄉修公路;2002年捐資2萬元補助箭竹、原烏龍兩個民族鄉的少數民族貧困戶買米過年;2003年春節,孫亞玲托人向縣民宗委捐贈了3萬公斤大米,縣民宗委立即統籌安排,把這3萬公斤大米及時送到了黃荊、桂花、德耀、石屏四個鄉的300戶少數民族建房戶的家中。春節過後,護家鄉興陽村的張德華、張利剛、張利強、張利軍四戶苗族同胞居住的房屋被一場大火燒毀了。四家人無房居住、也沒有食物,生活十分困難。孫亞玲聽說後,立即托人給四家人每戶送了2500元錢和250公斤大米。
古藺縣水口鎮建興煤礦47歲的業主牟道忠,致富後不忘回報社會、鄉親,不但將水口村5戶苗族同胞中的十多個勞動力安排在煤礦里做工,讓他們每月能掙到1000多元的工資逐步改善生活狀況,而且還想法幫助苗族民眾建房。2003年,古藺縣縣委、縣政府為解決少數民族困難戶的建房,給水口村安排了苗族民眾住房改造計畫。牟道忠得到訊息後,在苗族同胞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墊資為他們購買水泥、鋼材和磚送到建房戶家裡。在牟道忠的1.5萬元資金支持和幫助下,水口村5戶少數民族困難戶建房工程順利完成。
少數民族民眾居住條件的改善,帶動了少數民族民眾傳統文化、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轉變,少數民族地區的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民族團結、和諧也邁上新台階。雖然幫助少數民族困難戶改造住房仍然任重道遠,但是市委市政府已決定投入一千多萬元加快少數民族住房困難戶改造工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級政府和廣大幹部以及少數民族建房戶的積極努力下,瀘州少數民族民眾的明天會更美好!

家鄉人民想念你

3月8日清晨,陳之光先生再次打來電話告知:孫亞玲女士於當天上午06:03去世,許文榜先生正患感冒高燒輸液,立即打的到扶貧基金會商量相關事宜;古藺扶貧基金會會長朱文國從瀘州趕回,安排妥當後又組織鄉友代表到敘永震東鄉迎接。
陳之光先生從成都撰寫送來的輓聯:姐也,您去深山何時歸?天耶,我痛無言空流淚。
許文榜先生撰寫的輓聯:至善好心人,天何詔去?藺水長咽呼大姐;高情真女傑,地盡含悲,星山飛淚奠芳魂。
成都鄉友、四川開平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天平聞訊從合江趕來,在奢鄉廣場對面的火鍋店預訂了6桌酒席,接待護送孫亞玲靈柩回鄉的親屬,古藺鄉友在奢鄉廣場路口高懸 “游
伯母,您一路走好” 挽幛,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迎接“藺州女兒”回鄉。
在古藺城區遊樂園殯儀館,花圈環繞,靈堂肅穆,古藺
鄉友早已布置靜候。許文榜先生撰寫的輓聯:至善好心人,星山垂淚扶槨柩;高情真女傑,鄰里含悲奠芳魂。
8日下午6點鐘,孫亞玲的遺像送達,看到“孫亞玲大姐”的到來,靜候在這裡的數十位鄉友老人淚流滿面,低頭嗚咽。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匍匐到孫亞玲大姐的遺像前泣不成聲。在遊樂園殯儀館,古藺鄉友在這裡舉行了“沉痛悼念孫亞玲大姐!”儀式,古藺縣扶貧基金會、古藺鄉友代表、古藺在瀘州定居的同鄉會代表,原古藺縣摩尼區鄉友代表分别致祭詞,孫亞玲的兒子、重慶華森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游鴻濤代表孫亞玲的親屬致答謝詞,他們表示:衷心感謝家鄉父老對亡母的一片深情,他們兄弟無論走到哪裡,永遠不忘家鄉,永遠不忘自己是古藺人。
8日下午,魚化鄉村民互相邀約,數百人一起集聚在離孫亞玲故居五公里的三岔路口,等候孫亞玲靈柩的到來,下午7點鐘,靈車抵達,一路鑼鼓聲、一路嗩吶聲、一路鞭炮聲護送孫亞玲靈柩到達故居。
永樂鎮的黨、政幹部和9個村的幹部代表永樂人民前往悼念,他們送的挽幛是“孫亞玲老人,家鄉人民永銘您的恩德!”;永樂鎮的鄉親們自發組織前往悼念,“”好心人“一路走好,永樂人民感謝您!”3月12日晚上9點鐘,魚化鄉人民隆重舉行追悼會,深切悼念這位心繫家鄉的好心人。
2011年3月,在瀘州市古藺城區遊樂園殯儀館,花圈環繞,靈堂肅穆,古藺縣扶貧基金會及古藺鄉友代表們,在這裡沉痛悼念“成都好心人”孫亞玲。“至善好心人,天何詔去?藺水長咽呼大姐;高情真女傑,地盡含悲,星山飛淚奠芳魂。”許文榜先生在輓聯上寫道。鄉友們在靈堂前泣不成聲。當孫亞玲的靈樞送達魚化鄉時,村民們不請自來。“孫亞玲老人,家鄉人民永銘您的恩德!”“好心人一路走好,永樂人民感謝您!”不止是魚化鄉的村民們,還有永樂鎮的部分黨政幹部和村民代表,都為老人送來了挽幛,前來悼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