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真正的”孫中山是有著許多困難的。在其活著的時候,他就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同時,論及他的大量著作都懷有敵意的偏見。在他逝世以後,一個神化的過程又開始了。 有關孫博士的政治活動的記載給予人們的印象是,他是這樣一種人:他本人的想像力和他的改造中國的雄心,大大地超越了他所生活著的社會和他所能集中起來的力量的具體現實。在他的主觀願望和屢次挫敗他的客觀形勢之間的矛盾,產生了有關一個人的個性構造問題,而這種個性構造,驅使著孫中山去追求一種難以實現的目標。 用歷史術語來說,孫博士是一個過渡期的人物。他反映了日薄西山的封建帝國傳統到工業化、國家主義化的社會的偉大中國的轉變。在這個轉變中,他起到了政治上的作用,他幫助帶來了一個民主共和國,並且阻止了君主政體的復辟。雖然如此,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他只不過是在同一潮流中被一掃而去的眾多人物之中的一員而已!
基本介紹
- 書名: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
- 作者:韋慕庭
- 譯者:楊慎之
- ISBN:7-80225-105-2
- 定價:38.00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9
作者簡介:
另著有《中國的鄉村政府》(Village Government in China,1934)、《前漢時代中國的奴隸制》(Slavery in China during the Former Han Dynasty,1943)、《中國國民革命(1923-1928)》(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1923-1928,1984)、《我生命中的中國:一個歷史學家自己的歷史》(China in My Life: An Historian's Own History,1996)等。與夏連蔭(Julie Lien-ying How)合編《關於共產主義、民族主義及在華蘇聯顧問的檔案(1918-1927):1927年北京警察局搜獲的俄國使館密件》(Documents on communism, 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1918-1927: Papers seized in the 1927 Peking raid,1956)。
譯者簡介:
楊慎之(1924-1993) 編譯家。湖南醴陵人。建國前夕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解放後多年從事行政工作,1970年代中期調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開始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曾任該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兼任湖南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屈原學會會長、中南地區辛亥革命史研究會理事。
其他譯著有:薛君度(Chun-tu Hsueh)的《黃興與中國革命》(Huang Hs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的《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1911 Revolution in Hunan and Hube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