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體長,較高,背部白頭後至背鰭前方顯著隆起,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腹部圓。頭中等大,頭長小於體高。吻稍突,前端略平扁,其長小於或等於眼後頭長。口略小,下位,稍近半圓形。唇薄,下唇側葉極狹窄,中葉為一寬三角形明顯突起。唇後溝中斷,間距較唇靖為寬。須l對位口角.較短,長度為眼徑的0.5-0.7倍。眼較大,側上位.眼間寬廣,稍隆起。前眶骨、下眶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1排粘液腔。體鱗較小。側線完全,略平直。
背鰭長,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刺,長且粗壯,其長几與頭長相等,起點距吻端較至尾鰭基的距離為小。胸鰭後端略鈍,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腹鰭短小,起點稍後於背鰭起點,末端後伸遠不及肛門及臀鰭起點。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較短,起點距尾鰭基較至腹鰭起點為近,其末端不達尾鰭基。尾鰭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鈍圓。下咽骨較粗壯,主行下咽齒頂端鉤曲,外側2行甚纖細。鰓耙發達,粗長,為長錐狀。腸管短,等於或略長於體長,為體長的l.0-1.1倍。鰾大,2室,前室卵圓形,後室末端尖細,呈長錐形,後室長為前室的l.8-2.4倍。腹膜銀灰色。體背及體側上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體側具多數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沿體側中軸側線的稍上方處有7-11個黑色大斑點。背鰭和尾鰭具多數小黑點,其他各鰭灰白。
花䱻消化系統特徵為:無頜齒;唇、口咽腔壁具有味蕾;鰓耙細、數量少;發達的咀嚼型下咽齒;食道粗而短,前端有少量味蕾,食道壁黏膜褶和肌層發達,具有黏膜肌;無胃;腸道較短無腺體。這些與雜食性偏肉食性魚類特點相適應。
雌雄個體形態差異不明顯,較難區別;花(魚骨)雌體有較大的內臟重、性腺重說明其在繁殖季節通過體形變化增加腹腔容積而增加繁殖輸出,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習性
屬於底層魚類,喜在水體的中下層,冬季
洄游至江河深水處越冬。以
底棲動物為食,以
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為主, 也食各種小魚。是偏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生殖季節在4—5月,分批產卵。卵粘性,附著於水草上發育。
主要價值
花魚骨雜食性、適應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群體產量高,花魚骨從魚苗長至1冬齡,尾重可達250~300g,這一階段生長極為迅速,遠遠超過一般養殖魚類,性成熟後生長緩慢,其最大個體可達2kg以上。
魚肉的鮮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鮮(呈)味胺基酸的含量,鮮(呈)味胺基酸主要有
谷氨酸、
天門冬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4種,其中以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為特徵性鮮味胺基酸。在花魚骨的肌肉中,特徵性鮮味胺基酸為乾物質含量的19.29%,低於
鱖、
翹嘴紅鮊,高於
草魚、
鱅。
花魚骨魚體脂肪酸中含有高比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中華倒刺䰾的2.1倍。尤其花魚骨脂肪酸中
EPA和
DHA含量較高(5.94%、7.71%),均高於一般的鯉科名優養殖魚類。PUFA的平衡攝入引起了世界範圍內健康組織的重視,並一致認為
PUFA的攝入量應至少占總脂質攝入量的3%,最好為8~23%。因此,花魚骨不僅是人體良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有較好的保健功效。
人工繁殖
(1)親魚選擇。親魚篩選應在催產前一天進行。一般雌親魚體重在200~450克,雄親魚體重在150~400克。雌雄親魚比例以(2~4):1為宜。選擇好的親魚應雌雄分開,分別放入懸掛於催產池中的網箱進行沖水暫養,待人工催產。
(2)催產孵化設施。利用家魚人工繁殖催產孵化設施,催產池兩個,每個催產池面積50米2,水深1~1.5米,每個催產池各懸掛1隻尼龍網箱,網箱規格為2米×5米;圓形孵化環道1個,環道外圈直徑3.2米,環道寬1.0米、高1.0米,保持水深0.8~0.9米,環道內圈為直徑1.2米的過濾紗窗。同時準備清潔乾毛巾、盆子、塑膠桶及黃泥土等若干在進行人工授精時用。
(3)人工催產。花䱻性腺發育成熟季節視水溫而定,當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即可進行人工催產。催產水溫要求保持在20~28℃,最適水溫22~25℃。催產劑採用促黃體釋放激素和馬來酸地歐酮。注射劑量為每千克雌親魚體重注射促黃體釋放激素1.25微克+馬來酸地歐酮5毫克,雄親魚減半。採用
胸鰭一次注射法,注射時間應選擇在16:00—17:30。藥物注射後,應將雌雄親魚分別放回催產池中的網箱中暫養,並不斷保持流水刺激,以達到效應時間。在注射藥物10小時後,每隔0.5~1小時檢查親魚一次,以準確掌握親魚的效應時間。當水溫21~23℃時,效應時間14~16小時,水溫24~26℃時,效應時間12~14小時。發現親魚達到效應時間時,應及時起捕親魚進行乾法人工授精。先將起捕親魚用毛巾擦乾親魚體表及操作者手上的水分;再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擠壓雌魚腹部,將雌魚卵粒擠入乾燥的盆內,每擠入2~4尾雌魚卵粒後,應立即擠入一尾雄魚的精液;然後用手指進行均勻攪拌,使魚卵和精子充分混合,為防止短時間內形成團狀,可加入適量生理鹽水,再攪拌30~60秒;後將受精卵用黃泥漿水進行脫黏,最後放入孵化環道進行孵化。
(4)人工孵化。孵化環道的孵化管理與“
四大家魚”受精卵的孵化管理方法大致相同。孵化時環道中水流速度保持在2.5~3.5米/秒為宜。在魚卵孵化期間,應防止停水沉卵、卵膜逼迫紗絹。當魚苗出膜後,孵化環道的流水適當減速。魚苗孵出6-7天出現腰點,開始平游,並主動開口攝食,即可出環道轉入魚苗培育。
花䱻親魚性腺發育成熟季節一般在4—5月份;適宜催產水溫為20~28℃,最佳水溫為22~25℃,因此應選擇最適宜的催產時機。從本試驗結果看,2015年5月18日催產的一批親魚中發現相當部分雌親魚卵巢卵粒已開始分離,出現過熟;雄親魚也存在精子過熟,個別雄親魚精子量不足,甚至出現產空現象,這說明此時進行人工催產時間已經較晚。我們認為內陸山區花鮐親魚人工催產最佳時間應選擇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進行。
花䱻屬中小型魚類,親魚個體大小在200~450克/尾,懷卵量相對較大,採用於法人工授精方便,尤其在花䱻雄性親魚不足的情況下,可採用該方法,其催產率、受精率不僅不受影響,還可提高人工繁殖效果,故在大規模的生產中值得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