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是2006年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子說
- 作者:蔡希勤注 編
- 出版社:華語教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
- 頁數:201 頁
- 定價:29.8 元
- ISBN:9787802002128
《孟子說》是2006年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孟子說:“我不想問得太詳細,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準備怎樣去勸說他們呢?”宋牼說:“我將告訴他們,交戰是很不利的。”孟子說:“先生的動機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卻不行。先生用利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
孟子說:「人們有句老話,都說:‘天下國家。’天下的基礎在於國,國的基礎在於家,家的基礎在於個人。」第六章 孟子說:「治理國政並不難,只要不得罪那些賢明的卿大夫們就可以。因為他們所仰慕的,整個國家都會仰慕;整個國家所仰慕的,天下的百姓就會仰慕,這樣的話道德教化就可以浩浩蕩蕩地充滿各個地方了。」...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說:“儘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
《告子》是《孟子》書中的篇目,分上、下兩篇。孟子與告子都是戰國時人,孟子持性善論(人生來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惡說(即人生下來本無所謂善惡),《告子》以兩人的論辯開頭,集中闡述了孟子關於人性、道德及其相關理論。作品原文 告子上 【一】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①,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②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作品注釋 ①故: 事故,指災患病喪。②怍:(zuo,四聲):慚愧。zuò 慚愧:漸~。愧~。仰不愧於天,俯不~於人。作品譯文 孟子說:“...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注釋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
孟子去齊,居休。公孫丑問曰:“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曰:“非也。於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不欲變,故不受也。繼而有師命,不可以請,久於齊,非我志也。”作品譯文 第一章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利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孟子說:“儘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二)孟子說:“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因此懂...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是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的一句話,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 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 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裡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么會...
性善論,是戰國時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論述,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之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現,人之不為善,是違背其本性的。典故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果我得志,並不屑於這些;哪怕他佳肴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並不屑於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隨從 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並不屑於這些。他所擁有的,都是 ...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公孫丑說:“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才能...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裏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懼...
孟子說:“夏商周三代獲得天下是由於仁,失去天下是由於不 仁.諸侯國家的興衰存亡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 夠保有天下;諸侯不仁,不能夠保住國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夠 保住祖廟;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夠保全身家性命。現在的 人既害怕死亡卻又樂於做不仁義的事,這就好像既害怕醉卻又偏 偏要...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也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的,所以沒有傳到後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宣王問:“道德怎么樣就可以統一天下了呢?”孟子說:“一切為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了。”宣王說:“像我這樣的...
《人有恆言,天下國家》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我們今天面對利益,要求奉獻,所以強調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先國家,後集體,再個人。作品原文 人有恆言,天下國家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品譯文 孟子說:“人們有句口頭語,都說‘天下國家...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古代聖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裏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
孟子曰:說①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②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作品譯文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
孟子說:“豐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懶惰;災荒年成,少年子 弟多半橫暴,不是天生資質這樣不同,而是由於外部環境使他們 的心有所陷溺。以大麥而論,播種後用土把種子覆蓋好,同樣的 土地,同樣的播種時間,蓬勃地生長,到了夏至時,全都成 熟了。雖然有收穫多少的不同,但那是土地有肥瘠,雨水有 多少,人工...
孟子說:“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種:有像及時雨一樣滋潤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以學識風範感化他人使之成為私淑弟子的。這五種,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讀解賞析 我們在前面已經聽孟子說過:“教亦多術矣。”(《告子下》)但他在那時並沒有說“多術”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而...
《養性事天,修身立命》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加強知識學習和思想修養,充實自己的心靈。作品原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作品譯文 孟子說:“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的人,是知道...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 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 了。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 有光輝,不放過每條小縫隙;流水有規律,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 向前...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公孫丑問曰:“何謂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孟子說:“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給予他所愛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意思是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作品原文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作品譯文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
孟子說:“人不用學習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親愛他父母的,等到他長大, 沒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長的。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沒有 其他原因,因為這兩種品德是通行天下的。”作品讀解 良能良知是與生俱來,人人皆有的,正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公孫丑說:“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才能...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老師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可是以前我曾聽老師您講過:‘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責怪別人。”’孟子說:“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從歷史上來看,每五百年就會有一位聖賢君主興起,其中必定還有名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以來,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從年數來看,已經超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