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董永公園,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孝感市城區槐蔭大道東段,距武漢市60公里。孝感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一九八四年建成,占地75畝,分為三個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孝感董永公園
- 地理位置:孝感市城區槐蔭大道東段
- 面積:75畝
- 級別: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園區簡介,園區特色,
園區簡介
孝感市董永公園,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孝感市城區槐蔭大道東段,距武漢市60公里。孝感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一九八四年建成,占地75畝,分為三個區域。
園內有孝子祠、仙女池、槐蔭樹、鴛鴦樓、理絲橋、滌絲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點12處。景點按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緣等情節為線索建造,歌頌了孝感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位於公園中部的“孝子祠”,屋頂青色古瓦,門院粉壁花牆,院內正廳坐北向南,多開的雕花門屏,四周花卉盆景,古色古香協調勻稱,祠正堂立著記載董永生平的橫匾,兩旁陳列著有關的文物、碑石、族譜和名人字畫。祠院正中聳立著董永和七姐滿工回家的漢白玉塑像,祠院圍牆的十六面窗花,以浮雕形式,展示了民間相傳中的16個孝子故事圖畫。
“瑤池仙境”,再現了張七姐下凡前,在瑤池沐浴梳妝的情景,七姐妹白玉似的仙姿塑像,在池中島上神態各異,含情脈脈,個個栩栩如生。公園內有“槐蔭古樹”、“理絲橋畔”、“鴛鴦樓台”一組景點。相傳槐蔭為媒,七姐與董永成婚,理絲橋下借滾子河水,浣絹洗絲,用天梭一夜織成十匹錦絹,贖回賣身契;“鴛鴦樓台”是一個建築在池水邊的樓榭建築群。傍水樓台上有一對緊依的雙亭,象徵董永七姐,相互依偎相親相愛;另有一亭,沿廊伸入池中,象徵他們愛子在池裡戲水。池中小島上,有一對白色的鴛鴦鳥,與樓台形成犄勢。在此觀水中之魚蹤、樓台之倒影,思鴛鴦之依依,愛意之甜蜜,不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仙女、董永故鄉的親切,也更增添了無比的樂趣。
園中左側有一米粒形土山,周圍十三個土丘。相傳董永的兒子董天寶,經常受到十三個財主子弟的欺負,有一天,天寶正在吃用七姐留下的米煮的飯,自稱十三太保的傢伙又來侮辱他,一氣之下,天寶將碗砸去,頓時風沙滿天,旋即風停沙盡,地上出現了一座米粒形的山壓著十三個土丘。後稱此山名“飯山”。
公園後門處,有一馬鞍形的山丘,上山台階謂“百步梯”,直到“升仙台”山頂,有一鏤花香爐,相傳七姐在滿工回家途中,被迫上“百步梯”到“升仙台”,憑藉裊裊青煙,含恨離別人間。這裡四周環水,山洞構築曲徑通幽,崎嶇小路和橋、函、亭、景相間。在“升仙台”上可觀公園全景。
董永的故事,二千多年在民間久傳不衰,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公園把流傳故事、遺址、遺蹟溶於亭台樓閣、山水橋石之中,引起遊人的無窮遐想,深受遊客的讚譽。
園內有孝子祠、仙女池、槐蔭樹、鴛鴦樓、理絲橋、滌絲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點12處。景點按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緣等情節為線索建造,歌頌了孝感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位於公園中部的“孝子祠”,屋頂青色古瓦,門院粉壁花牆,院內正廳坐北向南,多開的雕花門屏,四周花卉盆景,古色古香協調勻稱,祠正堂立著記載董永生平的橫匾,兩旁陳列著有關的文物、碑石、族譜和名人字畫。祠院正中聳立著董永和七姐滿工回家的漢白玉塑像,祠院圍牆的十六面窗花,以浮雕形式,展示了民間相傳中的16個孝子故事圖畫。
“瑤池仙境”,再現了張七姐下凡前,在瑤池沐浴梳妝的情景,七姐妹白玉似的仙姿塑像,在池中島上神態各異,含情脈脈,個個栩栩如生。公園內有“槐蔭古樹”、“理絲橋畔”、“鴛鴦樓台”一組景點。相傳槐蔭為媒,七姐與董永成婚,理絲橋下借滾子河水,浣絹洗絲,用天梭一夜織成十匹錦絹,贖回賣身契;“鴛鴦樓台”是一個建築在池水邊的樓榭建築群。傍水樓台上有一對緊依的雙亭,象徵董永七姐,相互依偎相親相愛;另有一亭,沿廊伸入池中,象徵他們愛子在池裡戲水。池中小島上,有一對白色的鴛鴦鳥,與樓台形成犄勢。在此觀水中之魚蹤、樓台之倒影,思鴛鴦之依依,愛意之甜蜜,不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仙女、董永故鄉的親切,也更增添了無比的樂趣。
園中左側有一米粒形土山,周圍十三個土丘。相傳董永的兒子董天寶,經常受到十三個財主子弟的欺負,有一天,天寶正在吃用七姐留下的米煮的飯,自稱十三太保的傢伙又來侮辱他,一氣之下,天寶將碗砸去,頓時風沙滿天,旋即風停沙盡,地上出現了一座米粒形的山壓著十三個土丘。後稱此山名“飯山”。
公園後門處,有一馬鞍形的山丘,上山台階謂“百步梯”,直到“升仙台”山頂,有一鏤花香爐,相傳七姐在滿工回家途中,被迫上“百步梯”到“升仙台”,憑藉裊裊青煙,含恨離別人間。這裡四周環水,山洞構築曲徑通幽,崎嶇小路和橋、函、亭、景相間。在“升仙台”上可觀公園全景。
董永的故事,二千多年在民間久傳不衰,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公園把流傳故事、遺址、遺蹟溶於亭台樓閣、山水橋石之中,引起遊人的無窮遐想,深受遊客的讚譽。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戴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天仙配的故事婦孺皆知,它發源於孝感。而位於孝感市孝南區中心地段的董永公園,以漢朝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七仙女下凡配為夫妻的神奇故事為主題,匯集了孝感境內有關“天仙配”故事的文物古蹟。園內用亭、台、樓、閣、橋、榭組成的仿古建築群,在山和水的映襯下,別有一番趣味。
董永簡介
董永,文學故事人物。傳為東漢千乘(今山東博興)人。早年喪母。靈帝中平時(184-189),隨父避兵,流落孝感,佃耕養父。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其孝行感動仙女下凡,為其織錦償債贖身,且與其結為夫妻。《靈芝篇》、《搜神記》、《織錦記》以及近、現代戲劇《天仙配》、《槐蔭樹》、《百日緣》等均取材於此。其故里原有寒窯,董孝子詞、坊等,後荒廢。現存董家灣、裴家巷(賣身處)和其墓葬遺址,並有高約4米的石碑一座,上刻“漢孝子董永故里”七個大字,雄渾勁道,引人注目。
園區特色
槐蔭古樹
園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樹冠如蓬、滿身披綠的槐蔭古樹,正是它見證了董永與七仙女的百日姻緣。相傳玉皇大帝的七姑娘思凡,看中孝子董永,於是讓槐蔭樹做媒,嫁配董永。董永說:“啞巴樹怎能開口?”七仙女說:“大樹不開口,各自兩分手;大樹若開口,姻緣天配就。”接著,他們雙雙跪拜,槐蔭古樹因感動而開口說話。不料,老槐蔭激動之餘說錯一字,將“百年合好”說成“百日合好”,弄得董永和七仙女僅有百日緣分。民間俗語“一夜夫妻百日恩”,就是從這裡傳開的。
鴛鴦樓台
是一個建築在池水邊的樓榭建築群。傍水樓台上有一對緊依的雙亭,象徵董永七姐,相互依偎相親相愛;另有一亭,沿廊伸入池中,象徵他們愛子在池裡戲水。池中小島上,有一對白色的鴛鴦鳥,與樓台形成犄勢。在此觀水中之魚蹤、樓台之倒影,思鴛鴦之依依,愛意之甜蜜,不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仙女、董永故鄉的親切,也更增添了無比的樂趣。
瑤池仙境
再現了張七姐下凡前,在瑤池沐浴梳妝的情景,七姐妹白玉似的仙姿塑像,在池中島上神態各異,含情脈脈,個個栩栩如生。
百步梯
公園後門處,有一馬鞍形的山丘,上山台階謂“百步梯”,直到“升仙台”山頂,有一鏤花香爐,相傳七姐在滿工回家途中,被迫上“百步梯”到“升仙台”,憑藉裊裊青煙,含恨離別人間。這裡四周環水,山洞構築曲徑通幽,崎嶇小路和橋、函、亭、景相間。在“升仙台”上可觀公園全景。
孝子祠
離槐蔭樹不遠處有孝子祠,祠內有正方形小院,院中矗立著董永和七仙女攜手挽臂的玉白色雕像。祠的正廳懸掛載有董永生平的橫匾,陳列有關於董永的文物、碑帖、族譜、名人字畫等。出祠往北,越過百步梯,可到升仙台,傳說七仙女就是從這裡被迫升天而離開人間。從升仙台,走過小橋,來到“瑤池仙境”。池中島上,七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仙女塑像爭美鬥豔。瑤池對面是一座鴛鴦樓,依水而建,樓上有一對相互依偎的亭台。此樓相傳是董永和七仙女婚後居住的地方。與鴛鴦樓相對的是一座米粒形的飯山,周圍有董永碑、理絲橋、清風亭、煙雨亭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