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書院,孔子故鄉曲阜有四大書院。據孔府檔案,衍聖公府(孔府)所屬的書院多達24所。
這些書院均有其特點。(1)依照“聖跡”,到處設定。孔府管轄的書院分布5省19州縣。這些書院皆與孔子、孟子有關。山東境內有:洙泗書院、尼山書院、春秋書院、石門書院、中庸書院、聖澤書院、崇德書院、嶧山燕居石像書院、寧陽遺像書院、嘉祥獲麟書院、郯城問官書院、費縣登東山而小魯遺像書院、單縣琴台書院、武城縣聞弦書院、肥城縣大成書院、濟陽聞韶書院、滕縣孟子性善上宮書院、青州府孟子雪宮書院等;河南境內的至聖川上書院、儀封書院、祥符縣亞聖游梁祠書院等;江西的新城賀溪書院、浙江的衢州書院以及江南松江府大成書院等。這些書院多因孔子活動之處,或其思想影響所及之處,或其弟子、再傳弟子活動之處而設。因此不只在孔子家鄉,而是遠達各地。(2)官辦而非民辦,歷史漫長。後世一般書院之興起,多因官學失修,士子苦於無處就學,而向一些學者求知而來,故多由民辦。國家既無統一計畫,又不直接管轄。孔府書院卻與此不同。因孔子是歷代尊崇的聖人,有官封爵銜,有官頒祀田,有官賜特權,故所屬書院也多為官方領銜出資興辦。如:洙泗書院、尼山書院、中庸書院、聖澤書院等,多為官辦官修,故歷時漫長,歷代不衰。(3)政府設定官員,按時祭祀。孔府書院既為官辦,政府就要派員管理,因而歷代在各書院分別設定一些名目不同的官員。如明正德二年(1507年)以衍聖公次子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主中庸書院祀事。又命洙泗、尼山兩書院的山長改為學錄。不久,又以衍聖公等三子為太常寺五經博士,主聖澤書院祀事。自宋以來學錄本是國子監設的學官,明清因之。孔府書院設定學錄,意示同於國子監,不同尋常。孔府書院學官的設定,使書院對於孔子等聖賢的祭祀成為一項重要內容。(4)建築仿效學宮,無名家授課,亦不藏書。孔府書院的建築多仿孔廟形制。如洙泗書院正面有院門3間,講堂3間,主體建築是正中的大成殿,配房有東西廡各3間,明顯地體現出以大成殿祭祀為主,講堂講授為輔。孔府書院在教學方面也與一般書院不同,只講一般的正統儒學,不主張發揮等。所讀書籍只是四書五經,自然不必藏書。孔府書院徒具書院之名,而無書院之實。但在我國書院發展史上亦有其意義:(1)經歷了作為教育組織的發展過程。如洙泗書院、尼山書院等,都曾延師授徒。(2)孔府書院雖非教學之所,但系教化之處。(3)孔府辦了許多書院,對我國書院制的發展有促進作用。